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脉高压症是肝脏及其有关血管和胆道疾患所引起的综合征 ,“门脉高压症”这一医学术语于 2 0世纪 30年代提出并获得接受。正常门静脉压为 0 65~ 1 3kPa( 5~ 10mmHg) ,较下腔静脉压稍高。当门静脉压高于下腔静脉压 0 65kPa( 5mmHg)以上 ,或门静脉压≥2 94kPa( 30cmH2 O)时 ,提示存在门脉高压症。涉及门静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技术 ,目前包括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 -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TIPSS)、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单纯栓塞术、脾动脉栓塞术及Budd -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等几个方面。1 经颈静脉途径肝…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从美国引进了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为肝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此,本刊特邀该院专家将引进的新技术一一介绍给读者——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是198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项介入技术,即通过右侧颈内静脉,用金属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的术中护理。方法选择我院介入室2011年01月-2012年12月患肝硬化门脉高压且行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患者4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伉总结分析。结果4例患者治疗效果理想,治愈出院。结论严格按照护理规程,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中加强护理,大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咏分流术是198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项介入技术,即通过右侧颈内静脉,用金属支架,在肝实质内建立起肝静脉与门静脉主要分支间的通道,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和预防门静脉高压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中应用8mm直径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覆膜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或)难治性腹水的门脉高压症患者行TIPS术,术中应用8mm直径的ePTFE覆膜支架,术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并进行定期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来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TIPS术,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没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3~32(14.6±7.6)个月,新出现肝性脑病或原有肝性脑病加重的发生率为0;再次出血率(3/19)15.8%;腹水改善及治愈率为66.7%;死亡率14.3%(3/21).结论 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应用8 mm直径ePTFE覆膜支架在保证有效分流量,提高术后分流道开通率的同时,可以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梁松年  徐克 《中国医师杂志》2009,12(10):792-795
目的 评价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中应用8mm直径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覆膜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或)难治性腹水的门脉高压症患者行TIPS术,术中应用8mm直径的ePTFE覆膜支架,术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并进行定期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来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TIPS术,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没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3~32(14.6±7.6)个月,新出现肝性脑病或原有肝性脑病加重的发生率为0;再次出血率(3/19)15.8%;腹水改善及治愈率为66.7%;死亡率14.3%(3/21).结论 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应用8 mm直径ePTFE覆膜支架在保证有效分流量,提高术后分流道开通率的同时,可以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中应用8mm直径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覆膜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或)难治性腹水的门脉高压症患者行TIPS术,术中应用8mm直径的ePTFE覆膜支架,术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并进行定期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来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TIPS术,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没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3~32(14.6±7.6)个月,新出现肝性脑病或原有肝性脑病加重的发生率为0;再次出血率(3/19)15.8%;腹水改善及治愈率为66.7%;死亡率14.3%(3/21).结论 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应用8 mm直径ePTFE覆膜支架在保证有效分流量,提高术后分流道开通率的同时,可以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用介入放射学方法治疗肝硬化李系仁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放射科介入病房徐克副教授和他的课题组,自1992年开展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以来,已对73例肝硬化病人进行了治疗和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肝硬化门脉高压是由多种因素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33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systemic stent shunt,TIPS)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1年1月至7月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出院指导进行总结。结论 TIPS是现阶段非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一种介入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着重加强对患者用科学的观点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患者29例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支架置入前后测量门静脉主干压力,术前术后分别测定门静脉内径及门静脉、分流道血流速度。结果分流术成功率100%,门脉主干压、门静脉内径、门脉主干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分流道血流速度(139.0±48.8)cm/s。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常见并发症有肝性脑病、支架狭窄及闭塞。结论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它能有效地降低门脉压,控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1.
信息窗     
《健康》1996,(5)
治疗门脉高压的新技术——TIPS TIPS是“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的英文缩写,它是近年来由国外引进的一项导管介入技术。此技术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有独到的效果,得到临床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肝性胸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的发病机制有:(1)横膈裂孔的研究;(2)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3)淋巴生成增多和淋巴管回吸收受阻;(4)免疫复合物的沉积等原因。肝性胸水的诊断一般不困难,主要根据病史、体征、X线、B超、CT等检查结合胸水化验可以确诊。肝性胸水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如限制钠盐的摄人、利尿、保肝及营养支持治疗等)、治疗性胸腔穿刺术、胸导管安置术、化学性胸膜固定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腹膜颈静脉分流术、胸腹腔反向分流术、胸膜静脉分流术、横膈裂孔修补术、肝移植等。各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故临床上医生应该根据具体病因、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介入新技术,大多应用于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常规住院治疗。近年来,解放军第九○○医院肝胆内科创新TIPS"抢救性"应用,通过一根支架,搭起门静脉出血病危患者的生命桥梁。何先生是一名晚期肝癌患者,2年前发现肝恶性肿瘤,且出现门静脉癌栓、下腔静脉癌栓,就诊解放军第九○○医院肝胆内科后,予腔静脉支架置入、伽马刀、介入栓塞、靶向药物等综合治疗后,病情控制良  相似文献   

14.
硒和维生素E对饲予克山病病区粮大鼠心、肝、肾、胰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影响张桂珍,李广生,王凡,张秀云,温剑平白求恩医科大学地方病研究所(长春130021)AbstractTheGSH-pxactivityandIPOcontentsinmyocardi...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出现腹水.尽管目前有多种治疗腹水的方法,如肝移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腹腔-静脉分流术(PVS)和自体腹水浓缩静脉回输等.但在基层医院常常难以开展或疗效不佳.研究显示,肝硬化腹水可以采取联合用药方法进行治疗.2008年1月-2012年我院采用川芎嗪、速尿和多巴胺联合静脉微量泵入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87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是近年来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的重要方法,成功率较高,术后有一定的肝性脑病发生率。由于TIPS形成门体分流,造成血流动力学紊乱。肝性脑病预后差,始终作为TIPS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与TIPS后肝性脑病的相关因素较多,文献对不同因素的意义有争论。以下就TIPS与肝性脑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简讯及其它     
简讯及其它167IPCS的化学品危险评定进展[英]/WHO//ExecutiveBoardNinety-FifthSession.-1994,EB95/29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IPCS)是1980年建立的,它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劳工组织(I...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间质性肺病的代表性疾病,系指病因不明,局限于肺部的肺纤维化。曾采用过多个不同名称,如Hamman-Rich综合征、隐原性致纤维化肺泡炎(Scadding)、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intersititialpneumonia,IIP)、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等。本病的早期为肺泡炎,晚期出现大量的肺间质纤维化。已往大多数文献以特发性间质性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  相似文献   

19.
职业性肺癌HSPs与多种瘤抑制基因,k—ras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HSP27,HSP70与多种瘤抑制基因(MTS1),k-ras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在职业性肺癌(occupationallungcancer,OLC)中的联合表达的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结果 OLC中的HSPs较正常肺组织高,OLC中的HSPs与k-ras都有基因扩增和蛋白产物的过表达;MTS1的表达与HSPs,k-ras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MTS1表达的变化可能是OL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饮食护理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 stent-shunt,TIPSS)术后患者肝性脑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TIPSS术治疗的90例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TIPSS术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肝性脑病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饮食护理,可降低TIPSS术后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