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74例儿童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4例儿童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分析过国英刘光陵唐政于亚平张真伏洁王晓燕王兆全石群立印洪林刘玉秀我院自1990年4月至1995年12月经肾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儿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540例,其中IgA肾病74例,占137%。我们对IgA肾病的临床和病...  相似文献   

2.
儿童免疫球蛋白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儿童免疫球蛋白(Ig)A肾病(IgAN)临床、病理特点及临床和病理的关系。方法经肾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N的39例儿童,男32例,女7例,发病年龄2岁11个月~14岁1个月,对其临床表现和肾小球、肾间质及免疫病理进行分析。结果性别和病程不同的儿童IgAN,其病理分级程度无差异性(Uc=0.018 P>0.05;χ2=1.365 P>0.05),临床分型、肾间质病变和免疫沉积种类不同的有差异性(Uc=2.277 P<0.05;χ2=7.66 P<0.01)。结论不能根据病程长短来判断儿童IgAN病理轻重,有蛋白尿者病理分级较重,必须尽早行肾活检明确诊断及病理类型,早期予正确有效治疗,要重视间质病变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儿童新月体性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儿童原发性新月体性IgA肾病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病理的特征 方法 分析9例儿童原发 性新月体性IgA肾病患儿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病理资料,进行疗效观察及随访 结果 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5例, 急进性肾炎3例,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1例。尿蛋白均>2 g/d,其中>3 g/d者7例:有持续性肉眼血尿8例,其中>2 周者7例;肾功能减退苦8例,其中5例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轻度下降者;伴高血压7例 9例肾病理均有不同程 度的弥漫性系膜增生和小管-间质病变,平均74.5%肾小球有新月体形成,半数病例可见球囊粘连、小球硬化、节段内 皮增生和间质灶状纤维化。免疫荧光无1例单纯IgA型,IgA M和IgA M G型占55.6%,4例呈"满堂亮"。8例经大剂 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2~4个疗程治疗,肉眼血尿、高血压全部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蛋白尿有不同程度改善 7例随 访3~18个月,3例尿蛋白正常,2例轻度蛋白尿(<1 g/d),尿蛋白>3 g/d者2例 结论 本组儿童原发性新月体性IgA 肾病临床以肾病综合征为主,持续性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突出,肾功能减退程度不一;肾小球、小管和间质均有急、 慢性病理改变,球囊粘连、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易见,免疫病理以IgA合并IgM、IgG沉积为主,可见"满堂亮"现象 及时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短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八例C1q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1q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8例C1q肾病患儿肾活检组织中C1q沉积的发生率、强度和分布特点,并与同期352例原发性和42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作比较。结果:8例C1q肾病患儿系膜区均有显著的C1q沉积,阳性率为100%,平均沉积强度达2.1+;20例狼疮性肾炎患儿中,13例系膜区有显著的C1q沉积,阳性率为65%,平均沉积强度达1.7+;22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中,5例系膜区有显著的C1q沉积,阳性率为23%,平均沉积强度达0.5+。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5例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儿中的3例系膜区有显著的C1q沉积,阳性率为60%,平均沉积强度达1.6+;其他病理类型的患儿均缺乏。结论:儿童C1q肾病的诊断除依赖于免疫荧光发现系膜区有显著的C1q沉积外,尚需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和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儿童C1q肾病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儿童C1q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确诊为C1q肾病患儿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结果4例患儿临床表现及病理均符合C1q肾病诊断标准,其中2例临床表现为难治性肾病,1例为镜下血尿合并蛋白尿,1例为肾炎性肾病、高血压脑病及肾功能异常。光镜下2例呈轻至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表现,1例为轻微病变,1例呈硬化性肾炎。免疫荧光下2例呈满堂亮表现。电镜下均未见明显电子致密物沉积。1例镜下血尿合并蛋白尿患儿加服泼尼松1年后痊愈;1例难治性肾病予足量泼尼松并加用CTX治疗4个月,临床仍无效。1例表现为肾炎性肾病及高血压脑病患儿予泼尼松、骁悉、洛汀新等治疗,随访17个月,肾功能逐步恶化,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另1例失访。随访末患儿自身抗体及血补体均正常。结论C1q肾病是一种较少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治疗效果和长期预后与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C1q肾病是一免疫病理诊断的肾小球肾炎。先由Jones初步描述(1982年),之后Jennette发表报道(1985年)引起关注。至今国内仅有零星报告。本院近年收治2例,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 例1:男,5岁。于2岁半时因浮肿、血尿、蛋白尿在外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用泼尼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对本院2005年5月-2011年8月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N的7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病理特点及免疫分型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组72例。男48例,女24例;年龄1岁5个月~17岁[(8.99±2.94)岁];入院时病程2 d~9 a(平均12.86个月)。临床以血尿起病者58例(包括38例肉眼血尿及5例伴水肿者),以单纯水肿起病者12例,以蛋白尿起病者2例。临床分型为肾病综合征型28例(38.89%)、孤立性血尿型19例(26.39%)、血尿和蛋白尿型13例(18.05%)、急性肾炎型10例(13.89%)、孤立性蛋白尿型2例(2.78%)。病理改变: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40例,局灶增生型肾炎25例、毛细血管内增生型肾炎6例、新月体型肾炎1例。其中伴新月体形成者17例(占23.61%)。免疫组织化学可见多种免疫球蛋白沉积。沉积类型为满堂亮型1例、IgA+IgG+C32例、IgA型8例、IgA+IgM+IgG+C3型17例、IgA+IgM+C3型44例。结论 IgAN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其病情轻重与起病形式无关。病理表现以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为主,免疫球蛋白沉积以复合型为主。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型及血尿和蛋白尿型者病理较重,应尽早行肾穿,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对37例IgA肾病进行临床分型并与肾小球、肾小管间质改变及免疫病理特点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临床分型中单纯血尿(血尿)18例占49%,肾百闻不如一见 综合征(肾病)14例占38%,血尿和蛋白尿3例占8%,肾炎综合征(肾炎)2例占5%,肾小球病理损害以Ⅲ级为主占厮4%,临床各型与肾小球病理损害无相关性。肾小管间质改变24例,血尿组7例占39%,其中I级为43%,Ⅱ级为57%,肾病组均有改变,其中Ⅱ级11例占78%,Ⅲ级3例占22%,血尿和蛋白尿组2例占66%,肾炎组1例占50%,免疫病理改变为IgA16例,IgAG6例,IgAM10例,IgAGM5例,血尿组以单纯IgA沉积为主占66%,肾病组则以IgAM型为主占50%,提示IgA肾病临床以单纯血尿为主,其次为肾病综合征;肾小球病理损害程度与临床分型无相关性,但肾病组肾小管间质均有改变且程度也较血尿组为重。免疫病理血尿组以单纯IgA为主,而肾病组以IaAM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IgM肾病临床及肾组织病理的特点。方法:收集整理2008年4月至200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内科34例IgM肾病患儿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肾组织病理进行分析。结果:34例IgM肾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儿22例(64.7%);病理改变类型:微小病变12例(35.3%),微小病变伴急性肾小管损伤3例(8.8%),轻微病变6例(17.6%),轻微病变伴缺血性损伤1例(2.9%),系膜增生型7例(20.6%),局灶节段硬化型4例(11.8%),局灶增生型1 例(2.9%);肾小球、肾血管及肾脏病理损害总积分随肾组织IgM沉积度增强而增加。结论:本组IgM肾病患儿大多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肾组织学病理类型多样,病理特点以系膜区IgM沉积为主,肾组织IgM沉积强度与肾脏病理损害程度有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5):338-340]  相似文献   

10.
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临床与病理2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和免疫分型的关系,24例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其中应用泼尼松中长程治疗8例,常规使用泼尼松联合CTX冲击治疗10例,泼尼松与雷公藤多苷(30mg/d)联合治疗2例,失访4例。结果根据Lee修改的Meadow标准,I组3例(12.5%),Ⅱ组7例(29.2%),Ⅲ级8例(33.3%),IV级6例(25.0%)。免疫荧光分型:IgA型10例(41.7%),IgA IgG型2例(8.3%),IgA IgM型6例(25.0%),IgA IgM IgG型6例(25.0%)。20例获随访,8例对激素不敏感;2例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后缓解;另10例激素加CTX冲击治疗,8例有效,2例无效,此2例随访病程中出现肾功能不全。提示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的病理改变均较重,以Ⅲ-Ⅳ级改变为主。免疫荧光分型中以IgA型多见。多数对激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免疫球蛋白A肾病与紫癜性肾炎患儿临床病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欧茜  李秋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1):1104-1106
目的对比研究IgA肾病(IgAN)和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理改变的异同,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比较33例IgAN和69例HSPN患儿的临床表现、尿常规、血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免疫球蛋白(Ig)、C3和C4等指标及肾病理活检结果。结果IgAN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病史;临床上以血尿为主,缺乏皮疹、腹痛、消化道出血症状,血红蛋白低于HSPN组。而IgAN和HSPN在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程度、血浆清蛋白水平及血IgG、IgA、IgM、IgE、C3、C4水平及肾病理改变程度及特征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IgAN和HSPN在临床、免疫学指标、病理改变方面极其相似,是否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肾衰竭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临床与病理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2003年10月诊治的急性肾衰竭80例病历资料。结果80例中肾性肾衰63例(78.8%),以肾小球疾病47例(58.8%)居首位;肾前性肾衰15 例(18.8%);肾后性肾衰2例(2.5%)。23例行肾活检,病理改变以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9例(39.1%)最多见,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和新月体肾炎各4例(17.4%),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炎3例(13%),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2例(8 7%),轻微病变1 例(1.3%)。根据不同病因和病理改变特点,予补液、泼尼松口服、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冲击、透析及利尿降压等治疗,治愈31 例(38.8%),好转27例(33.8%),自动出院10例(12.5%),住院期间和放弃治疗中共死亡21例(26 3%)。1996~2003年病死率(9 4%)明显低于1988~1995年(37 5%)(x2=7 85 P<0.01)。结论急性肾衰竭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明确病因,及时对因治疗。肾活检在肾性肾衰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估计中起重要作用。适时透析治疗是急性肾衰竭枪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6月经本院肾脏病理室确诊为IgA肾病的9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2.61,发病年龄(10.6±2.9)岁。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多见(40.2%),其次为孤立性血尿(30.9%),病理类型以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最多见(29.9%),组织分级以Ⅲ级改变为主(52.6%),免疫荧光分型以IgA+IgM型多见(45.4%)。将临床表现由轻到重分为孤立性血尿、血尿蛋白尿、肾病及肾炎综合征3组,病理改变分为Ⅰ~Ⅱ级、Ⅲ级、Ⅳ~Ⅴ级3个级别,行双向有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81,P=0.395);将免疫病理分为单纯IgA沉积型与复合沉积型2组,其临床表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1,P=0.015)。结论儿童IgA肾病以学龄期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与免疫病理分型相关,单纯IgA沉积者临床表现较轻。临床分型与组织分级间未发现显著联系。  相似文献   

14.
C1q肾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在免疫荧光染色时呈高强度C1q沉积,但是其诊断还需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和Ⅰ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1q肾病在光镜下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微小病变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表现为持续蛋白尿或者肾病综合征,且多见于男孩。糖皮质激素仍是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好,但激素抵抗率较高,因此在激素抵抗的情况下,可选择甲泼尼龙冲击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后仍较好。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肺出血6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早期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新生儿肺出血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及病理资料。结果早产、低出生体质量、严重缺氧、感染是新生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肺出血早期临床表现为在原发疾病基础上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肺部出现湿音或湿音明显增加;双肺野透亮度广泛、均匀降低伴小斑点状影,肋间隙增宽为早期X线征象;尸体解剖病理表现为肺水肿伴少量出血。结论对有肺出血高危因素及早期临床表现的患儿,应及早诊断,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5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996~2005年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患儿55例进行详尽的临床病理分析。本组男35例,女20例,发病年龄2~16岁,平均9岁,占同期肾活检的10.5%。结果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占30.9%、孤立性血尿占25.5%、血尿蛋白尿占23.6%、急性肾炎综合征占18.2%、慢性肾炎综合征占1.8%;病理分级以Ⅲ级多见(61.8%),其次为Ⅳ级(21.8%)和Ⅱ级(12.7%),Ⅰ级仅占3.6%;免疫病理分型IgA IgM IgG( C3)型占45.5%,IgA IgM( C3)型30.9%,IgA单独沉积21.8%,满堂亮者1.8%。双向有序χ2检验表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病理分级间存在线性关联,伴蛋白尿者病理改变较重;且临床表现与免疫病理分型间也具有一定相关性,孤立性肉眼血尿患儿中,以IgA型较多见,而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患儿中,IgA IgM IgG( C3)型最多见。对其中24例平均随访39个月,除1例孤立性血尿尿检无改变,1例血尿蛋白尿蛋白尿好转血尿无改善外,其他患儿均明显好转,仅有轻微血尿或微量蛋白尿。结论儿童原发性IgAN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程度关联。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肾炎综合征者病理改变较重,以Ⅲ、Ⅳ级为主,而孤立性血尿者病变较前者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