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山西省疾病监测系统共设有20个死因监测点开展全人群死因监测报告工作。近几年死因监测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山西省居民重要死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2017年死因监测点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山西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为制定山西省肿瘤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数据来源于山西省20个死因监测点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平台上报的2017年年内死亡病例。报告的死亡病例覆盖20个监测点全县(区)人口。其中城市监测点4个、农村监测点16个。  相似文献   

2.
中心医院自2004年10月对院内死亡病例进行死因登记报告,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渐规范化、制度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救治水平,为高死亡病种和人群进行医学干预提供信息.减少死亡病例,现将2009,2010年两年死因登记报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宁夏全国疾病死因监测点居民主要死因及期望寿命。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对宁夏两个全国死因监测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死亡病例3919例,总死亡率为370.8/10万(标化死亡率361.71/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沙坡头区死亡率高于兴庆区(P<0.05)。平均期望寿命75.85岁(男性73.65岁,女性78.58岁),沙坡头区73.03岁,兴庆区77.95岁。死因以慢病为主,占全部报告死亡80.67%。两监测点前五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和消化系统疾病,占全死因91%。结论宁夏2个国家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率不高,死因以慢病为主。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全人群死因监测点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市死因登记工作全面开展,涟源市卫生局出台了《涟源市全人群死因调查实施方案》,涟创慢办出台了《涟源市全人群死因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这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死因监测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应国家死因监测点数据补报工作方案的要求与我市死因漏报调查相结合,开展全市的死因漏报调查,并撰写漏报调查总结,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的死亡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早死亡的死亡水平、死因构成及顺位分布状况,为制定三峡库区人群健康保护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丰都县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60岁前死亡的所有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顺位及人群分布等。结果 2010-2013年丰都县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早死亡共982例,占全死因的25.75%,粗死亡率为209.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200.58/10万,男性早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6,P0.01)。早死亡的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肿瘤、伤害、循环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占早死亡的89.91%。在年龄组分布中,0~4岁组以围生期疾病、伤害和先天性畸形为主,5~14岁组以伤害为主,15~59岁组以肿瘤为主。具体疾病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肺癌、肝癌、脑血管病、机动车交通事故、淹死;女性第5位与第11位死因分别是乳腺癌与宫颈癌。结论丰都县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早死亡发生率高,肿瘤、伤害、循环系统疾病是导致早死亡的前三位死因,慢性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应得到高度重视,同时应加强三峡库区妇幼保健工作,减少围生期疾病导致的早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惠州市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的漏报情况,为今后监测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两个监测县(区)各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每个抽中的乡镇(街道)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居委会),抽中村(居委会)的所有家庭均为被调查家庭,调查对象包括调查家庭的所有成员.本次调查覆盖人口为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的监测县(区)(共6个镇街18个村/居委)户藉人口死亡情况,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网络报告数进行比较.结果 两个监测县(区)(共6个镇街18个村/居委)户藉死亡人数共1 847人,漏报人数为170人,漏报率为9.20%.漏报率在城乡之间、不同性别和不同原因(疾病和伤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死亡地点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死亡漏报的情况.结论惠州市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的总体漏报率较低,但仍应通过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进一步健全死亡病例的报告工作制度,减少在家中死亡人员的漏报,提高死因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人群的死亡特征 ,分析不同死因对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 ,为本地区制定防治对策 ,将起到有益作用 ,为此 ,笔者对广汉市疾病监测点 1991~ 2 0 0 0年人群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死亡资料和人口资料均来自广汉市疾病监测点基本卫生资料册 ,其中死亡数系对报告的死亡病例进行复核后列入统计 ;人口数系按年度经百岁图调整的年平均人口。1 2 分析方法 死亡原因按WHO推荐使用的《疾病、外伤和死亡原因国际分类手册 (ICD - 9)》进行编码统计 ,分别计算不同死因、不同年度、年龄、性别的死亡率、减寿率。1 3 统计…  相似文献   

8.
柴本正  李兆国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98-1899
死因监测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准确、可靠的人群死亡信息对制定人口和卫生政策、确定资源配置和干预重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山东省章丘市2007年启动医疗机构因病死亡病例网络报告;2009年1月1日开展居民全死因信息登记网络报告。截至目前全市居民死因信息登记网络报告7301例,其中2009年报告6979例,粗死亡率694.02/10万。死因监测工作成效显著。做好死因监测工作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肺结核病的病死率 ,笔者分析了我院近 8年来死亡的 42例肺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 ,发现死亡原因与年龄之间存在一定关系。1 一般资料资料全来源于我院住院病例 ,对死亡病例逐一查阅住院病历并登记分析 ,42例均符合肺对核诊断标准。其中男 33例 ,女 9例。平均年龄 5 3岁 ,最小 3岁 ,最大 78岁。2 死因与年龄2 .1 死因 (表 1)表 1  42例肺结核死亡患者的死因统计 死亡原因例数 %肺结核恶化合并症肺心病肺癌自发性气胸矽肺药物性肝损害其它162 694222738.16 1.92 1.49.54.84.84.816 .7  表 1可见 ,死于合并症者高于肺结核直接恶化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职业、根本死亡原因等流行病学分布特点,为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按照国际疾病ICD-10 标准进行分类编码,对某综合医院急诊科2009 年-2013 年报告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763 例急诊死亡病例中,老年组(60 岁~79 岁)死亡病例比例(43.83%)最高,青年组(≤44 岁)死亡病例比例(3.47%)最低。男女死亡病例性别比为1.18:1。根本死因主要以循环系统疾病(49.84%)和恶性肿瘤(22.26%)为主。死亡病例生前主要职业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38.18%)。结论 结合急诊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点,针对高危年龄段及相关职业人群,制定有效的循环系统疾病防治策略,降低急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死亡原因的调查与分析是为了确定居民的死亡模式,分析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变动趋势,找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从根本上防治疾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笔者统计分析了2004-2005年贵州省城市与农村疾病监测点的死因资料,旨在掌握当地居民的粗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及死因顺位等情况,比较我省城市与农村疾病监测点居民的死亡水平,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北京市某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进行评估。方法对4521例死亡病例,使用报告及时率、报告完整率、漏报率和死因编码不准确率等指标对北京市某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评价,采用描述性研究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北京市某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及时率100.00%,报告完整率98.45%,漏报率为1.56%,死因编码不准确率为1.50%。结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总体良好,死亡病例网络报告大大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但加强急诊科死亡病例的报告管理以降低漏报率、利用医院信息化系统开展死亡登记报告,死因编码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湖北省监测点居民伤害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状况,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死亡率与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对湖北省2006-2007年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5994例,粗死亡率为61.45/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26/10万),其中男性3 725例、女性2 26...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县死因登记工作漏报情况,准确估计我县人群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及死亡病例入户调查方法获得2013、2014年居民死亡数据,与同年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核对,统计漏报率。结果 ~([1])2013、2014年南华县所抽3个乡镇、9个村委会调查死亡漏报25人,死亡漏报率7.7%;婴儿死亡漏报0人,婴儿死亡漏报率0。结论南华县死亡漏报的主要人群为在医疗机构外死亡的城区企、事业在职及退休人员、殡仪馆登记死亡人员。  相似文献   

15.
柴本正  宋兴坤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1984-1985
对居民主要死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找出严重危害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疾病,确定防治重点,这是疾病控制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也为政府部门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利用山东省章丘市2010年居民死因信息登记报告资料,分析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防制对策。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死因资料来自居民死因信息登记网络报告,死亡病例包括所有在医院和在家死亡者。人口资料以日历年度的人口资料为依据,来源于市公安局户籍科。慢性病防治资料来源于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将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指标应用于死因分析 ,评估导致某人群“早死” (即可能的寿命损失年数 )的各死因的相对重要性。为了解当前本地居民的死亡率水平和病伤死因模式 ,以便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点和策略提供依据。本文应用PYLL指标等对大同市 1996~2 0 0 0年城区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资料进行了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以大同市城区疾病监测点覆盖区域内全体居民为研究对象。 1996~ 2 0 0 0年疾病监测点的人口数、出生和死亡个案由当地卫生防疫站提供 ,年平均人口由公安部门提供 ,标准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西夏区居民病伤死因情况,分析主要死因构成及重要疾病的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 对辖区各医疗机构死因监测点按国际疾病统计分类方法ICD-10编码后,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之死因信息登记报告系统进行审核统计.结果 2009-2011 年西夏区居民,死因顺位排在前5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882例、肿瘤543例、疾病和死亡的外因310例、呼吸系统疾病221例、消化系统疾病49例,分别占全部死亡原因的比例为39.71%、24.44%、13.96%、9.95%、2.21%、9.73%.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本区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应大力加强和重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当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居民继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主要死因,为了解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谱及死因顺位,以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对烟台市区全国疾病监测点居民1991~2004年各种恶性肿瘤死亡进行统计分析。1临床资料以芝罘区疾病监测点毓磺顶办事处14个居委会居民为监测对象,1991~2004年合计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甘肃省疾病监测点胃癌死亡特征,为制定胃癌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肃省各监测点依据死亡医学证明书收集的胃癌死因数据进行核对,按照ICD标准进行死因编码,然后由甘肃省CDC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1993-2007年甘肃省疾病监测点胃癌死亡均处于肿瘤死亡的第一位。2007年胃癌的死亡率为36.73/10万,占所有肿瘤死亡的35.91%,胃癌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5 420人年,潜在减寿年数顺位处第一位,胃癌死亡的减寿率为3.38‰,胃癌平均死亡年龄为64.08岁,去胃癌死因预期寿命为72.83岁,延长寿命0.75岁。胃癌死亡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结论胃癌死亡率和减寿率均处甘肃省肿瘤死亡的第一位,并且男性死亡大于女性死亡,中老年男性是胃癌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白云区居民2009年死亡率和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白云区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广州市白云区2009年死亡报告资料,对2009年白云区各死因监测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居民主要死因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而肿瘤和损伤与中毒是造成"早死"的主要原因;肺癌、肝癌、白血病分居恶性肿瘤的前3位;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自杀是损伤与中毒的前3位死亡原因。结论白云区监测点人群的死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与中毒为主,今后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的防治力度,减少死亡和伤残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