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DNT)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T的MRI表现。结果:6例DNT主要累及幕上灰质,其中颞叶4例、额叶和顶叶各1例;信号与脑灰质相近,病变内见多发小囊变,病变周围无水肿,境界清晰,无增强或轻度增强。结论:DNT之MRI表现具有良性肿瘤的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
曹惠霞  余浩杰  杜渭清  吴迪  崔静  王俊  韩立新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12-1316
目的:分析致痫性神经上皮脑肿瘤的MRI、PET及临床病理资料,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本组共31例,病理诊断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13例,节细胞胶质瘤或节细胞瘤(GG)7例,复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1例,星形胶质细胞瘤8例。临床均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患者术前均行脑部磁共振检查,9例行PET或CT检查。影像分析病灶部位、大小、形态、信号(密度)特点和病灶周围水肿、占位效应及增强后表现。结果:病灶多位于颞叶和额叶皮质或皮质下,发病年龄以青年为主,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DNT以假囊状或小泡状长T2信号,无强化或点状、小结节状强化为特点,4例18F-FDG-PET检查均为低代谢。节细胞瘤或节细胞胶质瘤表现为囊实性、囊性或实性,病灶内钙化占62.5%,无灶周水肿或轻度灶周水肿,增强扫描后呈结节、斑块状不均匀强化。2例18F-FDG-PET显示病灶内有结节状高代谢,2例呈低代谢。结论:致痫性肿瘤多以神经元和混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和低级别胶质星形细胞瘤为多见,MRI有助于上述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6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s,DNT)的MRI表现和病理所见,探讨其MRI表现特征与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T的MRI资料和病理所见,观察MRI信号改变与病理所见的关系。结果:典型的DNT位于皮层或主要位于皮层区,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病灶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ADC值增高,FLAIR序列上病灶边缘和分隔为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病灶实质结节或分隔可见轻度强化。瘤周无水肿,三角征和瘤内分隔为其影像学表现特征。与之病理对照所见DNT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密度不高、胞浆较空、存在黏液湖及肿瘤内富含薄璧分枝状血管是形成MRI所见的组织学基础。结论:DNT的MRI所见具有特征性,反映了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特征,在病理诊断困难的情况下,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可以对DNT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CT及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收集13例经病理证实的DNT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13例均以抽搐或癫痫就诊,病灶均位于大脑半球。CT表现为低密度,边界清晰,无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MRI信号特征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FLAIR呈稍低信号,周围有稍高信号环,DWI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8例,轻度或线状强化5例;"环形征"7例,"倒三角征"6例;5例行MRS分析,表现为NAA峰降低,CHO峰升高。结论 :DNT的MRI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CT及临床表现对DN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是一种新发现的、病理上属良性的肿瘤。发生在幕上脑皮质,常位于颞叶,均有部分性复杂性癫痫发作。作者复习了6例(男5例,女1例,年龄7~28岁)经病理证实的DNT病人的MR所见。5例临床表现为部分性复杂性癫痫发作,1例为部分性简单性癫痫发作。首发部分性癫痫的年龄为2~19岁。所有病例均为内科难以治疗性癫痫,故均行开颅术切除引起癫痫的病灶。MR检查使用1.5T设备,均采用SE序列,矩阵为256×192或256×256。先作矢状面T_1加权象(T_1WI),600/20/1(TRms/TEms/1次激励),层厚4~5 mm,间隔1 mm。然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MRI成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DNT的MRI表现,总结肿瘤的特征性表现.结果 MR所见:6例表现为"大囊中结节"样,3例以囊性为主,囊内有分隔.肿瘤实性部分呈长T_1长T_2信号,囊性部分呈更长T_1长T_2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壁结节强化或囊内分隔轻度强化.瘤周水肿不明显,无明显占位效应.结论 DN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其临床表现,可在术前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疗流程中缩短患者到院至接受静脉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的应用.方法 组建护理组品管圈,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分析DNT过长的原因,设定DNT目标值为60 min,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进行效果确认.结果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DNT由原来(78.14±12.41) min缩短至(59.81±11.4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疗流程中DNT,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CT和MRI表现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DNT的CT和MR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位于幕上,局限于皮层或以皮层为主,呈类圆形、分叶状、楔形或不规则状假囊肿样.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FLAIR像见完整或不完整高信号"环征"及分隔,其他部分呈等偏低信号,DWI上呈低或等偏低信号,波谱表现NAA轻度降低.增强后7例病变无强化,3例病变内呈轻度不均匀强化,无病变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病灶边界大部分清晰,其中1例病灶无明显边界.2例CT扫描病变均呈低密度改变,其中1例病灶内有条状钙化.结论 DNT在影像学上表现较具特征性,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 neumepithelial tumor DNT)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肿瘤,1988年由法国病理学家Daumas-Duport等首先发现并命名。从DNT发现至今.对其进行的研究大都是个案报道,而样本数较大的几次研究是1988年Daumas-Dupor报道39例,1999年又由Daumas-Dupor报道40例非特异性DNT及英国的Honavar等报道了74例。不同的研究对DNT的发生、手术策略等方面仍存争议,但在临床表现、病理学及影像学方面已达成许多共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DNT的影像学表现。7例中5例行CT平扫;7例均行MRI平扫,其中5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2例行”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检查。结果7例中5例位于颞叶,1例位于顶叶,1例同时累及额颞叶;病变均位于皮层区。CT像上4例呈均匀低密度,1例呈低、等混杂密度,其中3例可见邻近颅骨变薄;MRI上病变呈均匀或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除1例外其他均无明显的占位效应和周围水肿;MRI增强检查3例无明显强化,2例可见结节状或点状强化;PET检查2例均呈低代谢。结论DNT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病变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幕下发生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DNT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全部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6例肿瘤分别位于小脑半球3例、小脑蚓部1例、四脑室底部1例,另1例同时累及小脑半球和小脑蚓部.多数肿瘤边界清晰,无或轻度瘤周水肿,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容易发生囊变,本组有4例出现囊变伴囊壁结节形成.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强化明显,仅1例肿瘤呈轻度不均匀强化.结论 DNT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该病的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影像学与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MRI、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2例DNT的MRI、CT表现与临床病理特点。结果男6例,女6例,年龄12~68岁(平均36.7岁)。大多数病例以癫痫小发作为主,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MR检查病变均位于幕上结构,累及皮层,额叶(4例)及颞叶(3例)为主;最大径2-5cm不等,形态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状;2例累及白质,7例伴囊性变。病变在MRI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无病变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囊性病变在T1WI信号均匀,等于或略高于脑脊液。6例CT扫描病变均呈低密度改变,其中2例呈囊性分叶状,1例呈局灶性钙化;4例增强后病变无强化,1例病变内呈轻度不均匀强化。病理组织学DNT分为3型:单纯型(4例)、复杂型(6例)及非特异型(2例)。结论DNT是一种良性病变,MRI较CT更具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MRI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DNT的MRI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检查病变均位于幕上结构,主要病灶累及皮层,其中颞叶9例,额叶3例,颞枕叶交界1例.病变在MRI均呈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像呈等-高混杂信号,9例FLAIR像内见高信号"环征"及分隔.8例边界清晰;13例病变均无明显瘤周水肿,11例无明显占位效应.9例增强病例中5例无强化,4例明显结节状、中心环状或斑片状强化.结论:DNT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MRI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刘红艳  张雪林  陈燕萍   《放射学实践》2009,24(4):376-380
目的:探讨颅内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DN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5例行CT检查,12例均行MRI检查。结果:病变位于皮层或累及皮层下,均单发,边界清楚;幕下5例、幕上7例。CT平扫,3例呈均匀低密度;2例病灶边缘可见弧形钙化,且1例合并瘤内出血。MRI表现多样,T1WI为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钙化或出血信号混杂;5例病灶囊性变明显,其中4例囊壁见等T1、等、稍高T2结节;FLAIR上2例病灶呈等低信号,边缘见高信号环影,余均呈高或稍高信号;DWI呈低信号,ADC值升高;MRS示肿瘤Cho和Cr改变不明显,NAA较正常参照侧增高;增强后病灶无强化4例、轻度强化2例、结节样强化4例、病灶内环状强化1例、脑回样强化1例;无或轻度占位效应,无瘤周水肿。结论:DNT影像学表现多样,仍有呈慢性良性生长进程的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5.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DNT的MRI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DNT的MRI表现特征。结果 6例患者的肿瘤均局限于皮层或以皮层为主,呈三角形假囊肿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水抑制像上边缘和分隔呈高信号,其他部分呈等偏低信号;扩散加权像(DWI)上呈低或等偏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ADC值升高;MR波谱测定肿瘤胆碱(Cho)峰和肌酸(Cr)峰改变不明显,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较正常参照侧降低,但降低不明显;增强无强化;瘤体夹杂细条索状等信号分隔;无瘤周水肿,无占位效应;肿瘤邻近的颅骨内板发育不良。结论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MRI表现较具特征性,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OCD)的X线、CT及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及MRI表现,全部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发生存股骨4例,胫骨3例,肱骨及腓骨各2例。在X线平片上FOCD病灶表现为三角形或碟形骨质破坏边缘有硬化,CT表现为半圆或三角形骨缺损,内含软组织密度,MRI 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稍低或低信号。结论X线、CT和MRI可显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特征,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肾上腺性征异常病变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5例肾上腺性征异常病变的CT和/或MRI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讨论这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对肾上腺性征异常病变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5例肾上腺性征异常病变中,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1例,皮质腺瘤和皮质癌各2例,除1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外,余4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5例均进行了CT检查,其中1例皮质腺瘤还进行了MRI检查。结果:CT检查1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表现为双侧肾上腺明显增大并边缘多发小结节;2例皮质腺瘤表现为肾上腺卵圆形肿块,密度较均一;2例皮质癌表现为肾上腺较大肿块,密度不均,1例有散在钙化,1例下腔静脉内有瘤栓。MRI检查1例皮质腺瘤,T1WI和T2WI信号强度类似肝实质,且在反相位上信号强度明显下降。结论:CT和/或MRI检查有助于肾上腺性征异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评估病人的预后和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27例CT证实有肾上腺肿块的病人进行了肾上腺的MRI研究。24例为单侧肿块,3例为双侧。包括21本非机能亢进性皮质腺瘤和9个良性机能亢进性皮质病变(2个泌醛固酮皮质腺瘤、3个泌醛固酮的结节性皮质增生、3个泌皮质类固醇腺瘤和1个泌皮质类固醇的结节性皮质增生)。非机能亢进性腺瘤的诊断由12个月以上CT扫描无增大或手术、经皮活检标本的组织病理学证实。机能  相似文献   

19.
儿童神经元移行异常性脑回畸形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神经元移行异常所引起的脑回发育畸形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神经元移行异常脑回畸形的CT表现。结果20例中,无脑回畸形3例,非无脑回畸形17例。前者表现为普遍性脑皮质均匀增厚,无脑沟形成或仅有少而浅的脑沟,脑表面光滑,脑回宽而扁平。后者表现为非普遍性脑皮质不均匀增厚,增厚皮质边缘高低不平,呈小波浪状或结节状隆起,增厚的皮质向深部折迭,形成皮质裂,部分病例白质内见胶质增生。结论CT能够鉴别无脑回畸形和非无脑回畸形,为外科治疗由此而引起的难治性癫痫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肾癌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小肾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探讨其扫描计划.材料和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17个,行螺旋CT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结果:17个癌灶中,平扫11个等密度,稍高密度及低密度各3个,2个伴斑点样钙化.增强扫描皮质期7个癌灶与肾皮质增强程度相近,10个癌灶皮质期增强程度低于肾皮质,14个癌灶邻近肾皮质显影模糊或中断;实质期,肾盂期癌灶增强程度下降,肾盂期癌灶境界显示清晰,15个癌灶邻近肾盏或肾盂有受压征象.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癌是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扫描计划应包括平扫、皮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