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邱烈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8(1):56-58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现代社会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本文就β-淀粉样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进行文献综述,提示:人们的焦虑、紧张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引起人体的应激反应,从而激活细胞膜上的β-2-肾上腺素受体,进而引起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增加,使细胞外产生老年斑和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细胞内发生神经元纤维缠结,导致神经元变性乃至形成痴呆。 相似文献
3.
4.
β-淀粉样前体蛋白第二、三外显子删除突变抑制β-淀粉样蛋白分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 β 淀粉样前体蛋白第二、三外显子编码结构域对培养的人神经纤维母细胞瘤细胞系 (SH SY5Y)生长代谢和 β淀粉样蛋白 (Aβ)分泌的影响。 方法 :利用重组DNA技术 ,构建 pcDNA3.1APP695和删除第二、三外显子的pcDNA3.1ΔAPP695质粒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入SH SY5Y细胞系 ,用 0 .6 g·L-1G4 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细胞系 ,采用MTT法分析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用免疫沉淀Westernblot分析细胞培养液中Aβ的含量。结果 :成功构建了APP695cDNA和删除第二、三外显子的ΔAPP695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SH SY5Y细胞系后 ,Westernblot证实外源基因得到表达 ,MTT分析结果显示删除第二、三外显子的ΔAPP695cDNA未对细胞产生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 ,免疫沉淀Westernblot分析表明 ,与转染全长APP695cDNA细胞相比 ,转染ΔAPP695cDNA细胞Aβ分泌显著减少。 结论 :APP695第二、三外显子编码结构域删除后抑制了Aβ的生成 ,对探讨Aβ分子前体水解加工生成Aβ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β淀粉样蛋白免疫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最常见的一种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的疾病,其特征性的病理表现为神经原纤维缠结和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Aβ在AD发病及发展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许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法主要集中在减少Aβ产生和清除Aβ沉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Aβ抗体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其有减少脑组织中Aβ负荷和改善AD认知的作用,这一发现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和途径,从此针对AD的免疫治疗取得了极大进展.本文就与Aβ相关的主动、被动、基因免疫治疗方面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目前认为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这里就目前β淀粉样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刘春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4(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综合征,其病因和发病机理未明.目前研究认为β淀粉样蛋白(β amyloid protein, Aβ)在AD发病中起主要作用,文章就Aβ的产生、神经毒作用的表现、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王艺璇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3(1):72-7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痴呆(dementia of Parkinson’s disease,PDD)、路易小体痴呆(dementia of Lewy body,DLB)等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病变,认知功能障碍在上述疾病中尤为明显。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之一是患者脑内老年斑的形成,主要成分为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proteinβ,Aβ)的沉积,而Aβ又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序列水解而来。本综述主要叙述Aβ的产生、神经毒性、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对认知功能障碍作用机制以及AD与其他疾病相关性新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β-淀粉样蛋白在老年痴呆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0 引言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亦称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以及人格改变等症状. 现在许多国家包括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0岁. 由于老年痴呆与增龄有密切关系,随着人类寿命的普遍延长,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大大增加. 因此,对于AD发病机理和防治的研究近些年来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AD的主要病理特征有,在大脑皮层和海马出现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protein, 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SP),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NFT)以及脑皮层和海马区神经细胞减少. 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β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主导的作用. Aβ的神经毒性涉及到复杂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破坏细胞内的Ca2 稳态,促进自由基的形成,降低K 通道的功能,增强致炎细胞因子引起的炎症反应等. 因此,把现阶段对Aβ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概述将对今后AD的防治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神经病理特征表现为β-淀粉样蛋白(Aβ)堆积形成的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并发AD的风险显著增高,提示胰岛素信号异常可能是诱发AD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从胰岛素信号与Aβ稳态的角度探讨了胰岛素信号异常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D)的潜在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有多种假说,其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代谢异常、以β-淀粉样蛋白(Aβ)为核心的老年斑异常沉积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同.神经元膜胆固醇水平的改变和(或)胆固醇在亚细胞结构中的分布被认为与Aβ的形成、异常聚集、神经毒性以及降解有着潜在关联.基于流行病学以及基础医学研究提示高胆固醇与AD相关联,人们进行了大量关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特别是他汀类药物治疗AD疗效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寿命的普遍延长,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AD患者大脑中老年斑的主要成分β-淀粉样蛋白可能是该病发病机制中的起始因素和关键环节。因此,对于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代谢及其如何引起AD的机制和临床防治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β-淀粉样蛋白在AD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神经病理学表现包括细胞外淀粉样蛋白堆积形成的老年斑、细胞内tau蛋白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的坏死.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认为,β-淀粉样蛋白的过量生成和积累是阿尔茨海默病致病的始发因素和中心环节.以β-淀粉样蛋白为靶标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方法可能是最有希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策略之一.本综述主要关注以β-淀粉样蛋白为靶标的阿尔茨海默病主动和被动免疫治疗方法,分析目前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探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提出新一代有效疫苗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15.
β分泌酶是一种Ⅰ型跨膜蛋白,其在脑内的主要作用是从Met596和Asp597之间以及Tyr606和Glu607之间切割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形成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的N端,以启动Aβ生成。β分泌酶包括多个成员,其中因天冬氨酸蛋白酶β-位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裂解酶1(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cleaving enzyme 1, BACE1)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研究较多。本文主要对BACE1的基因和蛋白结构、转录和翻译调控、胞内运输和调控、代谢及其调控、底物以及与其同源的酶进行综述,为以BACE1为靶点的药物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黄世杰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7,34(3):211-212,215
老年性痴呆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AD),它是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第4位病因。普遍认为淀粉样蛋白(Aβ)是AD的发病原因,已提出数种清除Aβ的机制,包括受体介导的通过血脑屏障的Aβ转运,酶介导的Aβ降解。此外,免疫反应也与Aβ清除有关。在AD病人中,这些清除机制似乎受到损害。近来,已开发了靶向免疫清除Aβ分子的方法。本文讨论了清除Aβ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药物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脑脊液淀粉样蛋白Aβ1 - 42 的含量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30例AD ,非AD痴呆患者 2 5例和对照组 2 1例患者脑脊液中Aβ1 - 42 的浓度。结果 :AD患者脑脊液中Aβ1 - 42 水平明显低于非AD痴呆和对照组。结论 :Aβ1 - 42 在A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脑脊液Aβ1 - 42 值对A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人参皂苷Rg1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中国仓鼠卵巢瘤细胞系(CHO)采用MTY方法筛选人参皂苷Rgl抗Aβ细胞毒性的有效浓度.通过转染突变型(M146L)PS1基因的CHO细胞(PS1M146L),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探讨人参皂苷Rg1对PS1M146L细胞中Aβ42和凋亡效应基因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活性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人参皂苷Rg1对Aβ促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加用25、50、100 μmol/L人参皂苷Rg1的CHO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未加用组(均P<0.05).在转染突变型PS1M146L的CHO细胞中,加用人参皂苷Rg1作用24 h后早期细胞凋亡数(10.11.11±0.76)较未加用组(15.01±1.46)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β42和caspase-3活性片段的蛋白质表达量较未加用组细胞亦不同程度降低(均P<0.05).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降低Aβ42生成和降低caspase-3蛋白质表达抑制Aβ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Akt激活在雌激素对β淀粉样蛋白毒性保护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雌二醇(17β-estradi01)对Aβ25-35毒性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7β-estradiol和Aβ25-35作用于大鼠皮质神经元,检测对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的影响;检测Akt抑制剂和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存在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m印迹检测对磷酸化和非磷酸化Akt表达的影响.结果 20 μmol/的Aβ25-35使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活力降低至40.4%(P<0.01),17β-estradiol.能使细胞活力恢复至84.2%(P<0.01);Aβ25-35使细胞LDH增加至对照组的172.5%(P<0.01),而17β-estradiol使LDH回降至118.5%(P<0.01).Akt抑制剂和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均部分阻断了雌激素对Aβ25-35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Aβ25-35降低了磷酸化Akt的表达(65.9%,P<0.01),而雌激素部分拮抗此作用(94.7%,P<0.01),Akt抑制剂则阻断了雌激素的作用(75.4%,P<0.05);雌激素单独作用则增加了磷酸化Akt的表达;雌激素受体抑制剂部分阻断了雌激素作用,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单独作用对Akt的磷酸化无显著影响;各种情况下非磷酸化Akt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 雌激素17β-estradiol可以拮抗Aβ25-35的神经毒性作用,激活Akt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雌激素受体可能在Akt的激活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症,为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AD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主要为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以及由凋亡引起的区域性神经细胞死亡等。患者脑内老年斑主要是由具有神经毒性和血管毒性的β淀粉肽(β-amyloid,Aβ)生成。由于AD为多因异质性疾病,目前Aβ-淀粉样肽级联假说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就近年关于Aβ与A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