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代伤寒病舌诊的共性特征.方法:阅读46 部伤寒病舌诊医案著作,获得伤寒病舌诊医案214 例,267 人次,统计舌质与舌苔的出现率.并分析舌象记录在清早期、中期、晚期的变化规律.结果:在267 人次中,对舌苔的记录最多(91.39%).清代不同时期的舌象记录比较显示:与清代早期比较,苔质的记录数量明显增加(P<0.01).苔色的记录以清早期为多,清中期减少(P<0.01),清晚期又显著增加(P<0.01).清晚期,腻苔和红舌的记录显著增加(P<0.01).结论:对古代伤寒病舌诊的共性特征以及演变规律分析,能够为现代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以及伤寒、温病方药的准确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腻苔是临床上最常见舌苔之一,具有重要的辩证价值。腻苔的名称出现较晚。《四诊抉微》中所述之腻苔,大约是最早的记载。《张聿青医案》对腻苔的描述和辨析颇为详尽,本文归纳了《医案》中腻苔的分类,着重分析了《医案》腻苔的辨证意义。张氏对腻苔形成原因的见解,不仅认为是痰湿内停,而且还强调气虚不能化浊,浊气上泛;肝胃不和,胃中之浊上泛,阴虚不必挟湿,胃中之浊随虚火升浮。张氏重视腻苔之变化,其辨别腻苔的特色,在于与脉、症合参。  相似文献   

3.
望舌苔是中医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代对舌苔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其目的是丰富舌苔诊病理论,通过察舌辨证来指导临床用药.舌苔是舌质上附着的苔状物,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浊之气而生成.  相似文献   

4.
吴雄志 《河南中医》2001,21(1):48-49
曾升平教授,擅用温药治疗多种疑难重病.精于四诊,对舌诊尤多独到经验,其于寒热之辨,痰湿之分,尤能示人以法,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腻苔与齿痕舌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以来,日本汉方医学研究组织百合会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腻苔、齿痕舌的发生率,年龄性别分布以及与症状、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与腻苔最相关的症状为腼闷;与腻苔关系最密切的生活因素为吸烟。齿痕舌的发生率为74%~78%,故认为齿痕舌的生理意义大于病理意义。观察结果提示:齿痕舌与气滞、湿困脾胃、食积之间关系密切,而与中医学中强调的脾胃气虚和各脏气虚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6.
腻苔在临床上极常见。《舌诊研究》谓 :“以放大镜观察 ,可见腻苔之丝状乳头数目及其分枝增多。其中包埋着很多粘液及食物颗粒。”中医认为苔腻为湿浊内蕴。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顽痰等病变。肺为水之上源 ,宣发水津 ;脾主运化精微 ,输布水液 ;肾为水脏 ,主行气化 ;肝主疏泄 ,调达气机 ,四脏功能失调会影响水液代谢功能的正常。水湿痰浊 ,泛溢于舌 ,而且腻苔。苔腻源于湿 ,治则本依清化、芳化、燥湿、淡渗等法。临证辨清腻厚薄 ,苔色变化 ,参其证候 ,对审定脏腑之寒热虚实很有价值 ,并有利于辨证施治。笔者就辨治腻苔之体会录此 ,与同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慢性胃炎腻苔患者的口腔微生物菌群组成特征,探索腻苔的形成机制。方法 收集40例慢性胃炎患者舌苔样本(腻苔组20例,非腻苔组20例)和20名正常人舌苔样本(健康对照组)。利用16S rRNA基因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检测各组舌苔微生物菌群,得到舌苔样本细菌DGGE图谱,将其数字化后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PLS-DA)。结果 慢性胃炎腻苔组、非腻苔组与健康对照组舌苔的微生物组成存在差异。(1)腻苔组与非腻苔组之间有5条具有显著差异的条带,PLS判别模型的预报准确率达到97.5%;腻苔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有8条具有显著差异的条带,PLS判别模型的预报准确率达到95.0%;非腻苔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条带差异不明显。(2)腻苔组的8号条带亮度高于非腻苔组和健康对照组,测序结果显示其最近邻居为Moraxella catarrhalis(黏膜炎莫拉氏菌/卡他莫拉菌),但两者相似度仅为96.2%,可能是目前尚未报道的一个新菌种;10号条带亮度为健康对照组>非腻苔组>腻苔组,测序结果显示其与Rothia mucilaginosa(黏滑罗斯菌)相似度达到100.0%。结论 8号条带的菌种可能与慢性胃炎腻苔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10号条带的菌种可能与慢性胃炎非腻苔形成有一定的关系,提示口腔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可能是腻苔的形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灰腻厚苔辨治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腻厚苔主湿油、痰饮内停,乃为医者所熟知,然临床仅据舌苦厚腻而灰,一味使用芳香化油、利湿化饮之品,忽视脉症,使事者屡矣。兹择验案三则,印证于下。1牌国气虚陈某某,男,4O岁。1988年IO月25目初诊。自觉神疲乏力,肢体困倦,纳谷不馨,时时头晕,大便据薄半年余。他医据其苔厚腻而灰,径用芳化苦燥之刘,服药50余剂不效。望舌苔虽厚腻而灰,但舌质淡而稍胖,边有齿印,脉大少力。辨为脾胃气虚之证,治用益气补中,补中益气汤加味,服药10余剂,答得尽化,诸症改善。按;本例关键为劳倦内伤,脾胃气虚,运化不健。故用补中益气场…  相似文献   

9.
任小巧 《中医杂志》2002,43(11):876-877
人们皆言中医治病疗效好坏在悟性,但其悟性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指导。观几版《中医诊断学》教材,皆言舌苔白滑、舌苔腐浊、舌苔腻与湿浊、痰饮、食积等相关,但其形成机理并不一样,故其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有别。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时涎流欲滴,舌苔色白而不见腐腻,舌  相似文献   

10.
舌诊在精神科的临床意义——附腻苔1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8~2002年对100例精神科病人进行舌苔观察,重点观察在精神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腻苔对诊断和治疗的意义及与中医分型之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4种常见病理苔质的定量方法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用尼康5000数码相机拍摄舌象,输入计算机,建立苔质及疾病、证型数据库,作定量分析。结果厚苔和薄苔、润苔和燥苔、剥落苔与非剥落苔定量值有明显差异(P<0.001);癌症组腻苔与非癌症组腻苔定量值有差异(P<0.01)。结论在苔质的厚薄、润燥、腐腻等方面可以采用纹理特征分析进行定量化处理。厚薄苔、润燥苔、腐腻苔、剥落苔等病理苔质是可以定量的,且其定量值有特异性。其中舌苔剥落的面积越大,剥落的块数越多,这个定量值越大。  相似文献   

12.
舌诊是望诊中的重要部分,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有关舌诊的论述颇多。本文从舌色、舌苔、舌形、舌态、舌下脉络等几方面来探讨温病热入营分证中所见的不同舌象及其对温病热入营分证不同证型的辨别方法,从而进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舌诊是望诊中的重要部分,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有关舌诊的论述颇多。本文从舌色、舌苔、舌形、舌态、舌下脉络等几方面来探讨温病热入营分证中所见的不同舌象及其对温病热入营分证不同证型的辨别方法,从而进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的舌质、舌苔、脉象的相互关系。方法:采集2002-2005年间29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4种舌质、5种舌苔、7种脉象的中医证候,进行同质分析。结果:脑梗死与黯红舌质、黄腻舌苔、滑脉关系密切,而脑出血与红色舌质、黄舌苔、弦滑脉关系密切。结论:同质分析是研究中风病证候学的方法之一,容易解释结果。古人对中风病的证候认识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消化系疾病舌苔变化的凋亡相关基因分子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消化系疾病常见舌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TGF-β3与Fas mRNA和蛋白产物,探讨舌苔厚度变化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运用末端脱氧梭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嘧啶核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结果:与正常薄苔比较,剥苔Fas基因过度表达伴随细胞凋亡增多.而厚苔TGF-β3基因低表达伴随细胞凋亡减少。舌苔上皮细胞中促凋基因Fas.TGF-β3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细胞凋亡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结沧:凋亡相关基因Fas、TGF-β3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影响舌静上皮细胞凋亡升导致舌苔厚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证候的舌诊参数的变化特征,寻找出舌象信息与冠心病心血管状态之间的关系,以期客观地评估舌诊信息在冠心病辅助诊疗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发展无创的中医诊断技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行研制的中医舌面一体仪采集冠心病患者中医舌诊信息,并运用方差分析统计冠心病患者不同证候下舌诊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冠心病不同证候舌象参数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 冠心病不同证候之间舌象参数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舌象参数可以作为该病临床诊断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医理论认为,舌诊是望诊的主要内容,临床上是通过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法之一。本文主要对中医舌诊的发展进行概括总结,并通过搜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对舌象、舌苔微生态及其两者与疾病的关系进行归纳,旨在发现疾病与舌象及舌苔微生态之间的变化规律,为中医舌诊的研究找到新的方向与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温病湿热证湿热量化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温病湿热证湿热量化的实验方法,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筛选出相关性强的量化指标。方法;通过复制湿热证动物模型,采用Bradford方法测定水通道蛋白2(AQP2)含量,放免法检测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比色法检测中分子(MMS)和巯基(R-SH)物质等。结果;湿热证模型组AQP2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用清香散治疗后AQP2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接近。湿热模型组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CGRP较正常组降低(P<0.01)。湿热证模型大鼠血中G-CSF、MMS升高,而R-SH水平降低,经清香散治疗1周后.大鼠血中G-CSF、MMS及R-SH基本恢复正常,模型对照组G-CSF阳性率升高。结论;AQP2与ET、CGRP、G-CSF、R-SH、MMS分别可作为“湿”偏重,“热”偏重,“湿热病因”的相关性量化指标。这些技术指标对湿热定性、量化,清热祛湿药物的研究以及湿热证“证”本质的深入探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