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引经理论与药物靶向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探讨中药引经理论与药物靶向性之间的相关性,为基于中药引经理论研究靶向给药系统的新思路提供理论参考。作者调研了中药引经理论沿革、临床应用情况、引经药自身与靶部位的亲和性,以及引经药对其他药物吸收、分布、药效的影响等研究结果,分析归纳,提出观点。经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揭示中药引经作用与药物的靶向作用有一定相关性。以为通过中药引经理论的应用,可为现代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以增强药物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归纳总结中药引经药的认识和应用。阐述了中药引经药的历史特征、基本作用和常用药物,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便于了解不同中药引经药的功效特点和应用范围,有利于中药引经药较为合理地应用于临床,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药引的作用     
《亚太传统医药》2006,(3):50-50
<正>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子。中医处方是按“君、臣、佐、使”的原则来配伍的,药引就是“使”药。引经作用:药引可引导药物对人体的某一部位或脏腑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如治疗肾阴亏损的六味地黄丸,常以淡盐水作为药引送服,因为咸味可以引导药物入肾。增强疗效:经引药作药引,可提高主药的疗效。如在治疗风寒感冒的辛温解表方中,常以生姜或葱白为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引”为中医处方的辅佐药。中医处方中加入“药引”后其药力可直达病变部位,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引经药”也称使药,是组成中医处方的基本原则之一,二者在临床应用中常一起使用,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中药疗效,简要总结了二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5.
中药“引经药”与“药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喜 《中医药学刊》2006,24(6):1143-1143
中药“药引”为中医处方的辅佐药。中医处方中加入“药引”后其药力可直迭病变部位,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引经药”也称使药,是组成中医处方的基本原则之一,二者在临床应用中常一起使用,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中药疗效,简要总结了二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6.
药引,是中医特有的用药方式。中医处方是按“君、臣、佐、使”的原则来配伍的,药引多为“使药”,能起到引药归经、提高药效、照顾兼症、调和药性、降低毒性等作用。张仲景《伤寒论》和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均有药引记载。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的788种中药,多记述了应配伍引药的内容和服用方法,可见古代医家对药引的重视。处方用药时,若能正确应用药引,往往收到事半功倍、药到病除之效。  相似文献   

7.
也谈引经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遣方用药,最重对证二字。但病有寒热虚实及病位的不同,同一功效的药物,也有作用部位的偏重之异。临床用药需要正中病位,才不至于诛伐无过。引经药正可以起到引导诸药直达病位的作用。自张洁古首创归经、引经理论以来,对引经药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常常与药引、使药等概念混为一团,运用上也不甚明确。如《中医大辞典》对药引定义说:“药引,指引经药,即方中使药,又称引经报使……”将  相似文献   

8.
基于药引的定义,探讨药引与引经药的关系及区别,并依据药之有性理论及伤科用药特点总结药引在伤科各部位包括头面颈项部、胸腰躯干部、四肢损伤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中医骨伤在各部位损伤中应用内治法配合药引的使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谈药引与引经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年来 ,我们在辅导执业药师考试的过程中 ,发现大部分学员将药引与引经药两者混为一谈。而一些书报也认为药引与引经药含义相同 ,如《中医大辞典》谓 :“药引 ,指引经药 ,即方中使药 ,又称引经报使……”。《中药通报》1987年第1期中“中药药引初探”一文谓 :“中药药引即是引经药”。《中国医药报》2 0 0 2年 6月 9日 7版谓 :“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就是使药”。笔者认为把药引称作引经药是不正确的 ,分析如下。药引是指医师根据药剂的性质或病情的需要 ,要求病家自备的一些药物或辅料 ,加入药剂中一同煎服。所以 ,药引在处方中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引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书堂  刘井利  那海芬 《中草药》2007,38(8):附6-附7
中药方剂的药引(俗称药引子)甚为重要,有的用作主辅药,有的为佐使药。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网络全身,通达表里,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筋骨皮毛,使内外表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故药引犹如“导游”,将诸药引向一定的经络脏腑,进行针对性治疗。早在《伤寒论》桂枝汤用法项下:“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就有药引的记载。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的成药项下药引竟多达10余种。旧时成药的仿单(说明书)上也多有详细的说明;朝鲜许…  相似文献   

11.
归脾丸是当今常用的中成药,常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失眠、心悸、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但剂型固定,临床常常不便加减变化,常选用药引送服,药引具有引药直达病所、增强功效、扩大治疗范围等作用,灵活选用药引送服归脾丸可以弥补中成药不能随证灵活加减变化的不足,且选用药引需遵循归经理论、兼治兼症及灵活使用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药引是中医方剂配伍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提高方剂的临床疗效、扩大方剂的运用范围、引导药物趋向病所、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以及顾护中焦脾胃。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涉猎的药引取材范围广泛,包括调品味、粮食类、果蔬类、酒水类、动物类、乳酪蛋类和中药类,以简便廉验为运用特点,药引多与药物共入煎剂,也采用冲服饮用或者辅药制丸的方法。针对不同药物特性、功能主治、炮制方法,并根据病变部位、病情变化和时间变化,药引的选择灵活多变。枣类为药引,多能补虚;盐类为药引,多为入肾;酒类为药引,多为活血祛瘀;姜类为药引,功效各有侧重。该文系统梳理了《临证指南医案》药引运用特色,明确药引的正确应用方法,以期为拓展药引的临床运用范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药引经药,可引药入经,有引经报使的意思,其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种用药经验。当辨明疾病所在何经、何脏而选用该经的引经药,可使药力直达病所,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 引药又称引经药,在处方中属辅药范围,引药是引导处方诸药到达疾病所在部位的药物,古代各名家对引药的应用一直很重视,如苏州名医叶天士善以艾叶作药引,贺季衡先生善用东海夫人为药引(据笔者考评东海夫人即淡莱),现代医家拟方少用药引,这可能是由于古人将药引述说的过于神秘诡异,所用之引药多神奇怪诞所致,本文拟就此以现代药理学实验为基础,作一番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正> 中药药引为中医处方中的辅佐药物,其作用有二:一是引药归经,即把其它药物引导到病变部位,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二是协助主药,起辅助治疗作用。因此,它的重要意义是十分明白的。目前,有些医生对药引不够重视,常常弃之不用,这样,使治疗效果受到一定影响。近几年来,西药提出了“药物——载体学说”,即用载体直接把药物送到病变部位,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所谓载体,就是  相似文献   

16.
药引与中成药的配伍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乃贵  张振英 《中成药》1992,14(4):51-51
药引,是祖国医学一种独特的配伍形式,是中药方剂的特殊组成部分。灵活运用药引,不仅可以增强中成药的作用,而且可以扩大中成药的治疗范围,减弱其毒、副作用,故被历代医家广为赏用。如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的成药项下药引多达十余种。旧时成药的仿单(说明书)上均有详细的说明。遗憾的是。目前对药引的取用及研究则较为疏略,因此,探讨药引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无疑对进一步开拓中成药研究的内容,发掘中成药传统而有效的用药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药引有引药归经或引药直达病所,加强疗效的作用,有的药引还能配合诸药,协同其发挥疗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擅长应用药引协同方药发挥疗效,本文举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古代“药引”的应用主要是起“引药归经”的作用,实际其运用得法,既能增强药效,又能节省药源和经济开支。但古代很多药引不易取到,后世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提炼和发展了药引,并使其作用逐步丰富起来。现将药引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服用中药的一种传统的做法——使用"药引",近些年几乎被人们遗忘了。药引是发挥药效的关键一步,别看是普通的食物,却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药引的作用,一可补充成药的某些不足,协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二可引药归经增强疗效,引导药物更好地到达病变部位;三可兼有调和、顾护、制约、矫味等功效。盐水能引药入肾,故补肾药(主要是滋补肾阴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常宜用淡盐水送服。一般用食盐2克,加水半杯溶化即可。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引源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引源流探析方醉广东省珠海市中医院(珠海519015)周文泉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中药药引为中医处方中的辅佐药物,是中医处方用药的特色,其应用很广泛。鉴于中药药引在方剂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故有必要对其起源和发展作一番探讨。药引属方剂中的佐使药,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