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高血压病中成药与西药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高血压病中成药、西药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中检索高血压相关文献,利用专有的文本工具进行信息提取,通过反复清洗,去除噪音,分析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中药、中成药、西药及中成药、西药配伍使用情况。结果:治疗高血压病最常用的中药是天麻、钩藤,最常用的中成药是丹参注射液和珍菊降压片,最常用的西药是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最常用的中成药、西药配伍是卡托普利和珍菊降压片、硝苯地平和珍菊降压片。结论:使用文本挖掘技术能够得到符合临床实际的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中药、中成药、西药、中成药与西药配伍,为探索中成药、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用药规律提供文献学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系统收集60年来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文献的基础上,探索病毒性脑炎(病脑)中临床用药规律,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病毒性脑炎用药认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检索CBM,CNKI和中医,收集有关疾病的病脑文献资料信息,整理病脑中药、中成药、西药及中成药联合应用规律,使用SPSS19.0统计描述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病毒性脑炎临床用药规律,中药以黄芩、黄连、板蓝根、生石膏等清热解毒药最为常用;中成药柴石退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安宫牛黄丸、清开灵注射液等应用居多;西药以利巴韦林注射液、干扰素等抗病毒药为基础,在与营养神经药物、抗病毒药物、激素类药物等联合应用,以上西药经常与安宫牛黄丸、犀角地黄丹、痰热清注射液等中成药联合应用。结论经统计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病脑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治疗肺癌的中医用药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治疗肺癌的常用中医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维敏感字频数统计方法等技术,统计分析常用中药用药频率及药物协同关系规律,绘制协同药物网络图,抽取其中三层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中药频数分析显示人参、黄芪等补益药物为治疗肺癌首要核心用药,中药协同关系分析显示治疗肺癌药物按照益气养阴、健脾化痰、解毒消积的规律分布。结论:常用中药用药规律与病因病机相符,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文本挖掘技术可以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中医药治疗的治疗原则。方法:通过对辨证论治、辨病用药、随症加减三方面分析,总结肺癌中医药治疗的治疗原则。结果:肺癌的关键是扶正和祛邪。扶正常用补益脾肾、养阴润肺,祛邪常用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辨病论治多选用抗肺癌经验用药、实验筛选用药;随症加减主要针对咳嗽、喘促、胸痛、咯血、骨痛等症用药。结论:中医药治疗肺癌疗效肯定,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杨静  谭勇  郭洪涛  蔡峰  郑光  姜淼  吕爱平 《中医药研究》2011,(11):1281-1283
目的使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采集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分析中药、中成药、西药及中成药与西药联用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检索到文献64 039篇,丹参、黄芪、人参、葛根等依次为治疗冠心病的高频中药;丹参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复方丹参片、麝香保心丸等依次为治疗冠心病的高频中成药;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辛伐他汀、氯吡格雷等依次为治疗冠心病的高频西药;丹参注射液和硝酸甘油分别是中西药联用时最常用的中成药和西药。结论使用文本挖掘方法能够找到治疗冠心病高频使用的中药、中成药及西药,以及联用的中成药与西药,并为分析中成药和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使用规律提供文献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无尺度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的特点;探索利用结构化临床信息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研究的可行性和模式。方法:通过肺癌结构化临床信息采集系统,采集了2002~2008年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的肺癌住院病例,运用无尺度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从中药的功效、种类、剂量、配伍关系等方面,探讨肺癌中医证候特征及治疗特点。结果:通过对204例肺癌住院病例的分析总结,发现肺癌多采用以扶正为主的方剂,四君子汤使用频次最多;组方时,补虚药居于首位,且以益气养阴药为主,其次是化痰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和消食药;在不同治疗阶段,随着正邪关系的变化,中医处方的用药原则和扶正驱邪比例随之相应的变化。结论:肺癌中医治疗以扶正培本为主要原则;在临床诊疗规范化基础上,合理采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无尺度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的特点;探索利用结构化临床信息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研究的可行性和模式。方法:通过肺癌结构化临床信息采集系统,采集了2002~2008年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的肺癌住院病例,运用无尺度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从中药的功效、种类、剂量、配伍关系等方面,探讨肺癌中医证候特征及治疗特点。结果:通过对204例肺癌住院病例的分析总结,发现肺癌多采用以扶正为主的方剂,四君子汤使用频次最多;组方时,补虚药居于首位,且以益气养阴药为主,其次是化痰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和消食药;在不同治疗阶段,随着正邪关系的变化,中医处方的用药原则和扶正驱邪比例随之相应的变化。结论:肺癌中医治疗以扶正培本为主要原则;在临床诊疗规范化基础上,合理采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正>徐志瑛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临床善用中医药治疗肺癌,而且疗效肯定。本研究收集整理徐教授治疗肺癌的中药处方,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分析,探讨其处方用药规律,深入研究徐教授治疗肺癌的用药经验,以期能进一步提高疗效,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有关乙脑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乙脑中药、中成药、西药及西药与中成药联合应用规律,并利用Cytoscape 2.8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中药以生地黄、板蓝根、大青叶、生石膏、黄芩等清热解毒药最为常用;中成药以安宫牛黄丸、清开灵注射液等应用为多;西药以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为基础,常常与其他抗病毒药、脑细胞营养药、激素类等药联合应用,这些西药也经常与安宫牛黄丸、清开灵等中成药联合应用。结论文本挖掘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疾病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数据挖掘在肺癌中药用药规律中的应用,进一步总结中医药治疗肺癌的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中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药治疗肺癌用药规律的文献,构建数据库,应用文献分析对文献的数据分析软件、算法、高频中药、药对等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得到88篇有效文献,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数据挖掘常用分析软件为Microsoft Excel、SPSS及其系列软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常用分析方法为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97.73%文献统计了高频药物,合计得到151味高频药物,频数排名前三的为黄芪、白花蛇舌草和甘草;涉及的药类主要为清热药和补虚药;高频药物药性以寒性、温性最多,药味主要为甘味、苦味和辛味,归经主要归肝、肺、脾和胃经;80.90%文献分析了治疗肺癌的常用药对,共计得到239组常用药对,对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项关联5条,两者结果呼应;37.65%文献总结了中医治疗肺癌的常用中药核心组合,57.95%文献总结了常用聚类方或新方,23.86%文献总结了不同中医证型肺癌的用药规律;聚类分析得到5个药物组合。结论: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文本挖掘方法,探索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药证对应规律。 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库中收集有关冠心病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冠心病证候、中药及它们之间的规律,并利用Cytoscape 2.8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 结果: 冠心病证候以气虚血瘀为最常见证候,其次为心血瘀阻、气阴两虚。丹参、黄芪、葛根、人参、红花、川芎、三七、麦冬为治疗冠心病的核心药物。定向挖掘结果显示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药物与冠心病常用药物基本一致。 结论: 文本挖掘技术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疾病药证对应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探索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血热证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采集治疗银屑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挖掘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结果:血热证、血虚证、血瘀证、风热证、湿热证是依次排在前5位的银屑病证型;血虚证是最常与其他证型相兼的证型;生地黄、青黛、土茯苓、茯苓、丹参是依次排在前5位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中草药;青黛是最常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治疗血热证的中草药。结论:文本挖掘获得的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符合临床实际,为银屑病中医辨治的规范标准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口秽用药的性味及归经规律,为口秽的中医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文本数据为基础,开展口秽的中医文献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口秽证治文献中的中药按功效归类,并分别统计其性味、归经,采用Excel 进行描述性分析,归纳口秽用药规律。结果:149 味中药796 次数据统计显示,口秽用药主要为寒性,其次是温性和平性药物,共占97.49%;用药以甘味为主,其次是苦味和辛味,共占90.71%;以归胃经的药物为主,其次是归肺、脾、心、肝经的药物;按功效分类,以清热药为主,补虚药和化湿药次之。结论:通过文本数据挖掘出中医治疗口秽的用药以寒性药物为主,其治则以清热利湿及健脾和胃为主,该规律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探索中医辨治湿疹的证候分类及中药用药规律。方法:采集中医辨治湿疹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挖掘中医辨治湿疹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结果:湿热证、风热证、血瘀证、湿毒证、脾虚湿蕴证是依次排在前5的湿疹证型;湿热证是最常与其他证型相兼的证型;苦参、黄芩、茯苓、土茯苓、白鲜皮、大青叶、龙胆草、连翘、牡丹皮、金银花是依次排在前10治疗湿疹的中草药;苦参、茯苓、土茯苓是最常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的中草药。结论:文本挖掘获得的中医辨治湿疹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符合临床实际,为湿疹中医辨治的规范标准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CiteSpace工具,对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药治疗肺癌的发展状况。方法 在中国知网中检索2009年-2018年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3.9.R6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050篇,近10年发文量较为稳定。研究学者440位,以徐振晔等为代表;研究机构为352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为代表;关键词为140个,频次最高的为非小细胞肺癌,聚类显示研究主要包括中医药治疗肺癌临床疗效观察、名老中医诊治肺癌规律分析、生物学机制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等方向。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于该领域是目前研究主流,且持续性可观。结论 近10年我国中医药治疗肺癌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中医药治疗肺癌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图谱初步直观展现了该领域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有效核心方的研究有助于中医药治疗的经验总结并揭示其内在的组方规律,该研究以探索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核心有效处方的数据挖掘方法为目的,提出了应用个人用药指纹谱表征患者的阶段用药信息,通过D指数法筛选潜在获益药物群,并在药物的配伍网络的基础上采用复杂网络的极大团算法结合生存分析模型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核心有效处方,并对龙华医院322例肺癌用药的生存数据进行了挖掘分析,通过用药指纹谱的分析初步显示了用药水平与生存期的关联性,D指数法筛选到了43个潜在获益药物,通过复杂网络结合对数正态分布的参数生存模型分析得到了2个潜在的对患者生存期获益的核心处方,并通过了多因素生存模型的验证。从2个潜在核心有效方的组成看,基本体现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扶正思想,所得结果也基本符合临床实际情况。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杂网络结合生存分析模型能够对复杂中医肿瘤临床的生存数据进行挖掘,是发现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潜在核心有效处方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胃癌中医药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胃癌结构化临床信息采集系统,采集了2008~2011 年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的胃癌住院病例111 例,运用无尺度网络方法,从中药的功效、种类、配伍关系等方面,探讨胃癌中医治疗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对111 例胃癌住院病例的分析总结,发现治疗胃癌多采用扶正为主的方剂,以六君子汤使用最多,组方时补虚药居于首位,且以补气药为主,其次清热药、利水渗湿、活血化瘀药、消食药、理气药。治疗胃癌的核心处方用药为茯苓、党参、黄芪、陈皮、枳壳、蜂房等,中医治法及辨证用药随治疗阶段和病程阶段而有所变化。结论:无尺度网络分析方法对分析胃癌中医治疗的用药规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本挖掘探索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心律失常治疗规律,以期为临床经验总结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可视化,首先在CBM数据库中收集治疗心律失常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挖掘心律失常的中西药治疗规律.这些规律通过一维频次及二维的网络图进行显示.结果:心律失常常用西药为肾上腺素、尿激酶、地高辛等,常用中成药为稳心颗粒、复方丹参滴丸等,常用中药为地黄、丹参、人参、天冬、炙甘草等,其中肾上腺素、稳心颗粒、桂枝与其他药物关联最密切,中西药联用时常用中成药为稳心颗粒.结论:文本挖掘技术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规律,为临床经验总结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