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肾动态显像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手术前后患肾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99mTc-DTPA对12例小儿单侧先天性肾积水手术前后进行肾动态显像及单肾功能测定,结果患肾功能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且发现术前功能降低越明显者,术后功能相对提高越显著,但部分病例患肾功能仍明显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2.
99 Tcm-DTPA与131I-OIH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对肾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对肾功能的评价.方法对96例受检者行99Tcm-DTPA与131I-邻碘马尿酸(OIH)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并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与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结果正常对照组GFR为(130.35±18.71) mL/min,ERPF为(600.86±123.44) mL/min,GFR/ERPF为0.225 7±0.055;双肾病变组GFR为(49.71±32.79) mL/min,ERPF为(214.34±145.25) mL/min,GFR/ERPF为0.248 1±0.095;左肾病变组GFR为(98.76±21.19) mL/min,ERPF为(433.45±168.10) mL/min,GFR/ERPF为0.257 7±0.109 3;右肾病变组GFR为(107.55±23.61) mL/min,ERPF为(418.45±121.79) mL/min,GFR/ERPF为0.266 8±0.050;肾移植组GFR为(46.45±28.01) mL/min,ERPF为(156.77±67.27) mL/min,GFR/ERPF为0.282 3±0.115 4.结论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可同时测定GFR与ERPF,评价肾脏功能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体层显像术(SPECT)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临床症状、体征、B超、CT及生化检查等确诊为肾脏疾病患者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和IVP检查资料。结果 53例受检者中核素显像显示有功能者92.1%,无功能者7.9%;IVP检查显示有功能者39.2%,无功能者67.8%。可见核素显像有功能明显高于IVP检查(P<0.01),IVP不显影的患肾99mTc-DTPA动态显像主要表现为2~3级,即放射性摄取中度以上减少82.1%GFR均值23.1 ml/min,肾实质不显影占17.9%。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是评价肾功能的理想方法,优于IVP,IVP患肾不显影时应进一步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  相似文献   

4.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小儿肾盂积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诊断小儿肾盂积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方法,15分钟后静脉注射速尿,共检查肾盂积水患儿45例,其中7例作手术前后比较。定量分析指标包括:肾血流灌注率(BPR),高峰摄取率(PUR),半排泄时间(T1/2)。结果①BPR随积水程度加重而明显下降,重度积水为168%±68%,中度积水为351%±69%,轻度积水为406%±92%。PUR在重度积水时为216%±129%。②7例患儿中6例术后BPR明显升高。术前、术后T1/2分别为413±204和229±119分钟。术后T1/2明显改善。结论①BPR可正确反映肾盂积水和肾功能受损程度,两者呈正相关;②术后肾功能改善情况和速尿介入能正确判断集尿系统有无梗阻存在  相似文献   

5.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儿童重复肾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评价儿童重复肾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B超或MR尿路成像(MRU)示有重复肾的患儿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2~ 72 (23.80±20.97)个月.选择同期且年龄匹配、B超或MRU结果正常、为探查泌尿系统感染病因行肾动态显像的婴幼儿2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名,女11名,年龄2 ~72(32.95±23.58)个月.2组均按照年龄分亚组:组Ⅰ,年龄0~24个月;组Ⅱ,年龄25~72个月.受检者99Tcm-DTPA肾动态显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监护人知情同意.显像后勾画双肾ROI(包括重复肾)获得肾图,计算肾GFR及患肾上、下半肾摄取率.多组间均数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结果25例患儿共26个重复肾(1例左、右双侧重复肾),其中左侧重复肾16个,右侧重复肾10个.26个重复肾中,肾图正常6个、持续上升型9个、高水平延长线型4个、抛物线型2个、低水平延长线型5个.患儿组组Ⅰ患肾19个,组Ⅱ患肾7个;对照组2组均为20个肾.患儿组中正常肾图者GFR为(78.81±15.97) ml/min(组Ⅰ)及(64.68±11.15) ml/min(组Ⅱ),持续上升型肾图者GFR为(72.11±22.76) ml/min(组Ⅰ)及(63.41±16.42) ml/min(组Ⅱ),高水平延长线型肾图者GFR为(68.74±16.17) ml/min(组Ⅰ),抛物线型肾图者GFR为(65.26±15.27) ml/min(组Ⅰ),以上各组GFR与对照组GFR[组Ⅰ:(79.35±13.31) ml/min;组Ⅱ:(76.46±9.69) ml/min]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5个肾图呈低水平延长线型患肾的GFR为(45.83±10.17) ml/min(组Ⅰ)及(45.53±10.42) ml/min(组Ⅱ),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26个患肾中,23个可清晰分辨上、下半肾,占88.46%.相对于整个患肾而言,3个重复肾摄取率>30%,5个重复肾摄取率为10% ~30%,15个重复肾摄取率<10%.结论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可定量评价重复肾功能,对临床重复肾患儿治疗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对狼疮肾炎(LN)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评价及评价结果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健康对照组10名,病理资料完整的LN患者29例,其中包括无症状LN(SLN)组18例,有症状LN(OLN)组11例。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计算双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峰时间(tp)、半排时间(t1/2)及20min排泄率(R20),由核医学科医师对肾功能是否受损及受损程度进行评估。统计学分析包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和行×列表关联分析。结果SLN组及OLN组均较健康对照组出现tp延长(t=5.3,9.3,P均〈0.05),t1/2延长(t=6.9,12.0,P均〈0.05)及R20下降(t=10.1,12.1,P均〈0.05),OLN组出现GFR下降(t=4.1,P〈0.05),SLN组GFR下降不显著(t=1.7,P〉0.05);经关联性分析,肾动态显像诊断肾损害的严重程度与病理分型相关(r=0.2273,P〈0.05)。结论全面分析^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早期肾功能评价,有效检出无。肾损害症状的LN患者,并为无条件行。肾活组织检查的LN患者病理损害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小儿肾积水手术前后利尿性肾动态显像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在小儿肾积水手术疗效评价和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肾积水患儿的利尿性肾动态显像(F15法,常规方法中第15 min注射呋塞米),对肾脏影像、单肾肾小球滤过率(SKGFR)及肾图曲线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结果①以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进行积水分类,术前轻、重度积水各9例,中度积水31例,均被手术证实。功能差的25例SKGFR术前为(26.99±13.85)ml·min-1,术后为(31.15±17.04)ml·min-1,平均提高4.16 ml·min-1。②术前完全梗阻30例,部分梗阻18例,无明显梗阻1例;术后部分梗阻12例,无明显梗阻37例,没有完全梗阻病例,术后梗阻改善明显(P<0.001)。③术前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UPJO)47例,输尿管膀胱交界处梗阻(UVJO)2例,术前梗阻定位为手术证实。④综合梗阻和肾脏功能信息对患儿分类,术前最差型21例,较差型28例,无正常型;术后较差型15例,正常型34例,无最差型。手术前后患儿的构成类型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是评价小儿肾积水的可靠方法,能准确反映手术疗效和疾病转归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取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定量评价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肾功能早期损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造影前后24~48h分别行核素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峰时间(tb)、半排时间(C1/2),同时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等肾功能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0例患者造影后GFR下降(P<0.001)、tb 及C1/2延长(P<0.05),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UN、Scr与造影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能敏感判断冠状动脉造影后非离子型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早期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99Tc^m-双半胱氨酸(EC)利尿。肾动态显像(DR)在小儿先天性肾盂积水手术前肾功能评价和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肾盂积水患儿的DR(常规方法中第15分钟注射呋塞米),对患肾血流灌注率(BPR)及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肾盂积水分度、肾图曲线和动态显像图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符合正态分布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数据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1)40只患肾的BPR术前为(34.05±11.07)%,术后为(40.04±8.56)%,平均提高5.99%(t=-5.13,P〈0.01)。患肾的ERPF术前为(57.81±34.32)ml/min,术后为(70.29±5.37)ml/min,平均提高12.48ml/min(t=-4.35,P〈0.01)。(2)40只患肾的。肾盂积水分度的平均秩和术前为47.21,术后为33.79(Z=-2.64,P〈0.01)。(3)随着积水程度的加重,患肾形态增大,肾实质变薄,肾内放射性缺损范围增大,对利尿试验的反应明显减弱直至无反应。(4)术前DR诊断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37例,输尿管膀胱入口处梗阻(UVJO)3例,术前梗阻的定位均为手术证实。结论DR是评价小儿先天性肾盂积水的一种可靠方法,能够准确反映病情、指导治疗,并监测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99Tc^m—BPHA的肾排泄机制研究及肾功能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99Tc^m-二胺乙基丙二胺六乙酸(BPHA)的肾排泄机制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用丙磺舒抑制实验确定^99Tc^m-BPHA的肾排泄机制;用γ射线测量装置测量一定时间内^99Tc^m-BPHA在动物体内的残存率;用γ相机对家兔和正常人进行肾动态显像;同时进行^99Tc^m-BPHA和^99Tc^m-DTPA的对比研究。 结果^99Tc^m-BPHA和^99Tc^m-DTPA生物学性能相似,为肾小球滤过型显像剂。24h后^99Tc^m-BPHA体内残留极少。对家兔和人的显像表明,肾显影清晰,排泄迅速。结论 自行研制的^99Tc^m-BPHA为一种可满足临床要求的肾小球滤过型显像剂,可望替代^99Tc^m-DTPA。  相似文献   

11.
用肾皮质区ROI计算GFR评价尿路梗阻患者肾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设定不同肾感兴趣区(ROI)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价尿路梗阻患者肾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应用Gates法计算30例不同程度单侧上尿路梗阻患者在设定全肾ROI及肾皮质ROI时各自的GFR值,并与同期检测的患肾尿微量白蛋白(MAlb)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积水程度加深,由2种ROI计算的GFR均下降;设定全肾ROI时,重度与轻及中度积水组相比GFR显著降低(P〈0.01);设定肾皮质ROI时,各组GFR组间差异均显著(P〈0.01);随积水程度加重,各组尿MAlb显著升高(P〈0.01);设定肾皮质ROI时,各组GFR与MAlb均显著相关。结论由肾皮质ROI计算GFR值可更灵敏、更准确地发现尿路梗阻肾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99Tcm 二胺乙基丙二胺六乙酸 (BPHA)的肾排泄机制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用丙磺舒抑制实验确定99Tcm BPHA的肾排泄机制 ;用γ射线测量装置测量一定时间内99Tcm BPHA在动物体内的残存率 ;用γ相机对家兔和正常人进行肾动态显像 ;同时进行99Tcm BPHA和99Tcm DTPA的对比研究。结果 99Tcm BPHA和99Tcm DTPA生物学性能相似 ,为肾小球滤过型显像剂。2 4h后99Tcm BPHA体内残留极少。对家兔和人的显像表明 ,肾显影清晰 ,排泄迅速。结论 自行研制的99Tcm BPHA为一种可满足临床要求的肾小球滤过型显像剂 ,可望替代99Tcm DTPA。  相似文献   

13.
婴儿先天性梗阻性肾病术后99Tcm-EC利尿肾动态显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利尿肾动态显像 (DR)评价婴儿先天性梗阻性肾病术后肾功能的价值。方法  32例术前确诊为先天性梗阻性肾病合并积水的患儿 ,术后行 1~ 4次DR复查。术后患肾功能的定性评估结合双肾形态、肾图及各项功能指标综合分析。单肾积水术后患肾功能定量评估以患肾血流灌注率 (BPR)为指标。结果 定性评估单个肾术后共 6 7次DR检查中肾功能的转归 ,完全好转 6次 (9 0 % ) ,明显好转 35次 (5 2 2 % ) ,好转 7次 (10 4 % ) ,不变 9次 (13 4 % ) ,恶化 10次 (14 9% )。各组BPR变化值差异有极显著性 (F =7 77,P <0 0 0 1) ;术后肾功能变化的定性与定量评估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0 17,P =0 897)。肾重复畸形术后转归较好。在影响单肾积水术后BPR提高的因素中 ,BPR提高与术前患肾面积比呈正相关 (r=0 5 5 2 ,P <0 0 5 ) ,与术前BPR值呈负相关 (r =0 85 2 ,P <0 0 0 1) ,与手术时年龄和随访间隔无相关性 (r=0 0 11,0 16 6 ,P均 >0 0 5 )。结论 DR评价婴儿先天性梗阻性肾病术后肾功能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病理类型IgA肾病肾动态显像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肾动态显像在判断各类IgA肾病的组织病变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70例经知组织检查证实的IgA肾病患者根据病理分级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肾功能变化。结果:肾动态显像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实验室检查测得的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基本一致;肾功能受损患者的GFR下降早于SCr的升高,GFR是反映肾功能变化敏感而可靠的指标;早期现核素20min清除率(C20)的下降则提示较重的病理改变。结论:肾动态显像对判断IgA肾病的组织病变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单血浆法与双血浆法99Tcm-DTPA血浆清除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慢性肾脏病(CKD)不同分期比较体表面积标准化单血浆法与双血浆法99Tcm-DTPA血浆清除率(sGFR和tGFR)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可靠性.方法入选患者男107例,女83例,平均年龄(50.3±4.9)岁.分别用单血浆法和双血浆法测定CKD患者99Tcm-DTPA血浆清除率,在CKD不同分期比较sGFR和tGFR的相关性和偏离程度,并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当tGFR≥30 ml·min-1·(1.73 m2)-1时,sGFR与tGFR的平均绝对偏差百分数显著小于tGFR<30 ml·mia-1·(1.73 m2)-1时(P<0.001),相关系数大于后一组;可建立直线回归方程tGFR=-3.552+1.147×sGFR(r=0.973,P<0.001).结论当tGFR<30 ml·min-1·(1.73m2)-1时,sGFR显著偏离tGFR;当tGFR≥30ml·min-1·(1.73 m2)-1时,sGFR与tGFR显著相关,可用sGFR估计tGFR.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99Tc^m-DTPA示踪探讨电化学治疗中脉冲电场致活体骨骼肌电穿孔的最适剂量学参数。方法以32只健康兔双后肢骨骼肌为研究对象,均于耳缘静脉“弹丸”式注射^99Tc^m-DTPA,之后梯度改变脉冲电场参数,处理所有兔左侧骨骼肌,建立电化学治疗的模型,右侧自身对照不予处理。用γ显像及感兴趣区(ROI)技术,分析电击处骨骼肌局部放射性浓聚及变化。结果左侧电击局部放射性明显浓聚,程度大于其邻近及右侧对照区域,且浓聚量与脉冲各参数值呈一定的相关性。电压峰值在80—100V时,放射性摄取随电压升高而迅速增加;〉100—180V时,放射性摄取随电压升高而缓慢增加;〉180V时随电压升高放射性摄取减少;至250V时,放射性摄取不再减少。频率在20—100Hz时,放射性摄取随频率增大而迅速增加;〉100—800Hz时,放射性摄取随频率增大而减少。电容在0.01—0.033心时,放射性摄取随电容增大而迅速增加;〉0.033—0.33μF时,放射性摄取随电容增大而减少。结论脉冲电压峰值80—180V、频率20—100Hz、电容0.01—0.033μF为兔骨骼肌电化学治疗的脉冲电场最适参数范围,均能独立影响电穿孔,这可为临床肿瘤电化学治疗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其血压正常子女(NOH)是否存在潜在的、与遗传有关的肾功能损伤并探讨导致该异常的可能机理。方法分别对31例NOH、31例无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年轻人(NON)、21例高血压双亲及10例血压正常的老年人进行静息与运动介入^99Tc^m-DTPA动态肾显像。结果NOH组静息双侧肾脏高峰时间、平均通过时间比NON组显著延长;运动状态下此差异更为显著,且肾小球滤过率、肾脏指数显著低于NON组,20min计数/高峰计数比值比NON组显著增高;上述各组分别有4,0,5,2例受试者出现明显异常的运动肾显像。结论。NOH存在潜在的、与遗传有关的肾功能损伤,肾脏在EH的遗传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