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组织病理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病灶的发病部位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病理类型病灶在各肺叶发生情况无差异。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病灶大小比较发现无显著差异。在本组62例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分类中,腺癌所占比例最高,达61.29%,其次是鳞癌占29.03%。在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病灶CT征象中,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胸腔积液及肺炎的等CT征象在不同组织病理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对鳞癌、腺癌这两大类组织病理类型进行细致分析发现,鳞癌病灶中分叶征较多见(15例),且多伴有肺炎(5例),胸腔积液(4例);腺癌病灶中毛刺征较多见(16例),胸膜凹陷征(12例)也较其他组织学类型病灶多见,且多伴有胸腔积液(16例)。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平扫CT值、增强60s后CT值及二者的CT差值比较发现无显著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初步定性判断周围型肺癌,其可作为初步筛查周围型小肺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征象和动态CT增强表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肺癌,术前行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并观察其征象并测量感兴趣区CT值。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表达抗体CD34,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肿瘤微血管密度与周围型肺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CT影像上肿瘤直径、分叶征、棘状突起、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纵隔淋巴结转移均有密切相关(P<0.05),而与毛刺征无关(P>0.05);肺腺癌的强化幅度略高于鳞癌,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与鳞癌的强化幅度均与其MVD值呈正相关(r=0.619,P<0.05;r=0.586,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CT征象和动态CT增强有助于对肺癌的血管密度和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在周围型肺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周围型肺神经内分泌癌的MS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具有完整胸部MSCT资料并经病理学证实的42例周围型肺神经内分泌癌CT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小细胞癌与其他类型神经内分泌癌在淋巴结转移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周围型肺神经内分泌癌病灶密度多较均匀(29例),多有分叶(30例);病灶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和周围阻塞性肺炎在本组少见(分别为8例,4例,7例,8例);病灶呈轻度强化,病灶密度值、强化程度相仿,以上征象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对不同周围型肺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球形结核和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05-01-2009-01本院诊治的肺内球形占位病例165例,共173个病灶,其中球形结核60例,含68个病灶;周围型肺癌105例,105个病灶.上述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173个病灶的CT征象,依据病理分组,并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2组共有的常见形态学征象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分叶及深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征在2组的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更能提示周围型肺癌.空洞和钙化在球形结核组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晕征在2组的出现率较低,在2组间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其中深分叶和毛刺的OR值的95%可信区间>1,说明有深分叶和毛刺的病灶更倾向于肺癌的诊断,而钙化和空洞则偏向于球形结核.结论 球形肺结核和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多有重叠,对各个征象的详细分析和比较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和X线平片在周围型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周围型肺癌62例患者分别采用胸部X线和CT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各种征象检出情况及检查准确率。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病灶的发病部位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X~2=1.25,P0.05)。说明不同病理类型病灶在各肺叶发生情况无差异。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病灶大小比较发现无显著差异。CT检查在毛刺征、厚壁空洞、胸膜凹陷征、空泡征与支气管气象征、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等征象的检出率方面均明显高于胸部X线检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种检查方法对分叶征和胸水两种征象的检出率则无明显差异。CT检查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95.16%(59/62),胸部X线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0.65%;经统计学分析发现CT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中诊断价值高于胸部X线检查。  相似文献   

6.
周围型小肺癌的64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周围型小肺癌螺旋CT表现与组织病理学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文收集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直径≤3 cm周围型小肺癌52例,包括鳞癌18例,腺癌24例,腺鳞癌10例.对CT所见各种表现与不同组织病理类型间的联系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1)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病灶发生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2)周围型小鳞癌、腺癌、腺鳞癌的CT表现:①毛刺征,鳞癌6例(33.3%),腺癌18例(75%),腺鳞癌8例(80%);②分叶征,鳞癌14例(77.8%),腺癌8例(33.3%),腺鳞癌8例(80%);③空泡征,鳞癌3例(16.7%),腺癌14例(58.3%),腺鳞癌2例(20%);④支气管血管集束征,鳞癌6例(33.3%),腺癌13例(54.2%),腺鳞癌2例(20%);⑤胸膜凹陷征,鳞癌5例(27.8%),腺癌18例(75%),腺鳞癌6例(60%),三者之间的部分征象存在明显差异(P<0.05);⑥三者之间强化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围型小肺癌螺旋CT表现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CT检查可为周围型小肺癌初步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肺癌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表现的相关性。方法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病例(男29例,女12例;周围型肺癌22例,中心型肺癌19例)。分析CT图像并记录影像特征。病理标本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VEGF及MVD与肺癌CT强化幅度之间进行逐步回归分析,VEGF及MVD与周围型肺癌CT征象之间采用χ2检验。结果经逐步回归分析,肺癌组织CT强化幅度随VEGF表达水平和MVD计数的增高有增加的趋势(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498,0.399,P<0.01)。在瘤体>3 cm组VEGF阳性表达率及平均MVD,明显高于瘤体≤3 cm组(P<0.05)。VEGF表达水平和MVD计数与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中的深分叶征、棘突征和血管集束征有相关性(P<0.05)。结论SCT表现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肺癌VEGF表达以及微血管形成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二维(2D)及三维(MPR)在周围型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二维 (2D)和多平面重建技术 (MPR)在周围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7例周围型肺癌行多层螺旋CT扫描 (层厚 1~ 2mm)和多平面重建。结果  2D图可显示周围型肺癌内部结构、分叶征、毛刺征、病灶周围血管、胸膜、纵隔结构的关系 ,但显示的范围、征象较局限。MPR可以多个方面显示肿块与胸膜、纵隔结构关系 ,MPR可多方面清楚显示肺癌本身征象和肺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以 2D螺旋CT图为基础 ,结合MPR对诊断周围型肺癌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和病理已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32例,对其影像学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周围型小肺癌的主要CT征象有:边缘分叶征22例,边缘毛刺征21例,空泡征14例,胸膜凹陷征13例,血管集束征10例。周围型小肺癌动态增强CT扫描病灶于增强1~2 min其强化峰值最高,于3~4 min后病灶强化缓慢下降,强化值在20~60 Hu,其时间密度曲线呈抛物线状。结论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3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周围型小肺癌中腺癌19例,肺泡癌10例、鳞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肺泡癌合并腺癌1例.病灶CT表现为边缘分叶征24例(72.7%),毛刺征15例(45.5%),空泡征10例(30.3%),空气支气管征9例(27.3 %),磨玻璃征9例(27.3%),胸膜凹陷征8例(24.2%),血管聚集征5例(15.2%),瘤周气肿5例(15.2%),病灶内空洞5例(15.2%0).结论:]原发性周围型小肺癌螺旋CT征象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二维(2D)及三维(SSD)在周围型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二维 (2D)和表面覆盖技术 (SSD)在周围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 5例周围型肺癌行多层螺旋CT扫描 (层厚 1~ 2mm)和表面覆盖技术。结果  2D图可显示周围型肺癌内部结构、分叶征、毛刺征、病灶周围血管、胸膜、纵隔结构的关系 ,但不能立体、直观显示肿瘤与周围器官的关系。SSD可多方向立体、直观清楚显示肿瘤表面征象和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以 2D螺旋CT图为基础 ,结合SSD对诊断周围型肺癌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径≤1 cm肺结节C T影像学定性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90例≤1 cm肺结节的影像资料,统计分析各征象在良恶性组间及不同病理分型组间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影像诊断考虑为恶性的190例结节中,病理证实恶性168例,准确率88.4%。良性组中纯磨玻璃结节、血管集束征比例明显低于恶性组,实性结节比例明显高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征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病例中,不同病理分型组间除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外,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呈线性下降趋势,而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呈增加趋势,各征象线性趋势通过了0.017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结论对于≤1 cm的肺结节,CT多平面重建(M PR)、容积再现(VR)能充分展现各恶性征象,对肺小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及恶性结节病理分型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小腺癌基本征象的显示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64层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小腺癌26例,分析薄层重组、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技术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的显示率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 (1)54层CT薄层重组、MPR及VR在显示肺小腺癌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方面优于常规横断面.(2)MPR及VR对于空泡征、支气管气相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判别有优势.结论 64层CT通过薄层重组配合MPR、VR能够无服横断扫描限制,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细微、准确、立体、完整地显示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为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4.
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进一步认识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 ,提高CT诊断正确率。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直径≤ 3cm周围型小肺癌 63例 ,术前均行螺旋平扫。其中 2 8例加做了高分辨扫描 ,41例做了增强扫描。重点对病灶的形态、边缘征象、内部结构及增强程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3例小肺癌中 ,具有深、浅分叶征 57例 ,毛刺征 56例 ,胸膜凹陷征 48例 ,血管束征 36例 ,小泡征 1 5例 ,空气支气管征 6例。 41例增强病例中 34例CT值增幅 >30HU。结论 CT显示有 3种边缘征象以上的肺部外围型结节应高度怀疑周围型肺癌 ;增强扫描对鉴别结节的良恶性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PCNA和nm23表达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nm23表达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33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标本中的PCNA和nm2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术前CT征象间的关系。结果 PCNA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而nm23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分型有关,鳞癌nm23表达较高(P<0.01)。PCNA表达与瘤体大小、深分叶征、棘状突起、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纵隔淋巴结转移等CT征象有关(P<0.05或P<0.01),与毛刺征无关(P>0.05);nm23表达与上述CT征象均无关联(P均>0.05)。结论 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中瘤体直径>3cm,或出现深分叶征、棘状突起、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和纵隔淋巴结转移者,具有较高的恶性度。  相似文献   

16.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附65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特点,探讨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及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和CT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搜集1980~1996年65例其中41例为查体发现,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CT检查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早期肺癌CT表现较高的征象有:(1)分叶征54例(83%);(2)细短毛剌和锯齿征51例(784%);(3)血管集束征44例(677%);(4)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37例(57%);(5)胸膜凹陷征40例(615%)。有54例(83%)出现上述3个以上征象。结论:胸部X线查体,发现病变后进行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熟悉并掌握基本的CT征象是提高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附36例分析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目的 在普通CT机薄层扫描图像中研究小肺癌的CT征象。方法 采用病灶 3mm憋气扫描法 ,对 3 6例得到病理证实的小肺癌进行CT征象分析。结果 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有 :分叶征 ,占 91.6% ;边缘毛刺征 ,占 77.8% ;空泡征 ,占 5 0 % ;胸膜凹陷征 ,占 88.9% ;蜂窝征 ,占 11.1% ;病灶胸膜侧放射影 ,占 11.1% ;空洞 ,占 2 .7% ;血管集束征 ,占 66.7%。结论 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上 ,可将CT征象分为基本CT征象和次要CT征象。其基本CT征象有 :分叶征、边缘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 ,各不同组织类型的小肺癌具有的CT征象也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