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荣  高云 《国医论坛》2001,16(6):15-15
湿温系湿、热二邪合而为病。湿为阴邪 ,氤氲粘腻 ,热为阳邪 ,耗津伤液 ,湿与热合 ,湿包热外 ,热处湿中 ,以胃肠为薮 ,外连肌表 ,内连膜原 ,弥漫三焦 ,郁遏蒸腾 ,难分难解。故本病的特点是热型稽留 ,缠绵多变 ,治难速效。但如能辨证准确 ,施法合理 ,用药入扣 ,亦未始不能减少其枝蔓 ,缩短其疗程。湿温既为湿、热两合而病 ,亦必两分而愈。故病情虽有卫气营血的传变 ,但治疗则要使湿、热分消。欲分消湿、热 ,不仅要有湿热兼顾、治湿不遗热、治热不远湿的全局观点 ,更要辨明湿之与热孰轻孰重 ,权衡治湿治热的侧重得宜。辨湿热之轻重 ,固宜四诊合…  相似文献   

2.
暑温     
暑的涵义暑为六淫之一,指夏令日光逼照之下的炎热之气而言,所谓"暑者炎热也".六淫中暑、燥、火属热,风、寒、湿属寒,暑从火中来,燥甚则化火,故暑、燥、火是热的不同程度而已;风乃寒之渐,湿甚则化寒,故风、寒、湿是寒的不同程度而已;可见六淫中不外乎寒、热二淫,而其中暑属热,暑的本性与火是相同的,惟其热的程度尚不及火而已.  相似文献   

3.
湿温系湿、热二邪合而为病。湿为阴邪,氤氲粘腻,热为阳邪,耗津伤液,湿与热合,湿包热外,热处湿中,以胃肠为薮,外连肌表,内连膜原,(氵弥)漫三焦,郁遏蒸腾,难分难解。故本病的特点是热型稽留,缠绵多变,治难速效。但如能辨证确切,治法合理,用药入扣,亦未始不可减少枝蔓,缩短其疗程。湿温既为湿、热两合而病,亦必两分而  相似文献   

4.
读您刊1981年3期问题解答栏:“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一题后,有一点补充看法。此语出自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为湿温痫过程中,湿热留恋,气化郁阻,既不能过于寒凉清热,又不可过于苦燥化湿而提出的一种特殊治法。故陈光淞云:“盖此语专属湿温,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交混,遂成蒙蔽,斯时不开,则热无由达,开之以温,则又助其热。然其通阳之药,不远于温,今温药既不可用,故曰通阳最  相似文献   

5.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载于叶氏《外感温热篇》,言简意深,兹浅释如下:陈光淞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此语专属湿温。”湿温者,或由湿热病邪从口鼻入,直走中道而致,或如薛生白所言,由“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而成。湿有形,属阴,其性粘滞重浊;热无形,属阳,乃熏蒸之气。两邪相合,如王孟英云:“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所以,湿热侵袭入体,最易阻滞气机,困遏阳气而出现胸脘痞闷、腹胀、面色淡黄、渴而不饮、小便不利等证。因为湿热病邪是湿温之病因,阳气被阻为湿温  相似文献   

6.
温药宜于温病之理,其要有二:温病主要由于感受温热病邪所致,病后以热化伤阴为其主要矛盾。但温病亦常因感邪的兼挟,每易耗伤正阳而致寒化。如暑多挟湿,“暑伤气分,湿亦伤气,汗则耗气伤阳”。若湿热为病,湿为阴邪,与热相合虽有化热的一面,也有肃杀人体元火,损伤脾肾阳气的一面,故吴鞠通指  相似文献   

7.
湿温一则     
王××,女,患者因路途酷热,苦渴,(口充)棒冰以解热。归家后觉怕冷,夜来发热,两日后体温达摄氏41.5℃。如此高热,抑且口渴,其为阳明实热无疑。但阳明当汗出,今发热无汗,热退汗微,头不痛,身不疼,又无表证可据,但觉胸胁苦满,中脘痞闷;诊之脉象软数,舌苔淡黄胖腻,则属湿滞太阴。盖湿滞则气郁,津不上承则口渴,汗不外达,热无放散之机,故高烧。神志清晰,舌质不绛,断非热人心包之比。大便不泻亦不结,又非燥实之徵。据情合理,病邪不在阳明而是湿困太阴之象。  相似文献   

8.
湿温误治案     
一湿温缠绵至三候不解,则往往湿酿为热而成温热交结,宜采用辛开苦泄,燥湿与清热同用,方克有济。例如周××,女,10岁,1969年9月上旬起病,初则凛凛恶寒,身热(体温38.6~39.7℃),抚之并不灼手,小有汗而热  相似文献   

9.
<正> 湿温为难治之病。因湿被热蒸,热为湿遏,既不能辛散以发表,又不能苦寒以抑降。唯有芳香化浊,淡渗利湿以治之,于是提出湿温代表方剂三仁汤以作示范。岳美中老大夫说:“病蕴浊邪,非芬芳不能化,故以  相似文献   

10.
湿温三禁考     
湿温汗下润三禁,始见于吴鞠通氏《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十三条,对后世影响较大.验诸临床有当禁与不当禁之别,今略作小考,恭请同道教正.汗之即时邪从外解湿温一证,多发生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属新感范畴.一切新感温病,临床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痛,脉浮苔白,而湿温则多兼面垢苔腻,口粘,皖痞.其治疗总宜疏表逐邪,佐以清泄.由于湿温证的初起阶段多湿重于热,所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是阳为湿遏、清阳不展所致,与一般外感表实证大异;故吴鞠通氏告诫后人湿温初起不可用汗法"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后世某些医家以此为临证准  相似文献   

11.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叶天士针对温病中的湿热病提出的治疗大法。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5方面来理解:其一,因湿邪易遏阳气即成"阳遏"之证,故治求通阳;其二,因湿热病热湿相合、湿遏热蕴,此时的"阳微"多为假象,故不可妄用温热之药;其三,"而在利小便"是因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利小便"为治湿大法;其四,"在利小便"并非指仅利小便,汗、吐、下等法均可酌情应用,中心思想为"给邪以出路";其五,"不在温"是说不应轻易用温热之药,非指绝对不可用温药,若确系阳气不足则应于方中加入姜附等温阳之品以助阳除湿,"随证治之"方可应临床之万变。  相似文献   

12.
浅析湿温诊治常见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温是感受湿热病邪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为温病中的一个常见病种.由于湿为阴邪,热属阳邪,热处湿中,湿蒙热伏,阴阳二邪混杂致病,必与纯由阳热之邪所致温病不同.故本病具有发病徐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常易留恋气分,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程门雪湿温遗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学屏  夏玲 《中医杂志》1993,34(5):276-278
湿温病大都发生于夏、秋之间,两湿较盛之季节。病由感受湿热邪毒而起,亦称之为湿热病。薛生白《湿热篇》中,完全是湿温病证,湿温治法。严格而讲,湿温与湿热,应有所区别:湿温多有发热,且热势缠绵,不易化解;如身无发热,而仅有湿热症状者,则称为湿热。  相似文献   

14.
暑温证治     
前言暑温是发生在夏秋暑季的一种热病。清代吴鞠通说:“后夏至温盛为热,热盛则湿动,热与湿搏而为暑。”“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病成。”“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若纯热不兼湿者,仍归……温热例,不得混入暑也。”因此,暑温病的成因是“热与湿搏”而热胜于湿所致,这点是必须首先加以明确的。现代所说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很多地方和暑温病相似。从季节上看,  相似文献   

15.
<正> 湿温是由湿热之邪引起的外感热病,湿热为患,多相互裹结,湿遏则热伏,热蒸则湿动,湿盛则阻滞气机,遏伤阳气,而状类伤寒,热盛则伤津耗液,而状类温病,临证每每多见矛盾性的症状,临床辨治较难掌握。故温  相似文献   

16.
湿温是治疗比较棘手的一种热性病症。其病机特点是湿热交织,缠绵氤氳,盖湿性重浊粘腻,湿热相搏,难分难解。因此,在治疗上欲以辛香之品燥湿,则助热为虐;欲以寒凉之味清热,则伤中助湿。正如吴鞠通所  相似文献   

17.
湿温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表现为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等。湿热病邪既有亢盛炎上的热邪性质,又有粘腻郁滞之湿邪性质,且湿热为患,虽以夏秋季节为甚,但四季皆可发生,属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对湿温的治疗,除主要辨明湿与热孰轻孰重而分别治以清热、化湿之外,下法对其亦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清代名医吴鞠通对湿温病曾提出“三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不解”。吴氏认为湿温病不可误作为腑实而早予攻下,否则可致脾气下陷,湿热内渍而生变。上述“三禁”是指湿温…  相似文献   

18.
赵泽恩 《四川中医》2009,(10):28-29
湿热为汗,乃湿热停滞于内,相互交蒸而汗出,湿为本,热为标,湿属阴邪,其气留连,不能因汗而退,湿聚日久发热,湿热交蒸,故临床表现则为汗症。治疗原则以化湿清热为主,湿清热去,湿除汗止。  相似文献   

19.
第五节补论湿邪本节补论湿邪,与前节关系较密切故提至此。引原文两条,主论述湿温病因及其邪正关系与治法注意。〔原文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盖恐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须细  相似文献   

20.
<正> 湿温病大都发生在夏、秋之间。雨湿较盛季节。病由感受湿热邪毒而起,亦称之为湿热病。医家论其治则多以化湿清热为首务,而化湿之法不外芳香化浊,苦温化湿,淡渗利湿3法。正如张景岳所说:“湿热之病,宜清宜利,热去湿亦去”。热甚者以清火为主,佐以分利;热微者以分利为主,佐以清火。”然湿温病多为湿热合邪,临床湿热之间,孰轻孰重,不易掌握,用化湿清热法施治,往往出现治湿碍热,治热碍湿,“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的矛盾。而温清两难,使病程缠绵,发生传变。故说化湿与清热间轻重缓急,最难恰到好处。笔者在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