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素E1在重肝治疗中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在重症病毒性肝炎中的治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26例重肝患者,男24例,女2例;急性重型3例,亚急性重型17例,慢性重型6例,用前列腺素E1治疗.(PGE1日本0SAKA公司产品,20μg/d—40μg/d,14d~28d).对照组20例,急性重型4例,亚急性重型10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中TNP-α和SIL-2R浓度.并对两组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GE1,治疗后血中胆红质由400.8tmol/L±93.0umol/L降至128.8umol/L±70.1umol/L;谷丙转氨酶由4304.0u/L±326.9u/L降至2193u/L±112.3u/L;凝血酶原时间由45.9s±13.3s降至15.9s±6.4s.尿素氨由14.0umol/L±8.5umol/L降至7.0umol/L±2.4umol/L.胆固醇由2.1umol/L±0.7umol/L升至3.1umol/L±1.0umol/LPGE1,治疗组存活率61.0%(16/20),较对照组存活率25%(5/20)有明显差异(P<0.05).另外,检测治疗组成16例存活者血中TNF-α和SIL-2R水平.结果显示,PGE1治疗后血中TNF-α和SIL-2R浓度均明显降低(TNF由6.7ng/mL±1.04ng/mL降至3.85ng/mL±0.55ug/mL,SIL-2R由800.0u/mL±140.0u/mL降至370.0u/mL±87.2u/mL,两者P<0.05).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17岁。因发热、头痛、咽痛、心悸、胸闷1w入院。既往体健。查体:心率52次/分,血压、呼吸正常。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51次/分,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入院后胸片检查正常。心脏彩超示:心内结构及心功能未见异常。心肌酶学检查:CK—MB 52u/L,CK 300u/L,LDH 270u/L。查心电图(图1)示:Ⅱa,b系同次非连续纪录5mm=1.0mV。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性,6岁.因头晕、发热、胸闷、心悸2d,于2006年12月6日急诊入院。入院前2w患上呼吸道感染。查体:神志清,精神萎靡,体温37.8℃,呼吸24次/分,HR100次/分,血压80/45mmHg。心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粗糙。肝区压痛,肝大,肋下3CM。实验室检查:电解质正常。心肌酶谱:LDH710u/L,AST215u/L,CK800u/L,CK—MB93u/L。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5岁,因反复上腹痛3个月入住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无发热及黄疸,平素身体健康,无特殊疾病,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史。查体:体温36.5℃,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5/70mmHg(1mmHg=0.133kPa),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软,右上腹轻微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不大。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8×10^9/L,中性粒细胞72.81%;肝功能:白蛋白47.6g/L,总胆红素15.9umol/L,直接胆红素5.5pumol/L,丙氨酰氨基转移酶76U/L,谷氨酰转肽酶40U/L,碱性磷酸酶112U/L;血淀粉酶55u/L,凝血四项正常,乙肝五项指标(一);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58岁.因胸痛9h入院.有冠心病、2型糖尿病史.查体:血压96/55mmHg,心率99次/分,律齐,呼吸24次/分.血液检查:肌钙蛋白90.19ug/L,门冬氨酸转移酶313u/g,丙氨酸转移酶104u/g,血糖12.4mmol/L,血钾6.0mmol/L,肌酐213umol/L,肌酸激酶MB 87.4ug/L,肌红蛋白568.4ug/L.  相似文献   

6.
王晓霖  韩晓颖 《肝脏》2014,(12):998-999
患者,男,35岁。乙型肝炎病史20年。乏力、纳差、尿黄10天入院。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患者20年前体检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当时查肝功能正常,未用药治疗,多次复查肝功能正常。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伴尿黄、恶心,并呕吐胃内容物。到医院就诊,查肝功能异常(TB 500 umol/L),戊型肝炎 IgM 抗体阳性,收入院行保肝、退黄、对症治疗,患者肝功能逐渐好转,出院后查 HBVDNA定量升高(具体不详)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多次复查肝功能以及 HBV DNA 定量均正常,4年前患者自行停用拉米夫定,再度出现肝功异常,遂加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未定期复查 HBV DNA 定量,半年前换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复查HBV DNA 定量<1000 IU/ml。1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食欲下降,伴尿黄。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到我院门诊就诊,查肝功能明显异常(TBil 512.5 umol/L DBil 340.7 umol/L ALB 30.8 g/l ALT 1187 U/L AST 1191 U/L),到我市某医院住院,行护肝、退黄、抗病毒(恩替卡韦)治疗,患者肝功能损害继续加重,转入我科治疗。入院查体:T36.5℃,R76次/分,P19次/分,BP 157/74 mmHg,神清,全身皮肤巩膜深度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16×109/L;红细胞5.02×1012/L;血红蛋白142 g/L;血小板:40×109/L;尿常规:红细胞:130.20/μL↑;白细胞:21.60/μL ↑;上皮细胞:14.00/μL ↑;尿胆原:3.2 umol/L;胆红素:3+;乙型肝炎病毒核酸<1000 IU/mL;肝功能:总胆红素:714.3 umol/L;直接胆红素:436.5μmol/L;间接胆红素:277.8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性,9月9天,因心率快1月入院。查体:T37.3℃,神志清,精神好,无憋喘,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率19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肌酶AST60u/L,CK-MB34u/L,LDH486u/L,心脏B超:IVS0.45cm,卵圆孔0.24cm,余正常。临床诊断:心肌炎,心律失常。心电图(图1)示:心房率150次/分,心室率187次/分,P-R规整,R—R规整,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例一、女,13岁,因多饮多尿多食消瘦1月意识模糊2天于2003年8月21日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5.6℃,血压:100/60mmHg,呼吸28次/分,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呼吸深大,四肢湿冷。口唇干燥,心率120次/分,化验:血常规WBC35.8×10^9/L、血生化:总胆红素16.8umol/L,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9岁,因“HBsAg阳性2年,发热4d”于2007年11月29日入院。2005年发现HBsAg阳性,肝功能一直正常,未系统诊治。2007年11月25日劳累后自觉发热,测体温正常,未予处理。26日体温升高至39℃,服用“感冒药”无效,次日出现尿黄,皮肤巩膜黄染,外院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U/L,总胆红素(TBil)118.5umol/L,直接胆红素(DBil)89.8umoL/L。  相似文献   

10.
更正声明     
1 病例 患者男,76岁,因“皮肤瘙痒、乏力1月、加重伴黄疸1周”入院,院外查总胆红素(TB)高达179.9μmol/L,以“黄疸原因待查”于2007年2月8日入院。既往体弱,有乙肝病史10年,1997年行结肠穿孔修补术,2000年有肠梗阻病史,2003年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9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32U/L,血清总胆汁酸(TBA)305μmol/L;TB179.9μmol/L,直接胆红素(DB)106.3μmol/L,间接胆红素(IDB)73、6μmol/L,白蛋白(ALB)36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不同ALT水平感染者临床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差异。方法根据ALT水平不同,将253例AIJT小于2倍ULN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男性AIJT30U/L和女性ALT≤19U/L(n=74),B组为男性30U/L〈ALT60U/L和女性19U/L〈ALT≤38U/L(n=119),和C组为男性60U/L〈ALT80U/L和女.陛38U/L〈ALT≤80U/L(n=60)。观察各组人群血生化指标和肝脏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的差异。结果本组A组、B组和C组患者HBeAg阳性率分别为39.2%、47.1%和71.7%(x2=15.1,P〈0.01);三组患者年龄分别为39.5±11.9岁、34.5±11.4岁和31.6±11.6岁(F=8.1,P=000);A组血清AST、GGT和AST/血小板比值(APRI)分别为22.9±6.6u/L、31.6±22.9u/L和0.2±0.1,B组分别为36.5±26.7u/L、39.9±30.8u/L和0.3±0.2,C组分别为44.3±11.6u/L、47-3±49.3u/L和0.4±0_3,三组相差显著(P〈O.05);A组肝组织G2为16.2%,明显低于B组(35.3%)和C组(30.0%,P〈0.05);3组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无显著性相差(P〉O.05)。结论在ALT〈2倍ULN的HBV感染者中,不同AIJT水平者血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炎症程度存在差异,需要区别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及m-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肝损害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抑制法原理测定120例肝脏疾病患者的血清m-AST,并计算m-ASTAST。结果3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m-AST8.0±1.5U/L,肝脏疾病患者发病时,血清m—AST:急性肝炎组121.3±40.1U/L,慢性肝炎组40.1±27.8U/L.酒精性肝炎组35.3±11.5U/L,肝硬化组15.8±11.7U/L,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治疗两周后血清m—AST水半急性肝炎组28.3±13.7U/L,慢性肝炎组27.5±20.3U/L,酒精性肝炎组10.3±5.18U/L,肝硬化组13.7±12.3U/L,病情好转者血清m—AST下降明显,而慢性肝病者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动态监测m-AST及m—ASWAST比值的变化,有助于对肝实质细胞损伤的坏死程度进行评估并判断疾病的发展,鉴别急、慢性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3岁,因误服毒鼠药(氯乙酸胺)出现抽搐、昏迷、高热20小时人院。体检T38.7℃,HRI幻次/un,急性重病容,面色苍白,神志不清,潮式呼吸,双肺可闻及大、中、小水泡音,X线胸片示:肺水肿。实验室检查:Hb95giL,心肌酶:CKMBI15u/L,LDH308u/L,CKll05u/L,aH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4岁,因“纳差、尿黄3个月”于2004年10月12日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尿黄,曾在外院检验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4u/L,HBsAg阴性,抗-HCV阴性,未诊治。于2004年10月12日复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87u/L,以“病毒性肝炎”收入院,无输血及注射血制品应用史、无饮酒及药物应用史。  相似文献   

15.
女,68岁,因“发热半天,心慌,出汗半小时”急诊入院。诊断糖尿病10年,近3年不规则注射长效胰岛素治疗。入院急查静脉血糖:2.28mmol/L,血酮体:8379umol/L,尿糖(-),尿酮体(++),pH:6.796。K^+:4.53mmol/L,Na^+:149mmol/L。立即予以高渗葡萄糖纠正低血糖,大量补液等治疗。5小时以后血糖渐升高至18.9mmol/L,给予正规胰岛素以4u/h持续泵入。  相似文献   

16.
女,68岁,因“发热半天,心慌,出汗半小时”急诊入院。诊断糖尿病10年,近3年不规则注射长效胰岛素治疗。入院急查静脉血糖:2.28mmol/L,血酮体:8379umol/L,尿糖(-),尿酮体(++),pH:6.796。K^+:4.53mmol/L,Na^+:149mmol/L。立即予以高渗葡萄糖纠正低血糖,大量补液等治疗。5小时以后血糖渐升高至18.9mmol/L,给予正规胰岛素以4u/h持续泵入。  相似文献   

17.
患儿男,4天,以“面色差、呻吟2h”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差,全身青紫,三凹征(+),心率180bpm,心尖部可闻及3/6收缩期杂音,呼吸75bpm,双肺呼吸音粗,肌张力低,肝肋下3cm。血电解质:钾6.56mmol/L,钠131mmol/L。临床诊断:重症肺炎.呼吸、循环衰竭,病理性黄疸,先心病?  相似文献   

18.
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34岁,商人。因乏力、纳差伴肝区不适2月于2004年10月27日人院。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伴肝区不适,化验肝功能ALT97u/L,AST 54u/L,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未分型)。期间出现低热,经对症处理后热退。但全身乏力,吞咽困难,转来我院就诊。患者14年前患过甲型肝炎。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浆硫化氢(H2S)水平与其高血压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56例参加健康查体的正常高值血压者,去蛋白法检测血浆HS2含量;随访24个月后,按是否进展为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226例)和无高血压组(830例),比较两组间血浆H2S水平差异;四分位法分析HzS含量与高血压发生率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H2S水平是否为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组血浆H2S含量明显低于无高血压组[(32.54±3.61)umol/L比(50.62±3.84)umol/L,P〈0.01];随H2S含量逐渐降低(〈60.72umol/L,〈51.84umol/L,〈42.97umol/L,〈34.09umol/L),高血压发生率逐渐升高(13.3%,15.0%,27.8%,35.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2S含量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OR=2.821,P〈0.001)。结论:血浆硫化氢含量降低,可能是促进正常高值血压者向高血压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8岁。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3d伴意识模糊、烦躁1d于2008年2月19日入院,病史由母亲代述,可靠。患者入院前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腹痛,无抽搐、腹泻,按急性胃肠炎予抗感染治疗,疗效不明显。渐出现意识模糊、烦躁及皮肤黄染,在当地市级院查肝功示:总胆红素(TBil)71.8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49.92μmol/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177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963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