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肿瘤的发生不仅与细胞增殖增加有关,且与细胞凋亡减少有关。细胞凋亡受多种基因调控,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诱导化疗前后喉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以及p16、p53、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变化,并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促凋亡基因Bad在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发生及其生物学特性与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有关,而且与肿瘤细胞的凋亡减少有关,针对细胞凋亡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揭示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进而探求肿瘤诊治的方法。而且对于肿瘤的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都是主要通过诱导凋亡来治疗肿瘤。Bad基因,一种促凋亡基因,编码产物可通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中抑癌基因PTEN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恶性度高,5年生存率仅20%左右,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异常等有关。因此,加强对食管癌特异的分子病理学变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其发生、发展的机制,而且更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颉永乐  马力 《医学综述》2004,10(3):159-161
既往认为胃癌的形成是细胞无限增生所致的细胞聚集,近年发现胃癌中不仅存在细胞增生,同时也存在细胞凋亡,胃癌发生是细胞凋亡与增生比例失调的结果,而且,细胞凋亡受许多因素(凋亡相关基因、放疗、化疗、细胞因子等)的影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不伤及或少伤及正常组织细胞,是肿瘤治疗的新思路。研究证明,许多药物对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与抑制Bcl-2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5.
崔阳阳 《医学综述》2012,18(5):651-653
恶性肿瘤的发生不仅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或缺失有关,还与肿瘤凋亡的抑制有关。L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中的最新成员,特异性地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已经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及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其具体作用机制及与其他肿瘤相关基因的关系尚不明确。现就近年来有关Livin分子生物学特性,抗肿瘤细胞凋亡机制及与其他相关基因的关系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Fas和bax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DNA末端标记、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70例食管鳞癌组织细胞凋亡状态及凋亡相关基因Fas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凋亡指数与肿瘤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O.05)。Fas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O.05)。凋亡指数与Fas和bax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O.05)。结论: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Fas和bax和蛋白异常表达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基因改变的过程,不仅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还与细胞凋亡过程有关,研究细胞凋亡机制对于大肠癌的发病机制及提供新的肿瘤诊断、预后标志、基因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Survivin是新近发现的凋亡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IAP)家族成员之一,是迄今发现分子量最小的IAP,因其对凋亡的抑制作用强,在肿瘤基因诊断治疗方面有较大价值。本文就Survivin在大肠癌中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内一种高度保守的死亡机制,而肿瘤的发生不仅与细胞增殖失控有关,也与细胞的凋亡减少有关,因此找到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对靶向治疗肿瘤具有重要意义。生存素(survivi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中分子量最小、作用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由于其在恶性组织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几乎不表达,使其成为研究肿瘤标记和抗肿瘤治疗的标志蛋白。RNA干扰技术可以介导基因转录后水平的沉默,survivin-短发夹RNA(shRNA)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密切相关。凋亡调控失常导致的细胞增殖过度和凋亡不足是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影响肿瘤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细胞凋亡受多种基因调控,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凋亡抑制因子,目前  相似文献   

10.
李毓强  雷平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130-3131
目的:探讨丁酸钠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以1 mmol/L、2.5 mmol/L和5 mmol/L丁酸钠分别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共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ax蛋白的表达。结果:Eca-109细胞经丁酸钠处理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丁酸钠处理后的Eca-109细胞形态学发生了改变,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组细胞的bax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酸钠可诱导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启动子调控的野生型p53基因的靶向性表达,观察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的选择性杀伤效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构建的含hTERT启动子调控表达人野生型p53基因和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质粒,分别转染膀胱癌细胞株T24和正常人胎肺成纤维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电镜、台盼蓝拒染法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基因的靶向性表达及对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形态学、生长抑制曲线及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转染hTERT启动子调控的目的基因可在端粒酶阳性的膀胱肿瘤细胞中靶向性表达发出绿色荧光。靶向转染野生型p53基因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72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8.5%、高于常规培养组3.6%和阴性对照组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镜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细胞周期分析G0和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并出现凋亡峰。结论:构建的hTERT启动子调控表达的野生型p53基因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发挥靶向性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作用于未分化癌SW1736细胞,MTT法检测其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SW1736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于72 h达到最大抑制效果?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可阻滞未分化癌细胞周期至G0/G1期;并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随着二甲双胍作用浓度的递增,肿瘤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加,20 mmol/L二甲双胍作用48 h后,可使SW1736细胞凋亡率从8.3%增加至13.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二甲双胍可抑制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的增殖活性,阻滞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细胞凋亡,为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S)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AS的表达情况,MTT、FCM及Tunel检测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C75作用后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 结果 脂肪酸合成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过表达,95.0%的食管鳞状细胞癌表达FAS,而正常食管黏膜不表达FAS.应用C75后食管癌细胞TE13的增殖得到抑制,并能够诱导凋亡. 结论 脂肪酸合成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过表达,并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成为食管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Survivin, a newly identified member of lAP family, is a powerful apoptosis-inhibiting factor. It is expressed in embryonic tissues as well as in the majority of human cancers, but not in most normal adult tissues. The cancer-specific expression of survivin makes it a potential target for cancer treatment. A survivin-specific small inhibitory RNA (siRNA) was introduced in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to investigate its effect on cancer cell apoptosis, growth and sensitivity to chemotherapeutic drugs. It was found that expressions of survivin protein and proliferation index (PI) in siRNA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apoptosis index (AI) of siRNA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s groups, and the growth inhibition rate (GIR)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 in siRNA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groups.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may b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hepG2 cell after siRNA transfection. siRNA targeting survivin could induce cell apoptosis, inhibit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ensitize hepatocarcinoma cells to chemotherapy. Our findings provide 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therapeutic use of survivin-targeted RNA interference for human tumors that express high levels of this molecule.  相似文献   

15.
肿瘤细胞耐药性是临床实践中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可能是由于非遗传适应性机制如细胞可塑性所导致,而非基因突变引起。细胞可塑性特性致使肿瘤细胞在药物耐受与药物敏感的表型或状态之间可逆切换,进而逃逸药物攻击并存活下来。因而,细胞可塑性及其机制研究可为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提供新靶点、新策略。为此,本文简要介绍肿瘤细胞耐药性的非遗传适应性机制、药物诱导细胞可塑性现象的具体表现、药物耐受机制与靶向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早期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细胞早期凋亡的方法。方法:采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法及JC-1染色法标记食管癌EC6细胞,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X射线、顺铂诱导产生的细胞凋亡情况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随着剂量的增加,凋亡细胞的百分率逐渐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去极化细胞增多,并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短时间内能够获得大量统计学意义上可靠的数据,为探讨细胞凋亡机制、寻找治疗靶点提供了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17.
RNA干扰(RNAi)是利用同源性双链RNA诱发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过度表达,且EGFR信号通路的启动后可促进细胞增殖、转移、血管生成及阻断细胞凋亡,因此被作为开发肿瘤治疗方法的新靶点。现将对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治疗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mda-7/IL-24对不同类型的肝肿瘤细胞及正常肝脏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携带mda-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mda-7,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PLC/PRF/5和正常肝细胞L02,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钙蛋白酶抑制剂Ⅰ (ALLN,25 μmol/L)预处理上述细胞30 min,观察阻断内质网应激通路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与感染Ad-GFP比较,Ad-mda-7选择性抑制肝癌细胞生长(P<0.01),诱导肝癌细胞凋亡(P<0.01,其中对HepG2细胞影响最明显),而对正常肝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ALLN预处理能部分抑制Ad-mda-7的上述作用.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Ad-mda-7 能诱导HepG2细胞BiP/GRP78、Bax蛋白高表达(P<0.01),caspase-12、caspase-3活化及p38 MAPK磷酸化;ALLN预处理能抑制Ad-mda-7转染引起的Bax蛋白高表达及caspase-12、caspase-3活化;而对BiP/GRP78的高表达及p38 MAPK磷酸化无影响.结论:mda-7/IL-24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通路诱导肝癌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EC)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死亡原因和第八种最常见的癌症,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亚洲地区的主要病理类型是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诊断EC的传统生物标志物包括CEA、CA19-9和SCCA等。由于传统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敏感性偏低和特异性不强,EC的早期诊断仍较困难,因此导致预后欠佳。EC存在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基因调控网络,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 RNA)可预测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或预后,并可能成为一类新的肿瘤标记物及潜在的治疗靶标。本综述主要阐述Lnc RNA在EC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并讨论其作为诊断、治疗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酒石酸锑钾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酒石酸锑钾(PAT)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抑瘤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60只裸鼠皮下注射结肠癌SW480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5-Fu及不同剂量的PAT,给药15 d,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裸鼠,计算抑瘤率并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PAT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有显著性抑制作用,肿瘤细胞凋亡增加;高剂量PAT组、低剂量PAT组和5-Fu组的凋亡指数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剂量PAT组的凋亡指数高于5-Fu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锑钾可通过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抑制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