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的作用,终末期肾病患者逐年增加,腹膜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已成为国际上一体化治疗方法中的首选。腹膜透析患者长期留置腹透管,免疫力低下,是发生感染的高危人群。近年来,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发症,也是造成技术失败的首要原因,甚至可能导致重症患者死亡。其中,真菌性腹膜炎是一种非常严  相似文献   

2.
终末期肾病(end stagel disease,ESR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腹膜透析(简称腹透)作为ESRD的一种有效的、主要的治疗方法,目前已在国内广泛开展[1]。透析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腹膜透析又有其特殊,即主要由患者在家中进行,所以,患者必须主动参与其治疗过程,对疾病进行自我管理,同时,在应对疾病的漫长过程中,患者必须对自己的营养、液体摄入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毒症腹膜转运特性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的影响。方法根据腹膜平衡试验(PET),将3 l例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分为低转运(L)、低平均转运(LA)、高平均转运(HA)、高转运(H)4种类型,比较4种转运特性腹膜透析患者腹透6个月后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结果高转运腹膜组与低转运、低平均转运、高平均转运组比较,ALB、TF、Hb、SGA均显著降低(P<0.05);高转运腹膜组与低转运组比较,ALB、TF、、SGA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溶质清除相同的条件下,腹膜转运性高的腹透患者营养状况明显差于腹膜转运低的腹透患者。  相似文献   

4.
唐秀花  赵坤  刘芳 《武警医学》2006,17(12):948-949
腹膜透析是一种有效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方法,目前全球腹膜透析患者的总数约为12万。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不影响患者工作,设备简单,操作易掌握,安全有效,可在家中进行。而且最近加拿大数据分析显示在开始透析的前3年中,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比血液透析患者存活率高。但持续性腹膜透析是—个漫长的治疗过程,大多数患者须终身透析,因而改变了患者的生活方式,加之长期透析的治疗费用、相关技能的再培训、家属积极主动的配合等因素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为进一步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挥家庭功能,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腹膜透析的护理逐渐成为护理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3岁,于2009年5月份在我院明确为慢性肾脏病5期,给予行腹透置管术,后一直规律行腹膜透析,后多次感染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此次于2014年1月4日因"维持性腹膜透析4年余,发现腹透液混浊1天"入院,入院查体:T36.8℃,Bp 150/95 mmHg,神清,精神尚可,慢性病容,贫血貌,心肺听诊无殊,右下腹可见一腹透管,隧道口有少许渗出,隧道口评分1分,腹软,  相似文献   

6.
早期低剂量腹膜透析对改善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低剂量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0年2月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8例,分为两组:腹透组(n=19):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予间歇性腹膜透析,每日4000~6000ml,每周4~5d;对照组(n=19):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随访24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症状频率和严重指数、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尿量。结果腹透组血红蛋白、血肌酐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腹透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为11.80±5.41,治疗后第8周和第12周时分别降低至7.15±3.15(P<0.05)和5.94±3.70(P<0.01),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和第12周时评分分别为11.23±5.35、9.80±4.02和10.11±4.48。两组间的差异持续至随访期结束。腹透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早期低剂量腹膜透析可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腹透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腹膜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均应用1.5%腹膜透析液、6 000 mL/d,试验组加用百令胶囊5粒、3/d、口服,观察1、3、6个月后2组腹透液中TGF-β1、FN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TGF-β1、FN水平随透析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试验组TGF-β1、FN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百令胶囊可以降低腹透液中TGF-β1、FN水平,能起到抑制腹膜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邢丽娟  李锋  王进琼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1):1238-1239
腹膜透析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经济实惠、易居家操作等特点,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我科自开展腹膜透析治疗以来,虽对病人的操作进行过培训指导,但出院后仍有较多病人因不同原因频繁住院,有些甚至终止腹膜透析治疗或者死亡.为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治疗质量和维持较好的生存率.笔者分析我科腹膜透析患者频繁住院的原因,并总结其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腹膜透析易并发腹腔感染,严重时部分可因蛋白凝块而堵塞透析管腔,从而可能导致腹膜透析失败。我们于1987年5月~1992年2月分别采用去纤维蛋白原酶(去纤酶)和蝮蛇抗栓酶处理腹膜透析管被蛋白凝块严重堵塞的思者30例55人次,证明前者效果显著。材料和方法一、病例情况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0~56岁(平均35岁)。全部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尿毒症而行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腹腔感染,并皆于透出液中出现大量蛋白凝块,1~3d后,腹透管出现部分堵塞成完全性堵塞。其中有21人次透析校进不去也出不来,用注射器十分缓慢艰难地推进…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价治疗腹膜透析管漂管采用DSA引导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化X线摄影(DR)明确有腹膜透析管漂管的10例患者资料,在DSA引导下,采用多功能导管联合加硬导丝对腹透管漂管进行复位,观察复位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随访期内观察腹膜透析管的通畅性。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复位,手术时间为(30.9±6.1) min,X线透视时间为(7.1±1.7) min。术后仅1例患者发热,抗炎治疗好转,所有患者无腹痛,6个月随访期内所有腹膜透析管均通畅,无移位。结论 采用DSA引导下介入复位治疗腹膜透析管漂管安全、有效、微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伍宁玲  郑建军 《人民军医》2004,47(12):744-746
近年来,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病人数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终末期肾病的一体化治疗中,因腹膜透析对大、中分子物质清除效果好,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且治疗费用价廉、操作简便,病人可在家中自行透析,故占有极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腹透治疗的病人呈快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评估透视引导下腹膜透析导管介入导丝复位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 2018年8月—2020年1月肾脏内科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且出现腹膜透析导管移位及腹透液引流障碍的患者,对照组为仅行物理复位,观察组为物理复位失败,行介入导丝复位术,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和安全性。结果 共入选4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24例为对照组,24例为观察组,两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导管移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5/24)与观察组(18/24)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 min(6~35 min)。观察组术中9例患者出现腹部不适感,5例可忍受,4例出现腹部疼痛,停止操作后疼痛缓解。术后两组均未发生腹腔出血、脏器损伤及腹膜炎。 结论 透视引导下腹膜透析导管介入导丝复位术是腹膜透析患者导管移位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收治的40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对患者资料、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细菌培养检测阳性率为60.77%,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最多;操作原因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肠道原因。结论重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给予存在高危因素患者重点关注,是保障行腹膜透析治疗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伦立德,刘景铎,张跃文肾病科主题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脑出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以神经系统并发症为多见,未经透析时多表现为尿毒性脑病,随着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技术的普及,透前神经系统并发症变得少见,而透后神经...  相似文献   

15.
沈灵 《西南军医》2010,12(4):792-793
腹膜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的一种方式已广泛用于临床。由于腹膜透析操作简便易行,不需特殊的医疗仪器等特点,故可家庭透析治疗,从而有效地节约了医疗资源,降低了医疗成本。但患者实施家庭透析治疗中,易出现一些护理问题,需要及时的护理指导,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我们对50例家庭腹膜透析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肖枫林  周春华 《转化医学杂志》2013,2(3):163-164,177
[摘要]目的分析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及临床转归。 方法对本院腹透龄超过1年的67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临床转归分为维持腹透组、转向血透组、转向移植组及死亡组。分析各组间近期血清白蛋白、透析充分性指标、水清除指标、血压水平及残肾功能。结果死亡组血清白蛋白及尿素清除指数(Kt/V)水平低于其余3组(P<005)。维持腹透组水清除指标高于其余3组(P <005)。维持腹透组及转向移植组残肾功能高于其余2组(P<005)。死亡组患者死亡前3个月Kt/V及肌酐清除率均低于死亡前1年(P<005及P<001)。死亡组24例中有10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死亡的首位病因,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以及血压控制不佳都是死亡的重要原因,残肾功能可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7.
刘艳青 《西南军医》2017,(6):567-569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转归情况及影响转归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2月收治的172例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转归的危险因素.结果 临床资料显示172例腹膜透析患者死亡20例(11.63%),其中以因心血管病变死亡7例(35.00%)居首位;存活152例(88.37%),其中以继续腹膜透析82例(47.67%)居多.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转归的单因素显示:死亡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龄、血红蛋白、透析液总剂量分别与存活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死亡组体重、动脉压、血肌酐、血浆白蛋白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体重≥65 kg不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动脉压>105 mmHg、血肌酐>133μmol/L、血浆白蛋白<35 g/L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预后不佳,动脉压、血肌酐、血浆白蛋白异常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进行降动脉压、血肌酐及升血浆白蛋白治疗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8.
腹透的主要并发症是腹腔感染,感染严重时部份可出现蛋白凝块堵塞透析管腔,如不及时处理可完全堵塞管腔,以致腹膜透析失败。我院1987年5月—1990年6月采用去纤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严重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十分困难,死亡率据国内报道高达41.2~68%。透析疗法是抢救出血热急性肾衰的重要措施,对于治疗肾衰所致尿毒症和水与电介质平衡紊乱效果显著。我院于1975~1985年10年间收治37例危重型出血热并发急性肾衰患者,施行透析治疗,治愈率达78.3%,现简要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 本组37例危重型出血热急性肾衰患者均符合出血热统一分型标准。其中,男性35例,女性2例,年龄在18~59岁。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透治疗28例,共透146次,平均每例透析5.4次。采用腹膜透析9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钙磷代谢紊乱与颈动脉钙化的关系,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颈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将68例CAPD患者根据透析剂量及颈动脉钙化程度分组,观察颈动脉钙化与血钙、血磷等各生化指标的关系。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腹透患者颈动脉钙化程度。结果 68例CAPD患者中不同程度颈动脉钙化者51例(75.0%),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钙化程度增加(P<0.01);钙化组血磷、钙磷乘积、C反应蛋白较无钙化组显著增高,而血浆白蛋白较无钙化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颈动脉钙化,其钙化程度与营养状态、透析时间相关,患者高磷血症、钙磷乘积升高、炎症状态、低白蛋白水平是颈动脉钙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