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初步评估声速测算技术与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诊断标准相结合对乳腺肿物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5例女性患者共99个乳腺肿物?先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用BI-RADS诊断标准判断其良恶性;接着应用声速匹配技术测量肿物的声速匹配值(ZSI),进而得到病灶的声速(SV);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的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两种方法以及二者结合后的诊断价值? 【结果】 SV判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最佳临界点为1 561 m/s,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BI-RADS诊断标准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与SV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I-RADS诊断标准的敏感性高于SV,特异性?准确性较SV低(P < 0.05)?两种方法结合后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性均较BI-RADS时增高(P < 0.05)?【结论】 BI-RADS诊断标准与SV相结合对乳腺肿物良恶性的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SR)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乳腺患者(72个乳腺结节)进行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结果对照,应用ROC曲线确定SR值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经组织病理学确认的72个乳腺结节有44个结节为良性,28个恶性,行弹性超声成像结果进行分析,恶性结节SR为(0.35±0.14),良性结节的SR为(1.06±0.6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R的最佳临界值为0.40,以SR<0.4作为诊断恶性结节的标准,其敏感性90.2%,特异性89.3%,准确性90.6%。根据该值构建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结论:SR对判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较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成像(MR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联合成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恶性31个,良性16个。所有病灶均行常规MRI、DCE-MRI及DWI。以术后标本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4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疾病定性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MRI及DCE-MRI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74.2%、87.1%,特异性为50%、62.5%,准确率为70%、78.7%。ROC曲线分析确定ADC良恶性诊断阈值为1.20×10-3mm2/s,ADC值诊断及联合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3.55%、87.1%,特异性为75%、81.3%,准确性为87.23%、85.1%。结论:①常规MRI及DCE-MRI诊断良恶性病变特异性较低,结合DWI综合诊断能提高特异性。②DWI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高,可作为乳腺癌的筛查序列。恶性病变ADC值多≤1.20×10-3mm2/s。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声速匹配技术在乳腺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21例患者共127个乳腺肿物(良性83个、恶性44个)进行声速匹配技术测定从而计算其声速,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确定乳腺肿物良恶性声速的临界值。按照病理诊断结果把乳腺肿物分为良恶性两组,并依据乳腺肿物深度、乳腺皮下脂肪层厚度及乳腺腺体层厚度再进行分组,分析乳腺肿物声速在不同分组中的差异。结果 良性乳腺肿物声速值为1521.00±21.02m/s,恶性乳腺肿物声速值为1572.00±22.33m/s,两者声速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诊断良恶性肿物的声速临界值为1551.00m/s,ROC曲线下面积0.935,约登指数0.780,声速鉴别良恶性肿物的敏感度为86.4%,特异性为91.6%;良、恶性两组乳腺肿物的声速在乳腺不同皮下脂肪层及腺体层厚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良性组中乳腺肿物声速在不同深度组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速匹配技术可为临床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提供客观的定量依据,为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提供了一项新指标;乳腺肿物的深度对肿物声速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VTQ技术对115例患者116个乳腺肿块进行常规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检查,并测量声触诊剪切波速度(SWV),即VTQ值,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物的差异。结果:VTQ对恶性乳腺肿块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5%CI:0.85~0.96)。以SWV=3.1m/s为VTQ诊断界点的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2%、79.2%、84.5%和85.7%,且良恶性肿瘤间SWV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常规超声BIRADS分级判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89.5%、83.6%和91.5%。结论:VTQ技术较常规超声对于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更高,应用VTQ技术有助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可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实时应变成像技术(量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最佳诊断界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3例不同病理类型良恶性乳腺结节的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根据恶性肿瘤的特点,对病灶整体硬度比(病灶整体与正常腺体组织比值)与局部硬度比(病灶局部(1cm2)最高值-病灶局部最低值)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了解该技术对乳腺疾病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病灶整体硬度比值对乳腺病灶良、恶性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81.30%、92.20%、93.75%、92.15%和92.55%.病灶局部硬度比值对乳腺病灶良、恶性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0.60%、96.10%、96.87%、94.08%和95.18%.结论 超声实时应变成像技术使用更为简便、客观、准确,有助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乳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乳腺小结节分别进行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围的血供情况,以获得各项指标,综合分析,从而对乳腺小结节作出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结果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小结节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6%、88.3%、93.2%。钼靶X线诊断乳腺良、恶性小结节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2.8%、46.4%、78.3%。本组中超声对乳腺小结节病灶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乳腺钼靶X线的诊断准确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乳腺小结节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1%、88.6%、94.5%。结论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乳腺小结节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独钼靶X线诊断的准确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和单独的超声检查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小结节病灶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钼靶X线的准确率。两种检查方法联用,能够发挥优势,起到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龚业琼  申俊玲 《西部医学》2012,24(9):1774-1776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及其最佳诊断界点。方法对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338个乳腺肿块的超声弹性成像图,利用超声仪器提供的顺应性比值测量方法,比较病灶与同深度乳腺组织的顺应性,从而获得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硬度比。用ROC曲线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的最佳诊断界点。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对乳腺病灶的最佳诊断界点3.04,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0%、89.9%和92.9%。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使用简便,有助于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未经治疗的63个乳腺病变磁共振影像学特征,绘制TIC曲线,测量病灶的ADC值,并用ROC曲线分析.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各TIC分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ADC值联合TIC曲线综合诊断与TIC或ADC值单独诊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DC值与TIC曲线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对鉴别乳腺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袁野  王东平  张娜 《现代医学》2014,(7):768-771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超声弹性成像(UE)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乳腺病患者,共81个结节,分别行超声弹性成像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分析这两种方法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病理检查显示,良性62例,恶性19例。CDFI与U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3.7%、72.6%、72.8%和84.2%、91.9%、90.1%。UE特异性、准确性与CD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E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优于CDFI。  相似文献   

11.
申俊玲  李婷  龚业琼  吴晓莉  李可基 《西部医学》2018,30(11):1675-1678,1685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ABVS)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及其最佳诊断界点。方法 对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77例656个乳腺肿块的ABVS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方位、边缘、毛刺、汇聚征、钙化5个特征评分,用ROC曲线探讨其最佳诊断界点和诊断评估指标,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及漏诊率。结果 ABVS方位、边缘、毛刺、汇聚征、钙化5个特征均可作为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指标。对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91,以≥2分为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临界点,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及漏诊率分别为89.6%、93.8%、93.0%、10.4%和6.2%。结论 ABVS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技术,可成为诊断乳腺癌的一项新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SR)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最佳诊断界点及其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19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25个病灶进行二维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获得满意弹性图像后,测量病灶组织与周围同水平乳腺组织的SR,并与术后病理对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获得弹性SR值鉴别良恶性肿块的最佳诊断界点.结果 良、恶性乳腺肿块SR分别为(2.66±0.78)和(4.97±1.9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构建ROC曲线后,曲线下面积(AUC)为0.917,确定的SR最佳诊断界点为3.19,以SR≥3.19判断病灶为恶性,<3.19判定为良性,则SR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5%、89.4%、90.4%、88.5%、92.2%.结论 SR可以更为客观地评价乳腺肿块的硬度,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2例女性患者128个乳腺小结节患者行超声造影及乳腺X线摄影,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明确诊断,评估两种检查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和准确率,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造影、乳腺X线摄影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5.19%、87.84%、86.72%及75.92%、83.78%、80.47%,结果显示两者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及准确率统计学无意义(P〉0.05),而两者联合诊断的效率最高,敏感性为96.30%,准确率为94.5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比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小结节具有更高的恶性诊断价值,且联合运用可增加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SMI)分析乳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血管特征表现,判断此项技术的运用前景与价值。方法选取乳腺肿瘤病人75例,其中确诊为乳腺良性肿瘤病人45例,乳腺恶性肿瘤病人30例,共获得有效病灶结节94个,其中良性结节45个(良性组),恶性结节49个(恶性组)。通过SMI观察血管走向、血管主干与分支夹角、穿支血管和血管数量4项病变血管特征,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根据乳腺良恶性结节内血管特征的不同表现,采用ROC曲线分析SMI技术鉴别乳腺恶性结节内部血管特征的临界值,并进一步分析得出其敏感性与特异性指标。结果在SMI技术的视角下,2组血管走行方向、血管主干与分支夹角、穿支血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血管丰富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诊断乳腺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敏感性91.84%、特异性75.56%、准确性67.39%、阳性预测值80.4%、阴性预测值89.5%。结论SMI可以很好地反映乳腺良恶性结节内部血管特征区别,对于乳腺恶性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和比较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成像以及二者联合在乳腺微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6个乳腺微小病变同时行乳腺X线和超声成像检查,根据怀疑乳腺病变的恶性程度,将术前X线检查、超声成像、两者联合将病变分为4级:I级-良性;II级-不能定性;III级-可能恶性;IV级-恶性。前瞻性记录3种方式的分级,并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46个乳腺微小病变中,良性35个,恶性11个。两者联合对乳腺微小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3%,诊断准确率为95.7%。乳腺X线检查和超声成像的敏感性分别为90.9%和63.6%,特异性分别为91.4%和94.3%,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3%和87.0%。两者联合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单纯采用乳腺X线检查和超声成像。结论联合应用乳腺X线摄影检查和超声成像可提高对乳腺微小病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女性患者195例,共234个病灶,所有病灶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UE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UE对病灶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共有234个乳腺占位性病灶,病理诊断为良性病灶146个,恶性病灶88个。UE、CDFI血流分级、RI、CDFI血流分级联合RI对恶性占位性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性、准确性分别为(87.5%、95.2%、92.3%)、(69.3%、71.9%、75.2%)、(76.5%、62.2%、68.7%)、(55.7%、84.9%、73.9%);UE诊断正确病灶数为216个,误诊病灶18个,而CDFI血流分级联合RI正确诊断病灶数为173个,误诊病灶61个,UE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准确性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0.05)。结论:UE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于多普勒超声,但也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因此,联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可进一步提高UE对乳腺占位性病灶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鉴别诊断睾丸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3例睾丸肿瘤患者共61个结节术前常规行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检查,并分析其病理结果.结果 61个结节中23个为良性,38个为恶性.良性结节SR为1.23±0.54;恶性结节SR为2.66±0.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根据ROC曲线确定SR的最佳诊断截点值:SR=2.25;判断睾丸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4.2%、91.3%、86.9%.结论 SR在鉴别诊断睾丸良恶性病变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盛洁  钱朋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101-103
目的乳腺普查中应用带超声弹性成像(UE)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76例乳腺患者共286个肿物,经术后病理确诊良恶性,对比分析两者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绘制ROC曲线,计算AUC面积,比较两者差异。结果超声弹性成像在成像上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方面都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UE在诊断早期乳腺癌方面强于CDFI,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超声弹性成像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女性乳腺普查中有简易、重复、便利的效果,有利于发现早期乳腺癌,提高保乳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结节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71例乳腺结节病变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CDFI)的特征。结果:利用二维超声成像可直观无创性显示乳腺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以及内部结构特征。通过彩色血流信号,RI、PI、Vmax等值进行分析,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89%、9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乳腺病变尤其是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RFI技术对81例患者共85个乳腺肿块进行声触诊组织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VTI)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检查,VTI对肿块硬度进行评分, VTQ测量乳腺肿块内部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乳腺良、恶性组间的差异。结果:VTI评分及VTQ在乳腺良恶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8&#177;0.017[95%CI(0.865,0.931),=0.000],0.913±0.018[95%CI(0.878,0.947),=0.000],SWV为4.0m/s作为乳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截点,敏感性为97.2%,特异性为81%。VTI评分4分作为诊断乳腺恶性结节的截点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0%。联合VTI评分及VTQ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3%、97.8%、95.2%。结论:ARFI技术通过定性及定量评价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弹性成像,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