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俊枝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212-2214
【目的】分析不同体位对剖宫产产妇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平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院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90例足月单胎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三组均给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A组产妇采用平卧位,B组取10°头高位,C组取20。头高位,比较三组麻醉前(T0)、麻醉后1min(T1)、3min(T2)、5min(T3)、10min(T4)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及麻醉情况。【结果】①T0、T1、T4时点各组HR、SBP、DB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T0比较,A组T2、T3时HR上升,SBP、DBP降低(P〈0.05),而B、C两组心率及血压均无明显变化,A组T2、T3时HR、SBP、DBP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麻醉不同时间B、C组左右侧感觉阻滞平面差异低于A组(P〈0.05),麻醉8min、10min及术毕,三组左右侧阻滞平面差异均缩小,B、C组缩小幅度高于A组(P〈0.05);③三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B、C组麻黄碱使用例数低于A组,C组低于A组(P〈0.05),A组麻黄碱用量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P〈0.05),C组追加局麻药例数高于A、B组(P〈0.05),B组体位调整例数低于A、C组(P〈0.05);⑤B、C组血压降低、胸闷、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10°头高位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理想体位,产妇麻醉平面控制佳,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导尿时机对择期手术病人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将9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常规导尿组)、B组(麻醉前用药后15min导尿组)、C组(麻醉后导尿组),比较3组病人导尿前、中、后的心率的变化。[结果]A组血压、心率在3个测量时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病人麻醉前用药后15min导尿和麻醉后导尿病人血压及心率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不同给药方式对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经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麻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艾司洛尔组(艾司洛尔1mg/kg);C组为乌拉地尔组(乌拉地尔0.5mg/kg);D组为艾司洛尔+乌拉地尔组(艾司洛尔0.5mg/kg+乌拉地尔0.25mg/kg)。用药组药物于诱导前5min静脉注射,对照组注射2ml生理盐水。麻醉诱导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丙泊酚和维库溴胺。插管完成后接麻醉机,吸入1%~2%的异氟醚及间断静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记录给药前,给药后5min,插管后1min、3min、5min和1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的值,并计算相应的收缩压和心率的乘积(RPP)值。结果血压:SBP、DBP与A组和给药前相比,给药后C、D组明显下降(P〈0.05);插管后1min、3min,C、D组明显低于A组(P〈0.05)。心率:与A组和给药前相比,给药后B、D组明显降低(P〈0.05);插管后1min、3min,B、D组明显低于A组(P〈0.05)。RPP值:与A组和给药前相比,B组(P〈0.05)、C组(P〉0.05)和D组(P〈0.05)均下降;插管后1min、3min、5min,D组明显低于A组(P〈0.05);插管后1min、3min,B、C组均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更能有效预防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在实施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术前或术中冰冻确诊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均采用高位(T3-4)硬膜外阻滞,应用单纯利多卡因,浓度分别为A组1%、B组1.33%、C组1.6%。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前基础、注入首剂追加局麻药后5、10、15、30min及术毕的无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麻醉阻滞范围及麻醉效果。结果:A、B、C3组在麻醉起效时间、阻滞范围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追加局麻药后10、15min时MAP、HR、SpO2B、C两组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B、C两组均较自身麻醉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C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效果B、C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B、C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鲒论:乳腺癌根治术应用1.33%利多卡因实施麻醉更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旧麻醉方法对颌下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颌下区手术病人45例,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全身麻醉,B组采用单纯颈浅丛神经阻滞,C组颈浅丛神经加下颌神经联合阻滞,分别记录基础值、术始、手术关键操作时(最高值)、标本切除后5min的SBP、HR值以及麻醉费用。结果三纽SBP、HR值在基础值、术始、标本切除后5min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SBP、HR值在手术关键操作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费用显著高于B、C组麻醉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组麻醉效果满意,且费用又低,故最为实用。  相似文献   

6.
袁明清  张艳萍 《临床医学》2006,26(12):19-22
目的比较0.5%、0.75%左布比卡因和0.5%、0.75%布比卡因用于低位硬外阻滞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左布比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下肢手术接受硬膜外阻滞麻醉的病人76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19例)用0.5%左布比卡因20ml,B组(19例)用0,5%布比卡因20ml,C组(19例)用0.75%左布比卡因20ml,D组(19例)用0.75%布比卡因20ml,手术部位为股都及其以下区域。硬外穿刺间隙为第3~4腰椎棘间隙,骶向置管3cm。注药后测定阻滞平面和起效时间,判定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记录术后创口开始疼痛时间和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并记录可能的并发症。结果A组和C组各1例阻滞失败外,四组其余病例阻滞起效时间均〈12min(P〉0.05);注药20min后C组和D组分别有12例和13例下肢完全不能举动,A组和B组无一例下肢完全不能举动(P〈0.01);A组运动阻滞程度低于B组,而痛觉阻滞时间长于B组(P〈0.01);A组和B组运动阻滞程度、痛觉阻滞时间及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均低于C组和D组(P〈0.01);C组痛觉阻滞时间明显长于D组,运动阻滞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1),而运动阻滞程度相似(P〉0.05)。感觉阻滞优良率100%。无局麻药中毒病例及特殊并发症出现。结论0.75%左布比卡因和0.750k布比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效果相似并具有一定的术后镇痛效应,0.5%左布比母因可用于肌松程度要求低的下肢手术,0.75左布比卡因适用于任何下肢手术的硬膜外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7.
MECT治疗前后麻醉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不同麻醉药品对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90例MECT治疗适应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均首先静脉注射阿托品,然后分别静脉注射硫喷妥钠、依托咪脂、丙泊酚,再分别静脉注射琥珀酰胆碱,于麻醉前、麻醉后、刺激时、刺激后2min、4rain末分别记录两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平均动脉压除A组麻醉后、C组通电2min末、4min末与麻醉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三组其它各时点测评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1);C组麻醉后显著低于A、B两组(P〈0.01);A组麻醉后显著低于B组(P〈0.05)。心率测评三组麻醉后各时点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1);C组在刺激时显著低于A、B两组(P〈0.01),其它各时点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MECT治疗麻醉诱导时,能有效控制患者应激而导致的心率加快、血压骤升等应激反应,可作为首选麻醉药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全身麻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小潮气量(VT)、低气道平台压(Pplat)联合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与单纯常规潮气量通气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为老年病人腹腔镜上腹部手术的全麻选择安全、有效的通气方式。方法36例ASAⅠ或Ⅱ级全身麻醉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例。A组机械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加0.5kPa PEEP,VT=6mL/kg,呼吸频率(f)=16min;B组机械通气模式为IPPV加1.0kPaPEEP,VT=6mL/kg,f=16min^-1;C组机械通气模式为IPPV,VT=9mL/kg,f=12min^-1。观察并比较各组术前、麻醉插管后30min、拔管后15min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术中的气道峰压(Ppeak)。结果麻醉插管后30min,A组Ppeak较B、C组明显降低(F=17.61,q=5.43--8.84,P〈0.05)。拔管后15min,A组PaO2较B、C组则明显升高(F=11.18,q=2.42~7.43,P〈0.05),A-aDO2较B、C组明显降低(F=66.46,q=3.95~16.25,P〈0.05);B组PaCO2较A、C两组明显升高(F=5.95,q=3.44~3.81,P〈0.05)。其他时点A、B、C3组PaO2、PaCO2、A-aDO2、MAP、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潮气量、低气道平台压联合低水平PEEP通气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的动脉氧合,是老年病人腹腔镜全麻上腹部手术安全、有效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异丙酚联合应用不同药物在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人工流产患者120例,分为3组各40例,A组单用异丙酚,B组异丙酚配伍氯胺酮.C组异丙酚配伍芬太尼。记录3组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恢复正常行走时间及患者麻醉前后的MAP、HR、SpO2。结果B、C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小于A组(P〈0.05);A、C组麻醉后MAP值显著小于麻醉前(P〈0.05);A组清醒时间、恢复正常行走时间比B、C组短(P〈0.05)。结论 异丙酚联合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可加强镇痛,减少异丙酚用量。  相似文献   

10.
参附注射液预注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间的循环稳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sF)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老年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参附组(SF组)和对照组(C组)各100例。SF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注射SF注射液100ml,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5min后开始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2mg/kg,芬太尼4o.g/kg,异丙酚2mg/mg,于麻醉前静息状态下、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3min、5min、10min、15min分别测定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F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及插管时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预注在维持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防治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痛的效果。方法90例ASk Ⅰ~Ⅱ级采用丙泊酚注射液诱导全麻病人,随机分成六组,各15例。A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1(含量50mg),6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B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3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C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1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D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后用压脉带扎于肘部印秒后开始静推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E组静推氟比洛芬酯60s后开始静推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F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后即刻开始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结果疼痛发生率及疼痛评分: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组、F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组或F组与A组或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对预防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痛有效,用药后即刻予丙泊酚注射液时对注射痛预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预防性注射参附注射液对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下行前列腺电切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70~85岁、ASA分级为Ⅰ~Ⅱ级、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前列腺电切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参附组(A组)30例和对照组(B组)30例。将参附注射液按1mL/kg溶于生理盐水200mL,A组于麻醉前20min输注完毕,B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记录入手术室后,麻醉即刻,麻醉后10、20、30、40、50、60min内患者的体温,同时观察有无寒战发生。结果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两组观察对象麻醉后10min体温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比较,A组体温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寒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前预注参附注射液对前列腺电切患者体温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降低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邵丽  杨鲜妮  陆卫忠  全超坤 《临床荟萃》2014,29(11):1224-1227
目的:评价三通喉罩(three-way laryngeal mask airway,TLMA)通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麻醉风险评估(ASA)Ⅰ~Ⅱ级的患者60例,按分层抽样原则分为3组(n =20):局部麻醉组(A 组),全身麻醉内镜面罩通气组(B 组)及全身麻醉 TLMA 通气组(C 组)。3组均采用超声雾化器吸入2%利多卡因15分钟进行表面麻醉;B 组和 C 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异丙酚1.5 mg/kg,微泵连续输注异丙酚6.0 mg·kg-1·h-1维持麻醉。B 组通过内镜面罩供氧,C 组插入 TLMA 控制呼吸。记录患者基础值(T0)、纤维支气管镜入声门前(T1)、入声门(T2)、入声门后3分钟(T3)、活组织检查(T4)、出声门(T5)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氧饱和度(SaO 2)变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静脉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水平。结果 A 组 SBP、DBP 和 HR 在 T2、T3、T4、T5时均显著高于 T0(P <0.01),也显著高于B 组和 C 组(P <0.01)。A 组的 E、NE 和 DA 在 T2、T3、T4、T5时显著高于 B 组和 C 组(P <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时,TLMA 通气效果满意,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水平更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盐酸多沙普仑用于右旋美托咪定全麻患者围麻醉期的催醒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成人骨科全麻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右旋美托咪定(DEX)+盐酸多沙普仑(DOX) B组:DEX+生理盐水.麻醉诱导插管后5 min开始,两组均给予DEX负荷量1 μg/kg,既以 0.6~0.8 μg/(kg·min)泵注维持,术毕前10 min停药.A组术毕拔管后即刻给予DOX 1 mg/kg,B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5 min(T0)、插管后 5 min(T1)、停止所有麻醉药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5 min(T4)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 患者术前(T'0)、拔管时(T'1)及拔管后 10 min(T'2)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 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各时点SBP、DBP、HR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SAS评分在T'2时A组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两组患者拔管反应评分及恶心呕吐、寒颤、术中知晓等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用于麻醉维持可提供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镇静作用,全麻恢复期更平稳 多沙普仑对右旋美托咪定麻醉术后的催醒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简称高渗晶胶体)用于术中早期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后其对血流动力学、电解质、乳酸的影响.方法 将45例手术中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胃肠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2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确诊术中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状态时,观察组术中输入高渗晶胶体,对照组:常规输入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简称等渗晶胶体).观察2组患者输液前和输液后10、30 min,1、2h时的SBP、DBP、HR和尿量的变化;入室时、输液后30 min、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h血Na+、K+、Ca2+浓度及血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输液10 min后SBP、DBP均较输液前升高、HR减慢(P<0.01).观察组患者输液后10、30 min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2组液体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均有效,总有效率均为100.0%,但观察组显效率(73.9%)较对照组(54.5%)更高(P<0.05).2组入室时、液体输注前后K+、Na+及Ca2+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输液后30 min,观察组Na+浓度较入室时明显升高(P<0.05),手术结束时Na+浓度恢复到入室时水平.2组患者输液后30 min血乳酸值均较入室时降低,但观察组血乳酸水平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 高渗晶胶体对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改善组织微循环灌注等方面较等渗晶胶体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60岁,随机分成两组(n=30).L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 5%左旋布比卡因15 mg+10%葡萄糖1 mL配成重比重液,B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5%布比卡因15 mg+10%葡萄糖1 mL配成重比重液,观察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上界、感觉阻滞开始消退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麻醉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上界、感觉阻滞开始消退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阻滞程度2~3分者,L组低于B组(P〈0.05).L组感觉阻滞开始时间和运动阻滞程度短于B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B组在麻醉后30 min时收缩压(SBP)较L组有明显降低(P〈0.05),而心率(HR)和舒张压(DBP)无明显改变.[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具有满意的麻醉效果且手术后运动阻滞恢复更快,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是临床上布比卡因的良好替代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乌拉地尔复合舒芬太尼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择期腹部手术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当达到拔管指征时,B组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2~0.3mg/kg,A组不给予.观测比较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2min和5min时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B组拔管前后各时点各项指标值无明显波动(P>0.05),且拔管后2min已恢复至拔管前水平,A组拔管即刻及拔管后各时点各项指标值与拔管前比较,以及与B组同时点各项指标值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乌拉地尔复合舒芬太尼可预防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醋酸林格氏液(勃脉力A)在肝癌根治术中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将42例拟于全麻下行肝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术中分别静脉输入勃脉力A(A组)和乳酸林格氏液(B组)。术中胶体液和血液制品的输入根据血压(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和血红蛋白(Hb)等进行调节。于麻醉前(TO)、手术开始时(T1)、肿物切除后(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8h(T4)采取动脉血检测并记录血气、电解质及乳酸值,据检测结果适量输注碳酸氢钠、氯化钾及葡萄糖酸钙,并分别记录用量。结果:两组患者晶体、胶体液和血液制品输入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B组,A组使用碳酸氢钠的剂量显著降低,葡萄糖酸钙的剂量显著升高(P〈0.05);氯化钾使用剂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乳酸值、pH值、BE值在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乳酸值、pH值、BE值在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勃脉力A用于肝癌根治术有利于动脉血酸碱平衡的稳定,对稳定机体内环境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但可引起血钙离子浓度降低,注意加强监测,并补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氟比洛芬酯对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10例择期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氟比洛芬酯组,每组105例。于切皮前30 min,对照组静脉注入等量生理盐水10mL,氟比洛芬酯组经静脉注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 mg。分别记录患者麻醉前10 min(T0)、切皮时(T1)、切皮后10 min(T2)、切除腺体时(T3)以及拔管时(T4)的血流动力学(SBP、DBP、HR)的变化以及术后口述描述评分(VR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氟比洛芬酯组T1-4时SP、DP均降低,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比洛芬酯组离开手术室时无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对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减轻术后疼痛,术后恢复更为舒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喉罩联合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择期拟行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48例(ASAⅠ~Ⅱ级),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四组(n=12)。(A组):食管引流型喉罩+骶管阻滞联合全麻组,(B组):气管导管+骶管阻滞联合全麻组,(C组):食管引流型喉罩+全麻组,(D组):气管导管+全麻组。比较各组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变化、麻醉期间呼吸力学参数变化、麻醉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气腹前后血流动力学波动不明显;气腹后四组的气道峰压、平台压均明显高于气腹前(P〈0.05)。气腹后A组、c组的漏气率明显高于B组和D组(P〈0.05)。四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B组睁眼时间、拔除喉罩或导管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5)。A、B、C三组OAAS评分达5级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5)。各组围麻醉手术期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联合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麻醉安全可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