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为分裂样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将112例首次发病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患者,按病程达1mo痊愈否分为分裂样精神病组(痊愈者)43例,精神分裂症组(未愈者)69例,于入院初1w内开始收集入组患者的阳性家族史,Schneider一级症状的频度等临床资料,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精神症状,根据DSM-Ⅳ分别标明是否伴有预后良好的4项特征。结果分裂样精神病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关心健康、焦虑、敌对、猜疑及定向障碍因子分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而动作迟缓、情感平淡、不合作因子分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组(P<0.05或0.01);4项预后良好特征及患者合作率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初诊前症状持续的平均时间及同一患者Schneider一级症状≥2条的频率均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结论分裂样精神病仅用病程标准区别于精神分裂症而不附加上述的内涵特征,则可能会包含异源性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裂样精神病的转归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138例入组病人分别于首次诊断、病程6个月及病程2年时进行3次随访调查。出院病人由精神科医师电话随访或根据其门诊记录进行测评,同时采用ICD-10诊断标准进行再诊断。结果 病程6个月时,138例分裂样精神病转归为精神分裂症者93例(67.4%),转归为心境(情感)类障碍者11例(8.0%),转归为分裂情感类障碍者3例(2.2%),转归为器质性精神障碍者1例(0 7.%);病程2年时,又有13例(14 0.%)精神分裂症转归为分裂情感类障碍,4例(2 9.%)分裂样精神病转归为心境(情感)类障碍。年龄〈45岁、性格内向、慢性起病、起病无诱因、缺乏活力评分较高、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较高的分裂样精神病以后可能会转归为精神分裂症;慢性起病、女性、焦虑抑郁评分较高、思维逻辑评分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较低的分裂样精神病以后可能会转归为心境(情感)类障碍;慢性起病、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较高的分裂样精神病以后可能会转归为分裂情感类障碍。结论 首次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的病人在2年内会转归为多种疾病,过分依赖目前诊断标准可能造成误诊,追踪观察对确诊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特征和转归,为分裂样精神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06例首次入院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的患者进行为期3~5年的随访。结果33例分裂样精神病维持了原诊断,65例改诊为精神分裂症,6例改诊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2例改诊为心境障碍。分裂样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在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分裂样精神病很有必要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存在。  相似文献   

4.
利培酮 (Risperidone)是一种 5 -羟色胺 (5 -HT)受体和多巴胺 (DA)受体的平衡阻滞剂 ,其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及情感症状均有效[1] 。本研究旨在评价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反应。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入组对象均为本院的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或精神分裂样精神病患者 ,年龄、性别不限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3版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的诊断标准。须排除患有严重的肾、心、肝疾病 ,严重内分泌疾病 ,严重神经系统疾病 ,高血压病、血液疾病、青光眼、妊娠期或哺乳妇女 ;入选前一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对25例分裂样精神病、115例精神分裂症及60例健康人做血液流变学检测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无论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全血粘度、刚性指数、低切还原牯度、纤维蛋白原、电泳率都显著高于正常人。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比较,除全血粘度(1.01/s)、血浆压积的改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以及前者的血小板粘附率高于后者外,其余各项指征相似,说明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具有相似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从一个侧面提示两者可能是同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精神病患者直立时血压下降 ,严重导致心脑缺血症状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药物治疗依从性。这不仅关系到临床医生的药物选择 ,还波及护理工作者的整体护理效应。因此 ,对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血压的变化、严重程度调查应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 ,我们对此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为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月住我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入组标准 :(1)符合CCMD - 2 -R中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2 )入院前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及影响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分别接受帕利哌酮及利培酮治疗的疗效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将2015-07—2016-09入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病患者96例予以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利培酮治疗(A组)和帕利哌酮治疗(B组),每组48例,对比组间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及PSP评分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AN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PSP评分相对更高(P0.05);B组的TESS评分为较A组下降明显(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显著低于A组的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及利培酮对于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病均有一定疗效,但帕利哌酮有更优疗效,且对于患者社会功能改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分裂症病人,从精神病性症状出现到第一次得到有效的治疗的时间-未治疗精神病期(Duration of untreat psychosis,DUP),平均约为1-2年。在精神病性症状出现以前的较长时间内还存在前驱期症状,而精神分裂症病人的DUP越长,远期预后越差。因此,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症状标准和病程标准,如分裂样精神病就可以看作是精神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有效性、副反应、安全性及患者的依从性,对210例年龄范围在16岁~50岁,符合ICD-10、CCMD-2-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障碍(分裂样精神病)的首发病人,病程<5年,BPRS总分≥27分,既往若应用抗精神病药连续治疗时间<8周,入组前未服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者直接给药,若改用利培酮治疗者需停药一周以上。起始剂量为0.5~1.0mg/d,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逐步加量,2周左右加大到治疗量,一般为2~4mg/d(因人而宜),连续观察期限定为8~16周并以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临床痊愈和显著好转158例(75.2%),好转48例(22.86%),有效率为98.06%。副反应轻而发生率低共计44例,占20.95%,其中EPS25例,睡眠障碍11例,EKG改变、口干、恶心,肥胖、视力模糊等共8例,无1例因重度反应而停药者。提示,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显效率及有效率均高,对阳性和阴性症状有较好疗效,能改善认知功能,副反应少而轻,安全性、依从性好,是首发病人较理想的首选药物,可作为第一线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血液流变性改变。方法 对25例分裂样精神病,115例精神分裂症及60例正常健康人做血液流变学检测 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全血粘度、刚性指数、低切还 原粘度、纤维蛋白原、电泳率都显著高于正常人,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比较, 除全血粘度(1.0s-1)、血浆压积的改变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外,其余各项无显著差 异。结论 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具有相似的血液流变性改变,从一个侧面提 示两者可能是同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The DSM-III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schizophreniform disorder, mainly based on duration of symptoms, are insufficient to furnish a good treatment strategy. In recent literature, schizophreniform disorder has been grouped either with the schizophrenias or with the affective disorders. Scandinavian researchers have described two other groups of psychotic disorders that resemble schizophreniform disorder. These are the reactive psychosis and the cycloid psychosis. They were found to be different from the schizophrenias and the affective disorders. "Good prognosis" schizophrenia, which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and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s clinically very similar to schizophreniform disorder. The relatively consistent data collected in patients with good prognosis schizophrenia may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additional diagnostic criteria needed in DSM-III schizophreniform disorder.  相似文献   

12.
精神科门诊不同时点病例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时点精神科门诊就诊结构及治疗状况。方法抽取2006年1月1日~2月10日在我院门诊就诊的480例精神病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2001年1月1日~2月10日在我院门诊就诊的404例精神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诊断及药物治疗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情感性精神病、疑似精神分裂症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分裂样精神病诊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舒必利选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阿立哌唑、喹硫平选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抗抑郁剂曲唑酮、氟西汀选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选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情绪稳定剂丙戊酸钠选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苯二氮革类药物氯硝西泮选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神科门诊就诊者情感性精神病及疑似精神分裂症诊断率显著增加,而分裂样精神病诊断率显著下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及新型抗抑郁剂使用率有明显增加趋势;苯二氮革类药物使用率有显著下降趋势。首诊病程尚无变化,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依然不足,有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以利于早发现、早就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对5年来在我院住院的474例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利培酮使用率由1998年的22.39%上升到2002年的81.08%,氯氮平由1998年的76.47%下降到2002年的29.73%,氯丙嗪、舒必利、奋乃静也有明显下降;单一用药由1998年的63.24%上升到2002年的72.07%;两种药物联用占25.53%,3种联用占3.16%;联合用药由1998年的36.76%下降至2002年的28.83%;2000年前氯氮平与舒必利联用最多,2000年后利培酮与氯氮平联用最多。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替代传统药物的速度明显加快,且逐渐趋于单一化用药。  相似文献   

14.
比较分裂样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在首次发病时的特点。将首次发病的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分裂样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各147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显示:分裂样精神障碍患者多为急性起病、病前性格外向、病程短、疗效好;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为慢性起病、病前性格内向、病程长、疗效差,且两者存在临床症状上的差异。提示两者在病程之外,还存在其他多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驱症状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1例有家族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族组)和83例无家族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散发组),采用自拟的"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驱症状及临床症状调查问卷"评定前驱症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对两组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家族组多数起病缓慢,多无明显诱因,散发组多为急性起病且多有刺激诱因(P<0.05或0.01);两组情感、行为、思维和类神经衰弱方面的前驱症状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病情表现较接近,前驱症状均较突出,早期识别有利于预防发病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我院精神科10年间820例老年期精神病患者进行住院概况分析,发现老年期疾病中,仍以精神分裂症居多,但有递年逐渐减少趋势;从住院的构成比看,老年期精神病患者逐年增多,其中功能性精神疾病逐渐减少,器质性精神疾病逐渐增多,主要残废原因是肺心病发感染及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8例大学生精神障碍住院病人有关资料分析,发现大学生精神障碍以精神分裂症为最多,情感性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神经症紧随其后。生活事件以恋爱受挫、学习困难和人际关系紧张为多见。生活事件不但与心因性精神障碍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在情感性障碍、神经症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In a preliminary 123I-IBZM SPECT study in first-episode psychos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iatal dopaminergic D2 receptor (D2R) binding and premorbid adjustment was suggested. These results were replic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n = 18), and D2R binding at diagnosis predicted a high probability for schizophrenia outcome by 2-year follow-up. The present findings contribute to the evidence of abnormal D2R binding in schizophrenia and suggest that SPECT might be useful for outcome prediction in first-episode psych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