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隔蟾灸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中医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改良隔蟾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VAS加权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隔蟾灸联合唑来膦酸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痛镇痛疗效和吗啡缓释片相当,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痛灵方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符合疼痛评定标准Ⅱ~Ⅲ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基础治疗:根据三阶梯止痛药选择方法给予两组骨转移疼痛患者止痛药治疗。对照组每4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1次,每次4 mg加入0.9%氯化钠10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骨痛灵方,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疼痛评分(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提高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疼痛有效率(64.71%)及生活质量有效率(64.71%)明显高于对照组(36.36%及3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骨痛灵方联合唑来膦酸与单纯使用唑来膦酸相比较,镇痛效果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肺癌骨转移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的疗效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TNF-α的变化。方法将36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化疗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单纯化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止痛总有效率78%,对照组止痛总有效率33%。2组止痛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钙、TNF-α及IL-6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用于肺癌骨转移可减轻骨损害,降低IL-6和TNF-α水平,缓解骨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壮骨方联合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补肾健脾壮骨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年。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的70.21%(P<0.05)。2组治疗后胫膝痠耎和腰背疼痛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胫膝痠耎和腰背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股骨颈与腰椎L2~4BMD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股骨颈与腰椎L2~4BMD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I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TX、B-ALP和PI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脾壮骨方联合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骨代谢,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PN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本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3例予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对照组予阿米替林治疗。观察患者疼痛、疼痛相关睡眠障碍VAS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神经痛的控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79.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相关睡眠障碍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疼痛相关睡眠障碍的控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组为6.1%,对照组为79.4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二骨散加减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癌痛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二骨散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各项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骨散加减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癌痛程度、改善中医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方法:7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予唑来膦酸治疗。结果:止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14%,对照组为71.43%,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膦酸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外敷散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不同部位骨转移癌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唑来膦酸静脉滴注,治疗组予唑来膦酸静脉滴注联合通络止痛外敷散超微颗粒外敷,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RS评分、KPS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改善NRS评分、KPS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疗效更优(P0.05);在降低血清ALP水平方面也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络止痛外敷散联合唑来膦酸可以改善癌痛患者的疼痛,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烊  运强 《光明中医》2008,23(1):48-49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针剂治疗组(治疗组)与单纯唑来膦酸针剂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82.6%高于对照组之60%.结论: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针剂治疗骨转移癌痛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纤维肌痛综合征确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合身痛逐瘀汤)联合西药阿米替林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阿米替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疼痛积分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积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将12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塞来西布结合支持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生存质量、生存期。结果: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8例;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6.1%,对照组为44.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5);止痛效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2%,对照组为4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生活质量的改善对照组提高率为28.6%,治疗组提高率为59.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变化、两组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优于对照组(.P〈O.05);并能显著改善恶心呕吐、便秘(P〈O.01)。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能较好地缓解肺癌骨转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而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30例采用岩舒联合EP方案全身化疗,对照组单纯采用EP方案全身化疗。2组化疗均4周为1个周期,至少四周期,在第2周期结束时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7%和70.0%(P>0.05),试验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较对照组轻(P<0.05)。试验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40天和288天(P<0.05)。结论:岩舒联合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具有提高中位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自2011年5月~2012年12月期间门诊和住院病人中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60~80岁,平均67.3岁;对照组30例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60~81岁,平均67.3岁。实验组单独应用5mg唑来膦酸钠一次,两组同时服用阿法D3胶丸。对比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和骨密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背痛、体位变换痛及活动不便等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BMD 值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BMD 值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结果表明唑来膦酸钠能明显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痛,并能有效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时间疗法与中西药联合治疗对晚期胃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晚期胃癌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健脾扶正汤联合草酸铂方案的择时用药疗法,对照组采用健脾扶正汤联合草酸铂方案常规化疗的非择时用药。结果:两组生存质量调查问卷评分比较,治疗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及整体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治疗组疗后疼痛、乏力、食欲不振、腹泻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扶正汤联合草酸铂方案时辰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能稳定瘤体,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而达到“带瘤生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外用癌痛消联合肿瘤深部热疗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急症骨转移癌症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方式的不同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安慰剂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癌痛消外敷治疗;安慰剂组予肿瘤深部热疗及安慰剂疼痛贴;治疗组予肿瘤深部热疗及外用癌痛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状态评分(KPS)、疼痛强度评分(NRS)、爆发痛次数;比较3组患者镇痛效果有效率的比较;3组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率的比较.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的KPS、NRS、爆发痛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KPS、NRS、爆发痛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的镇痛效果的有效率、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外用癌痛消联合肿瘤深部热疗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病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配合火针治疗对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的效果。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膝关节运动疗法配合火针治疗,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膝关节疼痛及膝关节活动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运动疗法配合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疼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外治方法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肺癌骨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穴位治疗组(A组)、西药治疗组(B组)、西药+中药穴位治疗组(C组)各40例。7 d后(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与B组疗效比较,P0.05;C组与B组疗效比较,P0.05;C组与A组疗效比较,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C组与B组比较,P0.05;C组与A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穴位治疗肺癌骨痛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中药穴位联合西药治疗癌痛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药物的成瘾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均提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通络止痛、醒脑开窍,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肢体功能,临床疗效优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