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显伍  卢瑛 《吉林医学》1999,20(4):207-208
为探讨糖尿病与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的关系,提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早期确诊率,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测定了 126 例糖尿病病人胫后、腓肠、正中及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 S C V)及相应肌肉的肌电图。结果异常 95 例(占 7539% ),多发性损害 87 例(占 6905% ),其中 23 例无自觉症状,19 例无周围神经病体征;糖尿病病程长短与神经电生理异常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01);血糖控制情况不同,神经电生理异常也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01)。结论: S C V 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随着病程的增加及血糖控制的不理想,易发生周围神经病。  相似文献   

2.
用血液流变学和电生理检查作为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理化指标,对89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分析。周围神经病变78例、植物神经病变11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结果:周围神经病变针刺组治疗前后理化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植物神经病变针刺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差异显著(P<0.01);药物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病情况,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结果 170例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112例,占65.9%,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比较,DPN组有更高的年龄、HbAlc、FPG及24h—UAF,病程更长(P〈0.01);餐后1h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低于未合并DPN组(P〈0.05或0.01);同时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合并DN、DR、白内障的比率明显高于未合并DPN组(P〈0.01或0.05)。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确诊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方法;HbAlc、病程、年龄、24h—UAF及DR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DN、DR与DPN发生密切相关,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与DPN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110例正常成人进行四肢周围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F波的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神经速度异常者126例(检出率63.O%),2型糖尿病组的MCV,SCV,CAMP,SNAP较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均〈0.05),SCV的异常率(56.3%)高于MCV(50.6%),下肢NCV的异常率(56.9%)高于上肢异常率(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关,与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F波的异常率高于NCV的异常率。结论: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和F波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5月在武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电生理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电生理中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程度重于运动神经,波幅的下降程度较传导速度减慢明显,下肢重于上肢(P均〈0.05);皮肤交感反射检测下肢的异常率高于上肢(P〈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肢体麻木;最常见的体征是感觉减退;神经传导异常组的病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神经传导正常组P〈0.05)。结论DPN的临床和电生理表现均以感觉神经受损为主;早期通过神经电生理诊断时要同时行神经传导和皮肤交感反应检测;病程越长,血糖控制水平越差.神经电生理结果出现异常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与糖尿病神经系统的病变的关系,为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42例糖尿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行双侧胫后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测定,对两组SEP各波潜伏期及波幅的均值行t检验,并对SEP结果与病程进行分析。结果:两组SEP的P30,P38潜伏期差异显著(P<0.001),N9波幅,P30波幅差异显著(P<0.05,P<0.001),SEP异常与病程相关(P<0.05),结论:SEP为糖尿病性神经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可发现糖尿病的早期神经系统病变,尤其中枢神经感觉通路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感觉神经SCV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神经肌电图检测158例糖尿病患者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并分析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检测腓浅神经SCV异常率(65.18%)及95例糖尿病无周围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腓浅神经SCV异常率(45.26%)均明显高于其他神经NCV(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率。结论:下肢感觉神经SCV检测更有利于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TCD及转颈试验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CD及转颈试验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4例经临床确诊的VBI患者进行TCD及转颈试验检查,并与6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94例患者TCD异常74例,异常率 78.7%,加做转颈试验后异常率为84.1%,主要异常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血流速度异常、血流频谱改变及PI值增高。流速异常中流速增高占34%、流速降低占43.6%、流速正常占22.4%。流速降低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流速增高组(P<0.01)及流速正常组(P<0.05)。转颈试验后各流速组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转颈前显著降低(P<0.01-0.05),而对照组转颈前后血流速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CD可无创地检测VBI患 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加做转颈试验可增加病变尤其是早期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美国尼高力Viking Ques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对112例临床上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和60例健康人.进行了周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9CV)检查及研究.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中MCV或3CV至少有一项异常者74例,占66%.其中正中神经异常率为35.7%,尺神经异常率为26.8%,腓总神经异常率为61.6%.而临床上确诊有周围神经病变者仅为17.9%.病程大于10年的糖尿病患者组MCV、SCV与健康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率下肢高于上肢,且传导速度的改变呈双侧对称性并与病程有关.结论 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李睿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23-124,126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F波及H反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用Viking Selec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2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检测和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与胫神经H反射检测及胫神经F波检测。结果230例糖尿病患者的SCV异常率62.2%,MCV异常率52.6%,SCV和MC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神经F波异常率53.9%,H反射异常率70.9%,H反射异常率和F波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共检测神经1840条,927条异常,异常率50.4%;下肢检测神经1380条,891条异常,异常率64.6%;上下肢传导速度异常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V及F波、H反射是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手段,其中H反射是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