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发现一家系五代人中,患先天性无虹膜合并先天性白内障,眼球震颤9例,其中继发性青光眼2例2只眼。配偶家系未发现此病。随访5年,现报道部分病例。例1 汪某Ⅳ2(先证者)女,24岁。1992年防盲普查发现两眼畏光,视力差19年。检查:双眼视力1m指数,两眼睑痉挛,右眼外斜15°,两眼球水平震颤,眼轴长21mm,角膜直径9mm,角膜透明,无虹膜,房角无残膜,晶体正位,呈灰黄色混浊,双眼底无法窥入。确诊为先天性无虹膜合并先天性白内障,眼球震颤,行左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手术顺利,术后左眼视力2m指数,矫…  相似文献   

2.
无虹膜是眼科临床十分少见的一种以明显的虹膜缺损为特征并伴有多种先天性异常的遗传病犤1犦。笔者在临床遇到一家系2例,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李国栋,男,3岁。家长代诉:自出生后即双眼畏光,视力差,眼球震颤。眼部检查:视力由于患者检查不合作,未查。双眼球大小正常,呈水平震颤,速度约60次m/in;裂隙灯检查:双眼虹膜缺失,瞳孔与角膜等大,晶状体皮质斑块状灰白浑浊,玻璃体尚透明。眼底检查:双眼视乳头小,视网膜血管未见异常,视网膜上未见渗出,中心反光可。眼压正常,眼球不能固视。检影:右眼 6.00D,左眼 6.00D。超声波检查报告:左眼…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 例1,Ⅱ_1(先证者),男,25岁。1988年1月20日来我院就诊。自幼畏光,视力不佳。眼部检查查:视力:右眼0.2,左眼0.2。水平性眼球震颤“+”,交替性外斜,眼球运动正常。双眼上睑结膜血管模糊,角膜沙眼性血管翳“+”,下部呈水平方向带状混浊,荧光素染色“-”。虹膜缺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无虹膜1家系长治市人民医院(046000)高春玲郭霞先天性无虹膜(ariridia,以下简称无虹膜),是一种双侧性的、少见的全眼球疾病。除虹膜外,还累及角膜、前房角、晶状体、视网膜和视神经。虹膜发育不良虽是本病最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并非影响视功能...  相似文献   

5.
患者:王某,女,15岁。因视物不清于1987年8月12日来本院就诊。患者自出生后即发现右眼窝凹陷,12天后始睁开一缝隙,“黑眼球”看不清,左眼球亦较正常婴儿小。自幼视力很差。父母非近亲联  相似文献   

6.
无虹膜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虹膜缺失,由Arrafa首次报道.国内普查群体发病率为1:133 931,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较高,该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先天性无虹膜或虹膜组织高度发育不良,主要症状除明显畏光外,常有显著视力减退、弱视和眼球震颤,约2/3患者有家族史,余1/3患者为散发病例[1].  相似文献   

7.
三棱镜在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王晓莉 《四川医学》2007,28(2):222-223
目的探讨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有效的非手术方法。方法对16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采用三棱镜移动中间带或利用集合减轻眼球震颤。结果采用此方法治疗的16例患者中,全部患者正前方注视视力均提高,代偿头位得到改善。结论三棱镜是一种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有效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 先天性原发性眼球震颤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肯定方式家系占2.9%。笔者现报道一先天性原发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该陆氏家族系四代有12人均患有先天性原发性眼球水平震颤。否认血亲联姻。其遗传家谱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⒇先证者(Ⅱ4)女,11岁。因右眼被他人用木棍击伤,红痛10天,于1997年3月来我院就诊。检查:右眼视力0.5,左眼视力0.8;右上睑皮下轻度淤血,右眼颞侧球结膜下小片状出血。双眼角膜透明,房闪(-);双眼无虹膜,晶状体位置正常,无混浊,...  相似文献   

10.
[背景]探讨手术治疗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治疗效果.[病例报告]采用 Parks5-6-7-8法及其 改良术式治疗8例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病人.结果,原在住眼球震颤消除或减轻,异常头位消除或明 显改善,视力提高.[讨论]手术是治疗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11.
1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31岁,无业,自幼双眼前烟雾感但不伴有眼红,眼痛等其他症状,病情逐渐加重,因视物模糊,生活不能自理,来我院就诊于2004年6月1日以"双眼先天性无虹膜并发双眼白内障"收入本院治疗.个人生活史:结婚12年未生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量一先天性无虹膜家系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分析可能的原因。 方法:9名确诊为先天性无虹膜患者(17只眼)通过角膜内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密度,通过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的厚度 结果:患者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为642±34.9μm;角膜内皮镜检查显示角膜内皮细胞均正常。 结论:先天性无虹膜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明显增加,中央角膜厚度的增加与角膜内皮细胞无关;对于无虹膜患者进行眼压测量结果会过高估计眼压。  相似文献   

13.
14.
15.
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Anderson及Parks法12例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8例第一眼位眼震消失,9例头位改善,眼位矫正。结论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4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Nystagmus,CN)又称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是一种病因不明、危害较重且难以治疗的眼病。近年来本科眼肌组多采用手术治疗CN,疗效较好。由于手术涉及多条眼肌,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作者在护理上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辅助饮食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减轻了患者痛苦。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琪  潘以方  聂明  柯黎  周莹 《浙江医学》2004,26(10):757-758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congenial idiopathic nystagmus,CIN)是指出生时或出生后4个月以内出现的原因不明的一种不自主的眼球运动[1].由于本病常致患儿头位异常、视功能发育受阻[2],因而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育.我们于1991年2月~2003年11月采用戴三棱镜及手术治疗了9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诸力伟  沈莉  沈家珍 《浙江医学》2003,25(9):558-559
先天性眼球震颤是一种发病率低、原因不详、表现复杂、危害较重、难以治疗的眼病。有些具有中间带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矫正 ,使中间带移位 ,从而纠正异常代偿头位及视力。但对无明确中间带或合并斜视的患者 ,处理较棘手 ,若治疗不当 ,反而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我院眼科最近对5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 (其中先天性眼球震颤2例 ,先天性眼球震颤伴有斜视3例 )进行了手术治疗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5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12、13、13、15、23岁 ,单眼正前方视力<0.11眼 ,0.1~0.29眼 ,均有代偿头位 ,代偿头位视力为0.27眼 ,0.3…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一个性连隐性遗传(XR)的遗传性震颤家族,并探讨本病的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无虹膜症总医院眼科徐大慧,季健,陈松先天性无虹膜症是一种很少见的眼病,具有遗传性。我们自1985年以来曾遇到先天性无虹膜症两家系,并作了长期系统的观察,现将两家系的情况报告如下:苏氏家族:3代共42人,共中10人为先天性无虹膜症。赵氏家族:4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