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贵州省龙里县民主乡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寒地区燃煤污染型地氟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国家统一调查及检测方法进行。结果 调查点居民日人均总摄氟量为 6~ 8mg,其中 5 0 %以上由辣椒摄入。调查点总摄氟量及尿氟等远未达到贵州西北重病区的水平 ,但病情平行。与我省西北重病区比较 ,调查点居民氟骨症有以下特点 :无混合型和软化型 ;疏松型中无中度以上患者 ,疏松型中女性与男性患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区辣椒摄氟途径将成为主要流行环节。高寒潮湿加重地氟病对机体的危害。饮食结构对氟骨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体总摄氟量和氟骨症患病情况间的确切剂量-效应关系,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家庭手压井饮水含氟量的不同,分别从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村瓦庙村和非病区村新淮村抽取调查对象,观察日均总摄氟量和氟骨症患病情况,并把两村的调查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根据每个调查对象日均总摄氟量分为5个剂量组(<2.00、2.00~、3.00~、4.00~、≥5.00 mg/d),分析日均总摄氟量和氟骨症患病情况的关系.结果 瓦庙村氟骨症检出率为31.06%(41/132),新淮村未发现氟骨症患者(0/35).调查对象随着日均总摄氟量的升高,氟骨症的检出率明显增加,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Quadriatic fit模型拟合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2.624-6.855x+3.424x2,r=0.997).根据剂量-效应关系计算的总摄氟量的基准剂量95%可信限的下限值为2.50 mg/d,由此可得日均总摄氟量的参考剂量为2.50 mg/d.瓦庙村氟骨症患者[(5.09±1.20)mg/d]和非氟骨症者[(3.08±1.12)mg/d]的日均总摄氟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2,P<0.01).结论 在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日均总摄氟量和氟骨症检出率间呈正相关剂量-效应关系,日均总摄氟量的参考剂量(2.50 mg/d)低于<人群总摄氟量卫生标准>(WS/T 87-1996)的要求(3.50 mg/d).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性砷氟联合中毒病区雷诺氏症象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氟中毒病区和对照区;居民甲皱微循环有异常改变;甲皱及耳皮温降低;指端冷水复温时间延长;血压值增高;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速度下降;微血管充盈差,灌流量下降,表现为较明显的微血管痉挛倾向和末梢微循环障碍。单纯氟中毒病区居民电有末梢微循环的改变,但程度轻微。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西藏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藏族成人总摄氟量、总摄铝量和经砖茶摄氟量、摄铝量。方法选择西藏昌都县卡若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采集主食、副食、饮水、砖茶、茶水(酥油茶)检测含氟量、含铝量,计算人均总摄氟量、总摄铝量和经砖茶摄氟量、摄铝量。结果卡若村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55.88%,其中中度检出率35.29%,重度检出率5.88%。饮水含氟量0.10mg/L、含铝量(0.04±0.01)mg/L;砖茶含氟量(1139.0±138.7)mg/kg、含铝量(3888.5±474.1)mg/kg;砖茶饮料含氟量(3.68±1.44)mg/L、含铝量(9.31±4.11)mg/L,人均总摄氟量9.97mg/d,其中经砖茶摄入9.30mg/d,占总摄人量93.28%;人均总摄铝量41.50mg/d,其中经砖茶摄入29.25mg/d,占总摄入量70.48%;居民尿含氟量为(2.66+1.39)mg/L、含铝量为(4.55±3.74)mg/L。结论西藏昌都县卡若村为饮茶型氟中毒重病区,与饮用砖茶含氟量、含铝量较高有关,可能是饮茶型氟铝联合中毒。  相似文献   

5.
贵州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总摄氟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贵州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重病区总摄氟量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地氟病重病区村作了流行病学现况和回顾性调查。结果 4个历史重病区村儿童氟斑牙总体检出率达90%以上,缺损型达40%以上,临床氟骨症检出率达40%以上,其中重度检出率达5%以上,但8、9岁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16岁组临床氟骨症检出率已经显著下降,未见儿童长骨畸形患者。20世纪90年代前历史重病区村日人均总摄氟量30 mg以上,近年仍达18 mg。氟来源的摄入构成顺序依次为辣椒〉玉米〉大米〉蔬菜〉饮水〉空气,这与10年前构成截然不同。2个对照村地氟病病情显著低于历史重病区村,但其患病时间等分布情况与历史重病区村类似。结论近10年贵州省地氟病重病区总摄氟水平显著降低,病情得到显著控制。但是,历史重病区氟污染仍然十分严重,摄氟量仍然较高。病区摄氟途径构成明显改变,通过烘炕干辣椒摄氟途径需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云南省昭通市氟中毒病区居民发氟、砷、硒水平,为氟中毒病区居民健康状况的评价及氟中毒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昭通市氟中毒病区县(镇雄、威信县)采集居民发样65份.其中41份发样采自6个病区乡镇的中、重度氟斑牙患者,24份发样采自作为对照的1个非病区乡,发样含氟量用高温燃烧水解一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含砷、硒量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结果 氟中毒患者的41份发样中,氟、砷、硒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9.09±18.36)、(1.50±1.04)、(2.87±3.12)mg/kg;对照居民的24份发样中.氟、砷、硒平均水平分别为(17.02±16.63)、(0.29±0.22)、(1.28±0.73)mg/kg.氟中毒患者与对照居民发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砷、硒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昭通市氟中毒病区存在轻度砷污染,可能会加重病区氟中毒的发生与流行.高氟混煤烘烤后的粮食在给居民造成氟中毒的同时.可能也带来了硒元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砷中毒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是滞存在燃煤污染型砷中毒,以及危害程度和主要临床表现。方法 根据氟中毒病区分布,对其环境砷背景及致人群中毒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石煤、土壤、粮食、空气、水源、蔬菜、茶叶、头发、尿,用无色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砷含量测定。结果 发现燃用高砷煤可污染空气及食物,使居室空气砷含量超过国家规定达700倍,致存放的粮食含砷量显高于对照点。检出患病率为10.7%(以皮肤色素改变,粗糙、皲裂、脱屑为主)。患病率随年龄增长与尿砷、发砷呈正比上升。结论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伴有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对环境和人群有一定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16  
目的进一步证实陕南环境砷与燃煤污染型砷中毒之间的关系,查清陕南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的病区范围、病情程度和受危害人口。方法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把调查范围扩大到整个石煤产区和燃用石煤的地区。分析石煤、玉米、辣椒和头发含砷量与患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调查的8个县、区均有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分布,病区范围与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重叠。砷中毒患者总检出率达19.26%,病例以轻度为主,男性多于女性(P<0.05),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P<0.01)。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脱失,其次为皮肤色素沉着(P<0.01),掌跖角化的检出率仅为0.75%。石煤砷与玉米、头发砷呈正相关(P<0.05),与辣椒砷的相关性不明显。石煤砷与病例检出率之间呈相关关系(P<0.05),辣椒、头发砷与病例检出率之间相关性极为明显(P<0.01)。玉米砷与病例检出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调查的8个县、区均为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且为“氟砷联合中毒”病区。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人群摄氟量与尿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水氟与尿氟之间关系及意义已有很多资料报道,但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地区人群摄氟量与尿氟的关系及意义如何?报道很少,现将本文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调查点选择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选7个摄氟量不同的观察点;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选7个水氟含量不同的观察点。1.2 尿样采集及检测 每个观察点随机抽取若干儿童、成人晨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1.3 摄氟量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六盘水地区地方性氟中毒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贵州省六盘水地区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的流行状况。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对六盘水市水城县金盆、双嘎、陡箐3个病区乡和花嘎乡(对照)的8-12岁儿童进行总摄氟量和氟斑牙现状调查以及尿氟测定。结果①金盆、双嘎、陡箐3个病区儿童总摄氟量超过我国燃煤型病区儿童总摄氟量卫生标准5.26-9.87倍;②总摄氟量与氟斑牙病变程度和尿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1、0.421(P<0.05)。结论进一步作好病区防氟改灶和健康教育工作是六盘水病区防治地氟病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12  
目的全面了解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为制定全省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制策略和规划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全省燃煤地区的燃煤方式、食物干燥与保存方法、环境介质含氟量、8~12岁儿童氟斑牙和尿氟水平、成人氟骨症情况等进行横断面抽样调查。结果燃煤地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5.99%,16岁以上人群氟中毒临床症状体征阳性检出率为27.03%,其中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57.47%,重度氟骨症检出率为7.13%;病区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贵阳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等7市(地、州),重病区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病区人口约1900万。结论贵州省地氟病流行现状仍然严峻,流行程度有所降低,但病区范围呈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福建省地方性氟中毒轻、中病区现状。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轻病区村6个,中病区村4个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测定饮用水氟、8~12岁儿童氟斑牙和尿氟、对16岁及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10个病区村饮水氟均值均低于1.0 mg/L,9个村儿童氟斑牙低于30%,10个病区村儿童尿氟几何均数均未超过1.4 mg/L。临床氟骨症检出率4.42%,X线氟骨症检出率19.82%。结论饮水型氟中毒实施改水措施效果显著,临床与X线氟骨症诊断标准的衔接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1991-2005年广东省丰顺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1991-2005年广东省丰顺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实施改水降氟防治措施后的病情动态。方法在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大寨村、湖陂村和安全村,进行连续15年的监测,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检测饮水氟和儿童尿氟,Dean法检查儿童氟斑牙,X线检查成人氟骨症。结果大寨村、湖陂村和安全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中间有波动,氟斑牙指数分别从1991年的1.5、3.0、1.3下降到2005年的0.8、0.9、0.2,流行强度达到轻微或阴性流行标准。2002年以来3个村儿童尿氟〈1.50mg/L。成人氟中毒患病率和氟骨症X线检查阳性率逐年下降。结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通过改水降氟后,人群总摄氟量减少.氟中毒有一定程度减轻,说明改换水源是预防饮水型氟中毒最有效的方法,但要规范管理改水降氟设施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贝尔湖附近牧区是否是病区,搞清病情现状及摄氟来源。方法 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按Dean氏法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检查30岁以上成年人氟骨症患病情况;用氟离子选择电报法测定儿童尿氟、饮水氟、奶茶氟及砖茶氟含量,入户调查饮奶茶量,计算人均日饮奶茶摄氟量。结果 宝东和贝尔2个调查点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58.65%和66.00%:成人X线氟骨症检出率分别为39.33%和31.46%,以轻度和中度为主;饮水含氟量均值分别为4.37mg/L和4.12mg/L;奶茶氟含量均值分别为5.80mg/L和5.88mg/L;人均日饮奶茶摄氟量分别为8.70mg和9.50mg。结论 贝尔湖附近牧区是以饮水型为主的饮水饮茶混合型病区;饮水含氟量和奶茶含氟量及儿童尿含氟量均较高,达到重病区水平,但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相对较轻,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尿氟在地方性氟中毒防治中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尿氟指标常常应用于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和监测工作中,尿氟含量可以反映环境氟暴露水平和人体氟摄入状况,个体尿氟变异较大,对于氟中毒的诊断价值不大,而群体尿尿在氟中毒病区与非病区之间以及不同程度区之间往往有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判定及防治效果评价的一个有意义指标,在地氟病防治工作中应研制基于人群水平的尿氟正常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水后地方性氟中毒、氟砷联合中毒患者无机元素和胶原代谢的改变.方法用氯胺T法测定尿羟脯氨酸含量;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含量;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法测定尿砷含量;用Baird PS-4型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尿中钾、钠、钙、磷、镁、锌含量;用美国BECKMAN公司LX 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钙、磷、镁、锌、铁含量.结果各组之间尿氟、砷、HOP/Cr、钠、钾和血清钙、镁含量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氟中毒和氟砷联合中毒所致人体的无机元素和胶原代谢紊乱在脱离高氟高砷暴露20年后不能完全纠正,氟砷联合中毒患者体内无机元素和胶原代谢紊乱的恢复比单纯氟中毒患者更缓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四川省洪雅县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现况及食物、饮水含氟量.方法 对高庙镇和瓦屋山镇两所中心小学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和尿氟测定:对高庙镇三星村20岁以上人口进行临床检查,并在花园村选取50名20岁以上成年人进行前臂和小腿部X线摄片,检查氟骨症;对高庙镇三星村、瓦屋山镇付田村的食物(腊肉、玉米、干辣椒)和三星村5户居民饮用水样进行含氟量检测.结果 高庙镇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0.76%(161/395),氟斑牙指数为0.86;瓦屋山镇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4.36%(82/571),氟斑牙指数为0.31.儿童尿氟中位数为0.81 mg/L,范围0.16~3.89 mg/L.氟骨症临床检出率为5.27%(27/512),X线检出率为4.00%(2/50).腊肉、玉米、:干辣椒含氟量中位数分别为6.00、0.64、1.49 mg/kg.居民饮用水含氟量为(0.14±0.06)mg/L,全部合格.结论 洪雅县目前病情较轻,病区范围明显缩小,环境氟对人体的致病强度降低.摄氟途径主要是食用被氟污染的腊肉,腊肉的含氟量在洪雅县病区具有流行病学意义,应加强干预措施,降低摄氟量.  相似文献   

18.
五华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掌握五华县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现状,为今后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19个病区村中随机抽取9个,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轻、中、重病区分别随机抽取各3个病区村为调查点。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测饮水氟含量、8~12岁儿童尿氟含量;调查改水情况。结果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总患病率为18.03%,未检出重度氟骨症患者;饮水氟平均浓度为0.54mg/L;8~12岁儿童尿氟含量的几何均值为1.02mg/L;调查点总改水率100%。结论五华县地方性氟毒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原有氟中毒患者病情逐渐减轻的趋势,个别病区村的改水设施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