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脐血树突状细胞和食管癌细胞融合疫苗 ,研究融合疫苗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脐血CD34 干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扩增为成熟树突状细胞 (DC) ;用聚乙二醇法 (PEG)将DC与食管癌细胞EC10 9融合 ,免疫磁珠法筛选阳性克隆EC10 9-DC ;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融合疫苗表型 ;绘制融合疫苗生长曲线。结果 融合疫苗EC10 9-DC可在体外培养生长 ,高表达CD80 ,CD83和CD86 ,增殖活性低于EC10 9。结论 融合疫苗EC10 9-DC细胞具备了刺激免疫细胞活化的分子表型 ,为食管癌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进行研究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融合瘤苗细胞主动免疫诱导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及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效果。方法直接分离骨髓树突状细胞和体外生长因子诱导扩增培养相结合,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树突状细胞,再以500g/LPEG诱导其与NS1骨髓细胞融合,HAT选择培养得到两者的融合细胞,体外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并进行免疫预防与治疗的在体外动物实验。结果融合细胞也能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而NS1无此作用。体内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杂交瘤技术将脐血来源DCs和SGC7901胃癌细胞融合,以研究融合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的功能。方法:利用聚乙二醇(PEG)化学融合技术将DCs和胃癌SGC7901细胞融合,SP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细胞表型;MTT法测定融合细胞刺激同源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细胞毒性试验检测融合细胞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SGC7901的杀伤作用。结果:DCs和SGC7901胃癌细胞在PEG的作用下成功融合,其融合细胞即表达肿瘤标记物CEA,又表达DCs标记物HLA-DR,融合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DCs、DCs+SGC7901及SGC7901。融合细胞活化的CTL对胃癌细胞杀伤率为21.4%±0.0165%,明显高于DCs组(16.3%±0.0015%)、混合细胞(15.3%±0.0044%)及胃癌组(11.2%±0.0156%)。结论:脐血来源的DCs在PEG作用下能成功与胃癌细胞融合,且融合细胞可有效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强大抗肿瘤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4.
mRNA疫苗冲击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消化道肿瘤组织mRNA冲击自体DC,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方法:2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分离PBMC(外周血单核细胞),在IL-4、GM-CSF联合作用下诱导DC,从消化道肿瘤组织中提取mRNA并分别在有脂质体或无脂质体介导下冲击DC,与未经纯化的T细胞混合培养,诱导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以CTL作为效应细胞,以胃癌细胞系803为靶细胞,LDH释放实验检测杀伤活性。结果:细胞表面标记检测显示诱导前后CD3、CD4、CD14显著下降,CD40、CD86、CD1a、CD83、HLA-DR显著升高,表明IL-4、GM-CSF、联合作用下有效诱导出DC,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表明该DC具有抗原递呈,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经脂质体介导的mRNA冲击DC诱导的特异性杀伤反应与未经脂质体介导的mRNA冲击DC诱导的特异性杀伤反应比较,其杀伤率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而二者与单纯经IL-2诱导的未经纯化的T细胞产生的非特异性杀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以肿瘤细胞mRNA冲击DC诱导CTL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有可能成为一独特的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因其成熟时生出许多树突样伪足而得名 ,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 - presentingCells ,APC) ,能摄取和加工提呈抗原 ,表达高水平MHC分子、共刺激分子、粘附分子并分泌高水平TH1型细胞因子IL - 12 ,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C激活的细胞免疫尤其是CTL(CytotoxicTLymphocyte)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机体抵御恶性肿瘤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新近的DC疫苗临床Ⅰ、Ⅱ期试验…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及其抗肿瘤疫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其基本理论依据是:通过调节或增强机体固有的内在性防御机制(主要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排斥)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或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转化,促进恶性细胞分化来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超微结构,并研究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从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含有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人AB型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并与同基因型T细胞共同培养72h,检测激发的T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XG-7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表明,细胞表面有大量不规则树枝状突起(粗细不等),细胞核不规则,核仁小;DC可诱导特异性CTL的产生,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脐血中的DC前体细胞可在体外诱导成为功能性DC,并可诱导肿瘤特异性CTL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培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体外诱导出的成熟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CBDCs)功能性抗原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用光镜观察培养12dCBDCs的形态。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不同时间CBDCs功能性抗原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体外诱导出典型形态的CBDCs,HLA-ABC、HLA-DR、CD1a在培养0~8d表达率渐升高,在第12d达高峰,第16d表达有所下降;CD83、CD80在第12d的表达略高于其他时间段;CD54在0d、4d、8d的表达率相近,而第12d的表达率明显升高,第16d明显降低。结论:应用本的方法,在体外培养第12d,能诱导出典型形态的CBDCs,多种功能性抗原的表达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功能。本文就树突状细胞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树突状细胞在食管癌治疗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DC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卵巢癌(OVCA)细胞与自体或同种异体树突状细胞(DC)融合后体外诱导特异性CTL的作用。方法:用PEG法将OVCA细胞与自体或异体DC融合,在含GM-CSF的RPNH-1640完全培养基中继续培养7~14d,然后将融合细胞与CA-125特异性T细胞共同培养,用细胞内细胞素染色法检测其诱导CTL活性。结果:人类OVCA细胞表达CA-125、HER2A/neu、MUC1肿瘤相关抗原及MHC-Ⅰ类分子和粘附分子(ICAM),但不表达MHC-Ⅱ类分子、B7-1和B7-2;DC则表达MHC-Ⅰ类和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ICAM,但不表达DF3/MUCl或CA-125等OVCA相关抗原,而OVCA细胞与自体或异体DC融合细胞则表达CA-125及MUC1肿瘤相关抗原、MHC-Ⅰ类和Ⅱ类分子、B7-1、B7-2及ICAM。结论:人OVCA与自体或异体DC融合细胞能诱导由MHC-Ⅰ类分子限制的CTL活性和自体肿瘤细胞的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融合瘤苗细胞主动免疫诱导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及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效果。方法:直接分离骨髓树突状细胞和体外生长因子诱导扩增培养相结合,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树突状细胞,再以500g/LPEG诱导其与NS1骨髓细胞融合,HAT选择培养得到两者的融合细胞,体外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并进行免疫预防与治疗的在体动物实验。结果:融合细胞也能诱导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而NS1无此作用。体内免疫预防试验表明,融合细胞活瘤苗1次免疫后,诱导出较强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并获得抵抗野生型NS1攻击的保护性反应,但对无关瘤株则无此抵抗力。融合细胞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试验显示,融合细胞静脉注射后,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其生存期。结论: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后的瘤苗体内免疫,能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可望成为肿瘤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肝癌细胞HepG2与肝癌患者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的体外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将肝细胞癌(HCC)患者树突状细胞(DCs)与肝癌细胞HepG2融合制备瘤苗,检测其体外诱导同源T细胞产生特异性抗HepG2的免疫效应.方法以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富集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白细胞介素-4(rhlL-4)体外诱导培养DCs;聚乙二醇融合DCs与肝癌细胞HepG2,MTT法测定融合细胞(DCs/HepG2)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细胞毒性实验检测DCs/HepG2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HepG2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果融合细胞DCs/HepG2高表达成熟DC表面分子,其中CD8390.4%,CD8087.7%,CD8684.4%,HLA-DR98.5%;其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高于HepG2和DCs;DCs/HepG2活化的CTL对HepG2具有显著杀伤作用,其杀伤率为(63.5±4.6)%(效靶比例为20∶1).结论HCC患者外周血DC融合HepG2细胞可有效诱导同源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HCC免疫效应,可能成为HCC免疫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冻融人脐血树突状细胞瘤苗的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脐血树突状细胞和食管癌细胞融合瘤苗,低温冻存,研究冻融后融合瘤苗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脐血CD34 干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联合诱导扩增为成熟树突状细胞(DC).聚乙二醇(PEG)融合DC与食管癌细胞EC109,免疫磁珠法筛选阳性克隆EC109-DC为融合瘤苗.-80℃低温冻存;流式细胞术鉴定冻融前后融合瘤苗免疫表型;绘制冻融后融合瘤苗生长曲线;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EC109-DC融合瘤苗诱导T淋巴细胞体外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能力. 结果 融冻后融合瘤苗EC109-DC可在体外继续培养成长,高表达CD80、CD83、CD86,增殖活性较新鲜融合瘤苗稍低,但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冻后融合瘤苗EC109-DC体外能诱导CTL细胞对EC109食管癌细胞的产生特异杀伤作用,其活性与新鲜融合瘤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融冻后融合瘤苗EC109-DC仍保存其刺激免疫细胞活化的分子表型,可望为食管癌-DC融合瘤苗的保存方法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组人热休克蛋白70(rhHSP70)联合食管癌细胞RNA转染脐血树突状细胞(DCs)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特异性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经rhSCF、rhGM-CSF和IL-4诱导和食管癌RNA转染形成成熟DCs,加入rhHSP70,检测DCs表面标志及DCs诱导的T细胞增殖、CTL杀伤活性。结果食管癌RNA转染后DCs高表达抗原提呈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对T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和CTL杀伤活性显著增强(P<0.01),rhHSP70能显著促进DCs功能。结论 rhHSP70具有增强食管癌细胞RNA转染的DCs对T细胞的促增殖和CTL杀伤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对鼻咽癌患者实施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的影响。方法对47例鼻咽癌患者用重组EB病毒潜伏膜蛋白2腺病毒转染自体树突状细胞(rAd-LMP2-DC)进行免疫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强化患者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加强在采血、免疫治疗各个环节中的安全管理,注重与保证各个环节的治疗安全。结果47例入组患者中,1例有过敏现象,经治疗与护理后4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结论心理护理及安全管理对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治疗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Tan G  Wang ZY  Yin S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4):943-94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负载凋亡癌细胞抗原后诱导的免疫应答对小鼠胰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克隆并构建IL-23基因真核双表达载体,转染DC后检测其表型及自分泌IL-23和IL-12的能力;观察各组脾脏T淋巴细胞γ干扰素(IFN-γ)和IL4的分泌量以及D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转染DC并负载肿瘤抗原后制备成疫苗对小鼠抗肿瘤的免疫保护作用和肿瘤抑制作用。结果基因测序证实IL-23基因克隆及双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后DC对共刺激分子MHC-Ⅰ和MHC-Ⅱ的表达增强;DC自分泌IL-23和IL-12的能力显著增强。DC介导的免疫应答促进了IFN-γ生成型Th1细胞的产生,IL-23转染组每24hIFN-γ的分泌(最高为535pg/ml/10^6)与其他各组比较(对照组每24h为60pg/ml/10^6),P〈0.01;转染的DC疫苗在体内诱导出高水平的CTL活性(P〈0.05)。接种IL-23修饰DC疫苗后小鼠的免疫防御能力显著增强;对肿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治疗组荷瘤鼠生存期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IL-23使DC抗原递呈能力更强,IL-23修饰DC疫苗可强化宿主针对特异肿瘤的CTL免疫应答,使宿主不仅产生防御性免疫反应而且增强自动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无血清成球培养法从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中分离/富集肿瘤干细胞,并对其“干性”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将EC109细胞接种至添加1X B27的干细胞培养基(DMEM/F12 1∶1,无血清),于poly-Hema包被的培养皿或低黏附培养板中培养,获取细胞球.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干性相关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连续传代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其自我更新能力,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其分化前后干性相关转录因子和分化标志物的表达变化,以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其体内成瘤能力.结果 培养5d能获得EC109细胞的细胞球.细胞球细胞高表达Oct4等干性相关转录因子,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分化潜能.裸鼠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膀胱癌肿瘤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对特异性抗自身膀胱癌作用研究。方法:将膀胱癌肿瘤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用冻融负载,再与膀胱癌患者的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同培养,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观察其对自身膀胱癌细胞杀伤活性,与未负载肿瘤抗原的CIK组进行比较。结果:DC经抗原负载后介导的CIK对自身膀胱癌细胞杀伤性活性明显增强。结论:用肿瘤抗原负载可进一步提高DC介导的CIK细胞对膀胱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