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味清热止痒洗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味清热止痒洗剂治疗,均干预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SCORAD)及 Th1/Th2细胞因子指标(IL‐2、TNF‐α、IFN‐γ、IL‐4、IL‐6、IL‐10)。【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7%(P <0.05);两组治疗后 SCORAD 总分、IL‐4、IL‐6、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IL‐2、TNF‐α、IFN‐γ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SCORAD 总分、IFN‐γ、IL‐4、IL‐6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三味清热止痒洗剂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明显改善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可能与三味清热止痒洗剂对 Th1/Th2细胞因子有效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25例,根据病情分为普通型组(165例)和重型组(160例),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小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比较血液中 T淋巴细胞(CD3+)、NK细胞(CD16+56+),B淋巴细胞(CD19+)百分比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IL‐6、人转化生长因子β(T G F‐β)、IL‐17]的含量。【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尤其重型组患儿血清中CD3+、CD16+56+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CD19+百分比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促炎因子(TNF‐α、IL‐6、IFN‐γ、IL‐17)含量在普通型组和重型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 <0.05),以重型组升高更明显,其与普通型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普通型组和重型组抗炎因子(IL‐4、TGF‐β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P <0.05),重型和普通型患儿之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并存在抗炎‐促炎机制失衡,其水平变化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 T 细胞17(Th17)、CD4+ CD25+ Treg 细胞水平在诊断重度子痫前期(s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68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轻度子痫前期(mPE)患者40例,sPE 患者28例,同时选取正常晚期妊娠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外周血 Th17、CD4+ CD25+ Treg 细胞水平,血浆 IL‐17、IL‐2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sPE 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明显高于 mPE 组和对照组( P <0.05),而 CD4+ CD25+ Treg 细胞明显低于 mPE 组和对照组( P <0.05);sPE 患者外周血 IL‐17和 IL‐21明显高于 mPE 组和对照组( P <0.05),而 TGF‐β明显低于mPE 组和对照组( P <0.05);sPE 患者 IL‐17、IL‐21与 Th17细胞水平呈正相关( P <0.05),TGF‐β与 CD4+CD25+ Treg 细胞呈正相关( P <0.05);mPE 患者 IL‐17、IL‐21和 TGF‐β与 Th17和 CD4+ CD25+ Treg 细胞水平未见明显相关性( P >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 Th17细胞表达上调,CD4+ CD25+ Treg 细胞表达下调,其中 sPE 患者 Th17和 CD4+ CD25+ Treg 细胞水平与 IL‐17、IL‐21和 TGF‐β有相关性,其可能在 sPE 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对特应性皮炎儿童T淋巴细胞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特应性皮炎患儿(ATD组)和健康儿童(CON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和治疗3、6、12个月后T淋巴细胞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差异。结果ATD组患儿治疗后3、6、12个月的淋巴细胞(Lym)、CD3+、CD4+和CD8+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3、6、12个月的Lym、CD3+、CD4+和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TD组患儿治疗前的Lym、CD3+、CD4+和CD8+均明显高于CON组(P<0.05),而治疗后3、6、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D组患儿治疗后3、6、12个月的白细胞介素(IL)‐4、IL‐31、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依次降低,IL‐10和IL‐12依次升高。ATD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的IL‐4、IL‐31、INF‐γ和TNF‐α均明显高于CON组(P<0.05),而IL‐10和IL‐12均明显低于CON组(P<0.05)。结论他克莫司可明显降低特应性皮炎患儿T淋巴细胞、IL‐4、IL‐31、INF‐γ和TNF‐α,提高IL‐10和IL‐12,改善免疫功能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淋巴细胞亚群中辅助性 T 淋巴细胞1型/辅助性 T 淋巴细胞2型(T h1/T h2)的变化,为分析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临床治疗提供免疫学指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46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正常人组Th1型细胞因子[以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NF‐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水平代表]和T h2型细胞因子[以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10( IL‐10)的水平代表]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 IL‐2、IN F‐γ的水平明显低正常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IL‐4、IL‐6、IL‐8、IL‐10、T N F‐α的水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随着癌症分期的进展,乳腺癌患者血清IL‐2、IN F‐γ水平降低,T N F‐α、IL‐4、IL‐8、IL‐10水平升高,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呈现 T h1/T h2细胞因子失衡,其中 T h1亚群功能抑制,T h2亚群功能亢进,其与肿瘤在宿主体内生长密切相关,通过纠正这些免疫失调将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吴寒 《医学临床研究》2016,(9):1764-176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结肠癌手术患者160例,按术中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半小时(T1)、切皮后2 h(T2)、手术结束时(T 3)、手术后 d1(T4)、手术后 d3(T5)体内细胞免疫指标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 CD4+、CD4+/CD8+水平于 T2开始下降,其中对照组 T1时 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 T 2~ T5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患者 CD4+、CD4+/CD8+水平于 T1时显著高于 T3~ T5时( P <0.05);对照组患者 CD4+水平于 T4时, CD4+/CD8+水平于 T5时显著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两组患者 CD8+水平、NK 细胞水平于不同时期变化不明显,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05)。 T2时患者 IL‐6水平均开始上升,T1时两组 IL‐6水平显著低于 T2~ T5时,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患者 T2~ T4时 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和IL‐6水平影响较单纯全身麻醉小。  相似文献   

7.
余浪 《医学临床研究》2016,(6):1135-1137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2例,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27例)和对照组(n=25例),对照组采用顺铂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恩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及药物毒性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81.48%和52.D0%,生活质量评分总稳定率分别为74.07%和44.00%,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毒性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并发恶性胸腔积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恩度和顺铂联合治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药物毒性反应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NKT细胞)和CD4+NKT细胞对哮喘患儿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哮喘病患儿150例(哮喘组),另选160例体检健康的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儿童外周血NKT细胞和CD4+NKT细胞的比例,并观察两类细胞与过敏指标总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相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哮喘组患儿的NKT细胞和CD4+NKT细胞比例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NKT细胞、CD4+NKT细胞的比例与总IgE、ECP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外周血IL‐4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IFN‐γ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KT细胞和CD4+NKT细胞数量降低下及所分泌细胞因子功能变化是导致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缓释剂(中人氟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对6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缓释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常规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缓释组按400mg/m^2剂量胸腔注入中人氟安,d14重复给药;对照组则注入氟尿嘧啶1g,每周1~2次,4周为一疗程。按millar胸腔积液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缓释组总缓解率(CR+PR)为68.75%(22/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7%(11/3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缓释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缓释性氟尿嘧啶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较好,副作用少,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糖舒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的 T2DM 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予盐酸二甲双胍胶囊常规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糖舒片,5片口服,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IL‐2、IL‐6、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6水平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IL‐2、IL‐6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HbA1c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 HbA1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均有所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糖舒片能明显提高T2DM 患者血清IL‐2水平、降低IL‐6水平,降低患者HbA1c及血脂水平,提高T2DM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TMZ)对术后恶性脑胶质瘤进行化疗的疗效。【方法】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恶性脑胶质瘤病人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服用替莫唑胺[TMZ,200rag/(m^2·d)]和洛莫司汀[CCNU,150mg/(m^2·d)],3-5个疗程。【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控制率(46.67%、7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0,4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总生存时间[(11.77±2.08)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8.90±2.84)个月](P〈0.05)。药物安全性评价显示,TMZ较CCNU更加安全。【结论】与CCNU相比,TMZ治疗恶性胶质瘤患者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盐酸托烷司琼治疗顺铂引发恶心呕吐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国产盐酸托烷司琼和国产盐酸格拉司琼在治疗顺铂所引起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48例接受含顺铂化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于化疗前1d开始给予盐酸托烷司琼(5mg/次,1次/d)或格拉司琼(3mg/次,1次/d),连用7d,同时观察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安全指标。【结果】国产盐酸托烷司琼和国产盐酸格拉司琼在治疗顺铂引起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方面以及安全性指标检测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盐酸托烷司琼治疗顺铂引起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与国产盐酸格拉司琼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唑来磷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缓解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唑来磷酸注射液治疗18例65-85岁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骨痛的缓解情况,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骨痛症状明显改善,血钙、磷无显著变化(P〉0.05),血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P〈0.05),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P〈0.05),18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0%,但患者能耐受。【结论】唑来磷酸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有效性药物。  相似文献   

14.
王敏  谭茗月  赵水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3,(12):2333-2335,2339
【目的】评估依普利酮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235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氯沙坦组(n=118),(2)依普利酮组(n=117)。分别接受氯沙坦和依普利酮治疗,治疗4周后,若血压未达标,药物剂量加倍后继续治疗4周;若血压达标,维持原剂量继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①依普利酮组平均坐位舒张压下降(14.09±7.84)mmHg,收缩压下降(19.77±10.89)mmHg,氯沙坦组分别下降(12.87±8.04)mmHg,(18.63±9.66)mmH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依普利酮组及氯沙坦组平均坐位血压达标率分别为77.6%和73.50%,降压显效率分别为65.5%和56.6%,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82.3%,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普利酮能有效降压,疗效与氯沙坦相当,且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小剂量舒利迭(丙酸氟替卡松100μg,沙美特罗50μg)对中度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观察40例成人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小剂量舒利迭治疗后4、8、12周的FEV1、PEF值、ACT(athma control test)症状评分、平均每日万托林用量,12周内哮喘恶化的次数,并与治疗前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舒利迭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12周内哮喘恶化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舒利迭治疗成人中度支气管哮喘疗效良好,选用小剂量舒利迭可控制成人哮喘,节约成本和减少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陈达  贾浩  朱杰  王斯闻  王绍久  李岭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300-2302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2次/日,连用7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d8观察两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体温(T)、呼吸频率(RR)、心率(HR)以...  相似文献   

17.
舍尼通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舍尼通(prostat)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对8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观察:舍尼通组(40例),舍尼通加左氧氟沙星口服共4周,再继续单独口服舍尼通4周;安慰剂组(40倒),安慰剂加左氧氟沙星口服共4周,再继续单独口服安慰剂4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国际慢性前列腺炎评分(NIH—CPSI)总分及症状程度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治疗4周、8周后舍尼通组NIH—CPSI总分分别较治疗前平均降低了4.77分(21.96%)和9.08分(41.80%),症状程度评分分别较治疗前平均降低了3.32分(25.48%)和5.88分(45.13%),而安慰剂组NIH—CPSI总分分别较治疗前平均降低了1.05分(5.20%)和1.52分(7.53%),症状程度评分分别较治疗前平均降低了0.95分(7.98%)和1.27分(10.67%),治疗4周、8周后舍尼通组NIH-CPSI总分及症状程度评分的下降幅度均较安慰剂组更明显(分别为P〈0.05,P〈0.01)。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舍尼通组为85%(34/40),安慰剂组为17.5%(7/4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组患者在观察过程中未出现任何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舍尼通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药物,疗效较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伲福达联合普伐他汀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经双源螺旋CT血管造影(CTA)发现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20%以上的62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伲福达和普伐他汀口服;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和洛伐他汀口服。血压不达标者加用氢氯噻嗪,血脂不达标者他汀剂量加倍。治疗12个月后复查血压、血脂和冠脉CT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别。【结果】治疗组血压平均下降(22.7±10.3)mmHg,对照组血压平均下降(17.6±8.5)mmHg。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治疗后分别下降33.7%、44.6%,对照组分别下降29.4%、35.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脂质斑块、纤维斑块、混合斑块引起的冠脉狭窄程度分别下降22.6%、16.7%、12.5%,对照组分别下降17.8%、12.9%、9.2%,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伲福达与普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有效逆转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降低血管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9.
曾明安  贺琳  曹国扬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5):881-882,885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长效钙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2级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早晨服药组(A组)和晚间服药组(B组),药物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的检查.[结果]①两组患者的诊室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之间诊室血压下降差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早晨服药和晚间服药均能降低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夜间舒张压(n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晚间服药组患者24hSBP和nSBP明显低于早晨服药组患者(P〈0.05).[结论]早晨或晚间服用长效钙拮抗剂均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晚间服药组患者能更有效的降低夜间血压.  相似文献   

20.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利培酮平行对照研究,阿立哌唑组18例与利培酮组20例分别口服阿立哌唑10~30 mg/d与利培酮2~6 mg/d,疗程42 d。【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PANSS总分与BPRS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PANSS总分减分率分别为(72.3±21.1)%和(66.2±31.4)%,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总有效率:阿立哌唑组88.9%,利培酮组65.0%,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哌唑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失眠、心动过速、口干、肌强直、便秘、震颤,发生率与利培酮相当。【结论】国产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与利培酮相似,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