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腺肌病(AM)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A M患者30例(腺肌病组)、子宫肌瘤患者30例(肌瘤组)和健康体检者25例(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MMP‐9、VEGF水平,并分析其意义。【结果】腺肌病组患者血清 MMP‐9、VEGF水平明显高于肌瘤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腺肌病组血清MMP‐9水平与VEGF水平间呈正相关( P <0.05)。【结论】MMP‐9、VEGF在AM 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协同作用,监测血清MMP‐9、VEGF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AM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科室收治的行冠脉造影的连续病例300例,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cHD组(n=250)和非CHD组(n=50),比较两组血清Lp-PLA2、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计算CHD组患者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根据Gensini积分不同分为低Gensini积分组(LS组)、中Gensini积分组(MS组)和高Gensini积分组(HS组),比较不同冠脉病变患者血清Lp-PLA2、FMD、Gensini积分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CHD组血清Lp-PLA2水平显著高于非CHD组,FMD显著低于非CH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Lp-PLA2水平、Gensini积分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FMD低于SAP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纽血清Lp-PLA2水平高于LS组、MS纽,FMD低于LS组、M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S组血清Lp-PLA2水平高于LS组,FMD低于L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Lp-PLA2水平与FMD呈显著负相关,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Gensini积分与FMD呈显著负相关。【结论]Lp-PLA2是CHD患者的危险因素,并与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FMD相关,而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尚须进一步深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014年1~7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冠脉造影的126例患者血浆 Hcy水平,利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估。根据造影结果设为冠心病(CHD)组(90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ET‐ACS )组(50例),另设为正常对照组(36例);根据 Hcy水平>10μmol/L ,设为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组(94例)及同型半胱氨酸正常(非HHcy)组(32例);利用直线相关分析,探讨 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的 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Hcy水平随Gensini评分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H Hcy组的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非 H Hcy组( P <0.01 ),三支及双支病变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 P <0.01)。【结论】血浆 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尿酸(BUA)在代谢综合征(M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UA及MMP‐9在MS(MS组132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血清中的表达。【结果】MS组BUA与MMP‐9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BUA和 MMP‐9在MS危险因子增加的患者中其水平增高( P <0.05),且在MS中BUA与MMP‐9正相关( P =0.576,P <0.01)。【结论】BUA和MMP‐9在MS的发生和发展中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白蛋白(ALB)、层粘蛋白(LN)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九八六医院收治的117例CHD患者(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8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并根据Gensini积分将117例CHD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43例)、中度病变组(38例)、重度病变组(3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APN、ALB、LN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CHD患者血清APN、ALB、LN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APN、ALB水平明显降低,血清LN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APN、ALB水平由高至低为轻度、中度、重度病变组,血清LN水平由高至低为重度、中度、轻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Gensini积分为(43.64±13.76)分,血清APN、ALB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LN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中APN、ALB呈低表达,LN呈高表达,可能与CHD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 )‐37、IL‐25、免疫球蛋白 Ig E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发作期组)、缓解期(缓解期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37、IL‐25、IgE的水平并比较。【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37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及对照组,血清IL‐25、Ig E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25水平与Ig E之间呈正相关( r =0.673, P <0.05),血清IL‐37水平与IgE之间呈负相关( r =-0.487,P <0.05)。【结论】哮喘成人血清IL‐37、IL‐25、IgE水平能反应哮喘气道炎症活动情况及疾病严重程度,三者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CA125和骨保护素(OPG)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15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 CHD 患者作为观察组(CHD组),另选95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化学免疫发光法和ELISA法比较不同组别和不同病变支数患者的CysC、CA125、OPG 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D组CysC、CA125、OPG水平明显升高( P <0.05或 P <0.01);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3组血清CysC、CA125、OPG 水平逐渐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逐渐下降,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或 P <0.01);NYHA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组血清CysC、CA125、OPG水平逐渐升高,LVEF逐渐下降,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或 P<0.01)。CysC、CA125、OPG 水平均与冠脉病变支数、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 P <0.01),与 LVEF呈负相关( P <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浆CysC、BMG、OPG 水平不仅能评价心功能受损程度,而且有助于早期发现CHD和有助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和冠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60例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其三支主要冠状动脉中至少一支冠脉直径狭窄≥90%。按照Rentrop法对患者的CCC进行分级。共分为4组:0级组(38例),1级组(65例),2级组(35例),3级组(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PAI‐1水平。【结果】随着CCC分级的升高,血清PAI‐1水平呈下降趋势。2级组及3级组血清PAI‐1水平均较0级组及1级组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血清PAI‐1水平与CCC分级呈显著负相关性( r =‐0.472,P =0.000)。对CCC形成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次全闭塞/完全闭塞和血清PAI‐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血清PAI‐1水平是CCC形成的危险因素,且PAI‐1抑制CCC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 T‐proBN P )、基质金属蛋白酶‐9(M M P‐9)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早期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PCI术后4周时92例AMI患者左心室容积增加率的不同,将其分为左室重构组,非左室重构组,并设稳定性冠心病对照组。比较患者NT‐proBNP、MMP‐9水平及其与PCI术后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和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 LVES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等的关系。【结果】AMI患者PCI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和MMP‐9水平较稳定型冠心病对照组明显升高;左室重构组血浆 NT‐proB‐NP、MMP‐9水平持续增高,与非左室重构组在PCI术后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血浆NT‐proB‐NP、MMP‐9水平与LVEDV均呈明显正相关( P <0.01),与LVEF均呈明显负相关( P <0.05)。【结论】AMI患者血浆NT‐proBNP、MMP‐9水平与左室重构指标有相关性,可作为AMI早期左室重构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全身麻醉患者血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 P‐9)、脂联素(ADP)含量的变化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性。【方法】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4例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POCD 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液中 ADP 和 MMP‐9含量的变化以及认知功能情况以及其相关性。【结果】64例患者中,发生 POCD 者12例,发生率为18.75%(12/64);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术前 ADP 和 MMP‐9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 ADP 均较术前降低,MMP‐9均较术前增高( P <0.05),且发生组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 P <0.05)。两组患者术前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中的定向力、瞬时记忆、注意力和计算力等认知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术后发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术前降低,而未发生组的上述指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患者 ADP 与 MMSE 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 MMP‐9与 MMSE 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均 P <0.05)。【结论】ADP 和 MMP‐9在老年全身麻醉术后出现 POCD 的患者中水平较高,可作为临床重要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索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7年4月拟诊为冠心病(CHD)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105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冠脉造影正常组,造影时抽血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根据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定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探讨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冠脉造影正常者,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娃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2)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Gensini积分〈40分者相差艰著(P〈0.05),但在三支病变组、Gensini积分〉40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联系,血清脂联素水平可能成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LP(a)]、白细胞介素‐6(IL‐6)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60岁以上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组,根据梗死面积分为大梗死、小梗死、腔隙性梗死;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CRP、LP(a)、IL‐6水平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RP、LP(a)、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病情越重,其血清CRP、LP(a)、IL‐6水平越高,且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脑梗死病灶越大,其血清CRP、LP(a)、IL‐6水平越高,且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CRP、LP(a)、IL‐6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面积、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15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bA1c水平将其分为三组:A组,45例(单纯冠心病患者,HbA1c<5.7%);B组,48例(合并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6.5%);C组,57例(合并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6.5%)。比较三组患者AMI发生率及冠脉病变特点有无差异。【结果】①C组A M I发病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P<0.05);B组AMI发病率显著高于A组( P <0.05)。②B、C两组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多支、多节段弥漫性病变,A组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单支病变,其次为双支病变,B、C两组多支病变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B、C两组冠脉病变支数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病变的血管分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③三组Gensini积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 HbA1c水平控制不佳会增加AMI发病率,加重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罗立  黄怡  杨礼  周全 《医学临床研究》2014,(6):1152-115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4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2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29例健康对照组 P-选择素水平;研究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脉 Gensini 评分与P-选择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ACS组及 SAP组 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P-选择素水平高于SAP组(P<0.05)。②与单支冠脉病变组比较,多支冠脉病变患者P-选择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冠状动脉 Gensini 评分≥20分组 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总积分<20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 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可预测冠心病严重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脑出血组)、选取同期50例年龄、性别基本匹配的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析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水肿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组患者在起病后6 h 、24 h 、72 h 、7 d 和14 d 的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RP 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 P <0.05);且IL‐6在起病后72 h 达到最高值,后逐渐降低;其 IL‐8、IL‐10、TNF‐α、CRP 水平在起病后7 d 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降低;d14,脑出血患者 GCS 评分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脑水肿量较起病12 h 时显著降低( P <0.05)。脑出血组患者的 IL‐6水平与 GCS 评分、脑水肿量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脑出血患者的血清 IL‐8、IL‐10、TNF‐α和 CRP 与 GCS 评分、脑水肿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 <0.05)。【结论】外周血炎症因子 IL‐8、IL‐10、TNF‐α和 CRP 与 GCS 评分、脑水肿量具有一定的关系,这对于诊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糖舒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的 T2DM 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予盐酸二甲双胍胶囊常规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糖舒片,5片口服,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IL‐2、IL‐6、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6水平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IL‐2、IL‐6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HbA1c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 HbA1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均有所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糖舒片能明显提高T2DM 患者血清IL‐2水平、降低IL‐6水平,降低患者HbA1c及血脂水平,提高T2DM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高波 《医学临床研究》2016,(9):1744-1746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在慢性心衰急性发作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8例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清氨基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的影响,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显著变化(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 NT‐pro BNP 为(2788.0±688.4) pg/mL ,治疗后为(1980.5±440.3)pg/mL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 NT‐pro BNP 为(2801.1±655.3)pg/mL ,治疗后为(1644.2±420.7)pg/mL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 NT‐pro BNP 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NT‐pro BNP 水平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 NT‐pro BNP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降低血清 NT‐pro BNP 水平,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25例,根据病情分为普通型组(165例)和重型组(160例),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小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比较血液中 T淋巴细胞(CD3+)、NK细胞(CD16+56+),B淋巴细胞(CD19+)百分比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IL‐6、人转化生长因子β(T G F‐β)、IL‐17]的含量。【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尤其重型组患儿血清中CD3+、CD16+56+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CD19+百分比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促炎因子(TNF‐α、IL‐6、IFN‐γ、IL‐17)含量在普通型组和重型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 <0.05),以重型组升高更明显,其与普通型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普通型组和重型组抗炎因子(IL‐4、TGF‐β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P <0.05),重型和普通型患儿之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并存在抗炎‐促炎机制失衡,其水平变化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及内源性一氧化氮(NO)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A组)、单纯老年OS‐AHS患者60例(B组)及正常健康体检者60例(C组),采用ELISA法测定ET‐1,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 ,多导睡眠仪监测睡眠呼吸指标,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MAI)、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MSaO2)、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呼吸障碍最长时间,分析ET‐1、NO与睡眠呼吸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组与B组ET‐1、ET/NO均显著高于C组( P<0.05),NO均低于C组;A组ET‐1、ET/NO显著高于B组( P <0.05), NO低于B组( P<0.05);A组AHI、MAI、呼吸障碍最长时间均显著高于 B组( P<0.05),LSaO2、MSaO2指标均低于B组( P<0.05)。在A组中,血浆ET‐1水平与AHI呈正相关( r=0.526,P<0.05),与LSaO2、MSaO2呈负相关( r=-0.275,r =-0.192,P <0.05);血浆NO水平与AHI、MSaO2呈负相关( r =-0.484,r =-0.536,P<0.05),与LSaO2呈正相关( r=0.589,P<0.05)。【结论】老年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ET‐1及NO水平异常,内皮功能损伤可能参与了老年 OSAHS合并高血压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左旋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的疗效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92例原发性甲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分别给予左旋甲状腺素和甲状腺片口服,逐渐增加剂量,并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调整剂量。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显著下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 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少,同时能够纠正血脂代谢异常,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