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县一个体铅蓄电池小作坊内一家 3口有 2人发生慢性铅中毒的严重中毒事故 ,现报告如下。1 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该作坊铅作业工艺过程为熔铅 (铅蒸汽、铅烟 )制极板(Pb3O4)手工锯块 (铅尘 )焊接 (铅烟 )组装充稀硫酸充电成品 (铅蓄电池电瓶 )。小作坊于 1995年 7月开始生产机动车辆铅蓄电池 ,该作坊为砖木结构小工棚 ,室高2 .6 0 m,建筑面积约 2 0 m2 ,前面仅一门靠近公路 ,周围是民房 ,通风条件差 ,每天在作坊内用铁锅在煤灶上熔铅 10 kg多和焊接板等 ,手工操作约 10 h,且无任何防护设备 ,其家就住在隔壁小房间 ,进餐亦在作坊内 ,且经常不…  相似文献   

2.
张艳娥 《职业与健康》2004,20(12):58-58
我市乡办化工厂溶铅岗位 ,发生 1例慢性中度铅中毒。患者误诊达半年之久 ,报告如下。1 中毒经过与临床资料患者 ,男 ,2 3岁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5月在某乡办化工厂从事熔铅、磨铅、及装铅工作 ,每天工作 8h ,室内没有通风排毒设施 ,工作时穿工作衣戴普通口罩、手套 ,炎热季节则不带口罩。患者于2 0 0 1年 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 ,行走时脚掌疼痛 ,未经治疗。 1个月后又出现双手颤动 ,恶心、腹胀 ,不能进食 ,同时伴阵发性剧烈腹痛 ,服止痛药效果不佳。曾在省某医院检查 :血红蛋白偏低 ,血糖、尿糖增高 ,肝功能及骨髓象未见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个体铅蓄电池小作坊铅作业女工发生慢性轻度铅中毒引起闭经和性功能减退 3例。例 1 患者女 ,2 4岁 ,已婚生育 1女孩。该患者自 1996年 4月开始从事个体铅蓄电池作业。该作坊为靠近公路的砖木结构平房 ,室高 2 .75m ,面积 2 4m2 ,分为 2间 ,里面一间8m2 为居室 ,外面一间 16m2 为铅蓄电池存放、焊接加工极板和熔铅用。夫妻二人每天在小作坊内用煤灶熔铅约 10kg,焊接极板约 12h ,设备简陋 ,且无任何通风及防护措施。其家人做饭和进餐也在作坊内 ,且常有不洗手、不更衣进餐的不良习惯。其女出生满月后就和家人在小作坊内生活 ,…  相似文献   

4.
职业性铅中毒合并溶血性黄疸颇少见,现报道1例,以期引起从事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患者,男,41岁、住院号6416,本市某蓄电池厂打铅粉工,工龄5年。因腹绞痛,皮肤、巩膜黄染,于1984年6月20日入院。患者每日接触的杂铅(废电瓶、牙膏壳)量约1吨左右,将其熔化、过筛、制成铅粉。熔铅时铅温高达600—700℃,无防护措施。同工种的工人因反复慢性铅中毒多次住我院驱铅治疗。一年前,患者出现头昏、乏力症状,入院前一月,患者出现头昏、乏力、阵发性腹部隐痛,以脐周为著,仍坚持工作。入院前一日,出现持续性腹部绞痛,阵发性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解酱油色尿。无发热及放射痛。患者本次发病前,铅接触量同前,否认饮酒史及服磺胺类、非那西  相似文献   

5.
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是工业中普遍使用的金属之一,工业性铅中毒在我国仍占慢性职业病的首位[1].慢性铅中毒导致的神经衰弱、消化功能紊乱甚至铅绞痛以及贫血都较常见,但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和脑病随着劳动条件的改善现已少见.我院收治了1例慢性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探讨铅接触工人血铅浓度与慢性铅中毒程度的关系。 [方法 ]对 12 7人 (男 112人 ,女 15人 )蓄电池厂工人的血铅及空气中铅浓度的剂量 反应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 ]血铅在不同铅接触浓度下呈明显的剂量 反应关系。进一步对血铅值分组分析 ,发现高浓度接触组血铅与铅中毒的诊断分级相一致 ,而低浓度接触组铅吸收病例血铅为 (2 2 5 5± 0 0 6 9) μmol/L ,轻度铅中毒病例血铅为 (2 16 0± 0 0 76 ) μmol/L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仅以血铅值来划分中毒程度欠妥 ,还应以现行国家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综合分析进行中毒分级。  相似文献   

7.
职业性慢性重度铅中毒合并中毒性脑病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3例由于生产过程中吸收大量铅烟及铅尘而发生慢性重度铅中毒合并中毒性脑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方法 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例重度铅中毒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例患者接触大量铅烟铅尘1.O~1.5年发病,分别由慢性中度铅中毒发展为慢性重度铅中毒合并中毒性脑病.结论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性脑病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器质性病变,其病程长、病情重、疗效欠满意、预后较差.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在碰到类似情况时应尽快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确保患者能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8.
生活性亚急性铅中毒较多见,但职业性亚急性铅中毒报道很少。现将我市某乡电极电器厂熔铅作业发生的2例患者报告如下: 一、现场调查:操作间为开敞式工棚,约60m~2,有三座坩锅炉,无盖,无通风排毒设备,熔铅时铅烟  相似文献   

9.
汽车修理工患铅中毒 ,临床报道甚少。 2 0 0 2年 ,我站发现 1例汽车修理工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病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基本资料1 1 职业卫生学调查 该公司为国营企业 ,蓄电池修理车间面积约为 11m2 ,熔铅、焊接、充电等修理蓄电池等工序均在该车间内 ,1994年前该车间工作人员有 2人 ,工作时间为 8h ;1994年以后 ,该车间由患者一人承包 ,工作无定时 ;1998年以后 ,工作量小 ,工作时间亦短 ,工作时患者不戴防毒口罩 ,休息、喝茶、抽烟等均在车间内。从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车间无完整的抽风排毒装置 ,也未进行过铅尘的监测。1 2 职业史 …  相似文献   

10.
分析螯合剂二巯丁二酸对42例慢性铅中毒患者进行3个疗程的驱铅治疗结果,并与CaNa2-EDTA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排铅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改善、Hb的提高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副作用二巯丁二酸较CaNa2-EDTA轻,对铅性肾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建议对慢性铅中毒患者采用二巯丁二酸代替CaNa2-EDTA进行驱铅治疗,特别对肾等软组织性慢性铅中毒患者更有好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群发性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事故特征。方法 运用工作场所现场调查、空气监测、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等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临床资料分析,阐明2017年东莞市某电子厂一起群发性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事故致病途径和发病特征。结果 该公司玻壳车间员工共计87人,血铅检出浓度范围为103.15~755.70 μg/L,中位数为364.0 μg/L。超过诊断值水平(>600 μg/L)4例, 超过生物接触限值水平(400~600 μg/L)24例,共计5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尘)接触水平为<0.001~0.022 mg/m3。其余车间408名员工(对照)血铅检出浓度范围为26.91~184.23 μg/L,中位数为53.82 μg/L;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尘)接触水平为<0.001 mg/m3。玻壳车间员工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其余车间(P<0.01),玻壳车间不同岗位、工龄员工血铅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在不同性别员工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壳车间员工该种作业和接触方式下血铅水平逐年升高,接触9年后基本维持在生物接触限值水平。结论 玻壳车间员工为涉铅作业,是一起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低于接触限值,经口摄入致群发性职业性铅中毒,主要为用人单位个人卫生管理缺失,经消化道摄入导致群发性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2.
1-萘酚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萘酚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和染料工业。据文献报道 ,本品对人体皮肤、眼、血液和肾脏有毒害作用[1] 。我们研究了1 萘酚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与染毒 :由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小鼠 (BALB/C纯系 ) ,体重 18~ 2 0 g ,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 (5mg/kg ,约 1/ 30LD50 )、中剂量组 (10mg/kg ,约 1/ 15LD50 )、高剂量组 (2 0mg/kg ,约 1/ 7.5LD50 ) ,每组 10只 ,雌雄各半。将 1 萘酚溶解于植物油中 ,隔日灌胃染毒 ,连续 4周。对照组给予单纯植物油。2 观察指标 :外周…  相似文献   

13.
我所自 1992年至 1999年收治铅中毒病人中 ,发现多次铅中毒病人 5 4例 ,现将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我所收治的铅中毒病人 ,均依照 GB115 0 4- 89《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综合分析确诊。用依地酸二钠钙按三四疗法进行正规治疗 ,疗养 1个月 ,症状消除或缓解 ,尿铅等各项化验指标恢复正常后 ,再从事铅作业。从回到原工作起作为再次铅中毒时的发病年限。将中毒 2次以上的病例作为本文分析的资料 ,共 5 4例。2 临床特点2 .1 发病年限短 (见表 1) 经秩和检验 ,第 2 ,3,4次中毒的发病年限明显短于第 1次 (P<0 …  相似文献   

14.
刘长明  辛卫 《职业与健康》2006,22(16):1259-1260
目的探讨临沂市近几年来铅中毒现况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将1990~2004年临沂市276例铅中毒病例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结果①在276例铅中毒患者中男性占53.26%,女性占46.74%;②职业性铅中毒占76.81%,非职业铅中毒占23.19%;③30岁年龄组为最高,占35.14%;④轻度铅中毒占53.61%,中度中毒占41.30%,重度中毒占1.09%;⑤误诊率为7.97%,其中职业性铅中毒误诊率为3.30%,非职业性铅中毒为23.44%,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24.26,P<0.01);⑥212例职业性铅中毒均来自乡镇个体炼铅厂及印刷行业。结论①临沂市近几年来职业性铅中毒多于非职业性铅中毒;②非职业性铅中毒误诊率高于职业性铅中毒;③乡镇个体企业铅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5.
环境铅污染及其所致的儿童铅中毒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铅和精炼铅的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工业区儿童铅中毒 (即血铅水平≥ 0 .4 83μmoI/L)流行率多在 85 %以上。即使在没有明显工业污染的普通市区 ,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也在 5 1.6 %【1】  。现将环境铅污染及其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和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1 环境中铅的来源1.1 大气中铅的来源1.1.1 自然来源自然环境中的铅通过地壳侵蚀、火山爆发、海啸发生和森林山火等自然现象而释放入大气环境中。Nriagu【2】研究认为 ,全世界每年总共有 2 4 5 0 0吨铅通过这形式排入大气中。即使在高山上的积雪和雨水中 ,铅含量也在 5 μg/kg…  相似文献   

16.
铅绞痛是急、慢性铅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我们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铅中毒致铅绞痛患者28例,全部治愈出院。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28例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8~56岁,平均34岁。其中职业性铅中毒20例(包括蓄电池制造业14例,炼铅业6例),患者均接触大量的铅尘、铅烟,工龄0.5~14.0年,平均6.85年。生活性铅中毒2例,患者因饮用铅锡壶装的酒而中毒;药源性铅中毒6例,因口服含铅偏方中药2例,涂抹含铅偏方中药3例;癫痫1例。  相似文献   

17.
工业铅中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 9年以前 ,我国工业铅中毒的调查仅有 6篇论文。 194 9~ 1982年有 12 2 0篇论文 ,共计调查了 4 5 92 4 2人 ,目前在我国重症铅中毒已消灭 ,印刷行业、造船工业铅中毒已得到控制 ,但铅冶炼和蓄电池厂仍有铅中毒发生。现就国内外工业铅中毒研究进展综述于后。1 早期铅中毒检测技术的建立和改进铅接触的指标可以采用血铅、尿铅、ALAD、FEP和ZPP ,但作为预防性监护的过筛指标则以ZPP为宜 ,薛氏对 10 0例的临床观察 ,提出了对铅中毒诊断指标的建议值 :FEP和ZPP 7 2 μmol/L,PbB 1 93μmol/L,CPbU (尿驱铅…  相似文献   

18.
环境铅与幼儿体内铅水平及健康危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环境铅与幼儿体内铅水平及对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测定大气、食品、饮水等铅含量以及5 0 1例 3~ 6岁儿童发铅和血铅含量 ,并检查 2 6 4名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计算获得市区幼儿每人每日摄入铅约 5 4 μg ,郊区约 4 5 μg ,市区和郊区幼儿发铅分别是 18 71± 8 8μg/g和 13 97± 8 0 μg/ g:血铅分别是 131 2± 72 1μg/L和 10 8 3± 6 8 1μg/L(1μg/L =0 0 0 4 83μmol/L) ;市区幼儿的发铅和血铅水平显著高于郊区 ,P <0 0 0 1;市区幼儿血铅≥ 10 0 μg/L者占 6 9 8% ,郊区占 4 0 1% ;以血铅 10 0 μg/L划线分组比较幼儿体格发育 ,各年龄段幼儿血铅 <10 0μg/L和≥ 10 0 μg/L组的身高、体重、胸围、头围和血色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成都市环境铅污染严重 ,幼儿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流行率较高 ,应重视防治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   

19.
职业病是工人在生产的过程中接触职业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铅中毒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主要是由于铅作业工人在工业生产中直接长期接触铅尘,铅烟,引起慢性铅中毒或铅吸收。这些病人具有以下特点:(1)轻症病人较多;(2)病人以年轻人为主;(3)病人心理状态较复杂,由于大部分职业病病人对职业  相似文献   

20.
14例铅中毒性肝脏损害的病例均为中度铅中毒患者,其中急性铅中毒2例,亚急性铅中毒5例,慢性铅中毒7例,以ALT、AST升高为特征,多合并有尿中尿蛋白异常,预后良好,治疗的关键在于驱除体内的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