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素琴 《医学综述》1995,1(9):389-392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主要由于外周小动脉壁平滑肌张力增强和对血管活性物质(例如儿茶酚胺、5-羟色胺及血管紧张肽-等)反应性增强(功能性变化),以及血管腔狭窄(结构性变化)等所致的外周血管阻力提高的结果。有关原发性高血压发病诸因素,例如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紧张肽-醛固酮之类已提出30多年了,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前期先后提出钠泵抑制因子和心房肽,而内皮素则是在1988年提出的。这些表明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是与对动脉血压主要调节因素的研究相联系的。肾排钠缺陷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  相似文献   

2.
3.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涛 《医学综述》2006,12(8):471-473
主要阐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机制:从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血清NO、NOS水平、血钙、甲状旁腺以及高血糖等方面阐述对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与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东华  贾卫滨 《医学综述》1996,2(11):609-611
<正>DM与高血压的关系已逐渐引起临床重视.Modan等报道DM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非DM人群的3~4倍,且83.4%的高血压患者伴有糖耐量异常.二者通过何种途径相互影响,国内外学者众说不一.现就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心、脑、肾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临床及病理生理有一定的特点,本文拟从神经、内分泌、体液因子、组织结构及血流动力学、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老年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地位作一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秀敏  刘淑玲 《医学综述》2004,10(11):685-686
糖尿病是危害人群的一种多发病,高血压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心、脑、肾及眼等器官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它常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其重要价值。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据WHO报道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20%~40%,美国糖尿病患者约1000万人,其中并发高血压300万人,即30%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在糖尿病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地测定也30例正常人,34例水病患者,2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ET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ET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糖尿病吕水发生高血压之前ET值已明显增高。结论:ET在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单光华  李虹  李自成 《广东医学》2003,24(9):983-984
目的 了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的特点 ,分析其与无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的差别与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高血压病 (及合并糖尿病 )合并心律失常病例 3 48例 ,其中合并糖尿病 5 5例 ,统计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和无合并糖尿病组各类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心律失常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合并糖尿病组心房颤动 (房颤 )、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较高 ,室性早搏 (室早 )较低 ,而无合并糖尿病组室早发生率较高 ,P均 <0 0 5。结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律失常以房纤最常见 ;高血压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则以室早最常见  相似文献   

10.
正糖尿病心肌病(DCM)是一种独立的糖尿病并发症,目前研究已证实它是一类区别于其他心肌病的特殊的心肌病,是指患者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在排除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变以及其他原发性的心肌病等)后,因糖尿病而引起的以心肌细胞功能代谢紊乱、心脏微血管病变、心肌纤维化及心肌间质增生等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广泛的心肌结构异常。该病早期表现为舒张功能不全,晚期则以收缩期的功能障碍、左  相似文献   

11.
正糖尿病心肌病(DCM)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Rubler,1972年Rubler等在诊治一些成年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在无明显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变、冠状动脉硬化、先天性心脏病或酗酒)诱因的情况下却患上了充血性心力衰竭这类疾病,由此他们通过反复研究而第一次提出了DCM这一疾病名称。虽然DCM这类独立性疾病提出已有40余年,但临床上对该疾病的诊断仍然十分困难。其主要在于DCM的临床及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红岩  朱栗文  张志茹 《吉林医学》2008,29(19):1687-1689
高血压病(EH)与糖尿病(DM)均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且常同时并存,导致大量心血管事件与死亡,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在DM患者中EH的患病率为20%~40%,我国大约是40%~50%,DM患者EH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1.5—3倍。反之,EH患者比血压正常的人更容易发生DM,EH人群中DM的患病率是正常血压人群的2~2.5倍,有85%的EH患者易发生DM,大约50%的EH病患者也同时有2型糖尿病(T2DM)。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亚军  周君富 《医学综述》1996,2(10):515-517
<正>糖尿病血管病变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寿命的主要因素.据报道,糖尿病患者肾血管病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而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病的危险性至少是后者的2倍.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出现视网膜病、视乳头水肿及玻璃体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神经病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神经病的发病机制汪仁斌刘兴洲(神经内科)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糖尿病病程延长,其发生率在7%(病程<1a)~50%(病程>25a)不等,若包括亚临床型神经病,则可高达90%[1]。神经病变可以累及感觉、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从而出...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肾损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秀林 《北京医学》2007,29(9):559-561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升高.200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约有高血压患者1.6亿人.长期高血压可导致高血压性肾损害,如不积极干预,最终可导致慢性肾衰竭(CRF).近年来,高血压肾损害所致CRF比例逐渐升高.现对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防治高血压肾损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生机理。方法 应用新的荧光指示剂fura-2测定了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及25例不伴高血压者的淋巴细胞内胞内胞浆洲离钙浓度(〖Ca^2+〗i),并分析其经岛素的关系。结果 (1)两组患者的(Ca^2+)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伴高血压组又高于不伴高血压组,(2)所有糖尿病患者(伴或不伴高血压)的血清基础胰岛素水平及糖负荷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合并存在,对心血管系统有极强的致病危害。1型糖尿病多为并发肾脏病变后出现高血压。2型糖尿病往往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可以在糖尿病发病之前,之时或之后出现,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人群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治疗,对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病人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也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发生机制复杂,故病因至今仍未明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发生、发展与基因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交感神经激活、肾脏损伤、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诸多因素相关。因此,明确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对临床制订合理的高血压治疗计划与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未来应对不同患者可能存在的不同发病机制予以针对性治疗,以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抗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减少靶器官损害及其这些靶器官损害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绝大多数个体 ,抗高血压的治疗往往不是由是否存在高血压危险因素而开始的 ,而是由血压升高的幅度 ,存在或不存在靶器官损害而开始的。目前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 (WHO ISH)对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提出如下重要修改 :①开始治疗的标准应考虑全部心、脑、肾等器官患病的危险因素而不单独是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应考虑到对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 ,这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是重要的 ;②收缩性高血压是急需治疗的重要标志 ,特别是老年人 ,因为它是发生…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正在逐年迅速上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DM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又称DM肾小球硬化症,是在DM病程中出现的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病变为特征的总称[1].DN是DM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发生率为20%-40%,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位病因[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