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佳  刘胜男  沈素朋 《中国肿瘤》2017,26(4):315-320
[目的]检测贲门腺癌(GCA)中长链非编码RNA XLOC_002319(lncRNA XLOC_002319)的表达及其甲基化状态,探讨XLOC _002319在贲门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以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贲门腺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XLOC_ 002319的表达和甲基化状态.[结果]XLOC_002319在贲门腺癌组织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并且在贲门腺癌组织中XLOC_ 00231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贲门腺癌组织中XLOC _002319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率(61.54%)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甲基化率(54.8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7.95%)(P<0.01),并且贲门腺癌组织中XLOC_002319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发生XLOC_002319甲基化的贲门腺癌组织中XLOC_002319的表达显著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贲门腺癌组织(0.217±0.074 vs 0.253±0.060,P<0.05).[结论]XLOC_002319在贲门腺癌中的异常低表达可能与贲门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s在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且外观正常的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60例,同时选取5例该院前列腺癌住院患者术后的睾丸组织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s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MAGE-As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8.33% (41/60)和58.33%(35/60),而相应的癌旁组织未发现MAGE-As蛋白的表达.MAGE-As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均无相关性(P> 0.05);MAGE-As蛋白表达与贲门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Log-Rank检验显示,MAGE-As蛋白表达阳性的食管鳞癌(P=0.036)和贲门腺癌(P=0.045)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结论:MAGE-As蛋白是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的相关抗原,可作为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郭炜  董稚明  郭艳丽  杨植彬  邝钢 《肿瘤》2012,32(4):275-280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WWOX( WW domain-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对表达的影响,并分析贲门腺癌中WWOX与Smad4(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4)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WWOX基因的甲基化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Smad4蛋白的表达.结果:贲门腺癌组织中WWOX基因启动子区(- 382~- 41 bp)及第1外显子区(- 27~+344 bp)的甲基化率[26.4% (33/125)和23.2% (29/125)]显著高于其相应的癌旁常组织(0%和0%)(P<0.01),并与贲门腺癌TNM分期和上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有关(P<0.05).贲门腺癌组织中WWOX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P<0.01),WWOX蛋白的表达与WWOX启动子区和第1外显子区甲基化状态之间呈负相关(r=-0.216,r=-0.255,P<0.05).贲门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的阳性率(47.2%)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94.4%)(P<0.01),且与WWOX在贲门腺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r=0.622,P<0.01).结论:WWOX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的高甲基化导致的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在贲门腺癌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的TSP1基因甲基化、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对应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96例贲门腺癌组织中有34例发生了TSP1基因甲基化,甲基化发生率为35.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Ⅲ期和Ⅳ期贲门腺癌患者中TSP1基因发生甲基化的比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贲门腺癌组织中TSP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与其甲基化状态之间有明显相关性.TGF-β1蛋白在贲门癌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96例贲门癌腺组织中有50例(52.1%)表达阳性,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肿瘤分期的升高和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TGF-β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TSP1基因在贲门腺癌中的高甲基化与TGF-β1蛋白表达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TSP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和TGF-β1蛋白过表达可能参与了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TSP1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贲门腺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Smad基因家族不同成员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4至2009年间病理确证的贲门腺癌患者110例,RT-PCR检测贲门腺癌和癌旁组织中Smad2、Smad3、Smad4和Smad7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Smad2/3、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分析p-Smad2/3、Smad4和Smad7蛋白表达与贲门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贲门腺癌组织中Smad2、Smad3和Smad4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0.4956±0.1862)vs(0.8611±0.2914),P<0.01;(0.4713±0.1712)vs(0.8314±0.2811),P<0.01;(0.5145±0.1987)vs(0.8954±0.2856),P<0.01],而Smad7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5114±0.1962)vs(0.2012±0.1006),P<0.01]。贲门腺癌组织p-Smad2/3、Smad4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42.7%vs 93.6%,P<0.01;45.5%vs 95.5%,P<0.01),且与肿瘤TNM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贲门腺癌组织Smad7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8.2%vs 3.6%,P<0.01),且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贲门腺癌中p-Smad2/3与Smad4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但它们均与Smad7蛋白表达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贲门腺癌组织低表达Smad2、Smad3和Smad4,高表达Smad7,Smad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Zhu ZJ  Zhao YF  Hu Y  Chen LQ  Liu LX  Wu Z  Kou YL  Wang Y 《中华肿瘤杂志》2008,30(2):138-140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癌各组淋巴结的转移强度以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手术重点清扫提供依据.方法 对手术切除的73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30例患者中,隆突下淋巴结转移15例(2.1%),食管旁淋巴结转移166例(22.7%),贲门旁淋巴结转移67例(9.2%),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90例(12.3%).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肿瘤长度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各因素均无关;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与肿瘤长度、侵袭程度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贲门旁淋巴结转移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与肿瘤位置和侵袭程度有关(P<0.05).结论 食管癌术中行胸腹腔二野淋巴结清扫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应重点清扫食管旁、贲门旁和胃左动脉处淋巴结;而对一些病变未侵及食管全层、病变长度<3 cm、胸上段或下段的食管癌患者可不做隆突下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淋巴结转移(LNM)规律及分站标准。方法依据预后、转移率及转移度指标,对736例经手术切除,术后生存≥3个月的贲门腺癌患者的LNM资料,进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1)最重要预后因素为:转移度、胃左动脉旁LNM、胃小弯旁LNM和贲门旁LNM;(2)无LNM组预后较好(P<0.001);(3)LNM有一相对固定的途径,单一部位LNM组与多部位LNM组间转移率和转移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4)按胃左动脉旁、胃小弯旁及贲门旁不同LNM情况分组,第1组(单一贲门旁LNM和单一胃小弯旁LNM),第2组(单一胃左动脉旁LNM,贲门及胃小弯旁同时LNM),及第3组(与胃左动脉旁有关的多部位LNM)间转移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LNM以肿瘤为中心,由近及远,由单一部位、单个淋巴结到多部位、多个淋巴结扩散转移。(2)依转移度的不同建议将以上3组分别归为第1,2,3站。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根治术后照射野的大小并未完全统一,目前对胸段食管癌多采用双侧锁骨区、全纵隔(包括胃左贲门旁淋巴结)在内的照射野[1-2]。此照射野对于胸中段食管癌是较适用的,因其可向上转移到上纵隔、气管旁、锁骨上淋巴结,也可向下转移到贲门旁胃左血管旁等胃周淋巴结,而对胸上段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cyclin D1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o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的RASSF1A基因甲基化情况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92例贲门腺癌组织中有54例RASSF1A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率为58.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Ⅲ期和Ⅳ期贲门腺癌患者中RASSF1A基因发生甲基化的比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92例贲门腺癌组织中有72例(78.3%)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比较,cyclin D1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且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RASSF1A基因在贲门腺癌中的高甲基化与cyclin D1蛋白表达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以及cyclin D1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贲门腺癌(GCA)中NDRG2(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 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甲基化与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97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NDRG2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7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NDRG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NDRG2基因启动子区在贲门腺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49.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1%)(P<0.05),且Ⅲ期和Ⅳ期贲门腺癌患者中NDRG2基因甲基化的比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低分化组中NDRG2基因发生甲基化的比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贲门腺癌组织中NDRG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贲门腺癌组织中NDRG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4.3%(43/97),显著低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蛋白表达94.8%(92/97)(P<0.01),且贲门腺癌组织中NDRG2蛋白表达缺失与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有明显的相关性(r=-0.510,P<0.01)。结论:NDRG2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贲门腺癌中此基因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Villin蛋白在贲门肠化中的作用及其与贲门腺癌(GCA)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8例胃镜活检及手术切除的GCA及癌旁肠化组织中Villin蛋白的表达,其中贲门肠化组织25例、肠化伴不典型增生组织48例,GCA组织55例,并选取15例胃镜普查正常贲门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Villin蛋白在正常贲门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贲门肠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0%(19/25),肠化伴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4%(29/48),G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4%(20/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llin蛋白的表达与GCA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Villin蛋白参与了贲门组织早期肠化和GCA的发生,并在GCA的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219例根治性切除的淋巴结的转移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淋巴结在食管癌转移的规律。方法根治性切除219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廓淋巴结1879枚并作区域分布的病理分析。结果219例根治性切除食管癌患者中65例有淋巴结转移。其中胸上段食管癌8例中有2例颈深淋巴结转移。胸中段食管癌186例中52例有淋巴结转移,其中伴有隆突淋巴结转移26例,伴有食管旁、贲门区和胃左动脉旁、左下肺静脉及左下肺韧带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5、12、22、4、5例。胸下段食管癌25例中有淋巴结转移者11例,其中伴有食管旁、左下肺韧带、贲门区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2、5、8例。左肺动脉淋巴结无1例转移。结论淋巴结在食管癌转移的共性规律是:上段癌向上转移大于向下,下段癌向下转移大于向上,中段癌转移依次隆突区、胃左动脉旁、胸上食管旁、胸下食管旁和贲门区。左肺动脉淋巴结甚少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 type 2,TGFBR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TGF-β1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GFBR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TGFBR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应组织中TGF-β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TGFBR2基因在贲门腺癌组织中甲基化率为47.3%(52/11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Ⅲ期和Ⅳ期贲门癌患者中TGFBR2基因发生甲基化的比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TGFBR2基因在高、中、低分化的贲门癌组织中甲基化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癌组织中TGFBR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与其甲基化状态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TGF-β1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65.5%)明显升高,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肿瘤分期的增高和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TGF-β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TGFBR2和TGF-β1蛋白在贲门腺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TGFBR2受体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及其TGF-β1的过表达可能均参与了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TGFBR2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贲门腺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及相应癌旁非肿瘤组织中β-环连蛋白抑制基因1(dishevelled-binding antagonist of beta-catenin 1,DACT-1)的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定量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112例贲门腺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科和磁县肿瘤医院胸外科于2006-2014年收治)及相应癌旁非肿瘤组织中DACT-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贲门腺癌组织中,DACT-1基因的甲基化率为51.8%(58/112),癌旁非肿瘤组织中该基因的甲基化率为17.6% (20/112),癌组织中DACT-1基因发生甲基化的频率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1);癌组织中DACT-1基因mRNA的表达量为0.580±0.143,明显低于癌旁非肿瘤组织(0.654 ±0.110,P<0.01);在DACT-1基因甲基化的贲门癌组织中该基因mRNA的表达量为0.488±0.097,明显低于该基因未甲基化的贲门癌组织(0.675 ±0.120),且该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其mRNA表达量相关(P<0.01).癌组织中DACT-1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与肿瘤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有关(P<0.05),而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贲门腺癌中基因CpG岛的高甲基化可能是DACT-1基因表达下调的机制之一;DA CT-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有望为贲门腺癌临床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MAGE-A9和MAGE-A11在贲门腺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MAGE-A9和MAGE-A11在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贲门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09-15-2010-11-15住院手术切除的贲门腺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且外观正常的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60例,同时选取5例该院同期前列腺癌住院患者术后的睾丸组织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表达.结果 贲门腺癌组织中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24/60)和51.7%(31/60),而相应的癌旁组织未发现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表达.MAGE-A9蛋白表达与贲门腺癌患者的性别(x2=0.062,P=0.803)、年龄(x2=0.179,P=0.673)、临床分期(x2=2.791,P=0.248)、肿瘤大小(x2=0.014,P=0.993)和淋巴转移(x2=0.128,P=0.721)均无相关性,但与组织学分级相关(x2=10.437,P=0.005).MAGE-A11蛋白表达与贲门腺癌患者的性别(x2=0.020,P=0.887)、年龄(x2=2.530,P=0.190)、肿瘤大小(x2=2.550,P=0.279)和淋巴转移(x2=2.550,P=0.110)均无相关性,但与临床分期(x2=15.095,P=0.001)和组织学分级(x2=13.424,P=0.001)呈正相关.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MAGE-A9和MAGE-A11蛋白表达阳性的贲门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其表达阴性的患者,x2值分别为5.317和6.082,P值分别为0.021和0.014.Cox多因素分析提示,MAGE-A9蛋白表达(HR=3.304,P=0.015)、MAGE-A11蛋白表达(HR=2.933,P=0.006)、组织学分级(HR=2.018,P=0.034)及临床分期(HR=2.532,P=0.004)可作为整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MAGE-A9和MAGE-A11蛋白是贲门腺癌的特异性抗原.MAGE-A9和MAGE-A11蛋白可作为贲门腺癌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郭艳丽  周珍  郭炜 《中国肿瘤》2016,25(8):653-658
[目的]检测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及相应癌旁组织中β-环连蛋白抑制基因2 (dishevelled-binding antagonist of beta-catenin 2,DACT2)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引起基因表达异常的可能机制及对Wnt通路活化的影响.[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RT-PCR分别检测河北省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区104例贲门腺癌及相应癌旁非肿瘤组织中DACT2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104例贲门腺癌组织标本中,DA CT2基因的甲基化发生率为60.6%(63/104),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1);且在发生该基因的甲基化的贲门腺癌标本中其mRNA表达及Wnt通路中心因子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该基因甲基化的贲门癌组织(P<0.01);且该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肿瘤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相关(P<0.05),而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状态是DACT2基因表达下调的机制之一,其低表达可引起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活化并在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Smad4(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4)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TGF-β1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取110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Smad4基因的甲基化情况,RT-PCR方法检测Smad4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mad4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贲门腺癌组织Smad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5.5%(6/110),Smad4基因第1外显子5′非翻译区的甲基化率为24.5%(27/110),相应癌旁正常黏膜均未检测到此两个位点的甲基化,癌组Smad4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贲门腺癌中Smad4基因5′非翻译区发生甲基化的比率显并高于启动子区(P〈0.01)。贲门腺癌组织中Smad4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其甲基化与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TGF-β1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65.5%)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15.5%)(P〈0.01),且随肿瘤分期的增高和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TGF-β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Smad4蛋白和TGF-β1蛋白在贲门腺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在贲门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Smad4基因第1外显子的5′非翻译区比启动子区更易发生高甲基化而导致基因沉默,Smad4甲基化及TGF-β1的过表达可能是贲门腺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贲门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贲门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6例正常人和良性胃十二脂肠疾病患者的贲门区、胃体小弯和胃窦部的粘膜活检组织和17例贲门癌患者的癌灶、癌旁、胃体小弯和胃窦部的活检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并用PCR的方法对贲门癌标本中多种Hp基因进行扩增.结果:①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贲门癌患者胃内Hp的感染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②贲门癌灶及癌旁组织内Hp的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70.6%和88.2%;③癌灶Hp-PCR阳性率为75.8%.结论Hp的持续感染与慢性活动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贲门癌有关.  相似文献   

19.
贲门腺癌淋巴结转移及分站的COX模型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贲门腺癌淋巴结转移(LNM)规律分站标准。方法 依据预后、转移率及转移度指标,对736例经手术切除,术后生存≥3个月的贲门腺癌患者的LNM资料,进行C欧因素分析。结果(1)最重要预后因素为:转移度、胃左动脉旁LNM,胃小弯旁LNM和贲站旁LNM;(2)无LNM组预后较好;(3)LNM有一相对固定的途径。单二部位LNM组与多部位LNM组间转移率和转移度差异均有显著性;(4)按胃左动脉旁,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和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 4, SFRP4)的基因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及RT-PCR的方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及58例贲门腺癌中SFRP4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Wnt通路中心因子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在食管鳞癌及贲门腺癌中,SFRP4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42.6%(21/49)和72.4%(42/58),均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1).在贲门腺癌中SFRP4基因的高甲基化与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相关,与病理分级无关;而在食管鳞癌中,该基因的甲基化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均无关(P>0.05).SFRP4基因在食管鳞癌及贲门腺癌中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3%(34/49)和44.8%(26/58),均明显低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5),且肿瘤组织中mRNA表达与该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明显相关(P<0.01).通路中心因子β-catenin蛋白在食管鳞癌及贲门腺癌中的异质表达率分别为65.3%(32/49)和86.2%(50/58),均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1),且其异质表达与SFRP4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相关(P<0.05).结论:SFRP4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可能是引起贲门癌及食管癌发生的共同分子机制之一,并有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 检测SFRP4基因甲基化状态对于贲门腺癌的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