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娟  张铭光  李罗红  陈爽 《华西医学》2010,(10):1905-1906
目的总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systemic stent shunt,TIPS)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2006年1月-2009年8月行TIPS患者119例,术前加强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和各项准备,术后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好转出院。结论TIPS是治疗肝硬化的一种新兴的介入治疗术,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及时发现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易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危及病人生命的常见危急重症之一,急性出血时死亡率高达40%~50%[1]。我科于2003年5月~2009年12月对70例晚期肝硬化病人施行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70例病人均圆满完成了TIPSS,整个手术过程顺利,病人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 stent-shunt,TIPSS)联合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s embolization,PTVE)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7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TIPSS联合PTVE的围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患者出现轻微肝性脑病,1例出现皮肤黏膜下出血,经治疗和护理均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做好物品和患者准备,心理护理;术中娴熟的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预防对提高手术安全性与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的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 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对因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入院的4例患者施行了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11Ps),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4例患者TIPs术均成功,成功率100%,3例患者术后病情得到控制,护理效果满意,无并发症的发生,好转出院;1例因凝血功能差,腹腔出血,经止血、输血等抢救失败于术后7 h死亡.结论 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严格按医嘱用药,做好出院指导,可有效防止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DFI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联合监测在肝硬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术后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4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经TIPSS术前、术后进行CDFI和RTE检查.观察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和血流变化情况;通过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分析肝硬化弥散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TIPSS术后门静脉内径变小,门静脉、脾静脉流速增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静脉内径改变不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PSS术后蓝色领域百分比增高,复杂度、峰度、偏度减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IPSS术前、后应变均值、标准偏差、对比度、均等性、杂乱度、一致性及相关性改变不明显.结论 CDFI技术在观察TIPSS术前后血管内径、血流速方面改变比较明显;RTE能观察到肝硬化TIPSS术后肝硬度的改变情况.二者联合诊断肝硬化TIPSS术后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李伟  梁翠萍  李肖 《华西医学》2008,23(2):363-363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 hepatic portasystemic shunt,TIPSS)是一项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新技术,它是通过介入放射学的方法,在肝内建立一条连接门静脉与肝静脉的限制性分流通道,从而达到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的目的[1]。我室于2006.5~2007.3对3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TIPSS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S)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40例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及顽固性腹水患者介入治疗行TIPSS术,分析各种并发症所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预防减轻并发症。结果:40例肝硬化门脉、顽固性腹水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TIPSS术后针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并发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顺利有效地实施TIPSS术。  相似文献   

8.
毕向军  杨冬华  陈繱湖 《新医学》2001,32(11):665-666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途径经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对2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TIPSS手术,术前常规检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行胃镜检查,术中检测分流前后的门静脉压力,术后追踪观察临床症状并定期进行肝功能多普勒超声影像检查。结果:28例术后1周内有4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发生率达14%,患者生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与术前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及主要临床表现和出血原因呈正相关(P<0.01)。结论:TIPSS术后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胃、十二指肠黏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在经门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vstemic Stent—Shuant,TIPSS)治疗和预防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8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在放射科无菌导管室进行经门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结果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术后2周死亡,其余17例均存活,最长36个月。结论TIPSS治疗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是最安全有效的,但由于术后活动受限,症状多,易出现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护理是十分关键的。  相似文献   

10.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TIPSS术后随访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后支架内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46例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s,TIPSS)的肝硬化患者 ,共82例次超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支架内有无血流及多普勒信号,支架内最高流速(Vmax ),门脉分支血流方向.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支架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6%(19/ 23)、93.2%(41/44),诊断闭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12/12)、95.7%(67/ 70).所有82例次超声检查均观察门脉分支的血流方向,支架通畅时45.5%(20/44)出现离肝血流,而在支架狭窄或闭塞时,10.5%(4/38)出现离肝血流.所有超声检查均与X- 线造影对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判断支架功能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TIPSS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