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随着交通及建筑事业的迅速发展,颅脑损伤发病率日趋增加。由于颅脑损伤病情多变、易变、突变、难以预测,多较危重,且致残率及伤亡率高。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和仔细周密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本院近几年针对“如何提高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质量”进行了探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志英  郑彩云 《全科护理》2009,7(22):2028-2028
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的一类疾病,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其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其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即使中型的颅脑损伤,由于血肿的增大.脑水肿的出现,常会导致病情加重,此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时手术,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颅脑损伤病人因病情复杂、变化迅速,不仅病死率高,并发症也多,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护理质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安危与健康。我院2002年1月-2007年2月共收治132例颅脑损伤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的一类疾病,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其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其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即使中型的颅脑损伤,由于血肿的增大,脑水肿的出现,常会导致病情加重,此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时手术,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颅脑损伤病人因病情复杂、变化迅速,不仅病死率高,并发症也多,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安危与健康.我院2002年1月-2007年2月共收治132例颅脑损伤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汪朝霞 《全科护理》2014,12(7):643-644
[目的]探讨护理告知在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41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护理告知。比较两组病人Ⅰ度压疮、摔倒、非计划性拔管以及坠床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Ⅰ度压疮、摔倒、非计划性拔管以及坠床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应用护理告知可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临床路径在批量颅脑损伤病人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的150例批量交通颅脑损伤病人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4年6月的142例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从接到报警至急救团队抵达事故现场的时间、现场停留时间、从现场返回医院的时间及病人入院24h内呕吐、躁动、二次损伤、昏迷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从接到报警至到达事故现场的时间及事故现场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病人入院24h内呕吐、躁动、二次损伤、昏迷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临床路径能缩短批量交通颅脑损伤病人获得救助的时间,并能降低病人入院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预防压疮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对象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重点加强基础护理。结果:在设备不够完善的条件下,压疮发生率为零,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正确评估病人,对高危病人立足于早预防,有效的基础护理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病情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因而护理工作繁重。总结我院50例病人护理体会有:(1)对病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及应用监测仪。(2)加强对受累器官如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功能的保护和监测。(3)对血糖的检测控制在正常水平。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准确判断病情变化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评价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回顾性分析216例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总结老年离损伤的特点为常前常存在慢性疾病,合并损伤多,脑损伤严重,昏迷时间较长,伤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老年颅脑损伤的特点提出老年颅脑损伤后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动态观察颅内压和重要生命体征。同时,总结了老年颅脑损伤后预防各种常见并发症的方法,以及观察伤前慢性疾病和合并损伤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216例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总结老年颅脑损伤的特点为伤前常存在慢性疾病,合并损伤多,脑损伤严重,昏迷时间较长,伤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老年颅脑损伤的特点提出老年颅脑损伤后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动态观察颅内压和重要生命体征。同时,总结了老年颅脑损伤后预防各种常见并发症的方法,以及观察伤前慢性疾病和合并损伤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PURPOSE. To identify and describe nursing diagnoses, their related factors, and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in hospitalized leukemia patients and to categorize these nursing diagnoses within Functional Health Patterns.
METHODS. Content analysis of 15 nursing records and interviews with 7 oncology nurses working on a hematology/oncology ward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Maastricht, the Netherlands.
FINDINGS. In the leukemia population, 47 nursing diagnoses with their associated characteristics were identified and classified within 10 Functional Health Patterns. Most of the nursing diagnoses were related to the Nutritional-Metabolic, the Cognitive-Perceptual, Activity-Exercise, the Role-Relationship, and the Coping-Stress-Tolerance patterns.
CONCLUSIONS. Results describe the nursing care needs of patients with leukemia. Since the study used a small sample, results should be interpreted with caution. Further research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iability of nursing diagnoses identified from the medical records of 100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HIV disease on a 22-bed designated unit at a large metropolitan teaching hospital in Los Angeles. The diagnoses were identified in two ways: (a) staff nurses identified 16 different nursing diagnoses using preprinted care plans found in the medical records, with 2 to 9 problems per patient (M = 4.8 , SD = 1.6 ) and (b) the nurse researcher-identified 45 different nursing diagnoses derived from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documented in the medical records, with 1 to 9 identified problems per patient (M = 3.3 , SD = 1.8 ) . The most frequent problems identified were the same as those addressed in the clinical literature: pain, respiratory problems, nutritional deficits, and psychosocial concer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aise concerns about the limitations of nursing diagnosis research using existent data bases and the use of preprinted care plans .  相似文献   

13.
14.
颅脑外伤患者的瑞素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瑞素肠内营养支持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瑞素肠内营养(50例)和肠外营养(40例)两组,观察营养支持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瑞素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淋巴细胞计数及累计氮平衡均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糖、电解质紊乱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给予瑞素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刘秀娟 《护理研究》2003,17(24):1441-1441
颈动脉外伤因患病急及大出血 ,病情极为凶险 ,如救治不及时 ,多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1975年— 2 0 0 1年 ,我科救治严重的颈动脉破裂致大出血病人 7例 ,其中 6例行颈外动脉结扎术 ,1例行颈外动脉修补术 ,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 ,均救治成功。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1 典型病例介绍[例 1] 病人 ,男 ,12岁 ,因自树上坠地 ,被一直径约 2 .5cm、长 40cm的干树枝扎入右侧颈动脉三角区 1h ,于 1975年 3月 2 0日 10 :0 0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尚好 ,步行进入病房。局部仍有树枝存留 ,已不出血。考虑颈部大血管损伤可能 ,未贸然拔出树枝。立即…  相似文献   

16.
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外伤预后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对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术前血糖水平、CRP、颅脑损伤类型及血肿量等12个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指标再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GCS、年龄、血糖值及脑肿胀等6个指标与预后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GCS、年龄、血糖及脑肿胀可能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临床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因素很多,它们之间并非互相独立而是彼此影响的。但临床工作中更应注意术前GCS评分、年龄、术前血糖值及脑肿胀这四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重型颅脑损伤是脑外科的常见危重急症。近年来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迅猛发展 ,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本文就重型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简要综述如下。1 入院观察与术前护理1.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将病人入院时测得的各项指标作为以后观察的基础 ,以便比较。①体温 :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可造成脑组织缺氧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 ,且可发生弥漫性脑肿胀 ;颅内压升高又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继发性损害 ;此外 ,体温调节中枢的 5 -羟色胺 ( 5 -HT)含量也因颅脑损伤而增高[1] 。因…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