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532nm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48眼)视网膜静脉阻塞采用532nm倍频激光治疗,对术后疗效、视力进行分析。结果:随访半年至1年,23例黄斑水肿消退16例,有效率69.5%,8例视力进步占37.5%。结论:532nm倍频激光可以减少新生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视力进一步减退。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视力下降及致盲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在西医方面主要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及手术治疗等;中医主要是运用活血化瘀,疏肝健脾,利水渗湿等方法治疗。作者对中西医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和白内障、青光眼并列致盲眼病前三位。传统的国内分期法便于记忆,但不能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所以对治疗来说价值小大。ETDRS和WESDR两项临床对照研究将DRP分为:非增生性DRP(NDRP),增生性DRP(PDR)及糖尿病性黄斑病变(DME);前两者是疾病发展到不同程度的轻重两个阶段,而DME可出现于DRP的任何阶段,是威胁视力的主要原因。以此为基础国际眼科会议经通票通过现行国际临床分类法,涵盖了DRP国际临床分类法和DME。该分类法虽复杂但详尽精准,相较于其他分类法更适合临床医师治疗使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当今糖尿病患者正日趋增多,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之后,成为我国第二次卫生革命的重要非传染性慢性病治疗的四大对象之一,并成为主要威胁健康的疾病进入21世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代谢异常造成的眼部严重并发症,是三大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很多临床研究已经证明,激光光凝术是目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较有效的方法。我院眼科从2005年起应用倍频532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1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半导体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半导体532 nm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用半导体532nm激光光凝85例(140眼)DR患者。术前行视力、裂隙灯、眼压、视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随访时查视力、散瞳查眼底、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视力提高84眼,占60%;视力无变化53眼,占37.9%;视力下降3眼,占2.1%。结论:半导体532 nm激光治疗DR疗效显著,同时明显改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底病,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分增生性与非增生性两类改变,非增生性DRP对视功能的危害相对较小,而增生性DRP多伴有严重的视功能损害.积极有效的治疗非增生性.DRP是防治DM相关性盲的重要课题.目前,临床中常用多贝斯、递法明及怡开等成药,有条件的患者也可行有效激光光凝治疗,这些方法有的费用高,有的还不能被普及.2002-07-2007-11,笔者运用巾西医结合治疗非增生性DRP 9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以视网膜血管瘤、出血、渗出为主.晚期出现新生血管、增殖性病变、视网膜脱离.近年来,现代医学在先进的诊疗技术支持下,对DRP的早期诊断和晚期治疗上取得不菲的成绩,尤其是激光治疗DRP的疗效肯定.但中医药在治疗DRP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加, DR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发病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升高[1]。在病变过程中,微循环缺血缺氧导致视网膜新生毛细血管增多,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黄斑水肿,进一步导致视力下降,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DR的治疗方法很多,现已证实激光治疗DR安全、有效,可以维持现有视功能,减少失明的可能性,对合并有黄斑水肿者可以迅速缓解水肿[1]。2011-09—2013-09,我们应用通脉增视胶囊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DR 63例,并与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6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成年盲人中致盲的重要原因[1].已证实激光光凝是当前治疗DR的有效措施.倍频Nd:YAG(Fd-Nd:YAG)激光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固体激光.作者回顾分析了我院近3年应用Fd-Nd:YAG激光对增殖前期(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PPDR)与增殖期(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PDR)DR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Nd:YAG激光治疗仪,对84例(98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后囊膜激光切开术。结果:63眼经一次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切开成功,最佳矫正视力≥0.3者81眼(82.6%),0.05~0.3者8眼(8.2%),其余9眼(9.2%),1周后经二次激光手术治疗均成功,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Nd:YAG激光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三七生肌膏促进激光治疗雀斑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在重庆市中医院美容科使用倍频Q开关Nd:YAG激光(532 nm)治疗雀斑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治疗组术后以三七生肌膏外涂,对照组术后喷洒壳聚糖长效抗菌敷料,空白组术后不采用任何辅助治疗措施.观察周期为15d.观察3组患者的术后创面疼痛消失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情况,随访痂皮脱落后色素沉着情况.结果 应用三七生肌膏治疗组的创面疼痛消失时间、愈合时间及色素沉着发生率较对照及空白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七生肌膏能减轻激光治疗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并减少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12.
余杨桂教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思路与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P)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以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特征的致盲性眼病。其可归纳入中医“消渴目病”范畴。目前尚无防治DRP的理想药物,控制血糖虽然是治疗DRP的基本原则,但单纯控制血糖并不能完全阻止DRP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420nm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48例面部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78例采用420nm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对照组70例单纯应用420nm强脉冲光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46%和62.85%,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420nm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明显且优于单用420nm强脉冲光。  相似文献   

14.
李婧  忻胜芳  张仕忠  关艳 《河北中医》2006,28(8):631-63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底病,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分增生性与非增生性两类改变,非增生性DRP对视功能的危害相对较小,而增生性DRP多伴有严重的视功能损害。积极有效的治疗非增生性DRP是防治DM相关性盲的重要课题。目前临床中常用多贝斯、递法明及怡开等成药,有条件的患者已行有效激光光凝治疗,这些方法有的费用高,有的还不能被普及。我们旨在探讨一种更经济、更易推广的治疗非增生性DRP的有效方法。2003-06~2005-05,我们运用自拟参七合剂治疗非增生性DRP …  相似文献   

15.
李雪梅  于杰 《河南中医》2005,25(9):27-28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44%,已成为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主要是降血糖为主,但效果不理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尤其是早期病变有一定优势。2001年4月~2003年3月,我们应用自拟五参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5例,并与对照组(复方丹参片合导升明胶囊)25例比较,取得较好效果,并观察其对视力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并已成为主要致盲眼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存质量。近年来,我院应用激光光凝配合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常见原因,是难治性疾病,其致残、致盲率极高,且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和生存质量[1]。目前,对DME治疗方案多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光凝治疗等,存在易复发,需反复长期用药,费用高等弊端。中医学中“消渴目病”的描述与DME相似,本案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给予中药加针灸治疗DME后收到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P),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根据国内外文献报告,其患病率视病程及病情控制不同而异,平均约50%左右,其致盲率约占6~8%,是目前世界上四大致盲疾病之一,已为失明原因之首。本病的特征为:有糖尿病史,视力减退,眼底有渗出、微血管瘤、增殖、视网膜或玻璃体出血病变等。治疗较为棘手,预后不良。本病属于中医的“观瞻昏渺”、“暴盲”、“青盲”等范畴。近几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且能控制病倩。但近年我国糖尿病及DRP有增加的趋势,且随着糖尿病患者生命延长,DRP也就随之增多。因此,运用中医药研究治疗DRP已成为眼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黄斑水肿(ME)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眼底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威胁患者视功能健康的主要因素[1]。DR、ME 患病率及致盲率随着其病程增加而提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ME 既可发生在DR 非增殖期,也可发生在DR 增殖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眼底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增加或硬性渗出,常引起中心视力障碍。郑燕林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眼科工作三十余年,多年来一直致力于DR、DME 方面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郑教授在诊治DR、DME 过程中适时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及技术手段,辅助中医药治疗,扬长避短,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医师学习。本文从DME 发病机制、病因病机出发,总结郑燕林教授应用温阳利水法治疗久治不愈或顽固性DME 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致盲原因,约2%~7%的患者因此失明.我们自2004年5月~2007年2月对67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配用复方二黄胶囊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