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对社区老年人群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贵阳城区26个社区的3229名60岁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详细询问老年人一般资料、生活习惯、慢性病史等资料,并进行血压、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发生AD的危险性较低(OR=0.089,95% CI,0.012~0.650,P<0.05).收缩压水平≥180mmHg及舒张压水平≥110mmHg的老年人患AD的危险性较高(OR均>1,P<0.05).结论 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可能是AD的保护性因素,重度高血压与AD患病危险性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学发病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的生物学危险因素,包括基因、年龄、性别、铝、雌激素等,主要的是基因。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以期为AD病因学的研究和预防提供资料。方法:采用1:1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和对照各111例。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后,各变量值包括散步,跑步和打拳等运动项目中各年龄段不运动的人患AD的危险性高于参加这些运动的人,有过神志不清的人患AD危险性高于对照组。服用含铝抗酸剂的人患AD危险性高于对照组。将单因素卡方分析P<0.4的变量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50岁及以后不散步、不跑步、家中无煤气、25岁~49岁不打拳、出生时母亲年龄偏大、家中排行递增Logistic回归系数分别为0.646、0.982、2.199、0.02、0.02、吃饱、未曾服用过含铝抗酸药、镇静药、没有关节炎的Logistic回为系数分别为-0.78、-2.147、-1.383、-0.397。结论:运动是AD的保护因素,出生时母亲年龄偏大、家中排行递增和含铝抗酸药等使患AD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早期生活-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早期生活因素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在社区基础上行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11例).研究这些病例25岁以前的居住地、教育、出生时母亲年龄、父亲年龄、同胞个数及家中排行.结果兄弟姐妹人数每增加一个,发病的危险性增加2%(OR=1.02);同胞数7个以上者患AD的危险性是7个以下的4.19倍(OR=4.19);出生时母亲年龄在35岁以上的患病危险性高(OR=1.25);出生排行中,排行每增加一个,患病危险性增加26%(OR=1.26).早期生活在农村的低文化者患病危险性(OR=2.14,95%CI=1.05~4.87)高于其他环境的患者.结论早期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危险性有关,低文化本身可能是这些因素的一个伴随标记.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阿尔茨海默病 (AD)发病的生物学危险因素 ,包括基因、年龄、性别、铝、雌激素等 ,主要的是基因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出现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AD诊断标准的158例门诊或住院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表、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痴呆行为量表(DBD)评定,分析AD患者出现精神行为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①病前无业余爱好的AD患者较病前有业余爱好的患者BPSD明显,以BEHAVE-AD总分、妄想、节律紊乱及情感障碍因子分增加明显(P<0.05或P<0·01);AD患者发病前有生活事件(包括丧偶、搬家、子女意外、被盗、工作变动、躯体疾病等)发生时,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情感与情绪的障碍(P<0·01)。②AD患者DBD、BEHAVE-AD总分及妄想因子分均与AD患者年龄及发病年龄相关,行为紊乱因子分与患者的年龄相关,情感障碍与病程相关,焦虑恐惧与AD病程相关(P<0·05或P<0·01)。结论影响AD患者BPSD的可能因素有年龄、病前业余爱好、发病前生活事件、发病年龄、AD病程等。建议普通人在工作之余培养一定的业余爱好;老年前期及老年期避免刺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尽量安排舒适安逸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AD患者76例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就诊非痴呆患者76例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AD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和简易精神状态调查表(MMSE)调查,然后采用单因素条件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脑血管病史、低运动量、家族史、无业、高血压5项与AD发生有相关性(P0.05),相应OR(95%CI)分别为4.087(1.186~14.087)、2.928(1.260~6.804)、7.975(1.781~35.714)、8.375(1.692~41.459)、3.096(1.217~7.873)。结论脑血管病史、低运动量、无业、家族史或高血压是AD的危险因素,在AD的防治方面要加强危险因素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早期生活-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早期生活因素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 在社区基础上行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1例)。研究这些病例25岁以前的居住地、教育、出生时母亲年龄、父亲年龄、同胞个数及家中排行。结果 兄弟姐妹人数每增加一个,发病的危险性增加2%(OR=1.02);同胞数7个以上者患AD的危险性是7个以下的4.19倍(OR=4.19);出生时母亲年龄在35岁以上的患病危险性高(OR=1.25);出生排行中,排行每增加一个,患病危险性增加26%(OR=1.26)。早期生活在农村的低文化者患病危险性(OR=2.14,95%CI=1.05-4.87)高于其他环境的患者。结论 早期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危险性有关,低文化本身可能是这些因素的一个伴随标记。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AD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呈增加趋势,据统计,65岁以后每增长5岁AD的发病率就增加一倍,65岁以上的发病率为1%~5%,85岁以上则高达20%~40%.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多因素致病疾病,涉及遗传、环境和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以及不同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血管性危险因素不仅与认知损害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上海社区老年人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期间入组的695名65岁以上、无伴随痴呆的社区老人,进行入组时和间隔2年后的2次访谈,同时完成简易智能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的评估。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AD的诊断标准,695名老人经过2年随访后被诊断为AD的有103例(AD组:男45例,女58例),正常老年人(正常对照组)535名。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情况、躯体疾病及治疗情况、吸烟史、饮酒史、MMSE和ADL方面的差异,并且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AD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年龄(OR=1.074,P<0.001)、受教育程度(OR=1.734,P<0.05)、认知功能损害(OR=2.112,P<0.01)、ADL体力功能状态(OR=2.296,P<0.01)。结论:年龄、受教育程度、MMSE及ADL是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AD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EOAD)患者发病的可调控危险因素,为EOAD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40例EOAD患者作为EOAD组,选择门诊同期体检、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与EOAD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比较EOAD组与对照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O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OAD组患者伴有高血压、非外伤性牙齿松动和(或)脱落、颅脑外伤史、听力障碍、慢性应激和(或)焦虑及睡眠障碍者所占比例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4.559,95%CI:1.523~13.643,P=0.007)、非外伤性牙齿松动和(或)脱落(OR=5.345,95%CI:1.989~14.346,P=0.001)、听力障碍(OR=9.336,95%CI:2.033~27.850,P=0.000)、慢性应激和(或)焦虑(OR=7.375,95%CI:2.612~20.822,P=0.000)以及睡眠障碍(OR=4.875,95%CI:1.520~15.625,P=0.002)是EO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高血压、非外伤性牙齿松动和(或)脱落、听力障碍、慢性应激和(或)焦虑及睡眠障碍者易发生EOAD,重视上述危险因素的筛查和干预可作为EOAD的一级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伴智能障碍的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7例LA患者分为伴有智能障碍组和无智能障碍组,对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及既往脑梗死病史等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既往脑梗死病史和LA的严重程度均有显著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入选模型的变量是年龄、高血压病史、既往脑梗死病史和重度LA。结论高龄、高血压病史、既往脑梗死病史和重度LA,对LA是否伴智能障碍有独立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所起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痴呆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一型痴呆,AD患者常伴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CVDRF),由于CVDRF在AD中所起的作用还不清楚,目前又缺乏能够确诊AD的特殊检查,伴发CVRFD的AD常引起诊断不明.随着影像学的大规模应用,CVDRF与AD的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阐明,研究发现CVDRF可引起一系列无症状性脑损伤,而这些无症状性脑损伤可通过各种方式影响认知功能[1].本文综述了CVDRF对正常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及A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的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随着人类期望寿命的延长 ,人口老龄化和痴呆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期痴呆 ,不仅是个体的疾病 ,而且因其带来的巨大的社会负担 ,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 ,AD)是老年期痴呆中的一个主要类型 ,发达国家对此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预后研究较早 ,也较深入。我国对老年期痴呆的研究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现介绍如下。一、流行病学研究1.患病率和发病率 :近几年来 ,由于对老年期痴呆的诊断标准和调查研究方法逐渐趋于一致 ,使各个研究之间具有可比性。国外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 65岁及以上是 6…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1,2],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1.38%~4.20%)和致残率均高,而痴呆又是其主要临床表现[1,2],虽然引起AD的危险因素已有报道[3],但哪些因素可影响AD痴呆的严重程度呢?作者为此作了如下分析。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系1998~2003年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确为AD的患者;病程在5年以内;按CCMD-3诊断标准进行再诊断均符合AD的有关诊断标准;入组病例均进行常规体检和头颅CT(MRI)检查,排除了其它原因引起的痴呆;入院后或在门诊对患者均作简易智力状态量表检查(MMSE),同时调查了患者的有关病情资料。1.2①采用自编调查表以收集病人的人口学…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损害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影响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损害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记忆障碍门诊就诊的不同严重程度的AD患者共229例,其中轻度101例,中重度128例,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长、低教育水平、低体重指数及伴发精神行为异常为AD病情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29(5%CI:1.318~2.269)、0.854(95%CI:0.791~0.922)、0.853(95%CI:0.780~0.932)及2.865(95%CI:1.527~5.378)。结论:本研究提示病程、教育水平、体重指数及是否合并精神行为异常与AD病情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中枢性胆碱酯酶抑制剂艾斯能,即瑞瓦斯的明(酒石酸盐rivastigmine,RSM),治疗合并和不合并血管危险因素(VRF)的轻到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45-90岁)被随机分为安慰剂组(n=235)、低剂量RSM组(1-4mg/d,n=233)和高剂量RSM组(6-12mg/d,n=231),并治疗26周。有效性检测指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评分量表-认知功能亚量表(ADAS-Cog)、以临床医生面访为基础的印象变化(CIBIC-Plus)、进行性恶化量表(PDS)、全面衰退量表(GDS)以及简明智能状态量表(MMSE)。在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时,根据基线时改良的Hachinski缺血量表评分,患者的VRF被分为2类,即MHIS>0;存在VRF;MHIS=0,不存在VRF。在治疗12周时,高剂量RSM组与基线时相比ADAS-Cog得分的平均变化,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且这种差异在两类MHIS中均存在。但是,每个时点时,高剂量RSM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有显著性,且这种差异在两类MHIS中均存在。但是,每个时点时,高剂量RSM组与安慰剂组之间的差异,MHIS>0者更大。在每个改善水平,高剂量RSM组所占的比例显著较高,在安全性评估时,各治疗组之间没有差异。RSM对各类患者均有效,有VRF者,临床疗效更明显(认知、日常生活能力、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