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康清 《吉林医学》2015,(6):1084-1085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药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患儿10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补液盐补液,口服益生菌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患儿采取双歧杆菌活菌片联合用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口服补液盐Ⅲ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急性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口服补液盐Ⅲ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止泻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脱水纠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8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补液盐Ⅲ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可靠,可促进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退,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金双歧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双歧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12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确诊后立即予盐水灌肠,然后予金双歧保留灌肠,2次/d。疗程3~7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76.67%(P〈0.01)。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日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O.01)。结论:金双歧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可快速缓解病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周新菊 《当代医学》2011,17(25):76-77
目的观察益生菌治疗小儿急性、轻度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急性、轻度非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口服补液盐补液。治疗组加用益生菌制剂(思连康)口服,3天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腹泻次数减少、腹泻停止时间、出现脱水病例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益生菌治疗小儿急性、轻度非感染性腹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01 ~2013-01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感染性腹泻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思密达等抗感染、保护胃肠粘膜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左氧氟沙星0.2 ~0.4 g/d,连用5~7d.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及大便改变情况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止泻、退热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确切,用药简单、经济、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双岐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治疗组200例,两组患儿给予常规营养维持、"ORS"口服补液,同时给予抗病毒、抗菌消炎等对症处理.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口服双岐四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达到93%,对照组为6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常规治疗配合双岐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能提高治愈率,有效缩短腹泻总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及家属心理负担,适合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锌剂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96例,按照患儿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其中对对照组的患儿使用常规治疗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常规补液抗感染等,对治疗组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锌剂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6.5%,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9%;且治疗组患儿用药后平均3 d就达到了患儿较好止泻退烧的作用,要低于对照组患儿的5 d,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10 d后,检测两组患儿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使用锌剂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小儿腹泻的有效率,降低患儿治愈时间,而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王芸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455-1456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婴幼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64例。两组均接受抗病毒、补液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和营养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甘草锌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儿大便次数、伴随症状缓解时间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婴幼儿迁延性腹泻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儿症状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补液、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及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蒙脱石散剂保留灌肠,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疗效高,使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陈凤莲  史彦华 《吉林医学》2011,(30):6357-6358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水样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常规治疗均为抗病毒、补液(口服或静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口服消旋卡多曲,对照组则予口服双八面蒙脱石散剂加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72 h,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更好。结论:消旋卡多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凌厉 《右江医学》2000,28(6):459-460
目的 :观察磷霉素对于 15 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分 2组 ,均常规给予补液、退热、解痉等对症治疗。治疗组 117例予磷霉素 10 0~ 30 0mg/(kg·d) ,对照组 39例予丁胺卡那霉素 5~ 8mg/(kg·d)。结果 :治疗组显效 82例 ,有效 2 9例 ,总有效率 92 .30 % ,对照组显效 16例 ,有效 16例 ,总有效率 82 .0 5 %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磷霉素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疗效明显 ,副作用少 ,价格低廉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将入院的126例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于常规补液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口服.治疗组于常规补液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滴注,观察两组用药后的大便性状,脱水情况,轮状病毒检查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3天,5天后的轮状病毒抗原(RY-Ag)转阴率分别为:74.2%、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治疗3天,5天后的RV-Ag转阴率分别为32.8%、82.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室检查指标和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时间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 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通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加血容量有关.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肠道益生菌补充配合补液盐Ⅲ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2年6月福建龙岩市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95例急性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2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服补液盐Ⅲ治疗,观察组则加服肠道益生菌和补液盐Ⅲ治疗,2组均持续给药治疗7 d。观察2组治疗效果、恢复情况、营养指标水平、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脱水纠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 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肠道益生菌补充配合补液盐Ⅲ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疗效确切,能促进患儿生理功能恢复,改善症状,强化营养指标水平及免疫功能,安全性高,可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研究常规治疗基础加用常立宁(酪酸梭菌活菌片)对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306例秋季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和对照组15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腹泻、发热、呕吐等方面均衡可比(P>0.05).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补液、纠正酸碱失衡、纠正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常立宁口服,剂量每次...  相似文献   

15.
高璇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36-2236,2240
目的:观察腹泻煎配合西医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及静脉补液、纠酸等治疗.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妈咪爱常规剂量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自拟腹泻煎加减口服,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优于对照组的54.2%;治疗组腹泻停止时间(3.0±0.6)d,对照组腹泻停止时间(5.8±0.8)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能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寇正红  司华  汪绘纹  白少章 《吉林医学》2010,31(19):3077-3077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71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抗感染、口服思密达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金双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5%。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岐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0例小儿HFM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5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1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两组疗程均为7d,常规予退热、补液及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对照组74.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各项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HFMD有明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2年3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婴幼儿腹泻96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于常规治疗:调整饮食,控制感染,口服补液.对照组于餐前lh给予口服蒙脱石散,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常规基础上给予口服双岐四联活菌片口服.结果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为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3d无效的患儿加双岐四联活菌片继续治疗,治疗时间(6.4±0.6)d,治疗组治疗时间(3.2±0.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美洛西林抗感染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40例仅给予美洛西林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为1.68±1.21d,痊愈时间为4.94±0.8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洛西林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并分析其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L-6、IL-17表达水平。方法选择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86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则接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常规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清IL-6、IL-17含量。结果(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水平为(7.93±1.04) pg/ml、IL-17水平为(8.03±0.74)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IL-6(11.52±2.17) pg/ml、IL-17(12.41±1.63) pg/ml,P<0.05];(3)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腹泻停止时间[(2.14±0.42) 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02±0.57) d]、总住院时间[(4.72±0.84) d]亦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常规用药可以降低非感染性腹泻患儿的血清IL-6、IL-17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