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义寡核苷酸阻断IGF-IR基因表达对裸鼠移植胶质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建立胶质瘤裸鼠移植模型,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多聚凝胶组、正义核酸组和反义核酸组,反义核酸组在瘤内注射多聚凝胶包裹的反义寡核苷酸,其他每组均作相应的瘤内注射处理。利用多聚凝胶缓释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观察肿瘤的抑制情况、肿瘤病理和IGF-IR表达结果。结果反义核酸组用反义核苷酸开始治疗后的第1周、第2周和第3周,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抑制率分别为65.2%、76.38%和69.6%;而多聚凝胶组和正义核酸组肿瘤生长速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其抑制率在各时间点均低于10%。肿瘤的组织病理发现多聚凝胶组、正义核酸组如同空白对照组(野生型),肿瘤细胞密集分布,呈明显的恶性增殖表现,而反义核酸组肿瘤细胞稀疏,可见部分细胞呈凋亡改变,细胞染色质浓聚边缘化。在空白对照组(野生型)、多聚凝胶组和正义核酸组IGF-IR蛋白均呈高表达,而反义核酸组IGF-IR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IGF-IR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体内胶质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部分肿瘤细胞凋亡。因此,IGF-IR可作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以100 mg/L神经生长因子诱导大鼠PC12细胞7 d后,将细胞随机分为无血清组、氟哌啶醇组、利培酮组(氟哌啶醇组和利培酮组的浓度均分为10,20,40,60,80μmol/L)和血清组,每组5孔。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用Hoechst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1)给予利培酮(20,40μmol/L)72 h后,细胞活性[(64.2±4.4)%,(60.8±3.9)%]高于无血清组[(48.0±2.8)%;P<0.01],而10μmol/L、20μmol/L、40μmol/L、60μmol/L、80μmol/L各浓度氟哌啶醇组的细胞活性[分别为(31.8±3.9)、和(24.4±1.3)%、(14.3±2.6)%、(10.5±2.1)%和(4.1±1.4)%]均低于无血清组(P<0.01)。(2)流式细胞仪检测,利培酮组的凋亡率[(34.6±2.8)%]低于无血清组[(50.7±3.1)%;LSDt-=-16.0,P<0.01],而氟哌啶醇组的凋亡率[(59.3±5.2)%]高于无血清组(LSD-t=8.6,P<0.01);血清组和利培酮组细胞滞留于G1期的比例[分别为(53.5±5.4)%和(71.1±3.7)%]低于无血清组[(81.2±3.0)%]和氟哌啶醇组[(82.1±5.7)%;P<0.01]。(3)无血清组和氟哌啶醇组多见凋亡细胞,其中氟哌啶醇组更明显;而利培酮组偶见凋亡细胞,以核浓缩为主。结论利培酮对PC12细胞有抗凋亡作用,可能是其参与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满霉素(MC)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凋亡模型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10、50、250、500μmol/L)MPP+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中,选择最适当浓度的MPP+建立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模型(MPP+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经不同浓度(0、10、50、100、200μmol/L)MC预处理后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模型的活性,以此筛选出具有最佳保护作用MC浓度建立MC+MPP+组;用电泳法、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检测MPP+组、MC+MPP+组细胞的凋亡率,以及此2组细胞caspase3mRNA的表达,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1)在MPP+为10μmol/L时可见细胞凋亡最典型的梯状DNA条带,以此浓度建立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模型(MPP+组);用100μmol/LMC预处理的MPP+组细胞活性最高(P<0.05),以此作为此后实验用MC浓度。(2)MC+MPP+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mRNA的灰度比值分别为(22.83±2.10)%及68.08±1.14,极显著低于MPP+组的(45.89±2.28)%及86.50±1.43(均P<0.01),但仍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1.05±1.02)%及53.75±1.23(均P<0.05)。结论MC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mRNA表达保护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类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rhHGF)在丝裂霉素C(MMC)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FCM)研究U25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分析不同浓度的rhHGF对低剂量MMC诱导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MC组U251细胞出现细胞凋亡特有的形态学特征,其抑制率和凋亡指数(AI)分别为(43.7±3.2)%和(63.2±3.4)%,较不同浓度的rhHGF加MMC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随着rhHGF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指数呈递减趋势。FCM检测结果表明,MMC主要诱导G0/G1期细胞凋亡而出现凋亡峰,凋亡率25.86%;10和20μg/LrhHGF能特异性抑制MMC诱导U251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15.14%和11.12%。结论rhHGF能抑制MMC诱导的U251细胞凋亡,可能与胶质瘤的复发、耐药等临床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脑胶质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胶质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以端粒酶为靶点治疗脑胶质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以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hTERT)为靶点设计合成硫代磷酸化反义寡核苷酸(PS-ASODN),经脂质体(lipofectin)包裹转染胶质瘤细胞,每隔24h取样。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PS-ASODN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TRAP-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改变。结果PS-ASODN实验组与正义组、错义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较,48h后细胞生长增殖受抑制,端粒酶活性降低(P<0.05),72h时,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实验组对细胞凋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细胞多阻滞于G2/M期。其作用具有序列选择的特异性,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呈时间依赖性。结论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有效地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而促进其凋亡,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bFGF反义寡核苷酸诱导胶质瘤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反义寡核苷酸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将硫代磷酸修饰的bFGF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系TJ905,采用原位细胞死亡检测方法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结果:胶质瘤细胞呈现凋亡的形态改变,PCNA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bFGF反义寡核苷酸可诱导胶质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bFGF基因可作为反义治疗的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   

7.
Celecoxib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elecoxib(塞来昔布)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吖啶橙、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方法。结果通过吖啶橙及电镜检查发现Celecoxib 50μmol/L组细胞凋亡明显多于12.5μmol/L组,FCM检测Celecoxib 50μmol/L组细胞凋亡为15.32%,12.5μmol/L组凋亡为5.83%,不同浓度的Celecoxib对C6胶质瘤细胞有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凋亡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结论Celecoxib对C6胶质瘤细胞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对胶质瘤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IGF-IR反义寡核苷酸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根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IR)基因序列设计了IGF-IR mRNA起始密码子下游的硫代磷酸型反义寡核苷酸和正义寡核苷酸,研究其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反义核酸组、正义核酸组和空白对照组,经细胞计数、MTT法研究反义核苷酸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瘤细胞IGF-I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地降低IGF-IR基因的表达,抑制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24h显效,96h仍有作用,反义寡核苷酸的抑制效果与其作用浓度有关。而正义寡核苷酸对其无抑制作用。同时可见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增殖作用中,能明显下调PCNA蛋白的表达。结论 IGF-IR介导的IGF-I-IGF-IR的自(旁)分泌环对胶质瘤生长极其重要,通过IGF-IR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能较有效地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姜黄素(Cur)对鱼藤酮(Ro)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的帕金森病模型,利用姜黄素进行干预。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鱼藤酮模型组(终浓度:0.1μmol/L),姜黄素干预组(终浓度:0.5μmol/L、1.0μmol/L、5.0μmol/L、10μmol/L)。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AnnexinⅤ-FITC/P双染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IGF-1、Akt、FoxO3a的蛋白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鱼藤酮组较对照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5μmol/L和1.0μmol/L姜黄素干预组可减轻0.1μmol/L鱼藤酮对PC12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明显抑制了鱼藤酮对PC1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与鱼藤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blot结果示:鱼藤酮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5μmol/L和1.0μmol/L姜黄素干预组IGF-1、磷酸化的Akt(p-Akt)、磷酸化的FoxO3a(p-FoxO3a)表达与鱼藤酮组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上结果均显示5.0μmol/L和10μmol/L姜黄素干预组与鱼藤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宜浓度的姜黄素对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PD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其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激活IGF-1/Akt/FoxO3a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反义基因片段抑制胶质瘤细胞IGF-IR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反义基因片段对胶质瘤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基因表达抑制作用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并经图象分析以检测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细胞IGF-IR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地降低IGF-IRmRNA表达,并随着反义核苷酸浓度的增加,其mRNA水平逐渐减少。正义核酸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IGF-IRmR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生物图像分析研究发现;反义核酸组细胞IGF-IR蛋白低表达或不表达,而空白对照组和正义核酸组细胞均呈高表达。结论 针对IGF-IR基因mRNA序列起始密码子及下游序列所设计的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阻止mRNA的翻译功能,使其蛋白产物表达下调,达到封闭或减弱该基因表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浓度锌损伤后PC12细胞的死亡类型和肌苷对该死亡类型的影响。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锌(50、100、200、400μmol/L)或肌苷(0. 1、0. 5、1. 0、2. 0mmol/L)作用PC12细胞12h后的存活率;用Hoechst33342 /PI荧光双染色、Annexin V结合实验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200μmol/L氯化锌、2. 0mmol/L肌苷作用PC12细胞12h后细胞死亡类型的变化。结果 锌从100μmol/L作用浓度开始可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 200μmol/L锌可引起(56. 5±7. 2 )%坏死、(24. 4±2. 5 )%的正常和(19. 1±7. 6 )%的细胞凋亡。肌苷从0. 5mmol/L作用浓度开始可显著提高锌损伤的细胞存活率;与单独锌作用相比, 2. 0mmol/L肌苷降低锌引起的坏死细胞数至(27. 9±2. 2)%,而使正常和凋亡细胞数分别增加到(33. 8±2. 8)%和(38. 4±4. 9)%。结论 随锌浓度的增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肌苷可浓度依赖性地保护锌致伤的PC12细胞;高浓度锌可造成PC12细胞的坏死和凋亡,但肌苷能降低坏死而不是使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的反义基因片段对裸鼠胶质瘤的形成及其病理的影响。方法 体外用反义IGF—IR基因片段孵育胶质瘤细胞,并接种裸鼠体内,了解其肿瘤形成能力及其肿瘤组织学和IGF—IR的表达:结果 野生型C6细胞和正义寡核苷酸孵育的C6细胞在BALB/c裸鼠体内形成肿瘤的潜伏期均为4d,而经反义寡核苷酸孵育的C6细胞在裸鼠体内形成肿瘤的潜伏期为11~12d,肿瘤形成的潜伏期明显延长,肿瘤的生长得到抑制。肿瘤形成7d时,研究发现正义核酸组与野生组肿瘤病理组织学是一致的,且IGF—IR均呈高表达,反义核酸组肿瘤细胞变得稀疏,而且可见部分肿瘤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边缘化,甚至有细胞出现核碎裂等凋亡征象,IGF—IR表达明显减少。而在肿瘤形成的25d时,反义核酸组胶质瘤的病理表现和IGF—IR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和正义核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反义IGF—IR基因片段能抑制裸鼠胶质瘤的形成能力,但逃脱反义IGF—IR基因片段封闭的肿瘤细胞经过体内的增殖可形成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端粒酶反转录酶作为端粒酶蛋白的主要组分,被称为端粒酶活性作用的限速因子,在细胞增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观察长骨造釉细胞瘤中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表达及其反义寡核苷酸对其表达和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6-02/2007-04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完成。体外培养长骨造釉细胞瘤细胞,在24,48,72 h 后采用链酶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作端粒酶反转录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将2.5,5.0 μmol/L 和10.0 μmol/L 不同浓度的端粒酶反转录酶反义寡核苷酸和正义寡核苷酸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长骨造釉细胞瘤细胞,无寡核苷酸混合液的DMEM液作空白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在不同浓度的端粒酶反转录酶反义寡核苷酸和正义寡核苷酸作用下,长骨造釉细胞瘤细胞生长活性及其生长抑制率。 结果:①体外培养的长骨造釉细胞瘤细胞可表达端粒酶反转录酶,在5.0,10.0 μmol/L 反义寡核苷酸作用下,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表达明显受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②端粒酶反转录酶反义寡核苷酸能明显抑制长骨造釉细胞瘤细胞增生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  结论:一定浓度端粒酶反转录酶反义寡核苷酸能序列特异性地抑制长骨造釉细胞瘤细胞端粒酶反转录酶表达和增生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巴胺在鱼藤酮细胞毒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鱼藤酮(1μmol/L)处理PC12细胞,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DHR123荧光强度;并采用多巴胺耗竭剂-利血平预处理3小时,观察上述指标。结果 1μmol/L鱼藤酮处理PC12细胞24小时,导致细胞活力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吸光度为0.730±0.01(正常组为1.112±0.025);利血平(1μmol/L和5μmol/L)预处理后再给予鱼藤酮,孵育24小时后,吸光度分别为0.945±0.02和1.06±0.03,细胞活力较鱼藤酮组显著升高(P<0.05)。鱼藤酮处理24小时,过氧化物水平升高至正常组的281%,而利血平(1μmol/L和5μmol/L)预处理后,分别降至正常组的248%和232%,与鱼藤酮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巴胺介导了鱼藤酮对多巴胺能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6—羟基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其可能分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神经毒素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诱导PC12细胞死亡本质及其可能分子机制。不同剂量 6 OHDA处理PC12细胞 2 4h后 ,分别用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TUNEL染色和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 ;5 0 μmol/L 6 OH DA处理PC12细胞 2 0h后 ,用RT PCR检测caspase 3表达 ;用westernblot检测Caspase 3p32蛋白酶原的切割。结果如下 :①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凋亡百分率 ,对照组为 1.10 %± 1.14% ,30 ,4 0 ,5 0 μmol/L 6 OHDA处理组分别为 4 .73 %± 1.0 6% ,10 .15 %± 1.2 1%和 19.94 %± 2 .5 1% ,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4 0 ,5 0 μmol/L 6 OHDA处理组透射电镜、TUNEL染色均证实存在大量凋亡细胞 ;5 0 μmol/L 6 OHDA处理组DNA电泳呈现一定间隔的“梯状”条带。② 5 0 μmol/L 6 OHDA处理组caspase 3mRNA水平增高约一倍 ,并且检测到Cas pase 3p2 0活性片段。本研究提示 6 OHDA能诱导PC12细胞凋亡 ,并呈剂量依赖性 ;激活Caspase 3蛋白酶可能参与 6 OHDA诱导PC12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Bcl-2反义核酸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SH的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设Bcl-2反义核酸ASODN组、正义核酸SODN组、脂质体组及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Bcl-2反义核酸对SK-N-SH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ASODN组72h细胞增殖抑制率达(68.24±2.41)%,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ASODN可使SK-N-SH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72h细胞凋亡率达(23.25±2.34)%。结论 Bcl-2反义核酸可抑制SK-N-SH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7.
反义IGF-IR基因片段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材料与方法1 .寡核苷酸的设计、合成 :根据IGF IRcDNA序列 ,设计的正义寡核苷酸为 5 A A GTCTGGCTCCG GAG G A 3 ,反义寡核苷酸为 5 T C CTCCGGAGCCAGAC T T 3 ( 为硫代磷酸修饰的碱基 ) ,由中科院上海细胞所合成和纯化。2 .细胞培养 :大鼠C6胶质瘤细胞培养于 1 0 %CSDMEM中 ,置 37℃、5 %CO2 培养箱中培养。3 .光镜 :细胞悬液接种于含无菌玻片的培养瓶中 ,培养 6h。分组如下 :反义组 ,加入反义寡核苷酸1 0 μmol/L ;正义组 ,加入正义寡核苷酸 1 0 μmol/L ;空白组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疑似脑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性脑梗死及脑梗死早期的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变化及阿司匹林对血浆LPA的影响。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抽提、分离溶血磷脂酸,以定磷方法测定疑似脑供血不足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3例血浆LPA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对疑似脑供血不足组和TIA组的36例患者,每日给阿司匹林80mg顿服,1月后复查LPA并与服药前比较。结果疑似脑供血不足、TIA、进展性脑梗死及脑梗死早期患者的血浆LPA水平分别为(3.98±0.75)μmol/L、(5.26±0.97)μmol/L、(4.41±0.61)μmol/L、(2.78±1.01)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00±0.70)μmol/L(均P<0.05)。经阿司匹林干预者1个月后复查血浆LPA为(1.93±0.58)μmol/L,与服药前(4.23±1.15)μmol/L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结论血浆LPA水平的测定可能有助于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口服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LPA水平。  相似文献   

19.
砷剂对胶质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不同胶质瘤细胞系的作用以及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观察As2O3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Hoechst 33342/PI双染荧光和TUNEL观察C6胶质瘤细胞与9L胶质肉瘤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Annexin-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MTF法发现As2O3在0.5-8.0μmol/L的浓度均可显著抑制C6与9L胶质瘤细胞株的生长;透射电镜、Hoechst 33342/PI双染荧光和TUNEL观察均显示两种胶质瘤细胞发生了显著的凋亡形态改变;Annexin-v-FITC/PI法检测显示随As2O3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C6与9L胶质瘤细胞株的凋亡率明显上升,而在相同时间及浓度下9L胶质瘤细胞株凋亡率要小于C6胶质瘤细胞株.结论 As3O3可诱导C6和9L胶质瘤细胞株产生凋亡,并且其作用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α 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PC12细胞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模型 ,应用Hoechst 332 5 8核染色法、流式细胞术 (FCM)、TdT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等方法 ,检测α 触核蛋白片段 (NAC ,thenon β amyloidcomponent)聚合物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NAC聚合物 10、15、2 0 μmol/L浓度组 ,Hoechst332 5 8核染色法可见染色质浓聚、核固缩和凋亡小体 ;FCM显示凋亡峰出现 ,3个组的凋亡率分别为 (19 75± 1 87) % ,(30 37± 2 35 ) % ,(4 3 1± 5 4 1) % ,较对照组 (3 5 2± 0 4 6 ) %显著增高 (P均小于 0 0 5 ) ,3个组两两之间也存在差异 (F =6 4 2 9,P <0 0 1) ;TUNEL可检测到凋亡细胞DNA发生双链断裂。对照组和 2 5 μmol/L浓度组未发现凋亡。 结论 一定浓度的NAC聚集物可以诱导PC12细胞发生凋亡 ,提示体内发现的α 触核蛋白异常聚集可能通过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凋亡这一机制参与该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