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红 《青岛医药卫生》2013,45(5):376-377
目的 探讨并观察高考体检集中静脉采血方法效果.方法 将2010年高考体检集中采血的学生840人设为对照组,2011年高考体检集中采血的学生840人设为实验组,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方法,对晕针发生例数、皮下出血例数、一次采血不成功例数及完成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血前集中宣教、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进行示范、血管条件好的不扎止血带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采血法在体检人群静脉情况特殊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体检人群中静脉特殊的学生143例,分为两组,均采用手臂下垂扎止血带,研究组采用改良采血法进行静脉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反复握拳法进行采血。观察两种方法对血管扩张充盈时间及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影响。结果两组静脉充盈扩张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两组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静脉特殊的体检学生采用改良采血法进行静脉采血,效果优于传统的反复握拳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上门现场批量静脉采血工作的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错发生率.方法 制订上门现场批量静脉采血流程;简化采血程序;应用健康体检软件管理系统制定体检指引单,使用系统唯一编号;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体检指引单上采血护士盖私章,增强护士责任心,降低差错发生率;有序管理现场体检秩序;改进静脉采血操作方法,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采血.结果 每次都能有条不紊地及时完成上门现场批量静脉采血全部任务并且不出差错.结论 采用这种管理方法不但能够减少护士的人数配置,而且能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护士责任心,降低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在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组体检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静脉采血,2014年组体检者采用前瞻性护理进行静脉采血,比较两组体检者晕针发生率.结果 2013年组静脉采血发生晕针30例,2014年组发生晕针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前瞻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体检者静脉采血中能有效降低晕针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刘新燕 《河北医药》2012,34(20):3189-3190
静脉采血是健康体检的重要方法之一,据相关资料报导,采血时一般人群晕针的发生率是2%~30%[1],给体检者和医务人员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有时晕针发生在采血过程中或采血刚刚结束时,有时晕针发生在采血结束后5 s~6 min,称为延迟性晕针。晕针分为轻度、重度。轻度晕针主要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重度晕针主要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甚至休克[2]。由于健康体检静脉采血的特点是一位采血者结束采血,紧接另一位采血者,即采血结束后立即离开,若发生延迟重度晕针时已经离开采血座位,容易发生意外受伤,给体检者带来很大伤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采血体检后体检者发生皮下血肿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体检的224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目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之上实施包括环境干预、心理干预和按压方式的干预在内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体检者在体检采血后皮下血肿的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采血后皮下血肿发生率为1.79%,对照组为8.03%,试验组皮下血肿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体检护理满意度为97%显著高于对照组81%(P<0.05)。结论体检采血时对体检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皮下血肿的发生率,有助于减轻体检者的恐慌心理,降低体检者的痛楚,对体检者的体检体会和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肯定,值得各医院体检时借鉴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制定出相应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商丘市中心血站体检的3912名大学入校新生的相关资料,总结在静脉采血中发生晕针的原因及预防的方法.结果 发现学生出现静脉采血晕针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采血晕针与年龄、心理因素、采血工作人员的言行及操作技术、机体状态、环境、体位、疼痛等因素有关.对于晕针症状程度不同的学生患者,针对诱因进行积极地处理,处理后晕针的学生会恢复,不会出现其它的并发症.结论 许多的因素可以导致学生在静脉采血时出现晕针的现象,通过分析相关的因素及制定出相应的有效预防方法可以避免晕针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5):135-138
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提高体护士采血管理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住院部、检验科的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釆用品管圈方法开展釆血质量管理,对照组通过设立奖惩制度幵展釆血质量管理,并将调查活动前后两组满意度及血液标本返回情况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中选取应用品管圈之前后各1000例采血患者进行满意度及采血返回情况评价,由表中数据可知,应用品管圈之后,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是97.6%,而没有用之前的满意度是73.3%,应用品管圈之后,体检者的静脉采血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品管圈之后,体检者静脉采血返回率为0,而没有用之前的满意度是1.1%(11/1000),应用品管圈之后,体检者的静脉采血返回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全体圈员进行自评打分,最高项5分,最低1分,并计算出平均分与整改前比较,结果显示全体圈员在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将品管圈运用到体检者的静脉采血实践中,可以显著改善体检静脉采血服务质量,极大的提高体检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职业健康体检中静脉采血问题分析与护理应对方法。方法对目前我院在临床实施职业健康体检过程中静脉采血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中的护理应对措施。结果职业健康体检中静脉采血问题较多,为了保证到静脉采血的正常进行需要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处理。结论针对职业健康体检中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能够保证到职业健康体检中静脉采血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付红梅 《中国新医药》2003,2(4):108-108
目的 做好流动采血车的消毒隔离管理。方法加强对采血人员、采血环境、采血操作过程的管理,长抓不懈。结果 自1999年购采血车以来,无1例血液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11.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为了保证门诊采血室服务质量,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2008年1月开始,门诊部把采血室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对采血室的工作程序、操作规程、预防措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体检中心检验科,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我院体检中心静脉采血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体检者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体检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静脉采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风险管理钱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规避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增加体检满意度,并且还能够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配合度,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3.
1静脉采血时注意事项 采血前向采血者耐心解释,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理。切忌急躁,如一次未能成功,应向采血者表示歉意,以取得谅解。当个别采血者出现进针时或采血后发生眩晕,应立即拔掉针头,让其平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可让采血者嗅吸芳香酊、手掐或针刺人中或合谷风穴位。如因低血糖诱发眩晕,应立即注射葡萄糖或嘱采血者口服糖水即可。如遇其他特殊情况,应立即找医生共同处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体检者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两组体检者分别采用不同的采血方法对其进行采血,对照组的150例体检者采集末梢血,试验组的150例体检者采集静脉血。在两组体检者都采血完毕后,再通过利用专业的仪器来对两组体检者的血常规进行检测,从而对两组体检者的血常规的检验数据进行详细的对比。结果通过将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得知,试验组体检者的各项血液相关指标即: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色素等的检测结果比对照组体检者的各项血液指标明显要高,故两组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结果会随着采血方法的不同而不同,经过对比分析得知静脉血采取的方法的检测稳定性明显高于末梢血采取方法 ,临床应用效果最好的血液采取方法,很值得推广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医院体检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团体体检静脉采血工作对医护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医院体检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团体体检静脉采血工作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应用不同的采血方式对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特定时间段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内在我院接受体检的300例人员,按体检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末梢采血)和观察组(静脉采血);对比两种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体检结束后,两组受检人员的血常规检验结果,除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VH)无显著差异之外(P> 0.05),其余结果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静脉采血的方式可以确保血常规检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可以精准对患者病情进行定位,值得推广并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体检过程中静脉采血实施心理护理,探讨心理护理实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280例体检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80例体检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检之前,为体检者方法调查问卷,对体检者心理沟通需求进行了解,并且结合调查结果,运用相关的护理措施,对同组对象实施心理护理,在心理护理结束以后,进行调查问卷的方法,总结结果。结果 280例体检者的心理沟通需求很强,具体情况为:90.21%体检者存在采血后叮嘱注意事项的需求,94.56%采血者有静脉采血过程中给予贴心关爱的需求,97.12%采血者有静脉采血前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宣教的需求。通过进一步调查,结果表明,实施心理护理以后,体检者满意度明显增加。结论对体检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满足体检者的心理需求,从本质上将体检者恐惧心理和紧张心理缓解,进而提升体检者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医院体检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团体体检静脉采血工作对医护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医院体检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团体体检静脉采血工作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立强 《北方药学》2014,(2):134-134
目的:对比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在血常规检查中的方法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120例体检人员,分别给予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均采集两次,对血样检验八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种血样采集方式,八项指标中仅HCT与MCH无明显差异,其余六项均有明显差异。末梢采血平均变异系数值(CV)明显比静脉采血更高。结论:不同的血样采集方式,所获得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有明显差异,经本次对比分析,静脉采血较之末梢采血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体检者在静脉采血时需要的心理沟通内容,以便对其实施心理护理,缓解体检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提升护理质量。方法在2012年6月对1200例从业人员体检者体检前现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心理沟通需求,针对调查结果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对同组对象进行心里护理服务后,体检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结果1200例体检者心理沟通需求依次为“静脉采血前针对性宣教”(97.12%)、“静脉采血中给予贴心关爱”(94.56%)和“采血后叮嘱注意事项”(90.21%),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体检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结论针对体检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满足其心理需求,有效降低体检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体检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