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电针干预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 方法将患有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管切开减压、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静脉复合全麻术,电针组在全麻前30min行电针干预,每干预30min间歇10min,然后在患者手术体位调整完成后再次行电针干预30min,间歇10min,循环至手术结束。记录2组患者手术中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用量,分别于手术前24h和手术后72h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于术前30min、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10min(手术后10min)、手术后24h和手术后72h 4个时间点测定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S100β蛋白的水平。 结果电针组患者手术中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的每小时用量分别为(6.54±3.27)μg/kg体重和(3.67±2.53 )mg/kg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70±4.82)μg/kg体重和(5.62±1.73)mg/kg体重(P<0.05)。手术后72h,电针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为1例(3.3%),对照组发生率为8例(2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电针组MMSE评分为(25.7±1.9)分,与对照组手术后72h的(23.2±2.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IL-6、IL-10和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 结论电针干预有利于改善老年患者手术后的认知功能,抑制其血清IL-6、IL-10、S100β蛋白的过度表达,减轻患者脑损伤的程度,有效降低患者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患者麻醉手术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患者发生POCD受多种因素影响,高龄、术前基础疾病、术前用药、手术类型、麻醉因素等均可能与POCD的发生有关。麻醉因素的影响目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充分认识麻醉因素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促进老年患者的早日康复。本文就麻醉因素对老年患者POCD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将我院2010~2012年外科收治的89例老年股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研究组术中采取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处理,而对照组则采用全身麻醉处理。采用神经心理学测试技术简易智力状态检查,两组病患术前1d与术后1d对病患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对两组病患麻醉前后的MMSE评分进行分析,并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病患术后早期MMSE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老年创伤患者而言,术中采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比全身麻醉对病患认知功能的影响要小,并且POCD的发生率也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36例老年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组,各68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认知功能。结果 2组患者手术各监测项目基础值和手术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1、7 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7 d较术后1 d明显升高,硬膜外组术后1、7 d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全麻组。2组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均低于术后1 d,硬膜外组术后1、7 d POCD发生率均低于全麻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科患者经过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后均有POCD发生,但全麻术后POCD的发生率有大于硬膜外麻醉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实行手术麻醉老年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45例采用全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24、72 h 的HR、SpO2、MMSE 评分及术后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麻醉后6、24、72 h 时两组患者 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6、24、72 h 两组患者 MMSE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期出现认知障碍概率明显大于硬膜外麻醉,因此在临床使用时尽量避免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时对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8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接受全身麻醉,后者行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后24小时的认知功能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实施手术麻醉的过程中,选择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具备较高的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手术患者麻醉中采取多重监测模式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行手术治 疗的老年患者100 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 例。对照组采取单一常规监测模式,试验组采取多重监测 模式,比较2 组患者麻醉效果、MMSE评分和术后7 d 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2 组麻醉 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 组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的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POCD 12 例(24%),试验组术后发生POCD 2 例(4%), 试验组低于对照组(χ2=5.3,P<0.05)。结论:老年手术患者麻醉中采取多重监测模式可保证麻醉效果,同时 减少患者POCD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于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h和24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7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及血清NSE、S100B、Aβ的水平。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d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24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全身麻醉还是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与全身麻醉相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可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POCD的发生率,且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79-4680
分析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应用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麻醉中对其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效果及术前、术后12h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应答时间、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认知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均比术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能使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大大降低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刘志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4):1790-1791,1793
目的研究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重大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未服用影响神经精神系统功能的药物且行择期骨科大手术的老年(≥65岁)患者150例,按所采用的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组)和全身麻醉组(全麻组)。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BP)和心率(HR),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法测定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最大评分为30分,≤23分即可认为发生了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30min时、主要手术步骤操作时、手术结束时的BP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的24h,硬膜外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CD发生率在麻醉后6h和12h硬膜外组发生率低于全麻组,分别为13.3%与6.7%、24.0%与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中,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均可发生POCD,而全身麻醉在术后24h内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比硬膜外麻醉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正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1-3]。尤其对于老年患者,POCD的发病率高、恢复慢。统计数据~[4-5]显示,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病率是年轻患者的2~10倍,可能与老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退化、血流动力学调控能力弱有关。老年患者发生POCD易导致关节功能恢复延迟、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且会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全麻气管插管术合并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老年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n=23)和对照组(B组,n=23)A组用全麻加硬膜外阻滞,B组仅用全麻。观察两组患者的肺活量△VC(L)、二氧化碳分压△PaCO2(mmHg)、动脉血管分压△PaO2(mmHg)。【结果】两组病例术后镇痛评分、肺功能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合并硬膜外阻滞术后有利于早期咳嗽排痰,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无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且未服用影响神经精神系统功能的药物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65~80岁)4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n=20)患者以七氟醚、芬太尼、维库溴铵全麻诱导并维持麻醉;Ⅱ组(n=20)患者以靶控输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全麻诱导并维持麻醉.术中监测麻醉期间心率、无创血压、脉氧、呼末二氧化碳值、脑电双频指数,并根据以上监测调节麻醉深度;术后镇痛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前、术后1d、7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1d及7d与术前比较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术期温暖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部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美国卒中学会(Americon Stroke Association,ASA)分级Ⅱ级,>65岁]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温暖护理,即手术当天巡回护士到病房接患者时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术中控制室温在24~26℃,麻醉开始前30min患者覆盖保温毯,术中所输液体均加温至39~40℃,冲洗液加温至37~38℃。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于术前及术后第1、3、7天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术后第1、3天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都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认知障碍的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和综合保温措施能改善老年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对HIV感染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HIV感染患者行手术治疗79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方式选择全身麻醉(A组)、局部麻醉(含局部浸润麻醉及外周神经阻滞,B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组)。记录麻醉前(T0)、诱导后(T1)、切皮时(T2)及术毕(T3)各时点HR、MAP和SpO2及术前CD4+T细胞计数、手术切口类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组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其余2组高,ASA分级较其余2组低(P<0.01);B组麻醉时间较A组短,术后发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其他2组低(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T1-T3时点HR较快、MAP较高、SpO2较低;C组HR T1时点较快、T3时点较慢,T1-T3时点SpO2较低(P<0.05或P<0.01)。与C组比较:B组T2、T3时点HR较快,T1-T3时点MAP较高、SpO2较低(P<0.05或P<0.01)。结论 3种麻醉方式均可安全用于HIV感染患者,但全身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围术期生命体征较平稳,局部麻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全麻手术期间中心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全麻手术期间中心体温的变化规律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择期行中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以食管温度代表中心体温,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0(T10)、30(T30)、60(T60)、90(T90)、120(T120)min及手术结束(Tend)各个时间点的食管温度。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的中心体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A组在诱导30min后的各个时间点体温下降幅度比B组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期间更容易导致低体温,术中应做好保温、保暖护理,以保证老年患者全麻手术期间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老年患者在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 infusion,TCI)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下行腹部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吗啡PCIA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在TCI/TIVA下行腹部手术,均于术后24 h、48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24 h及术后24 h、48 h、72 h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行神经心理学检查,评价认知功能;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和48 h PCI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72 h PCIA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吗啡PCIA可减少老年患者在TCI/TNA下行腹部手术后POCD的发生,并促进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制定合适的护理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南楼行全身麻醉手术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基础疾病、术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后留置管道情况、禁食时间、并发症情况等。按照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将其分为A、B两组,A组(n=63)为发生并发症组,B组(n=45)为未发生并发症组,分析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发生并发症63例,占58.3%。单因素分析显示,A、B两组患者在有无心血管疾病、肺功能不全,术后是否留置胃管、尿管、PICC管、大静脉置管以及留置管道的数量、禁食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Logistic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术前有心血管疾病、肺功能不全,术后留置胃管、尿管、PICC管、大静脉置管及术后长时间禁食为高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注重心、肺基础疾病患者的护理,促进早期拔管、缩短禁食时间以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