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服务量和患者费用的水平和趋势变化。方法:收集广西南宁市两区一县17家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乡镇卫生院2009—2011年连续36个月的月服务量和患者费用数据,使用分段时间序列回归分析估计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的变化,并结合关键人物访谈进行分析。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数水平增加趋势减小,门诊病人次均药品费用和出院病人人均药品费用水平下降趋势不变,门诊病人次均医疗费用水平不变趋势增加,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水平下降趋势增加。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禁止使用非基本药物而基本药物无法满足用药需求导致乡镇卫生院服务量出现下降,住院服务相对门诊服务受到更大冲击;患者药品费用下降,但医疗费用出现增加,患者看病负担并未减轻,可能与乡镇卫生院增加医疗服务种类和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东、中、西部6省村卫生室门急诊人次、次均药品费用和次均医药总费用的变化。方法:收集6省130个村卫生室2009--2011年连续36个月的门诊服务监测数据,使用分段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2011年与2009年相比,6省村卫生室门诊次均药品费用、次均医药总费用均下降,降幅约在15%-70%之间,东部的浙江和中部的安徽降幅最大;门急诊人次变化的瞬时水平和长期趋势各省均不相同。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实施后,各省村卫生室次均药品费用和次均医药总费用的下降幅度存在较大差异,门急诊人次的变化也不尽相同,可能与补偿模式、“新农合”报销范围、乡村一体化管理实施进度、基本药物配备情况、乡村医生待遇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山东省基本药物制度对乡镇卫生院服务量和患者就诊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以县为单位的山东省47个试点县与88个非试点县2009,2010两年乡镇卫生院平均服务量及患者费用情况,利用倍差法控制非干预因素,计算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净变化,并结合关键人物访谈资料。结果:使用倍差法控制了其他非基本药物制度因素干预后发现,试点县卫生院门诊人次数下降1 165.59人次,住院人次数下降26.78人次,患者门诊人均药品费用,住院人均药品费用,住院人均医疗费用分别下降7.11元,227.20元,6.86元,门诊人均医疗费用上升0.79元。结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造成卫生院服务量下降,患者药品费用下降的背后暗藏隐患,关注患者医疗费用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乡镇卫生院经济运行的影响方法:通过调研六省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进度、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次均费用水平、服务量变化等情况,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乡镇卫生院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药品加成收入取消,药品收入比重下降,"以药养医"得到根本扭转,次均费用水平没有明显下降,住院服务量有所减少。结论:应定期修订基本药物目录,建立多渠道的筹资补偿机制,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某县乡镇卫生院医疗费用和住院人次的变化,探讨基本药物制度和支付制度改革对乡镇卫生院住院服务产生的影响。基本药物制度和支付制度改革的综合作用使乡镇卫生院的次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但是补偿费用并没有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约束了医生的用药习惯,同时也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此,建议政府调整基本药品结构,扩大基本药品种类,适当增加财政补偿额度,加强监管,防止县级医院重蹈城市大医院盲目发展的覆辙。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山东省某市乡镇卫生院业务量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通过关键指标匹配法选取与试点卫生院相似的卫生院作为对照,利用倍差法,研究乡镇卫生院年门诊人次、年出院人次、年占用床位数、平均住院日和年化验人次数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利用倍差法分析后发现,处理组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数下降1 902人次,出院人次数下降701.71人次;化验人次数增加1 380.86人次,卫生技术人员年均担负出院人次下降26.36人次。结论:在基本药物制度影响下,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量及住院服务服务量均有所下降,建议采取加大财政补偿力度、制定合理的激励方案和完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来调度医务人员基本医疗服务积极性,提升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2007—2012年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潍坊市乡镇卫生院数量由177家减少至161家,总诊疗人次从6 949 574人次增加到11 139 645人次,总收入从693 815万元增长到1 562 928万元,2007—2009年乡镇卫生院的次均门诊费用变化不大,住院次均费用变化比较明显,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增加,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以药养医"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邗江区以购买服务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投入补偿机制对乡镇卫生院经济运行情况的影响。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法,对邗江区9家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转诊人次大幅度增长;住院人次与往年持平;总收入和总支出都稳步增长,财政补助逐年增加,医疗收入比重不变,药品收入比重下降。结论以购买服务为基础的财政投入补偿机制提高了乡镇卫生院工作的积极性,增加了卫生院收入。应当通过提高医疗收费价格、调整新农合政策导向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卫生院收入,维持其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规避卫生院收归国有带来的资源浪费、开支过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前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偿结构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6-2008年的收支结构进行描述,并结合机构服务量、社会经济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自社区卫生综合改革以来,上海市闸北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补助所占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医疗收入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药品仍然是收入的主要部分,其所占比例基本在62%左右;医疗业务亏损由药品补偿逐渐变化为由政府财政补偿;2006-2008年,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门诊次均医疗费用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次均药品费用有小幅上升,门诊次均总费用有所下降。结论:综合改革以来,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结构发生变化,政府职责进一步体现;门诊费用下降,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山西省某市乡镇卫生院经济运行变化情况,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方法:对某市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的医疗服务提供量、收支结构、平均诊疗药品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门急诊人次数和住院人次数总体呈增长态势。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占比与财政补助收入占比增加的同时药品收入占比明显下降。药品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该市乡镇卫生院在控制药占比,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该制度对现有的乡镇卫生院经济运行机制冲击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盈利能力。因此,应完善经济补偿机制,健全相应扶持政策以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型合作医疗实施后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效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某省三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县3所县医院和7所乡镇卫生院的研究,比较在新农合实施前后服务能力和效率的变化情况,探讨新农合对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效率的影响。结果:新农合实施后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总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即门诊和住院服务总量增加,每职工(或医生)年负担门诊和住院人次提高。乡镇卫生院次均费用有所提高,但服务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建议:新农合工作要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逐步完善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建设。同时,农村卫生机构要更新观念,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积极支持新农合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北京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就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建议。方法:从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和合理用药等方面,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基本药物配备率和使用率无显著变化;药品价格变化不大,单张处方费用下降,药品可负担性有所提高;处方用药行为比较规范,但部分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仍不够熟悉。结论:进一步明确基本药物最低使用比例,保证各项相关政策衔接,提高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的认可度,合理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提高可负担性。  相似文献   

13.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云南省某市新农合患者就医流向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新农合患者就医方向变化,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设计,收集云南省某市2009年1月—2011年10月的新农合患者补偿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段回归分析。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新农合患者到乡村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人次增长缓慢但到县级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人次增长迅速,且占新农合患者总门诊人次的比例上升;新农合患者到乡医疗机构住院的人次减少但到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的人次增加,且到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的人次占新农合患者总住院人次的比例增加。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可能由于限制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范围以及基层医疗机构补偿不到位、药品配送不及时等原因,使得新农合患者更加倾向于去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因此在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时应充分考虑到各地区多样化用药的需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制定并落实完善的补偿政策,还要加强对医药供应、配送企业的考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病人就诊流向的影响,为合理分流病人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分别统计沙井街道20家社康中心2010年和2011年的门诊量,计算社康中心门诊量占全院总门诊量的百分比,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社康中心门诊量占医院总门诊量比例增加10%,门诊病人由医院向社康中心合理分流。结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起到一定的合理分流病人作用,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信息化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流程优化和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通过观察法记录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一时期时段各37名和49名的门诊病人的就诊流程和时间,并以问卷的形式调查111名和100名就诊病人对医疗服务流程的满意度。结果:实现信息化能明显缩短就诊流程中所耗费的时间,门诊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较高。结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门诊流程优化和医疗服务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实施状况。方法:抽取成都市13家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家试点乡镇卫生院作为样本,采集其财务数据、药品清单,并分别抽取2009和2010年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0年5月,所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配备率分别为94.2%和62.2%;与2009年5月相比,次均处方基本药物种数比例同比增幅分别达9.6%和31.0%,次均处方基本药物费用比例同比增幅分别达57.6%和118%;而次均处方药品种数、含抗生素处方比例、含注射剂处方比例三项指标的年度变化都不明显。结论:财政补偿责任下沉,补偿存在机构间地区间差别;目录品种不能满足基层用药需求,目录遴选未与基本医疗服务挂钩;基本药物使用率提高,但对合理用药影响不明显,基本药物使用缺少激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沙井街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诊疗次均费用的变化。方法查阅2010年、2011年沙井街道20家社康中心诊疗收入和诊疗人次,计算次均费用并进行比较。结果 2011年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次均费用下降了14%。结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社康中心服务更便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看病贵"矛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零差率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情况,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结构式访谈向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了解机构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情况及其相关问题;采用SPSS进行数据资料分析。结果:8家纳入零差率销售试点的机构不同程度地配备和使用了基本药物,但也存在目录外药品配备和使用比例较高等问题。结论:要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以促进基本药物制度持续良性地运作。  相似文献   

19.
随机抽取浙江省5个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县(区)及其15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机构调查,分析了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讨论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量、机构收入与支出、职工收入的变化,提出了完善基本药物目录,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培训,强化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增加财政投入,优化机构收入构成以及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