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秋水仙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2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秋水仙碱治疗组对例,复方丹参治疗组21例。治疗3个月时两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前组为484%、83.9%,后组为19%、52.4%;6个月时两组分别为65%、95%和154%、53.8%。血清肝纤维化格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黄疸型肝炎结合胆红素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SPSS进行分析处理1038例黄疸型肝炎结合胆红素(DB)及相关资料。结果:DB与总胆红素(TBil)呈相关且关系密切,与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值(D/T)、降酶时间、退黄时间均呈正相关,与ALT、刖G均呈负相关,但关系均不密切;与A、AST/ALT、AST、PT-A、年龄、药费、住院时间均无显著相关性。DB诊断、疗效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D/TGUFQO 0.640.12,D/T4组(其低限组D/T0.4)之TB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意义相近,结合胆红素越高,“胆酶渐趋分离”,病情越严重,疗效趋差;黄疸型肝炎之D/T普遍较高,对于肝炎病情程度的判断作用较弱,仅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观察舒肝宁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收的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行恩替卡韦治疗,实验组行舒肝宁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变、细胞免疫状态情况及肝功能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肝功能、中医症候积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血清TBIL、ALT、AST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且实验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达舒肝宁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显著改善了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多加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退黄合剂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用清热利湿、利胆化浊之中草药,煎制成汤剂口服,治疗黄疸型肝炎180例为治疗组,与对照组140例进行症状、体征、肝功、ALT、TBIL对比,综合分析,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人乏力、腹胀症状平均消失天数为8天,恶心、纳呆症状平均消失天数为6天,而对照组病人乏力、腹胀症状平均消失为13天,恶心、纳呆平均消失天数为12天,治疗组病人肝功,ALT平均复常天数为28天,TBIL复常天数为25天,对照组ALT复常天数为47天,TBIL复常天数为42天。结论:退黄合剂具有疏肝健中、逐瘀通经、扩张胆管、消炎利胆之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黄疸型肝炎更为有效的方法,观察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黄疸型肝炎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胺、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退黄汤保留灌肠,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4.4%;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全性:应用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过程中,有6例患者用药后有腹部饱胀感及轻微腹痛,1例因腹部不适不能耐受退出。其余病例均完成治疗,未发现其他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炎的常见后遗症之一,临床极易与肝炎伴发的高胆红素血症相混淆.患者常以间歇性黄疸或隐性黄疸为主诉就诊,但并无先天性黄疸、肝炎、肝硬化及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证据,多数既往有肝炎病史.现将我院2004年10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降酶护肝汤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万江医院收住院的5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自拟护肝降酶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TBiL、ALT治疗后坷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降酶护肝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秋水仙碱临床应用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秋水仙碱 (colchicine,Col)是从百合科秋水仙的球茎和种子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 ,我国云南丽江山慈菇中也含有该物质。用于治疗关节疼痛和痛风。1 949年 ,Col的化学结构被确定 ,证明其第三个环的侧链有抗炎的作用。目前 ,Col除用于治疗痛风外 ,临床应用尚有若干进展。1 痛风Col在痛风治疗中具有三方面价值 :1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2鉴别痛风与其他关节炎 ;3预防痛风发作。近年 ,国外有复合制剂丙磺舒 -秋水仙碱 (Col- Probenecid或 Colbenemid) ,对控制疼痛、预防复发有较好疗效。但应用过程中有时会加重痛风 ,此时宜增加 Col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6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保肝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等方面的改变。结果治疗组肝功能(ALT、AST、TBIL)和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良好的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黄疸的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使用前列腺素E1(治疗组)和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黄疸患者各35例,并观察其症状、体征及肝、肾功能等,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指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黄疸能显著地促进黄疸消退和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6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d(治疗组),62例口服苦参素胶囊0.6 g/d(对照组),观察48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血清HBA DNA阴转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时,治疗组血清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2%比7.8%;36.0%比8.7%;13.6%比3.1%;6.2%比0(χ2=56.32、23.18,均P<0.01).治疗48周时,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则分别为78.0%比9.6%;56.8%比28.7%;32.1%比11.7%;18.7%比6.3%(x2=76.78、21.72、20.61、21.32,均P<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均明显优于苦参素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例,并与应用甘草酸二铵组28例比较,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情况。结果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应用异甘草酸镁组患者在改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复常等方面,比单用甘草酸二铵组明显为优。结论苦参碱注射液与异甘草酸镁联合应用能更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蛇抗酶治疗急性黄疸型乙肝炎的疗效。方法:40例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使用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腹蛇抗栓酶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其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基本相似,而退黄治疗效果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腹蛇抗栓酶治疗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观察苦参素 (天晴复欣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3例 ,与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1例比较。结果 :苦参素组CD4 、CD4 /CD8 治疗后明显提高 ,CD8 降低 (P<0 01) ,优于凯西莱组(P<0 01) ;苦参素组HBeAg、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41 0 %、45 8 % ,凯西莱组为7 3 %、12 2 % (P<0 01)。结论 :苦参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炎保肝作用.方法 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商品名天晴甘美)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恢复速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方面速度快,优于甘利欣.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将该科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住院和门诊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联合组49例和单药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甘草酸二铵、还原性谷胱甘肽保肝治疗10-20 d。联合组患者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采用拉米夫定100 mg和阿德福韦酯10 mg,每天1次;单药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10 mg,每天1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2、24、48、96周抽血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用荧光定量聚合聚链反应检测HBV-DNA水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发率、HBV-DNA〈1×10^3copy/mL患者比例、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后12周,联合组患者ALT复常率、HBV-DNA〈1×10^3copy/mL患者比例、HBeAg转阴率分别为48.98%、55.10%、15.91%,单药组分别为15.69%、23.53%、4.54%,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V-DNA〈1×10^3copy/mL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联合组患者ALT复常率、HBV-DNA〈1×10^3copy/mL患者比例、HBeAg转阴率分别为83.67%、85.71%、52.27%,单药组分别为43.14%、33.33%、15.9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联合组患者ALT复发率、HBV-DNA〈1×10^3copy/mL患者比例、HBeAg转阴率分别为100.00%、97.96%、75.00%,单药组分别为60.78%、47.06%、27.2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6周,联合组的ALT复常率、HBV-DNA〈1×10^3copy/mL患者比例、HBeAg转阴率分别为100.00%、100.00%、81.82%,单药组分别为72.55%、56.86%、38.6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与抗病毒有关的明显不良反应。单药组治疗96周时出现5例病毒学突破。结论拉米夫定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