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为欠为嚏”语出《素问·宣明五气》。原文曰 :“五气所病 :心为噫……肾为欠为嚏……”其意为 :五脏之气失调所发生的病变 :…肾气虚者易呵欠、喷嚏。《灵枢》对此注解为 :“阳者主上 ,阴者主下 ,阳引而上 ,阴引而下。阴阳相引 ,故数欠…盖少阴之气在下 ,病则反逆于上 ,而欲引于下则欠 ,反逆于上则嚏。盖少阴之络上通于胃也。”它精辟地指出了呵欠、喷嚏是肾气虚的病证之一。喷嚏在中医学中属“鼻鼽”范畴 (现代医学为过敏性鼻炎 )。观既往报道 ,有按标本归纳为血郁、风寒 (标 )、肾虚、脾虚 (本 ) 4型 ;有按脏腑及肺虚、脾虚、肾虚 3型…  相似文献   

2.
<正> 《秦问·宣明五气篇》云:“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关于这段经文的解释,历代医家意见不一。有用五行生克理论来解释的,如张琦解释“心为噫”,认为乃脾病传心;张介宾解释“胃为恐”,认为乃土克水;有用本脏气机逆乱来解释的,如吴昆解释“肺为咳”,认为乃邪击于肺;有用阴阳升降的理论来解释的,如张介宾、马莳解释“肾为欠”认为  相似文献   

3.
郭小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111-111
1概念 变应性鼻炎指以突然或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为特征的鼻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属祖国医学“鼻鼽”、“鼽嚏”的范畴。《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类》曰“: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临床表现以发作性喷嚏、鼻痒、大量水样清涕、鼻塞、嗅觉减退、  相似文献   

4.
五、心为噫《素问·宣明五气篇》:“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言五脏气机失调各自出现的特殊症状,称为“五气所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鼻炎以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 ,相当于中医“鼻鼽”之证。《刘河间医学六书》曰 :“鼽者鼻出清涕也———嚏 ,鼻中因痒而气作于声也。”本病的发生内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 ;外因多为感受风寒异气之邪而致。肘腑功能失调以肺脾肾之虚损为主 ,其病主要在肺 ,与脾肾亦关系密切。笔者于临床中用肺脾肾同治法治疗本病 3 7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病 3 7例中 ,男 2 5例 ,女 12例 ;年龄 13~ 75岁 ,病程半年至 3 0年不等。 3 7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最短者 7天 ,最长者 10个月 ,其中 8例在症状消失后停…  相似文献   

6.
“肝为语”语出《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其所论“五气所病”是:“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相似文献   

7.
陈国丰  徐轩 《新中医》1992,24(11):2-3
鼻鼽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塞、鼻痒、狂嚏(即连续而又剧烈的打5~10多个喷嚏)、清涕滂沱为特征。《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曰:“鼽者,鼻中清涕也;嚏者,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与过敏性鼻炎相类似。吾师老中医干祖望,在6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鼻鼽治疗颇有独到之处,并自创截敏汤为主  相似文献   

8.
冲脉病候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脉的病侯错综复杂,它既有内科杂病,又有妇科的经带胎产诸疾;既涉及到任督带脉,又与心肝脾肾胞宫胃等经络脏腑密切相关,今结合临床,将冲脉病侯治验简介如下。逆气里急《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冲脉并少阴之经,夹脐而上行,若肾气不足,伤及冲脉故逆气而里急。临床所见冲脉病变,其气上逆而感到腹内拘急疼痛。这种症状可见于病邪引动冲脉之气而致气机逆乱的各种疾病之中。如《金匮要略方论·奔豚气病》指出:“奔豚病,从小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上冲腹痛为奔豚气病;经言冲脉为病,逆里急。奔豚气病即冲脉气病,冲气与奔豚气  相似文献   

9.
谢云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35-135
鼻鼽,又称之为鼽嚏,是较为常见、多发的鼻科疾病,是指以突然或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量多而清稀、鼻塞为特征的鼻病.多因禀赋不足,体质虚弱,或因久病、饮食、劳欲所伤,导致肺、脾、肾三脏虚损,表卫不固,感受风寒异气而发病,而肺气虚弱,表卫不固,为其发病的基本环节.临床上根据不同的证候表现,分为肺气虚弱型、肺脾气虚型和肺肾两虚型.现将本人在临床中辨证治疗该病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鼻炎中医称为“鼻鼽”或“鼽嚏”。《内经·素问》曰:“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过敏性鼻炎为身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呈现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异常反应;主要症状为发作性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眼睛痒等,鼻腔检查多见鼻粘膜苍白水肿,  相似文献   

11.
彭宽 《光明中医》2008,23(11):1798-1799
过敏性鼻炎的主症,就是喷嚏连作如狂,故中医称为鼽嚏。其实喷嚏的本身并不是病,是人身自卫本能,用以抵抗或排出肺或气管里有害异物不致蒙受其害。诚如《灵枢·口问》就认为“阳气和利,瞒于心,出于鼻,故为嚏”。但若连续狂嚏,数以十计甚至数十不能止者,那就是病了。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某些人不论接触什么东西都有反应。  相似文献   

12.
人人都能打喷嚏。祖国医学不仅早已注意到打嚏是出于自我保护而产生的生理和病理反射,而且还发现诱发打嚏也可治疗一些疾病。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灵枢·杂病篇》中曰:“哕,以草刺鼻,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哕,即呃逆。用草刺鼻引发喷嚏,可以立刻止住打呃。《内经》在这里首先指出了探鼻取嚏治疗呃逆的方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鼻炎 ,是一种鼻腔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中医称之为鼻渊。《素问·至真要大论》 :“少阳之腑 ,烦躁鼽嚏 ,甚则入肺 ,咳而鼻渊。”《素问·气厥论》 :“胆热移于脑 ,则辛安页鼻渊 ,鼻渊者 ,浊涕不止。”由此可见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渊 ,其症状为喷嚏、鼻塞、鼻痒、流涕  相似文献   

14.
<正> 过敏性鼻炎,中医习称“鼻鼽”,为鼻科常见病。吾师谭敬书认为是症之成乃风寒之气、致敏因素所中为其外因,肺脾肾虚为其内应,其间杂以郁热、血瘀等病理变化。临症施治外散风寒、祛邪脱敏以治其标,内补肺脾肾以治其本,参以清解、化瘀诸法,多获疗效。现介绍其常用治疗六法如下: 一、补肺益气肺主一身之气,其窍在鼻,外合皮毛。若肺气虚弱,腠理疏松,卫外不固,鼻窍失健,最易为风寒邪气所中,而成鼽嚏之症。《医林绳墨》云:“鼻之为病,肺病也。”此类病人平日易感冒、鼽嚏常年发  相似文献   

15.
病机观点张老认为重症肌无力者之所以出现瘫痪,主要由于气虚。人身的肌肉、脏腑功能,无不赖于气。气化之源,出自脾肾,脾之中气与肾之元气合而为真气,真气不足,其所司所属自然无以举用。睑下垂与复视为最常见之症状。睑胞为“肉轮”,脾胃所司,中气虚则缓纵重复,非补中则不举。瞳神为“水轮”,属肾,目得精血而能视。《内经》云:“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滋补肾气而充精血,则视力渐足。声音、吞咽为脾肾经脉所布,病及声音低嘶与咀嚼吞咽困难为脾肾陷损之重症。若气机日衰,甚至“上气不足”,则头倾托腮,舌萎而语言乏力;阳不布于四末,则四肢怠堕不收。脾虚生痰,肾虚无以纳气,日久往往传涉于肺。  相似文献   

16.
王莉娅  陆曙 《陕西中医》2006,27(5):617-618
"肝为语"语出《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1,2],其所论"五气所病"是:"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就五气所病而言,历代医家对于"肝为语"的认识较多,著名的有:高世《素问直解》注:"语,多言也."姚止庵《素问节解》注:"语者,所以畅中之郁也,肝喜畅而恶郁,故为语以宣畅气机之郁."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吸入外界过敏性抗原而引起的鼻痒、打嚏、流清涕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中医“鼽嚏”范畴。其病因病机为肺、脾、肾三脏虚损,卫气不固,外伤风寒邪冷异气发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皮毛之元阳本虚弱,更以冬月助其令,故病者善嚏鼻流清涕,寒甚者出浊涕,嚏不止,可见皮  相似文献   

18.
喘症之我见     
喘是一种气逆而呼吸急促的病症,常并发于各种急性慢性病。因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一脏有病或两脏俱病,便气机升降出纳失其常度以致喘促,故方书之论“喘”,主要是辨虚实,别肺肾。一般以胸满声粗,邪在于肺者为实喘;呼长吸短,气不归肾者为虚喘。叶天士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并指出:“出气不爽为肺病,入气有音为肾病,”医家多宗此说。然而,叶氏以出气不爽为肺病,入气有  相似文献   

19.
正凝神定气,闭目合口,盘足而坐,右足叠外,两手安两足曲处。从伸腰背,用力提两手起,平肩分开一字,掌仰上伸,至顶合掌,分开弯抱怀中,右手叠左手,掐纯阳诀,叠脐下,则一阳生于阴,而阴阳互包。先旋左肩,次旋右肩,贵圆,转三十六数。——摘自《陆地仙经》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五藏化  相似文献   

20.
小儿哮喘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由于容易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故前人称之谓“宿疾”。因患儿的体质因素不同,所以预后也极不一致。顽痰内伏,痹阻肺络,气道不通,是为实证哮喘发作的主要病机,肾气不足,气虚失约,则是虚性哮喘的发作根源。盖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故哮喘之实证在痰在肺,哮喘之虚证在气(气虚)在肾。但小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