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秀娟  蚁涵纯  陈林敏 《全科护理》2012,10(24):2265-226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护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选的70例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即常规护理组)和FTS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FTS护理组采用FTS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及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与FTS组患侧上肢水肿情况、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侧上肢瘢痕挛缩、肩关节运动障碍发生率高于FTS组(P<0.01)。[结论]FTS护理措施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能明显减少患侧上肢肌肉萎缩发生,改善肩关节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2.
姚亚琴 《妇幼护理》2021,1(2):312-314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在护理乳腺癌改良根治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01 月至 2021 年 06 月收治的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 52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6 例。对 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上肢肌力及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 术后早期接受康复锻炼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不同阶段的 VAS 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 两组的上肢肌力分级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上肢肌力分级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提升, 并且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 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并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 期给予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患侧上肢肌力与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改善的效果。方法抽选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3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 n=69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 n=67例,针对淋巴水肿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患侧上肢体积增加情况、淋巴水肿发生率、功能恢复及感染情况等。结果观察组针对淋巴水肿实施护理干预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患侧上肢体积增加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患侧上肢轻、中、重度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淋巴水肿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术后水肿症状,有利于上肢功能恢复,减少患肢皮肤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乳腺癌围术期中的应用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6例,将乳腺癌围术期FTS理念实施前收治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将乳腺癌围术期实施FTS理念后收治患者43例作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当天患肢可抬高至同侧头顶患者例数以及出院后1个月患肢可抬高至触摸对侧耳朵患者例数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区域愈合时间以及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FTS)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S)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LS病人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FTS组应用FTS进行围术期护理。结果:FTS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FTS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在LS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有效促进病人术后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张波  孙广海  王景 《临床医学》2013,33(10):76-77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结直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88例结直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FTS)组(n=44)和按常规方法进行围术期处理的对照组(n=44),将两组患者围术处理情况分别采取FTS和常规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FTS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较常规结直肠外科手术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在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临床路径)和实验组(常规护理+临床路径+压力治疗仪),每组50例,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第2个月末淋巴水肿发生率、发展程度及患侧上肢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和发展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患者治疗后自觉肢体轻松舒适,无肿胀、沉重感,并且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康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梯度压力治疗仪,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促进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对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胸外科拟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3)。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FT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7d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以及出院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 WHOQOL-BREF量表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护理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令人满意,能显著促进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9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当天即开始实行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术后3~5 d才开始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术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患侧上肢功能及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21 d患肢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实验组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可大大改善患肢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对乳腺癌病人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病人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阶段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引流管放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肩关节向上外展、水平外展、肩胛骨上提、运动耐力等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病人术后护理中采用阶段性护理对病人患侧上肢远期功能恢复效果明显,可提升病人肩关节向上外展、水平外展、肩胛骨上提、运动耐力等上肢功能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普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需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12月~2013年 6 月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13年 6~12月的100例分为 FTS 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 <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FTS 理念应用于普外科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从而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7例乳腺癌术后出现淋巴水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双上肢周径差值、患肢功能恢复以及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双上肢周径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功能恢复优秀率、优良率(82.3%、1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感染发生率(1.27%)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症状,降低患肢皮肤感染率,促进上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2例,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肩关节活动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上肢水肿及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3月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12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FTS组(110例)和对照组(102例),FTS组采用FTS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方案。记录2组术区愈合时间、术后上肢正常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FTS组术区愈合时间、术后上肢正常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FTS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FTS安全、有效,不仅可加速患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还可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FTS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FTS理念应用于THA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对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8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的锻炼(康复组)及88例未曾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对照组)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减轻患侧上肢的水肿情况,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制垫枕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及缓解疼痛的效果。方法将58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试验组采用自制垫枕抬高患侧上肢,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及其持续时间、疼痛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患侧上肢无淋巴水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患侧上肢轻度淋巴水肿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0、1度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4度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使用自制垫枕可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乳腺癌术后康复操对患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康复组术后进行患肢功能康复操锻炼,于术后1月及3月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在患肢活动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通过康复操训练,能有效促进上肢功能康复,疏松结缔组织的形成,扩大上肢活动范围,缩短上肢功能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芬  吴燕 《护理研究》2006,20(10):2570-2572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时机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锻炼时机以利于病人康复。[方法]6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于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后第1天开始惠侧上肢功能锻炼,实验组则于常规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两组均采用渐进式功能锻炼。两组病人均在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14天测量患侧上肢功能,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4天患侧上肢上举、后伸、外旋差距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66.7%)明显高于实验组(2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无影响,而且有利于减少急性期并发症,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AS)指导功能锻炼对上肢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2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传统功能锻炼和ERAS模式功能锻炼。观察2组术区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患侧上肢水肿情况,比较2组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效果。结果2组术区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周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4周患侧上肢功能均较术后2周改善,实验组术后2、4周患侧上肢外展、前伸、后伸的活动夹角大于对照组,手指爬墙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ERAS功能锻炼能降低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促进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