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住院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和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合并稳心颗粒治疗,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心功能评价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0.32%,总有效率为91.94%;对照组显效率为19.35%,总有效率为70.9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加用胺碘酮合并稳心颗粒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心功能状态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QTd)及复杂室性心律失常(CVA)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病例35人,符合WHOAMI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卡维地洛)和对照组(未用β-受体阻滞剂);观察不同时间段QT离散度变化及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治疗组QTd入院当天(67±24.1)ms,3周后(46±20.5)ms,3月后(37±15.3)ms;对照组分别为(69±23.4)ms,(55±33.8)ms,(50±24.8)ms。治疗组3周、3月后与入院当天QTd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后CVA2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改善急性心梗QTd,预防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冲剂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抗心力衰竭及胺碘酮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稳心颗粒冲剂治疗。观察2组患者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心功能疗效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0%比80.00%、95.00%比75.00%,均P〈O.05)。结论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冲剂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无诱发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均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心律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周智林  李琳  林玎  俞娉  吴佳丽 《现代康复》1997,1(4):254-255
为了评价室性心律失常患Q—T间期离散度(QTd)的临床应用价值,本观察了18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的QTd,其中持续性室速组(n=55)QTd为10685±28.74ms,并行性室速组(n=60)QTd为3856±2.05ms,频发室早组(n=65)QTd为41.44±1516ms。结果显示持续性室速组QTd显高于并行性室速及频发室早组,差异极显性(P<0.001)。QTd>75ms,持续性室速检出率为94.3%,而QTd≤75ms,持续性室速检出率反为3.9%。两之间差异非常显(P<0.01)。本提示QTd与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关系,能准确反映心室肌复极离散程度,持续性室速患,QTd明蛀增加;QTd增加(>75ms)易发生持续性室速.甚至室颤。认为QTd可作为判断室性心律失常危险性及评估其预后的有效简单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QTc离散度(QTcd)的影响及探讨QTcd与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静脉溶栓的AMI患者63例,分别测量溶栓成功组与失败组QTd,QTcd;并进行前后比较。同时对并发各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d,QTcd进行对照比较。结果63例接受静脉溶栓患者中,39例溶栓成功,24例溶栓失败。成功组治疗前后比较,QTd,QTcd明显减小(P<0.05);失败组治疗前后比较,QTd,QTcd增加(P<0.05)。溶栓治疗后共有34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各型室性心律失常QTd,QTcd比较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溶栓治疗成功,可使AMI后QTd、QTcd显著降低。QTcd越大,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机会也越大。  相似文献   

7.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肺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100 mg,3次.d-1,口服,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每次9 g,3次.d-1,温开水冲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7.5%,较对照组(7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87.5%)高于对照组(72.5%)(P<0.05)。治疗组2例出现轻度胃肠反应,未处理自行缓解;对照组7例出现胃肠反应如恶心、腹胀等,对症处理后程度减轻。2组均未出现新的心律失常。结论稳心颗粒治疗肺心病并心律失常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步长稳心颗粒)60例和对照组(心律平)60例,治疗4周,对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步长稳心颗粒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心律平的疗效相当,步长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80.00%,心律平组总有效率85.0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4例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3 d内,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DNN、SDANN、RMSSD均延长,PNN50均升高,RCAI、PV、ESR水平及HCT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心律失常发作频率,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选择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药比索洛尔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连用1个月,观察前后症状、心电图情况。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室射血分数及QT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伴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QT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测量和分析56例CHD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CHD组)和53例正常人(对照组)的LVEF值及心电图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结果:CHD组的LVEF值和QTd分别为:(40.36±6.85)ms和(65.98±16.86)ms;对照组的LVEF值和QTd分别为:(59.68±4.16)ms和(33.05±13.23)ms。CHD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CHD伴室性心律失常与LVEF及QTd密切相关,LVEF和QTd可作为预测CHD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d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晏  张蕴 《临床荟萃》2000,15(7):291-291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QTd)和心室晚电位之间的关系 ,以及它们对预测定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 34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30例正常老年人的 QTd和心室晚电位 (VL P)。结果 :正常组和心律失常组患者的QTd值分别为 (76 .94± 2 2 .19) ms和 (38.88± 11.46 ) ms,具有显著性差异。VL P阳性人数分别为 6例和 2 0例 ,有显著性差异 ,而 VL P阳性者和阴性者 QTd值分别为 (6 2 .72± 30 .6 7) ms和 (43.86± 17.39) ms,经检验 ,t<3.143,P<0 .0 0 5。结论 :VL P和 QTd结合起来对预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 ,乃至猝死的发生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律平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102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加用心律平、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则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律失常改变及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律失常控制及临床疗效有效率、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抗心衰及抗心律失常治疗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及改善心功能,心律平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恒  李小春  卢达雄 《临床医学》2012,32(11):115-116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72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硝酸酯类、丹参注射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9 g,3次/d,连服4周;对照组则给予心律平150 mg,3次/d,连服4周。比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3%、90.7%,显著高于对照组39.5%和76.7%(P<0.01);观察组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确切,起到标本兼治作用,且安全性好,适宜长期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J波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286例急性STEMI患者,以入院时体表心电图记录到缺血性J波的41例为观察组,未记录到缺血性J波的24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48h、住院期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2组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及QT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Te)。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48h、住院期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Td、Tp-Te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均<0.01),2组QT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Tp-Te较同组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明显延长(P均<0.01)。结论缺血性J波出现于急性STEMI患者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可作为急性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如结合QTd、Tp-Te能进一步提高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80例老年AMI患者根据有无发生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出血与AMI的先后顺序分为3组,即AMI后消化道出血组(28例)、消化道出血后AMI组(12例)及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AMI患者(240例,对照组)。观察比较3组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及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3组患者终点事件(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脑卒中而住院及再次发生AMI、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恶化和猝死而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及消化道病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MI后消化道出血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62.0±8.0)mL·min-1·1.73m-2,消化道出血后AMI组为(58.2±4.8)mL·min-1·1.73m-2,对照组为(77.2±12.0)mL·min-1·1.73m-2,前2组的EGF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AMI后消化道出血组、消化道出血后AMI组氯吡格雷使用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均P<0.05);PPI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75.00%比0.00%,均P<0.05)。消化道出血后AMI组输血率明显高于AMI后消化道出血组及对照组(83.33%比28.57%及0.00%,均P<0.05)。AMI后消化道出血组、消化道出血后AMI组及对照组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8.57%、16.67%及7.50%,AMI后消化道出血组终点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消化道出血后AMI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后消化道出血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与消化道出血后A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MI伴消化道出血使AMI的常规治疗变得较为困难,预后相对较差;肾功能不全是AMI伴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中药稳心颗粒与西药心律平的抗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每次口服稳心颗粒 9g ,每日 3次 ;对照组 :每次口服心律平 15 0mg ,每日 3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7% ,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率 86 .7% ,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 85 .2 % ;对照组总有效率 84 .2 % ;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率 80 .0 % ;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 86 .9%。两组总有效率统计结果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其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相当 ,但治疗组控制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对照组好(P <0 .0 5 )。结论 稳心颗粒具有和心律平相当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且副作用小 ,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88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口服稳心颗粒和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43例,口服比索洛尔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动态心电图疗效上优于单用比索洛尔组(P〈0.05),在临床症状改善上效果优于单用比索洛尔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心律失常患者行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4例心律失常患者,“硬币分组法”分对照组(盐酸胺碘酮,n=42)、研究组(盐酸胺碘酮+稳心颗粒,n=42),两组疗效比较。结果:用药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24h动态心电图无差异;用药后比较不良反应也无差异,P>0.05;用药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更低;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速、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更低;研究组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83.33%),χ^(2)=4.974,P=0.02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安全可靠,值得推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空氧混合仪联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血气分析指标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19—2020年收治的86例BPD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施氧气驱动雾化)与观察组(实施空氧混合仪联合护理干预),各43例。对比2组雾化吸入前、雾化吸入后72 h血气分析指标、生命体征和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雾化吸入后72 h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心率分别为(10.38±0.77)kPa、(52.11±2.36)次·min-1、(161.75±3.82)次·min-1,高于对照组的(9.35±0.76)kPa、(48.01±2.04)次·min-1、(157.03±2.49)次·min-1(P<0.05);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5.63±0.46)kPa,低于对照组的(6.43±0.56)kPa(P<0.05);观察组用氧时间与住院时间为(28.93±4.15)d、(28.93±4.15)d,短于对照组的(33.27±4.16)d、(41.62±6.74)d(P<0.05)。结论 空氧混合仪联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BPD早产儿血气分析指标与生命体征,促进其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