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2年姜堰城区服务行业人群沙门氏菌带菌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姜堰城区服务行业人群感染沙门氏菌的血清型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及时发现带菌者并给予治疗与管理,减少其在服务过程中造成人群的传播.方法 采集肛拭子进行增菌培养并鉴定。结果 检测标本4840份.阳性数为59份,阳性检出率为1.22%;检出7个群共20个血清型,其中德尔卑沙门菌和纽波特沙门菌检出率较高.结论 沙门氏菌病已越来越多地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因此,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工作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分析江西口岸饮食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沙门氏菌携带情况及菌型分布状况,为口岸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江西口岸饮食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肛拭标本进行沙门氏菌增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在1630份标本中检出沙门菌阳性9例,总检出率为0.55%,其中夏秋季检出沙门菌7例,占总检出率的77.78%;冬春季检出沙门菌2例,占总检出率的22.22%;经生化和血清学鉴定分为2个菌群4个血清型,其中B群占55.56%,最常见的血清型依次为德尔卑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阿哥纳沙门氏菌、纽波特沙门氏菌。结论江西口岸饮食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氏菌夏秋季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检查,及时调离沙门氏菌带菌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南京市江宁区餐饮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肠道沙门氏菌携带和菌型分布情况,为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探讨PCR技术在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传统培养法和荧光PCR法对2016年餐饮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肛拭子标本进行沙门氏菌检测。结果:检测样品71694份,检出沙门氏菌118株,检出率为0.16%。男性和女性肠道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0.19%和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P0.05);全年中检出阳性菌株数量较多的在三、四季度,以夏秋季节为主;118株沙门阳性菌株共分布为6个血清群(亚群)。其中C2群所占比例最高为29株(24.58%),其余依次为B群25株(21.19%)、C1群21株(17.80%)、E4群20株(16.95%)、D群13株(11.02%)、E1群10株(8.47%);荧光PCR法和传统法结果一致。结论:江宁区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氏菌菌型复杂,人群带菌率与季节密切相关。荧光PCR技术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可以在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检测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噬菌体在肠道沙门氏菌带菌者调查中的应用吴江市卫生防疫站唐建洪对健康人群的肠道菌调查,历年来用传统的检验程序。由于试验项目繁多,操作复杂,甚感费工费时。我们采用肠杆菌科分属诊断噬菌体(三滴法配套)调查沙门氏菌带菌者,方法简单,结果可靠,报告如下:1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铁路地区餐饮业等服务人员HbsAg携带情况,保障职工和旅客的身体健康。方法:对南京铁路地区全体餐饮服务业人员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内南京铁路地区餐饮服务业人员HbsAg阳性检出率为1. 78% ,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多年来,南京铁路地区餐饮服务业人员HbsAg阳性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沈阳铁路地区餐饮服务业餐饮具消毒情况,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地区各类餐饮服务业餐、饮具1 659件进行大肠菌群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餐饮具的总合格率为91.04%。大肠菌群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酒店小吃部(18.27%)、车站(10.89%),宾馆招待所(10.20%)、乘务员公寓(5.56%)、学校托幼食堂(5.21%)、列车餐车(4.88%),机关站段食堂(2.47%),不同经营性质大肠菌群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54.75,P<0.005)。饮具的大肠菌群阳性率明显高于餐具(X2=8.10,P<0.005)。在所有的餐具中,菜盘的大肠杆菌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9.13%。结论 铁路列车的游动性和车站就餐人员的流动性迫切要求监督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以提高餐饮具消毒的合格率,切断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确保就餐人员和职工家属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带菌者检查,是食品卫生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近几年,在白山市饮食服务行业人员的健康检查中,带菌者的阳性检出率很低,1994年沙门氏志贺氏菌的阳性率仅为0.08%。为了提高阳性检出率,我们在原检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把可疑的菌制成浓混悬液,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新补入炊事员肠道致病菌带菌情况,借以分析对就餐人员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于1989年6~7月对某部新补入的168名炊事员进行了肠道致病菌(主要是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分离培养。查出3例福氏Ⅲ_a型痢疾杆菌带菌者,带菌率1.8%,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选择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生产的G-N增菌液、SS琼  相似文献   

9.
为了搞好食品卫生,有效的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认为应在健康体检中对直接进行炊事工作的食堂炊事人员,进行重点检查。为此对全区各厂矿、机关、医院57家食堂523名炊事人员进行了肠道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共检出沙门氏菌24株,包括1株伤寒沙门氏菌,检出率为4.6%,其带菌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见附表。  相似文献   

10.
<正> 健康带菌者,是肠道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我们对997名自愿受检的健康人员进行了肠道菌带菌情况调查。调查结果为携带肠道致病菌者17人,阳性率为1.71%,其中沙门氏菌属副伤寒甲型1株,志贺氏菌属16株。且志贺氏菌属菌群分布以鲍氏菌带菌率为最高。997名受检中,共检出鲍氏菌8株,带菌率为0.8%;其次为福氏菌,共检出6株,带菌率为0.6%;检出宋内氏菌1株带菌率为0.1%。还发现志贺氏Ⅰ型1株,带菌率为0.1%,该型菌株在健康带菌者中较为少见。在997人中,男性受检者701人,阳性11人,带菌率1.57%。女性受检者296人,带菌率为2.03%,男女之比0.78:1,经统计学处理,X~2值为0.26,都大于0.05,在带菌者中,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受检者中,20岁以下者452人,阳性8人,带菌率为1.71%;30~40岁受检者436人,阳性5  相似文献   

11.
12.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不断加深。KLF6是一种在哺乳动物组织中普遍表达的核转录调控因子,参与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生长信号的转导、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形成等过程。研究表明,KLF6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章从KLF6的结构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肿瘤中的失活机制及KLF6在恶性肿瘤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Workers engaged in oil-refining industries are exposed to constant occupation-related factors resulting in specific changes of the eye (moderate irritations of the palpebral conjunctiva, bulbar conjunctiva degeneration, angiopathy of the retina, and distortions in the light/darkness adaptation of the eye). There was a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s and degrees of exposure to the hazardous occupational factor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nervous, cardio-vascular and digestion systems. This proved a possibility of using respective data of ophthalmologic examinations for an early diagnosis of somatic diseases in the workers.  相似文献   

19.
20.
Case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ertian malaria have been treated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atebrin cum plasmoquine.No recurrence was noted up to three months in cases of benign tertian treated with 0·3 gramme atebrin and 0·03 gramme plasmoquine for five days but the probable relapse rate in malignant tertian treated in this way was practically 15 per cent.Cases of malignant tertian malaria treated with 0·2 gramme atebrin cum 0·02 gramme plasmoquine for 8 days did not relapse in a period up to three months, and toxic symptoms were very sligh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is due either to the co-operation or failure of body resistance in assisting the dr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