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注射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时机.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6月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成A和B二组,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5 d,3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二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15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组12.3±4.89,B组15.23±3.01,t=2.50,P<0.05;治疗后3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组2.67±3.14,B组6.67±3.18,t=5.78,P<0.001.3月临床疗效:治愈率A组50%,B组13.3%,χ2=9.31,P<0.001;显效率A组93.3%,B组56.67%,χ2=10.07,P<0.01.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加重后3~24 h颈动脉内多次注射尿激酶治疗,能迅速阻止病情的发展,改善预后,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方法:生理盐水200ML加尿激酶20万u静点,每天一次,3~5天,同时用速碧凝0.4ML腹壁皮下注射,每日二次,七天。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效果显著。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有利于基层医院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3.
我院采用颈动脉给药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80例 ,现将其疗效对比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入选标准  ①入选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且全部病例经CT扫描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②入选病例为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所致脑梗死 ;③入选病例为第一次发病 ,且在发病 6小时内就诊用药。1 2 病例淘汰标准  ①未控制的高血压 ,血压波动在 1 80 /1 2 0mmHg以上者 ;②严重的心脏病及肝肾功能不全 ,较重的糖尿病和明显肺部感染者 ;③近半年内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胃肠出血 ;近 6周…  相似文献   

4.
丹奥与尿激酶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丹奥与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以丹奥80mg,2次/d,静脉滴注,尿激酶10万U,1次/d;对照组丹奥80mg,2次/d,疗程为15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1)。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小板聚集率于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 丹奥合并尿激酶为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现周 《临床医学》2006,26(9):54-55
脑梗死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得当,其致残率较高,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不少负担。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脑梗死,可减少残疾率、降低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选择23例脑梗死病人行颈动脉穿刺注射尿激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奥与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以丹奥80 mg,2次/d,静脉滴注,尿激酶10万U,1次/d;对照组丹奥80 mg,2次/d,疗程为15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1).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小板聚集率于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丹奥合并尿激酶为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常规行脑神经保护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滴注。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和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前凝血指标(PT、APTT、INR、FIB)及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PT、APTT及IN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36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及不良反应。结果一个疗程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的S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7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可靠的特点,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尿激酶颈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比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尿激酶颈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对发病 12小时内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 38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 (5 0~ 10 0 )× 10 4U颈动脉推注溶栓治疗 ,对 30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 (10 0~ 2 5 0 )× 10 4U静滴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 2小时颈动脉组 32例 (84.2 1% )有效 ,其中 7例 (18.42 % )治愈或基本治愈 ;静脉组2 5例 (83.33% )有效 ,无基本治愈病例 ;治疗 14日颈动脉组 35例 (92 .11% )有效 ,其中 2 4例 (6 3.16 % )治愈或基本治愈 ;静脉组 2 9例 (96 .6 7% )有效 ,其中 10例 (33.33% )治愈或基本治愈。颈动脉组 1例出现症状性脑出血 (2 .6 3% ) ,静脉组 5例有轻度全身性出血 (16 .6 7% )。结论 :发病 12小时内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颈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疗效均较高 ,颈动脉溶栓疗效明显优于静脉溶栓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血塞通5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15 d为1疗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d,15 d为1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4%)(P<0.01);仅发生一例皮疹。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病程在6-24h内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肝素组立即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5d后改为肠溶阿司匹林75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从治疗开始即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每日1次。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肝素组治疗18h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停止进展19例(90.4%),对照组10例(52.63%),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素组治疗1个月后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1.4%,47.4%,P<0.01)。治疗过程中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阻止进展型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进展,对患者发病1个月内的转归也是有益的,且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诊期行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还采用高压氧疗法。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1、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2个疗程后,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82.92%)(P<0.05)。1个疗程后2组患者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个疗程后2组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急诊期行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影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近期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发病7日内急性脑梗死患者530例,对其中174例APCI患者的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APCI 30天、90天功能恢复差.造成功能恢复差的主要因素为:完全前循环梗死、平时缺乏运动、人院时NIHSS评分高、年龄偏大、并发呼吸道感染、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入院时心率降低.结论: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积极处理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表现为完全前循环梗死、高龄和入院时心率降低患者,对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阿司匹林治疗后病情仍加重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5例APCI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斯堪的那维亚(SSS)评分。结果治疗组的病情进展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病情进展达高峰时和发病后2周,治疗组的 S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仅1例患者出现双下肢皮肤少量瘀点。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延缓APCI 的进展,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硬化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病例60例,正常健康体检对照40名,对其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等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脑梗死病人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糖、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H-C)、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以及高血压、吸烟、饮酒者比率均明显增高(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厚度、斑块形成及狭窄发生率,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50%与≥50%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吸烟、饮酒是急性脑梗死的易患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的程度与患者的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老年和非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和非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改变的特点。方法 80例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分为两组,老年组患者年龄>6 0岁,共4 0例,非老年组患者年龄≤6 0岁,共4 0例,同时选择36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方法探测3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粥样硬化斑块数;比较了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和老年组与非老年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斑块数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老年组较非老年组增高明显。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超声检查颈动脉表现为IMT明显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及斑块数量均增高;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无创伤、方便地检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个手段,对脑梗死的病变程度评估及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及神经保护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有无头昏、头痛、面部潮红、眼球结膜充血及皮肤药疹等)的情况,并对2组治疗前和治疗7、14 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14 d后ADL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治疗7d后神经功能缺损、ADL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尤瑞克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效果、用药时间窗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尿激酶组给于小剂量尿激酶连续静滴一周,对照组合于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一周.结果尿激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48h内溶栓均有效果,6h内疗效最佳.尿激酶组仅有3例出现皮下瘀斑,未见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提示小剂量尿激酶连续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用药时间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20.
小剂量尿激酶合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合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6-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激酶组和尼莫地平组各40例。全部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尿激酶组还给予尿激酶治疗,尼莫地平组给予尿激酶+尼莫地平,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及30d采用NIHSS、BI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14及30d尿激酶组、尼莫地平组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尼莫地平组在治疗后30d明显优于尿激酶组(P<0.05);治疗后14d、30d尿激酶组的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尼莫地平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有显著差异(P<0.01),且明显优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合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