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银川市青少年视力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银川市三区(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初一至高三的1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银川市三区青少年视力不良率为71.78%,近视程度随年级递增;男、女生近视发病情况相当(P〉0.05);青少年近视程度与躺着看书、课外休息时间、家里房间等及偏食情况呈负相关,而与课间行为、读书写字姿势、家庭作业时间、看电视距离、眼保健操质量及体育活动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银川市三区青少年视力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青少年视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学生视力有关因素的调查结果.方法:择我校2011年4月中旬视力检查中查出的视力低下学生748名,回顾相关资料.结果:不注意读写姿势占调查人数77.35%.先天遗传因素为视力低下人数的21.93%.经常看电视占调查人数的33.49%.每天一次连续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以上者占调查人数的54.7%.每天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不足1小时者占调查人数的44.58%.偏食与爱吃甜食占调查人数的36.87%.结论:为降低学生近视发病率,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做好防治工作,普及防治近视的卫生知识,要求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面密切配合,消除影响视力的几个重要因素,这样才能有效地搞好近视眼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顾娅芬 《当代医学》2014,(11):161-162
目的了解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学生视力状况,为矫正学生视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云南省临沦市民族中学2008~2012年以来进行裸眼视力检测的13700名学生,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箱现场测试。结果在2008~2012年总共13700名学生中有9391名学生的视力低下,五年间学生视力低下率为65.7%~75.3%,平均低下率为(70.5±4.8)%。13700名学生中有4808名学生为重度视力低下,占到35.09%;中度有2806名,占20.48%;轻度有1777名,占12.97%。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学生视力严重低下;2008~2012年男生视力低下率为63.96%,女生视力低下率为72.20%,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每一年女生视力低下率均高于男生视力低下率,同时逐年逐渐呈现上升趋势。结论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视力低下状况较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生活以及学习情况,必须引起学校以及父母的高度重视,共同关注中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视力低下现状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沁源中学学生视力低下现状及发展规律。方法: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的方法,2005年至2007年间对沁源中学10941名在校学生的视力进行检测。结果:2005年、2006年、2007年的学生视力低下率分别为66.66%、71.14%、72.12%;男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64.54%,女生为75.21%;初中、高中学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66.33%、72.14%。总体视力低下构成轻、中、重比例分别占15.37%、28.98%、56.65%。结论:该校学生视力低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女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男生,初、高中视力低下均以重度为主,因此,中学生近视防治工作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不同年级小学生人群的屈光状态及年级分布的特点。方法:1~6年级学生,按年级分组为6组;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GB11533-89)对学生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按照年级统计。结果:在13484只眼中,视力1.0以上者(包括1.0)9185,占受检总数的68.12%,小于1.0者4299眼,占31.88%,视力低下率为31.88%;近视眼3994眼,占受检总数的29.6%,远视眼297眼,占2.2%,其他眼病8眼,占0.06%;1~6年级视力低下检出率逐渐增高,且各年级学生视力低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沧州市新华小学在校小学生视力低下发生率较高,其中近视为主要因素,屈光矫正不足较严重,因此加强近视防治工作以及减少视力损害,对提高儿童屈光不正矫正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给学校卫生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采用“E”国际对数视力表箱检查学生视力,有1眼裸视力低于5.0为视力低下。结果 学生平均视力低下率为14.77%,1995-2001年学生视力低下率依次为11.91%,13.42%,14.19%,15.03%,15.83%,14.52%,15.72%;小学,初中,高中视力低下率分别为9.15%,23.83%,24.99%,男,女生视力低下率各为12.88%,16.98%;城区,川道,山区学生视力低下率依次为21.99%,10.90%,8.54%。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较差,影响因素复杂,国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视力低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健康查体,及时发现和矫治青少年眼病和龋齿。方法 选择任城区三所中心小学和八所中心中学共10501名学生进行健康查体。结果 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44.15%,沙眼率为19.76%,龋齿率为7.77%,色盲率为1.74%。视力低下率,沙眼率随年龄升高呈上升趋势,龋齿率随年龄升高呈下降趋势。结论 中小学应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着重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保护,同时做好沙眼,龋齿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盐田区2002~2006年学生视力低下状况,寻找影响因素,制定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并进行X^2检验。结果盐田区学生2002~2006年视力低下率为28.96%,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份和男女生视力低下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长时间用眼、不注意视力保护是形成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改善学习环境,增加体育活动是预防视力低下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大足县学生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足县中小学生视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防治近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年大足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进行分析,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视力低下的主要因素,结果:学生视力低下率为44.43%,男生视力低下率显著高于女生;城镇学生视力低下率显著高于乡村学生;中学生视力低下率显著高于小学生;青春期是视力低下增长最快的时期,性别,年龄,城乡,身高,50米跑,Quetlet指数,Kaup指数和Rohrer批数对学生视力影响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视力低下的防治仍然是今后若干年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杨瑞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458-1460
目的分析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偏关县县直中、小学校健康体检资料,按照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检测细则》对我县在校学生视力低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偏关县县直在校学生视力低下率男、女生之间,不同学习阶段的中、小学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学生视力低下率与学生的阅读姿势,写作业、看电视、上网时间长短和学生家庭的照明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百色市右江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中小学校开展卫生教育对策。方法2004-2006年,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对右江区12所小学和10中学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共调查中小学生64759人,34267人视力低下,低下率为52.91%。视力低下率以年均5.81个百分点速度递增,视力低下程度也呈逐年加重趋势;视力低下年均增长率顺序是小学大于初中,初中大于高中;男生大于女生;城郊大于市区,普通中学大于重点中学。结论右江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发生、发展与课业负担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密切有关,应引起家庭、学校及社会有关方面足够重视,同时采取综合措施预防视力低下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西平顺县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为学校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从平顺县20个乡(镇)中抽取5个乡(镇)的5所中学、5所小学的6 45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6 454名学生视力低下率为30.63%,其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12.61%,初中生为47.04%,初中生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P〈0.01);从性别上看,男生视力低下率为27.34%;女生视力低下率为33.97%,女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5,P〈0.01);从视力低下分度构成看,小学生轻度73.97%,中度19.84%,重度6.19%,初中生轻度43.11%,中度26.75%,重度30.14%,小学生以轻度为主,而初中生则中、重度的比例有所增加;从地区看,县城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34.05%,乡(镇)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26.46%,县城明显高于乡(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8,P〈0.01)。结论预防干预和积极治疗来减低和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浙江省德清县13~18岁中学生近视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浙江省德清县在校中学生(n=1 363)进行屈光状态检查:视力表检查视力,电脑验光(未使用睫状肌麻痹剂),IOL Master测眼轴长度、前房深度以及角膜曲率等。自制调查问卷以了解近视发生相关因素,包括每天在家学习、阅读课外书、看电视、玩电脑和户外活动时间以及父母屈光状态等。结果 近视(等效球径≤-0.50 D)、远视(等效球径≥+0.50 D)以及散光(柱镜≤-0.50 D)的发生率分别为90.02%、1.83%和12.55%。学习、看电视及父母近视均与近视率呈正相关(P分别为0.015,0.000和0.001);户外活动与近视发生率呈负相关(P=0.003);玩电脑以及课外阅读与近视发生率间未见相关性。结论 浙江省德清县中学生的近视率高;长时间学习,看电视及父母近视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能够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与研究徐州市中小学学生屈光不正发生情况,了解近视相关因素,为防治近视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应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2019年9月—2019年10月期间徐州市符合要求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各2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2班共1 32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视力筛查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收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影响视力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 结果 1 321例收回有效问卷1 312例,中小学生远视发生率1.52%,斜视0.61%,弱视1.60%,近视45.96%;调查显示儿童和家长对视力问题的认知率和保护意识较低,家族史、每日作业和阅读时间超过8 h、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超过3 h、写字和握笔姿势错误是近视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徐州市儿童和家长对视力问题的认知率和保护意识较低,家长、学生对视力保护的相关宣传知识认知率低,存在用眼过度等可能引起近视的不良因素。部分学生对于近视对身心的影响和防治措施不明确,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明确近视会对身心造成一定不良影响。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及时识别导致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学生制定相关措施,培养良好用眼习惯,促进视力保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延安市新城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本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学生视力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根据《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GB/T26343-2010),采用标准对数视力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延安市新城区在校中小学生3503例,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并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市区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3.97%,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4.610,P<0.01);问卷调查分析发现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每天看电视、玩电脑时间、中小学生每晚做作业时间、户外活动时间是引起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主要因素。结论 延安市新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比较严重,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学生自身应加强用眼保护,教师及家长应做好正确用眼指导,降低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天津市初中学生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天津市8所中学共1933名初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自我填写问卷调查。结果通过不同途径获得了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学生占85.8%,不同学生获得知识途径不同,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电视报刊、学校、宣传、书籍、医疗卫生部门等,重要的渠道是电视报刊与学校。结论中学生大多数通过电视报刊、学校、宣传、书籍、医疗卫生部门等不同途径获得了艾滋病相关知识,但网络的宣传作用也不容忽视,应正确引导中学生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该校中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预防和保护学生视力低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全部在校初中生进行视力检测,同时对影响视力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测学生视力低下发生率平均为39.86%,随着学段的增加,视力低下率升高;结果还显示女生视力低下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英才学校学生视力低下状况随学段升高日趋严重,必须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家长的监管,同时加强对学生视力保护的宣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城乡结合地区中小学生视力和屈光的现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中小学生近视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019年9—11月上海市城乡结合地区某社区9所学校1~8年级在校生4 508人作为研究对象。入校视力检查收集学生视力信息,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戴镜视力以及免散瞳验光。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该社区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60.3%(2 718/4 508),其中近视患病率为43.5%(1 962/4 508),散光患病率为34.6%(1 562/4 508),屈光参差患病率为16.1%(724/4 508),远视患病率为1.6%(73/4 508)。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4.1%(1 077/3 162),初中生近视患病率为65.8%(885/1 346), 近视患病率随年级上升而增高(P<0.01)。男生近视患病率低于女生(P<0.05),而散光患病率高于女生(P<0.05),初中组近视程度高于小学组(P<0.05)。   结论   该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主要眼患为近视,需结合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病学特征,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措施,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分析重庆地区应届高中毕业生军检视力不合格情况及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应届高中毕业生视力,提高通过军检视力检查几率。【方法】来源于2006-2011年重庆市报考军队院校的应届高中生31207名,视力不合格者5335名。视力不合格者入选1780名,同时从视力合格考生中随机抽取178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共获有效问卷3530份。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各年度视力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视力不合格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持续近眼学习时间≥1h、户外运动少视力不合格组人数明显高于视力合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均衡、高考后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视力合格组人数高于视力不合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近眼学习时间≥1h、户外运动少高三后人数明显高于高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视力情况不容乐观,应当引起家庭、学校及社会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持续近眼学习、户外运动少与应届高中毕业生军检视力不合格有关;加强应届高中毕业生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科学合理安排近眼学习及户外运动时间,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高考后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通过军检视力检查的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