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肝阳上亢证模型下丘脑组织中硫氧还 蛋白过氧化物酶 II(thioredoxin peroxidase II,Tpx II)、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基因在平肝潜阳方药干预下的表达变化,探讨三者在平肝潜阳方药干预的作用。方法:SHR随机分为: 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n=10)。除正常组SD大鼠(n=10)外,其他组大鼠均灌服附子汤复制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 其中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于复制模型成功后给予依那普利和平肝潜阳方药干预4周。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和血压变化, 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Tpx II,HSP27,ANXA1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 常组比较,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大鼠血压、心率和易激惹程度明显升高,而旋转耐受时间降低(P<0.01);平肝潜 阳方药和依那普利能够逆转这种改变。Tpx II和ANXA1基因和蛋白在模型组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 HSP27基因和蛋白在模型组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Tpx II和ANXA1在对照组及治疗组中的表达较模型组 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HSP27在对照组及治疗组中的表达较模型组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对照组与 治疗组比较,Tpx II和ANXA1 蛋白表达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平肝潜阳方药不仅能够明显降低血压,而且 能够改善大鼠的宏观表征,其作用可能与调节下丘脑组织中Tpx II,ANXA1及HSP27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平肝潜阳法对高血压模型大鼠下丘脑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法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大鼠下丘脑蛋白质表达差异的影响,从蛋白质组学水平探讨其降血压和改善肝阳上亢证症状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灌服附子汤法复制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以SD大鼠作正常对照,治疗组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方灌胃给药(0.1g/mL);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分离大鼠下丘脑蛋白质,获得差异表达蛋白质;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数据库分析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复制成功,其易激惹程度、饮水量、收缩压等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给予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方治疗后,易激惹程度好转,饮水量减少,收缩压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阳上亢模型组蛋白质图谱中有5个蛋白质斑点,与正常组比较表达上升2倍及以上,且同一点在平肝潜阳法治疗组中表达下降2倍及以上;有10个蛋白质斑点表达下降2倍及以上,且同一点在平肝潜阳法治疗组中表达上升2倍及以上.[结论]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作用可能与下丘脑某些蛋白质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药物对甲亢肝阳上亢证大鼠下丘脑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平肝潜阳药物治疗甲亢肝阳上亢证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左旋甲状腺素(L-T4)腹腔注射和附子汤灌胃以建立甲亢肝阳上亢证模型,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正常组、甲亢肝阳上亢证组及平肝潜阳药物治疗组中下丘脑的差异蛋白质.结果:3组蛋白质斑点总体分布相似,主要分布在等电点pI 3~10,分子质量为13.8~98.8 kD.与正常组比较,甲亢肝阳上亢证模型组中蛋白质点表达上调的有6个点,下调的有10个点;在模型组中上调的6个点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下降;而模型组中下调的10个点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上调.结合生物信息学进行质谱鉴定,发现其中9个蛋白质分别为prohibitin,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6,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假定蛋白,肌动蛋白抑制蛋白2,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Ⅱ,热休克蛋白-27,膜联蛋白-A1.结论:平肝潜阳药物治疗后的甲亢肝阳上亢证大鼠下丘脑蛋白质的表达具有差异,所鉴定的这9个蛋白质可能与平肝潜阳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西罗莫司与依那普利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房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罗莫司干预组和依那普利治疗组,每组10只.经大剂量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大鼠心房纤维化模型,后两组分别给予西罗莫司及依那普利灌胃治疗,实验2周末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常规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心房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大鼠心房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AngⅡ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依那普利治疗组Ang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罗莫司和依那普利治疗组心房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组织中HIF-1α和MMP-9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西罗莫司和依那普利治疗组则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且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心肌组织中HIF-1α与MMP-9表达也呈正相关(P<0.01).结论 心肌组织中,AngⅡ、HIF-1α和MMP-9均参与大鼠心房纤维化的形成,而西罗莫司与依那普利可能通过作用于不同靶点,改善心房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血潜阳祛痰方对肥胖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5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对象,随机选取SHR 9只作为普食对照组(SHR组)予普通饮食,其余54只予高脂饮食共10周进行肥胖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以周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WKY大鼠为WKY对照组。中药组予活血潜阳祛痰方42 g·kg~(-1)·d~(-1)药液灌胃,西药组予缬沙坦30 mg·kg~(-1)·d~(-1)配液灌胃,WKY对照组、SHR组和模型组均用等容量饮用水灌胃,均灌胃2次/d,持续8周。观察体质量、血压、糖脂代谢指标、心肌血管紧张素(Ang)Ⅱ水平,观察大鼠左室重构、心肌结构和细胞凋亡情况;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GRP78)、Caspase-1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血压(P0.05,P0.01)、空腹血糖(FPG)(P0.01)、三酰甘油(TC)(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P0.01)水平均显著降低;(2)中药组大鼠体质量(P0.05)、Lee’s指数(P0.05)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P0.01)均显著低于模型组;(3)中药组心脏质量指数(P0.01)、左室质量指数(LVMI)(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均明显低于模型组。(4)SHR组心肌AngⅡ水平显著高于WKY对照组(P0.01),模型组AngⅡ显著高于SHR组(P0.01);中药组心肌Ang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5)模型组心肌GRP78、Caspase-12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HR组(P0.01),中药组GRP78、Caspase-12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活血潜阳祛痰方可显著改善肥胖高血压大鼠肥胖状态、血压、糖脂代谢及左室重构,可能与其调控心肌局部AngⅡ-GRP78-Caspase-12凋亡信号通路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乐(由党参、白术、田七、丹参、香附等组成)促进溃疡修复愈合的效应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胃肠乐高、中、低剂量组和洛赛克组,复制乙酸慢性胃溃疡模型后给药12 d,计算各组溃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粘膜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结果胃肠乐高、中、低剂量组及洛赛克组胃粘膜溃疡指数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胃肠乐高、中、低剂量组胃粘膜HSP70、HSP27的表达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结论胃肠乐可促进乙酸慢性胃溃疡大鼠溃疡的愈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此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胃粘膜组织表达HSP70、HSP27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水平探讨大鼠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发生机制及平肝潜阳方治疗肝阳上亢证的分子机制,为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寻找新的药物标志蛋白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加灌服附子汤法制备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大鼠肾上腺蛋白质,获得差异表达蛋白质;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数据库分析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 结果: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复制成功,平肝潜阳法治疗后易激惹程度和结膜充血减轻,收缩压下降(P〈0.05,P〈0.01)。通过点检测后,发现12个具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斑点,经鉴定可以确认的蛋白质点有8个,其中2个蛋白点为同一蛋白。其中异柠檬酸脱氢酶、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在模型组表达较正常组上调,在治疗组重新下调至前水平;铁轻链蛋白、Tu翻译延长因子、鸟苷酸解离抑制因子、黄素还原酶、Basic转录因子3在模型组表达较正常组下调。在治疗组重新上调至前水平。 结论:成功鉴定了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平肝潜阳方治疗前后肾上腺组织差异表达蛋白,为深入研究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病理机制及平肝潜阳方治疗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HO-1、HSP27和HSP70)在脑死亡大鼠肾中的表达。方法将气囊导管插入F344雄鼠大脑硬膜外慢慢充气,诱导脑死亡,未处理组做对照组,4 h后处死大鼠,采用RT-PCR、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肾脏HO-1、HSP27和HSP70的表达。结果RT-PCR显示HO-1(P<0.01)和HSP70(P<0.01)基因编码表达增强。蛋白印迹也显示HO-1蛋白水平增加(P<0.01),但HSP70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显示HO-1蛋白在肾皮质表达增强。HSP27在脑死亡供体肾的表达无变化。结论脑死亡引起的肾应激可诱导细胞保护基因HO-1和HSP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膳食对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高能饲料饲养大鼠建立膳食诱导肥胖(DIO)大鼠模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下丘脑弓状核NPY蛋白的表达.结果:DIO组大鼠、饥饿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NPY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P<0.01,P<0.05);DIO组大鼠与饥饿组大鼠比较,下丘脑弓状核NPY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禁食和高能饲料喂养均可上调大鼠下丘脑弓状核NPY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Bax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Bax和Bcl-2基因蛋白及凋亡细胞。结果:(1)心肌细胞凋亡和Bax基因蛋白表达在1月龄SHR组(NLVH组)和18~20月龄SHR组(CHF组)显著增高且Bax基因蛋白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2)在10月龄SHR组(LVH组),心肌细胞凋亡显著降低但Bcl-2基因蛋白表达显著增高且Bcl-2基因蛋白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3)NLVH组和CHF组Bcl-2/Bax比例显著降低,但LVH组Bcl-2/Bax比例显著增高且Bcl-2/Bax比例与心肌细胞凋亡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结论:SHR心肌细胞Bax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存在动态变化,且Bax基因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SHR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和CHF相关而Bcl-2基因蛋白表达上调则可能与SHR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和LVH有关。因此,Bax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可能在SHR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脏重构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焦虑模型大鼠在应激条件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呈高反应性是与轴本身功能亢进还是与反馈调节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steroid receptor,GR)蛋白表达改变相关.方法 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焦虑模型组(n=26).对照组正常饲养.采用不可预知的情绪应激方法建立大鼠焦虑模型.所有大鼠每周称量体质量.造模结束后,通过行为学鉴定造模是否成功.旷场和高架作为应激源刺激大鼠,测定两组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激素和皮质酮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R蛋白在大鼠海马、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焦虑模型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开臂停留时间、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进入开臂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1);总路程、中央活动路程百分比和中央活动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 <0.05,P<0.01).在基础条件下,两组大鼠分泌促肾上腺激素和皮质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激条件下,模型组大鼠分泌两种激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大鼠海马、下丘脑和肾上腺组织中G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P<0.01),而在垂体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模型大鼠在应激条件下,HPA轴反应性增加与GR所介导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Micro RNA-97a(miRNA-97a)与TGF-β1蛋白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改变和关系。方法取8只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SHR组,8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对照组,通过无创血压测量分析系统测大鼠尾动脉血压,8周后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心脏形态学改变,PCR法检测大鼠心脏中miRNA-97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蛋白和I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SHR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升高,心肌CVF和PVCA明显升高,TGF-β1蛋白,Col-Ⅰ和Col-Ⅲ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NA-97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结果显示,SHR组心肌miRNA-97a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24.6±4.7)%,SHR组心肌组织miRNA-97a与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85,P0.01)。结论 SHR心肌组织miRNA-97a表达下调,伴随TGF-β1蛋白表达升高和胶原合成增加。miRNA-97a与TGF-β1可能参与SHR大鼠的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肾脏组织中Klotho、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基因的表达状况,探讨其在高血压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福辛普利和缬沙坦的肾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22周龄雄性SHR 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高血压组(SHR组)、fosinopril组[Fos组,10 mg/( kg·d)灌胃],Valsartan组[Val组,50 mg/( kg·d)灌胃]和fosinopril+valsartan组[Fos+Val组,fosinopril 10 mg/( kg·d)+valsartan 50 mg/( kg·d)灌胃]。22周龄雄性Wistar Kyoto大鼠(WKY组)5只作为对照组。用药物干预连续喂养8周,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印迹检测肾脏组织中Klotho,MMP-9,TIMP-1和PAI-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SHR组肾脏组织Klotho mRNA和蛋白表达较WKY组明显下调(P<0.01),而MMP-9,TIMP-1和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WKY组均明显上调(P<0.01);用fosinopril和/或valsartan干预后,可上调Klotho mRNA在Fos,Fos+Val组(P<0.01)和Val组(P<0.05)的表达,上调Klotho 蛋白在Val,Fos+Val组(P<0.01)和Fos组(P<0.05)的表达。同时下调MMP-9,TIMP-1,PAI-1 mRNA和蛋白在Fos,Val,Fos+Val组的表达(P<0.01)。相关分析表明:Klotho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MMP-9,TIMP-1,PAI-1 mRNA (r值分别为-0.864,-0.725和-0.785,P<0.01)和蛋白(r值分别为-0. 614,-0.579和-0.552,P<0.05)的表达均呈负相关。 结论:高血压肾损害与抗衰老基因Klotho和基质降解相关基因MMP-9,TIMP-1,PAI-1关系密切;Klotho基因与MMP-9,TIMP-1和PAI-1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上调抗衰老基因Klotho表达的药物fosinopril 和/或valsartan可改善Klotho-MMPs/TIMPs-PAI-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肾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血府逐瘀汤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 rat,SHR)血管重建的干预作用.方法:20周龄SHR 42只,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Ⅰ组)、生理盐水组(Ⅱ组)、络活喜组(Ⅲ组)、络活喜 血府逐瘀汤组(Ⅳ组).分别将Ⅰ组及灌胃治疗8周后的Ⅱ组、Ⅲ组及Ⅳ组大鼠测压,处死后取胸主动脉,检测各指标变化,并与Wistar大鼠比较.结果:与Wistar大鼠比,SHR的血压显著升高,胸主动脉壁厚、壁厚/内径、管壁面积均显著增大,内皮素-1(ET-1)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治疗8周后,Ⅲ组及Ⅳ组血压明显下降;各组间动脉壁形态结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Ⅰ组相比,Ⅱ组胸主动脉ET-1、MMP-3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或P<0.05);与Ⅱ组比,Ⅲ组与Ⅳ组胸主动脉ET-1、MMP-3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且Ⅳ组的变化更明显.结论:血府逐瘀汤可通过非降压作用影响ET-1及MMP-3的基因表达而干预高血压血管重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并探讨其对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蛋白和mRA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6只SH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降压胶囊大剂量联合尼莫地平组(联合大剂量组)、降压胶囊小剂量联合尼莫地平组(联合小剂量组)、降压胶囊大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降压胶囊小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尼莫地平组。连续灌胃8周,每日1次,正常饲料喂食。8周末,动物麻醉取血和分离心脏组织,放射免疫法测定AngⅡ含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mRNA的含量,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AT1R受体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联合大、小剂量组,中药大、小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SHR大鼠血压、血浆AngⅡ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联合大、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对大鼠心肌AT1受体蛋白表达和mRNA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大、小剂量组对AT1受体蛋白表达及联合大剂量组mRNA基因表达较尼莫地平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可抑制血中AngⅡ水平,降低大鼠血压,其治疗机理与抑制心肌AngⅡAT1受体mR-NA含量的增加和降低其蛋白的表达有关,其降低水平和治疗作用优于单纯用中药和单纯用西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95(MicroRNA-137,miRNA-137)、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取雄性SHR大鼠16只,随机分为SHR干预组(卡托普利10 mg/kg·d)和SHR对照组(蒸馏水)各8只,另取Wistar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SHR大鼠卡托普利10 mg/kg·d和蒸馏水灌服,共持续8周。造模前后测大鼠尾动脉血压,8周后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心脏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大鼠心脏中miRNA-137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Smad蛋白3(small 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protein three,Smad3)、I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HR大鼠心脏miRNA-137、AngⅡ、TGF-β1、Smad3、Col-Ⅰ及Col-Ⅲ的表达量均高于Wistar大鼠(P0.01或P0.05),SHR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较SHR对照组明显变小,细胞排列较其紧密有序,miRNA-137、AngⅡ、TGF-β1、Smad3、Col-Ⅰ及Col-Ⅲ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miRNA-137可能通过上调AngⅡ及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促进SHR心脏重构;卡托普利干预可抑制miRNA-137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食源性肥胖大鼠下丘脑结节性硬化症基因1(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1,Tsc1)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表达.方法 16只雄性SD大鼠分为高脂喂养组和基础饲料喂养组(对照组),每组8只,共喂养12周.测定两组大鼠体质量、腹腔脂肪量、腹腔脂肪/体质量比值,采用重亚硫酸盐的测序法检测Tsc1启动子甲基化,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TOR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高脂组大鼠体质量、腹腔脂肪量、腹腔脂肪/体质量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下丘脑Tsc1启动子区均有11个位点可被甲基化,食源性肥胖组甲基化率(94.50%±4.66%)高于对照组(86.60%±3.49%,P<0.002),mTOR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源性肥胖大鼠下丘脑Ts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增加,其下游基因mTOR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对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抑制作用,并探讨Smad信号通路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依那普利抑制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分流组和依那普利干预组,每组15只。各组于第8周测量右心室平均收缩压(RVSP)、右心肥厚指数(RVHI),HE染色观察肺动脉形态学改变,计算WT%及WA%。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及RT PCR法测量各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中Smad7、CTGF蛋白的表达及Smad7 、CT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分流组大鼠肺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狭窄,RVSP、RVHI及WT%、WA%增高(P均<0.01),Smad7表达减弱(P<0.01),Smad7mRNA表达减低(P<0.01);CTGF表达增强(P<0.01),且CTGFmRNA表达也相应增加(P<0.01)。与分流组相比,应用依那普利干预后8周大鼠肺动脉管壁增厚、狭窄程度显著减轻,RVSP、RVHI及WT%、WA%明显降低(P<0.01),Smad7(P<0.05)及Smad7mRNA(P<0.01)表达增高;CTGF(P<0.05)及CTGFmRNA(P<0.01)表达降低。结论 依那普利可以通过影响大鼠肺动脉平滑肌中Smad7、CTGF表达而起到抑制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大鼠额叶内突触相关蛋白SNAP-25的表达,探讨甲减脑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建立成年期大鼠甲减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减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免疫组化方法 分析两组大鼠额叶内SNAP-2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甲减组大鼠血清T3、T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额叶Ⅰ、Ⅱ、Ⅲ、Ⅳ、V层SNAP-25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成年期甲减大鼠额叶SNAP-25蛋白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应激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的活化程度,以及电针足三里穴对它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束缚应激组、束缚应激加针刺组,以标志神经元活化的c-fos蛋白作为检测指标,用Western印迹杂交法观察三组大鼠下丘脑内c-fos蛋白的变化.结果束缚应激大鼠下丘脑内c-f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束缚应激大鼠经针刺足三里穴后下丘脑内c-fos蛋白与应激组相比明显回落,在针刺结束后的各个时间点(0h、1h、3h)下丘脑内c-fos蛋白均比应激组有所下降,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束缚应激能够引起下丘脑c-fos蛋白的表达增加,针刺足三里穴能够下调下丘脑c-fos蛋白的表达水平,针刺可能在预防应激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