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贵阳市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发病的易感因素,探讨RRTI易感因素与儿童体质的关系,为防治儿童RRTI提供依据.方法:对181例儿童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经统计筛选出易感因素,分析儿童RRTI发病与儿童体质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因素有:(1)父母接触放射性物质、父母孕前用药史;(2)儿童出生时体重;(3)断...  相似文献   

2.
感染与哮喘有联系,而病毒和哮喘始发有关,并被认为是造成急性加重的原因。下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哮喘始发及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虽然典型的细菌性呼吸道致病原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不引起哮喘加重,但来自成人亚组的数据显示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在引起哮喘始发中有潜在的作用:普通感冒病毒(幼童主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稍长儿童和成人是鼻病毒)是哮喘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和分析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按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和分析儿童哮喘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分析了300对相配对的对照病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有12个因素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它们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史、儿童有特应性体质、父母吸烟史、食用海产品、甜食习惯、常接触泡沫制品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儿童哮喘有关的因素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儿童有特应性体质、父母吸烟史、食用海产品、甜食习惯、常接触泡沫制品、家庭装修、饲养宠物、剧烈运动9个变量的OR值分别为12.74、3.77、188、1.50、2.00、1.99、1.66、0.42、2.04.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可知急性呼吸道感染史、儿童有特应性体质、父母吸烟史、食用海产品、甜食习惯、常接触泡沫制品、家庭装修、饲养宠物、剧烈运动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如果能对这些因素给予预防控制.减少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接触,对减少儿童哮喘的发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南宁市郊柳沙园艺场设监测点,连续两年对该地区12岁以下儿童的发病进行监测.发现每年有三个发病高峰期(春、夏、秋),与南宁地区月平均气温升高和气候转变有密切关系,与北方寒冷季节多发病显然不同.发病率以婴幼儿为最高,与婴幼儿抵抗力较低和患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因素有关.能坚持6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婴儿,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病者比例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指新生儿期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肺炎,其发病时间可早可晚,多在出生后三天后发病。主要发病原因有。①胎儿宫内窘迫,如宫缩乏力,头盆不称、脐带绕颈、宫缩过强等,使产程延长或难产;②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分泌物;③胎儿出生后因免疫功能低下,呼吸道的低抗力差,如与患呼吸道感染的亲人或护理人员密切接触可被感染;④医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与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蚌埠市16 698名0~5岁儿童中筛查出86例CHD患儿.采用1: 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照者为同性别、出生时间相差不超过1个月的健康儿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CHD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最终筛选出与CHD发生相关的4个危险因素,分别为母亲孕早期接触有毒化学物、孕早期呼吸道感染、有不良生育史、居住地附近有河流,其OR值分别为1.745、1.747、1.644和1.487.结论 母亲孕早期接触有毒化学物或发生呼吸道感染、有不良生育史、居住地附近有河流是新生儿CH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与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蚌埠市16 698名0~5岁儿童中筛查出86例CHD患儿.采用1: 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照者为同性别、出生时间相差不超过1个月的健康儿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CHD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最终筛选出与CHD发生相关的4个危险因素,分别为母亲孕早期接触有毒化学物、孕早期呼吸道感染、有不良生育史、居住地附近有河流,其OR值分别为1.745、1.747、1.644和1.487.结论 母亲孕早期接触有毒化学物或发生呼吸道感染、有不良生育史、居住地附近有河流是新生儿CH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MP) 的流行特点,提高对小儿MP肺炎的诊疗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 月至2008 年12 月876 例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CALRTI )住院儿童的临床资料。采用被动颗粒凝集法检测患者急性期血清MP IgM, 滴度≥1:80为血清学诊断标准。结果876例患儿,急性MP感染177例 (20.2%), 6个月~14岁,平均5.1岁。3岁以上儿童占79.7%,有88/119例MP IgM滴度≥1:320;3岁以下有25/58例,差异显著(χ2=16.1, P<0.005)。持续性咳嗽、发热是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特征,但婴幼儿多见中度发热、喘憋多、肺部体征明显;胸部X线以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改变为主,大叶性肺炎改变很少;肺外并发症少。儿童期多见高热、干咳为主,咳嗽顽固剧烈,肺部体征少,胸片以大叶性改变为主,合并胸腔积液多,肺外并发症多。结论肺炎支原体是CALRTI住院儿童重要的致病原, 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MP感染率随年龄增高而升高,春、秋、冬季为感染发病高峰季节。婴幼儿与儿童MP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20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预防。对儿科门诊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年龄、发病季节、体质营养状况、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反复呼吸道感染以6岁以下儿童多见,并以秋冬季为发病高峰。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大多数迅速发展为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支气管炎、个别为肺炎。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的最小病原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人类原发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首先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然后下行感染病理变化主要是间质性肺炎、急性细支气管炎,除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脑炎、肾炎、心肌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肺外疾病,是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源之一,特别是0~9岁小年龄组儿童是高发人群,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儿童发育.因此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分别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胶体金法同时对35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抗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探讨其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及比较.  相似文献   

1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世界范围的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常见病原,几乎所有儿童2岁时都经历过1次或多次感染,感染的高峰年龄为2个月至8个月.是婴儿、小龄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原因,也是年幼儿童因呼吸道疾病住院的首要原因,而且多项研究还表明,婴儿严重RSV感染是以后发生哮喘的高危因素,其严重性远远超出其他微生物病原.同时还发现RSV感染也是免疫抑制的成年人和老年人的重要病原.本文将对近年来RSV的研究热点,如免疫学发病机制、疫苗的发展及与其有关的免疫学治疗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腺病毒肺炎为腺病毒(adenovirus,ADV)感染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多见于6个月至2岁小儿[1].6个月至2岁小儿的ADV特异性抗体降至最低,易重症感染,病情重、并发症多,是引起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近年来,我院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辅助治疗婴幼儿重症腺病毒肺炎,疗效理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骨碱性磷酸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患儿是否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将其分为两组。对两组患儿的EB病毒、肺炎支原体及骨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水平进行分别检测,并对比两组患儿的阳性发生率。结果:感染组患儿在骨碱性磷酸酶、EB病毒、肺炎支原体三项数据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大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和EB病毒是引发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另外,维生素D水平较低也是造成儿童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2003年1~6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入院后48 h内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分泌物中RSV抗原.结果:31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SV检测阳性164例,阳性率达52.2%.惠儿年龄2~24个月,平均(5.23±3.76)个月,其中6个月以下占70.1%.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有57.9%,支气管肺炎34.1%,支气管炎仅占8.0%.26.8%RSV感染患儿临床表现为重症,其中3个月以下小婴儿占63.6%.结论:RSV是2岁以下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患儿感染率明显高于支气管炎患儿;感染高峰在6个月以下,3个月以下小婴儿临床表现多数为重症.  相似文献   

15.
腺病毒是引起人类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腺病毒感染人类可引起许多疾病,如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暴发性眼结膜炎,急性出血性膀胱炎,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缺损疾病,脑炎,脑膜炎以及婴幼儿胃肠炎等,而其中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是最高的。腺病毒以其型别多、致病范围广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在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中,大约5%是由腺病毒引起的,在3岁以下儿童还易引起急性肺炎,腺病毒不仅可以引起致命的肺炎,而且还能留下远期肺部损害.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肺炎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除呼吸道感染外,MP还可引起其他系统严重并发症.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疾病,是以可逆性气道狭窄及气道高反应性(BHR)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遗传、环境等因素起重要作用,呼吸道感染是其常见触发因素,其中,MP是仅次于病毒而被认为与哮喘急性发作或长期难以缓解及哮喘恶化有关的病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气象因素与青岛市区儿童肺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岛市区儿童肺炎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青岛市区2001~2005年1 442例肺炎病儿的发病时间及同期的月平均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资料。圆分布分析儿童肺炎的季节规律;直线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气象因素与儿童肺炎之间的关系。结果青岛市区儿童肺炎发病冬季为高峰,男、女病儿平均角分别在2月份与1月份(P<0.05)。儿童肺炎发病多于低气温、高气压、低湿度的气象条件下发生(r=-0.436~0.359,P<0.05)。结论气象因素是青岛市区儿童肺炎发病的影响因素,在儿童肺炎的预防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其发病的季节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87年1~12月,在河南省选择三市三县设七个监测点,对不满6周岁的儿童进行两病监测。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腹泻的年发病率分别为633%、155%。并对影响发病的其它因素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维生素A缺乏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疾病影响情况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1 630例患儿纳入研究,分为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组、支气管肺炎(BP)组及对照组。观察比较三组患儿的形态学以及检测血清维生素A的浓度水平变化。结果:三组患儿在一般形态学(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居住地)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中男童血清VA水平与女童血清VA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浓度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组中VAD、SVAD总检出率分别为15.7%、39.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A与儿童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普遍存在维生素A缺乏,且慢性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比急性感染(支气管肺炎)的维生素A缺乏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合肥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做好本地区的呼吸道感染疾控防治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儿童血清MP-IgM抗体,分析MP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区域及与当年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的构成比关系.结果 736例MP感染小儿在2010—2012年度检出率占当年感染性呼吸道疾病患儿比率有增加趋势,3年检出率经χ2检验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3年发病人数在男女性别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3年MP肺炎检出率有增加趋势(P<0.05),城市发病人数远远高于农村.结论 合肥地区小儿MP感染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城市感染率高于农村,且发病年龄有小龄化趋势,MP肺炎在肺炎中的构成比有增加趋势,MP感染无男女性别差异.做好本地区MP感染儿童监测,掌握其流行病学特点,对做好本地区的疾控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