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不同形态ST段抬高的机制.方法及结果结扎家兔冠状动脉的不同分支制造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发现ST段抬高的形态随心肌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呈"下弧形-上斜形-上弧形"的规律性变化.结论ST段抬高的不同形态反映心肌损伤的不同时相,下弧形(concave type)抬高揭示心肌缺血的早期,上弧形(convex type)抬高提示心肌损伤的晚期,上斜形(straight type)抬高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入院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Hcy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均为行冠脉造影证实为单支血管急性血栓),根据入院Hcy水平分为高Hcy组(Hcy≥10μmol/L) 33例和正常Hcy组(Hcy< 10μmol/L) 2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水平特征,分析院内的病死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单因素变量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BNP,血压指标上的基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正常Hcy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高Hcy水平患者预后较Hcy正常者差,Hcy水平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探究非典型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中的表现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确诊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各项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的表现。结果在所有患者中,22例出现了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形态,占总数的36.7%。结论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进行熟练掌握,在诊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有效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溶栓后PCI和pPCI两种技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pPCI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溶栓后PCI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心功能指标(LVEF、LVEDd)、心肌梗死症状消失时间、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LVEF、LVEDd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心肌梗死症状消失时间、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不同形态ST段抬高的机制。方法及结果;结扎家兔冠状动脉的不同分支制造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发现ST段抬高的形态随心肌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呈“下弧形-上斜形-上弧形”的规律性变化。结论:ST段抬高的不同形态反映心肌损伤的不同时相,下弧形(concave type)抬高揭示心肌缺血的早期,上弧形(convex type)抬高提示心肌损伤的晚期,上斜形(straight type)抬高介于二之间。  相似文献   

6.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6(4):380-380
以色列研究者在3月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 J Am Coll Cardiol,2006;47:962-968)上的报告,急性心肌梗死生存者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是心力衰竭和死亡率长期预后的独立标志。在调整了包括出院前射血分数的临床变量和风险因素之后,有最高CRP水平患者的死亡风险比有最低CRP水平患者的死亡风险高3倍。随着CRP的增加,死亡风险呈进行性增加。心力衰竭也有类似的发现。有最高CRP水平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比有最低CRP水平患者高2.1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尽早对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给予溶栓治疗预防灌注后心律失常可降低死亡率.方法 通过临床对照试验已经证实,在症状发作12小时内开始溶栓无论男女在心功能,临床,死亡率等方面均获益.结论 溶栓越早处理心律失常越快患者获益越大.  相似文献   

8.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43例急诊介入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急诊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STEAMI患者在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治疗,42例植入支架。结果: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中,手术后获得前向血流TIMI3级42例(97.7%),死亡1例(2.3%)。存活的42例患者术后随访30d,无一例发生再次心肌梗死或死亡。结论:急诊PCI治疗STEAMI,成功率高,住院病死率低,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阿司匹林、波立维、低分子肝素、硝酸异山梨酯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心肌酶水平变化情况、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相比于单纯西医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更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肌酶水平,同时疗效较为显著,且能够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宋俊燕  张毅 《医学信息》2018,(11):133-134,137
目的 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的效果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孝义市人民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尿激酶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0例。ST段回落≥50%的发生率、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治疗2 h、24 h后纤溶酶、纤溶酶原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ST段回落≥50%的发生率为92.50%,观察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为87.50%,对照组分别为65.00%、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24 h观察组纤溶酶、纤溶酶原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可有效提升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曹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7):1158-1159+1148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血栓再通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首次心电图时间、溶栓开始时间、胸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诊疗效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等.结果:实验组患者完成首次心电图时间、溶栓开始时间、胸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心电图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器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总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规范了急救护理流程,促进医疗行为规范化,利于提高患者一体化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许明  张伟国  徐栋  彭辉 《医学信息》2019,(13):106-108
目的 探讨非ST段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指导进一步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8年12月因胸闷、胸痛不适入住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患者76例,入院行心电图未见相关导联ST段改变,动态观察心电图及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多次复查未发现心电图有动态改变,但血清超敏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开始升高,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观察有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或次全闭塞,同时观察病变冠脉血管的部位、内径。结果 纳入的76例心电图无ST段改变,但数小时后血清心肌标志物升高的胸闷、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现: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或次全闭塞的患者占94.74%,比例较高,多见于钝缘支,占78.95%,且冠脉血管内径均>1.5 mm。结论 除了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的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也常常出现在临床当中,对此类不典型的患者,早期识别很重要,及时有效的处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快速定量检测在诊断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中的优越性,进一步推广在基层医院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住院怀疑为NSTEMI的85例患者作为对象,抽取入院即刻、24h血清,同步检测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合临床、心电图对NSTEMI作出诊断,对两种方法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STEMI患者早期cTn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K-MB,cTnI在诊断NSTEMI上具有简便快速,出现时间早,诊断窗口时间长等优点,可有效防止漏诊.结论:cTnI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在诊断NSTEMI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快速定量检测在诊断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中的优越性,进一步推广在基层医院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住院怀疑为NSTEMI的85例患者作为对象,抽取入院即刻、24h血清,同步检测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合临床、心电图对NSTEMI作出诊断,对两种方法的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的15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个月内是否出现心功能恶化将患者分为未恶化组(n=103)和恶化组(n=47)。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相应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准确性;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访1年,以心功能恶化引起的第一次再住院或全因性死亡事件发生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评估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恶化组年龄、Scr、HbA1c、cTnI、MPV、BNP、梗死血管开通时间明显大/高/长于未恶化组(P<0.05),而LVEF明显低于未恶化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1岁、cTnI>2.26 ng/mL、MPV>12.15 fl、BNP>399.85 ng/L、梗死血管开通时间>92.18 min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早期检测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其中有急性肾损伤患者48例,无急性肾损伤患者48例,探讨早期血清ALB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尿量、白细胞、血糖、血肌酐水平更高,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概率、左室射血分数、红细胞比容、ALB水平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ALB、白细胞计数和血肌酐(P<0.05);经校正混杂因素后,低ALB血症为肾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期检测血清ALB水平,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风险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观察PCI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应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院进行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的80例患者,均采用PCI急诊治疗,其中在围PCI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有40例,设为研究组,再选取剩下的采用常规化的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PCI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期应用有针对性的全面化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全性高,是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血清LDH1、肌红蛋白(MYO)水平,并分析血清LDH1、MYO与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STEMI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急性心肌梗死组),根据STEMI患者随访90天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70例,和预后不良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阳气亏虚型)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痛证候积分(1.36±0.53)分、气短(1.10±0.64)分、畏寒肢冷(0.89±0.51)分、下肢浮肿(0.74±0.44)分,均少于对照组的(2.89±1.04)分、(2.13±0.96)分、(1.85±0.67)分、(1.47±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显著,能够快速缓解急性心梗症状,且临床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基质金属蛋白酶-28(MMP-28)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科接受PCI治疗的老年ASTEMI患者150例(观察组),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有无MACE发生,分为MACE发生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