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效果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PVP治疗临床疗效较好的78例OVCF患者临床资料,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后进行疗效评价,统计患者基线资料,并分析OVCF患者PVP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78例患者术后1个月效果满意率为85.90%,效果不佳17.95%;术前骨密度值高、椎体骨折数多、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少可能与OVCF患者PVP治疗效果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值低、椎体骨折数多、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少,是OVCF患者PVP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OVCF患者PVP治疗效果可能与术前骨密度值低、椎体骨折数多、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少有关,临床可采取相应手段,提升PVP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4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骨水泥注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操作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共治疗48例诉有严重疼痛的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穿刺入路通过双侧或者单侧椎弓根穿刺法,所有患者均在透视下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注射设备为螺旋加压注射器。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情况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及止痛药应用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注射56个椎体(腰椎49个,胸椎7个)。44例(91.7%)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6个月内疼痛无复发者39例(88.6%)。疼痛视觉类比评分评分、活动能力和止痛药应用评分术前、样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水泥PVP创伤小、并发症少,而且止痛疗效显著,是一种微创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VAS评分与测定Cobb’s角的测量值评价,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将收治的120例老年OVCF患者作为观察主体,均行PVP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120例患者中术后疼痛症状消除89例,疼痛得以明显缓解23例,术后疼痛有所缓解8例,经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后疼痛消除。经VAS评分与Cobb’s角测量值发现所有患者手术前与术后1个月VAS评分与Cobb’s角测量值差异均较大(P<0.05)。将PVP手术应用于老年OVCF的治疗后,患者椎体未发生进一步压缩,且疼痛缓解明显,该法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作为老年常见退行性疾病的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脊柱微创技术,创伤小、缓解疼痛性椎体病变迅速而且有效。本院于2009年1月--2012年4月应用PVP与PKP经单侧椎弓根人路微创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96例,并在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per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11月至2008年3月对80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性锥体压缩骨折患者23例(29个惟体)行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前CT检查明确病椎椎体后壁的完整性。用自行研制椎体定位器定位,术中应用C形臂X线机透视下经单侧椎弓根手术入路,平均骨水泥注射量2—5ml。术前术后应用VAS评分,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X线、CT检查了解骨水泥填充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1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前和术后1h、48h、1周VAS平分分别为(8.81±1.5)分、(4.04±1.21)分、(2.0±1.1)分、(1.6±0.9)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填充满意。经过6~30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除1例发生其他椎体骨折再次行椎体成形术外,患者完全满意16例,满意5例,较满意1例。结论单侧入路PV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疗效好等优点,能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单侧经皮椎弓根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在C臂X线机透视下,单侧经椎弓根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32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注入量为4~8ml。结果术后1~2d患者胸腰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32例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术后1~3d病椎部位疼痛完全消失28例,疼痛明显减轻4例;术后3个月疼痛完全消失30例。仍有轻微疼痛2例。结论单侧经皮椎弓根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并可减少患者因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74例(87椎)OVCFs患者采用PVP治疗,统计术前和术后24小时、1周及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观察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并发症情况。结果74例患者均单侧经椎弓根穿刺成功,术中8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无临床症状。术后随访1~18月,平均12.5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例出现相邻椎体骨折,无手术椎体再骨折。结论 PVP作为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治疗OVCFs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KP治疗老年OVCF的疗效及对预防骨水泥渗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OVCF患者60例,因治疗方案不同分为PKP组和PVP组各30例。PKP组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VP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脊柱功能、疼痛评分(VAS评分)、各角度变化情况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术前,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6个月,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6个月PKP组显著优于PVP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1天、和术后24周的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椎体后凸角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椎体后凸角情况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PKP组显著优于PVP组(P<0.05);从方面来看、PKP组骨水泥渗透率为3.33%,显著优于PVP组的20.00%(P<0.05)。结论PKP治疗老年OVCF疗效确切,且对于患者远期脊柱功能的恢复和预防骨水泥渗漏事件发生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涛  陈卓夫  龚辉  彭霞舞 《临床医学》2011,31(11):20-22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途径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均〉60岁,女性均〉50岁;受累椎体分布在第7胸椎~第4腰椎,其中单个椎体骨折患者42例,同时有2个椎体骨折患者14例,2个以上椎体骨折患者4例,骨折经MRI证实为新近骨折,均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55 min,平均骨水泥填充量3.85 ml,平均住院时间5.5 d。平均随访3个月,对于术前及第3个月分别采用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分析。结论单侧椎弓根途径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并与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9年11月我院60例OVCF患者,其中PVP治疗30例,保守治疗30例,对术后2周及3月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于OVCF患者,2周内行PVP术疗效较优,3月以后二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VP及保守疗法均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而在2周以内,PVP较保守治疗能更有效地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局麻下单侧或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近期、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OVCF患者共117例(126个椎体)资料。117例均采用局麻下PVP治疗,分为单侧PVP组及双侧PVP组。最短随访时间2年,评估两组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近期及短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PVP组与双侧PVP组在术前与术后,术后与末次随访VAS、OD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疗效较术前有明显差异(P0.05),总体渗漏率及其他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单侧PVP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射线暴露时间比双侧PVP组减少(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PVP治疗老年OVCF的短期、长期效果肯定,但单侧椎弓根入路的手术具有时间短、射线暴露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不愈合诊治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采用PVP治疗 OVCF不愈合患者7例,手术前后患者均行X线片、CT和MRI检查。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前缘高度变化(AH)和楔形成角(WA)评估手术效果。【结果】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5(5~35)个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 VAS术前8.10±1.50分,术后 d3为1.25±1.0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 VAS为1.15±0.87分,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AH及 WA较术前均无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VP能明显改善 OVCF不愈合引起的腰背部疼痛,对伤椎高度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取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5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8例采用MPCNL治疗(MPCNL组),128例采用URL治疗(URL组),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MPCNL组较URL组手术时间长(P<0.05)、术中出血多(P<0.05)、住院时间长(P<0.05);MPCNL组3~5 d内结石清除率为93.8%(120/128),1个月后的结石清除率为99.2%(127/128),URL组术后3~5 d内结石清除率为55.5%(71/128),术后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1个月后的结石清除率为85.2%(109/128),URL组术后结石清除率显著低于MPCNL组(P<0.05).结论 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高,但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高.URL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但结石清除率低,术后常需辅助方法进一步清除残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71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了PVP治疗.患者均有明显胸背部疼痛,查体叩痛点与MR提示新鲜骨折椎体相符.在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PVP骨水泥注入量为3~6ml,平均4.5 ml,完成75个椎体成形术.术后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结果 71例中,有效率93.0%.4个椎体术中出现骨水泥椎旁静脉丛渗漏,11个椎体骨水泥椎间盘渗漏,13个椎体骨水泥椎旁软组织渗漏,无椎间孔和椎管内渗漏.结论 PVP能够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及功能障碍症状,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优点是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效果确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高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0年行PVP治疗的44例(53个椎体)与PKP治疗的40例(48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情况,对比观察行PVP治疗与PKP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疗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骨水泥渗漏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PVP组与PKP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术前及术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VP组治疗费用较PKP组低,PVP组骨水泥渗漏率较PKP组高,而两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VP更适宜作为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伴随或不伴相关神经压迫症状的硬膜外间隙受累椎体转移瘤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硬膜外受累椎体转移瘤患者36例,每例各有一个椎体病变破坏椎体后缘或肿瘤侵犯硬膜外,10例伴有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压的症状.本组治疗36例患者共59个患椎.通过观察术后是否发生不良事件进行安全性评价;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变化进行镇痛疗效评估.有效疼痛缓解的定义为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较术前疼痛评分改善至少50%.随访评估分别在手术后1 d,1周,1、3和6个月进行.结果 患者有效疼痛缓解率术后1 d及1周为97.2%(35/36),术后1个月为88.2%(30/34),术后3个月为84.4%(27/32),术后6个月为75.O%(21/28).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59.3%(35/59).所有患者无临床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于累及硬膜外间隙的疼痛性椎体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无论有或无相关神经压迫症状,其不应被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7.
背景:椎体成形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原因,是骨质疏松的发展过程,或是骨水泥增强、椎体成形干预造成的?目的:用有限元方法观察椎体成形对相邻椎体的力学影响,分析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病因。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1例T1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CT图片进行预处理后导入ABAQUS软件中建立T10~ L2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经椎弓根单侧和双侧入路椎体成形,设置0.3,1.0,4.0MPa3种轴向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了椎体成形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当轴向压力以0.3,1.0,4.0MPa增加后,椎间盘、软骨终板和椎体整体的应力也成比例增加。椎体成形后增强椎体(T12)上、下终板骨水泥注入侧的应力增强区域范围减少,所受最大应力明显减少;邻近椎间盘及椎体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变化;T12相邻椎体(T11、L1)及远端椎体(T10、L2)所受最大应力无明显改变。提示椎体成形后引起上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并发症可能和生物力学结果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术期预先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右侧桡动脉径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AMI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于术前30rain、对照组于术后30min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10μg/kg,3min内静脉注射完毕后,继以0.15μg/(kg·min)微量泵维持24h。比较2组手术前、后TIMI血流情况、血小板相关补体1(platelet associated complement1,PACl)及P选择素(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62 platelet,CD62P)阳性表达率、脂联素水平,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短轴收缩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随访1个月观察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梗死相关血管TIMI3级血流获得率(95.6%)高于对照组(82.2%)(P〈0.05);2组术后1dPACl、CD62P阳性表达率和脂联素水平及术后7dLVESD、FS和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dPAC1、CD62阳性表达率、脂连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LVESD、FS和LVEF及术后1个月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老年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术期预先应用替罗非班,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5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在C臂透视下行过伸复位、体外定位结合经皮球囊扩张并注入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术前、术后3天、术后6个月的疼痛评分、椎体中线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变化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伤椎椎体中线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矢状面Cobb角改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复位、体外定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OVCF具有创伤小、安全性较高、止痛效果良好、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是临床治疗OVCF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