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对2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左向右分流率F进行测定,并根据F值计算出动脉导管的横截面积A。结果表明,血流会聚法所测分流率F与频谱Doppler法所测的分流量Qp-Qs、Qp/Qs以及导管两端的压差△P和左室内径DLV之间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81,0.62,0.69和0.53,P值分别小于0.001,0.005,0.001和0.01)。根据F值计算出的导管横截面积A与两组切面上直接测得的导管内径Dd也具有极好的相关关系(r=0.81,P值<0.001)。Qp/Qs≥21所对应的F值明显高于Qp/Qs<21所对应的F值(P值<0.005)。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评估动脉导管未闭的左向右分流程度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评估动脉导管未闭分流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对2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左向右分流率F进行测定,并根据F值计算出动脉导管的横截面积A。结果表明,血流会聚法所测分流率F与频谱多普勒法所测的分流量Qp-Qs、Qp/Qs以及导管两端的压差ΔP和左室内径DLV之间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81,0.62,0.69和0.53,P值分别小于0.001,0.005,0.001和0.01)。根据F值计算出的导管的横截面积A与二维切面上直接测得的导管内径Dd也具有极好的相关关系(r=0.81,P<0.001)。Qp/Qs≥2∶1所对应的F值明显高于Qp/Qs<2;1所对应的F值(P<0.005)。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评估动脉导管未闭的左向右分流程度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对室间隔缺损分流程度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对23例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的分流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血流会聚法所测分而率F与频谱多普勒法所测的每搏分流量Qp-Qs及肺体循环血流量之比Qp/Qs之间均有极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9和0.87,P<0.001)。血流会聚区的简化指标NL×R及NL×S与Qp-Qs(r=0,90~0.73,P<0.001)及Qp/Qs(r=0.93~0.88,P<0.001)之间的相关性均很好。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能够快速、准确、无创地评估室间隔缺损的分流程度,其简化指标可以简便地对室间隔缺损的分流程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混叠速度对血流会聚定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73例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及室间隔缺损患者观察了彩色多普勒混叠速度对血流会聚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二尖瓣关闭不全返流量的血流会聚定量选用37~58cm/s混叠速度为佳。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血流会聚定量选用29~37cm/s混叠速度较佳。而室间隔缺损分流量的血流会聚定量以46~71cm/s混叠速度较好。混叠速度过低,血流会聚定量显著高于对照值(P<0.05~0.01)。混叠速度过高,血流会聚定量显著低于对照值(P<0.01~0.001)。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及室间隔缺损组所选用的混叠速度均与血流会聚值呈显著负相关(r=-0.951~-0.997,P<0.05~0.001)。因此,血流会聚定量应该注意选用合适的混叠速度。  相似文献   

5.
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缺损分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16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男3例,女13例,平均年龄31.5岁)的分流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均由手术和心导管检查所证实。分流量=VIT·A·HR·10-6(VTI为跨房间隔缺损的流速积分,A为缺损面积,HR为心率)。结果显示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测量的房间隔缺损分流量与心导管测量的Qp/Qs高度相关(r=0.94,P<0.001),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的Qp/Qs与心导管测量的Qp/Qs仅中度相关(r=0.76,P<0.001),且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测量的房间隔缺损的最大直径及面积亦与心导管测量的Qp/Qs高度相关(r分别为0.92、0.94,P<0.001),表明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为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分流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离体实验、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及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血流会聚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血流会聚口形态不同分为平坦界面和漏斗型界面。两者血流会聚定量分别采用半球血流会聚公式和校正半球血流会聚公式。离体实验组、二尖瓣关闭不全组、二尖瓣狭窄组及室间隔缺损组混叠极限分别为46、46、37和58cm/sec。血流会聚法计算流量与实际流量或其他方法比较其相关性达0.93~0.99(P<0.0001),测值无显著性差异(>0.05)。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是一种准确的血流全定量方法。根据会聚口的形态不同,应选用不同的血流会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定量诊断室间隔缺损分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对2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分流进行了定量研究,并观察了不同混叠极限对其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叠极限为71、58、46、37和29cm/s时血流会聚分流量与频谱多普勒法所计分流量相关性好(r=0.90-0.94,P<0.0005),与肺/体循环量也呈显著相关(r=0.59-0.65,P<0.01)。其中以混叠极为58cm/s所求血流会聚分流量与频谱多普勒分流最最接近,分别  相似文献   

8.
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8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及40例正常人左心室收缩功能(LVSF)。结果表明:ASD患者左室射血分值(LVEF)、短轴缩短分数(LVFS)、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AV)、速度时间积分(AVI)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01~0.05),左室射血前期(LPEP)延长(P<0.01)、射血时间(LVET)缩短(P<0.05)、LPEP/LVET增大(P<0.01),且LVEF、LVFS、SV、CO、AV、AVI与肺/体循环量比值(Qp/Qs)呈中度负相关(r=-0.39~-0.78,P<0.05)。结论认为:ASD患者LVSF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并推测其机理可能与ASD患者因右室容量超荷所致的左室扩张性降低、舒张末容积减小、室间隔运动异常及左室几何形态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在评估三尖瓣返流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不同的血流会聚方程对32例三尖瓣返流患者的返流程度进行测量, 并与传统法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立体角会聚方程计算的返流率(F2)与传统方法测得的返流束指标SR/SRA、VP 以及二维多普勒方法计算的每搏返流量Q之间的相关关系(r分别为0.48, 0.46, 0.98)优于应用平面角会聚方程计算的返流率(F1), 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r分别为0.46, 0.44, 0.92)。而且SV1明显低估返流程度,SV2更接近于实际值。结论 应用立体角会聚方程代替平面角会聚方程能更为准确地评估三尖瓣返流程度  相似文献   

10.
血流动力学对能量多普勒显像的影响: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在实验模型中观察血流速度对能量多普勒显像(PDI)的影响。方法:在3mm内径硅胶管中模拟不同血流速度(2.0~33.2cm/sec)的血流。记录PDI血流图,用计算机分析血流的彩色像素面积(CPA)和彩色亮度(CV)。结果:血流速度与PDI血流的CPA和CV呈正相关,其中CPA:r=0.834,P<0.01;CV:r=0.848,P<0.01,尤其在血流速度为8.3cm/sec以下时变化最明显。结论:血流速度对PDI血流的血流面积和亮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双工超声显像技术测定了25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患者与12例正常人的右室每搏量(RVSV)与左室每搏量(LVSV),并将手术直视下测得的VSD大小与RVSV/LVSV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人LVSV与RVSV几乎相等(P>0.05)。VSD患者RVSV明显高于LVSV(P<0.001);VSD患者与正常人相比,LVSV无显著性差异(P>0.05),RVSV明显增加(P<0.001);RVSV/LVSV亦明显增加(P<0.001).手术测得的VSD大小与RVSV/LVSV显著正相关(r=0.91)。因此,双工超声显像能准确测定正常人与VSD患者的RVSV与LVSV.VSD大小对RVSV/LVSV有明显影响。反之RVSV/LVSV对判断VSD大小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产前诊断的价值。 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筛查胎儿心脏4898例,胎龄20~32周。在四腔心切面、左室长轴切面、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长轴等切面,观察室间隔有无回声中断及穿隔血流信号。 结果产前超声共筛查诊断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60例,合并21-三体综合征3例。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对胎儿绝大部分室间隔缺损做出产前诊断,对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胎儿左心长轴、四腔心切面重点观察室间隔有无中断 ,应用多普勒超声观察有无穿隔彩色血流和分流频谱 ,并多切面观察有无其他心内畸形。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 2 7例 (单纯性 8例 ,伴其他畸形 18例 ,宫内自然闭合 1例 ) ,经引产尸体解剖证实 12例 ,产后超声检查证实 14例。结论 :二维超声是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重要方法 ,彩色与频谱多普勒超声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性室间隔异常及其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食道心脏超声技术检测21例原发高血压患者室间隔解剖和功能学改变,并以21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为,高血压组室间隔平均厚度显著大于正常人组(P<0.001)。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室间隔收缩指数、左心室周径缩短指数或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均较正常人显著为低(P<0.001,M0.001,<0.01,依次)。高血压患者室间隔收缩指数减低与其左心室周径缩短指数或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均有良好相关性(r=0.803,0.894,P<0.001,分别)。结论为高血压性室间隔异常与左心室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经食道心脏超声可为临床提供高血压性左心室功能损害的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5.
矫正的主动脉血流参数在评价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矫正后的主动脉血流参数,与左室收缩功能(LVEF)的关系,我们在25例上常人(A组)、30例陈旧性心梗(B组)和26例扩张型心肌病(C组)中,利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了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血流参数(Vp、MAC)及由容积和面积矫正后的主动脉血流参数结果显示,矫正后的主动及血流参数与LVEF高度相关(r=O.71~0.89、p<0.001)。结论:矫正后的主动脉血流参数更能准确反映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6.
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在室缺封堵术中的互补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VSD封堵术成功患者221例,其中单纯膜部或膜周型209例,嵴内型9例,肌型3例。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于封堵术前确定VSD类型、大小,缺损残端距瓣膜距离、彩色分流宽度。术后测定封堵器腰大小。结果(1)VSD大小不同切面超声测定VSD大小及彩宽可有差别,心血管造影可测量膜部型VSD大小,对嵴内VSD显示欠佳;(2)VSD残端与瓣膜间距离超声所测VSD残端距主动脉瓣距离与心血管造影测值比较,五腔心切面(5C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VSD大小与封堵器型号大小及封堵器腰关系超声不同切面VSD大小、彩宽及心血管造影测值与封堵器型号大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血管短轴切面(AOS)、5CV及心血管造影各测值与封堵器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X-线透视及心血管造影不能取代超声心动图在封堵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同时,超声心动图尚不能完全替代X-线透视及心血管造影的作用,两者在封堵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是相互弥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3-DE)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ASD)右心室功能.方法采用3-DE圆盘总合法测量22例ASD(ASD组)患者右室功能,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组,CON组)心功能作了对比,并探讨了ASD患者中的14 例手术者(手术组)手术前后右心室功能情况.结果 ASD组RVEDV、RVESV、RVSV均大于CON组,RVEF则明显低于CON组.同时发现ASD组RVEF与Qp/Qs呈中度负相关(r=-0.53,P<0.05).ASD组手术后RVEDV、RVESV、RVSV均较术前明显减小,RVEF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 ASD患者右心室功能确有减退,且与分流量有关,手术修补ASD可以使心功能得到改善并防止心功能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三尖瓣隔瓣后室间隔缺损左心室造影特点,为心脏手术提供右心切口位置及探查路径的选择。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心内手术证实为隔辩后型空间隔缺损左心室造影影像学改变与手术所见加以对照。结论:隔瓣后型室间隔缺损典型左心室造影改变:1)“膜部室隔瘤”。2)单束或多束状左向右射流征。3)前中部室间隔无遮盖征。作者强调通过与手术对照证明,“膜部室隔瘤”征象并非室间隔缺损闭合征象,系三尖瓣隔瓣粘连且突向右心室所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但以后自然愈合的患者,1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于修补术后10天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时见残余分流,在术后12周复查时发现残余分流自然消失。另1例为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第2天有较重的血红蛋白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发现心室水平及左室与右房间的残余分流而行再次修补术。第二次术后15天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时仍存在左室与右房间的残余分流。继续追踪观察于再次术后7周原残余分流消失,自然愈合。室间隔缺损术后可因修补不完善,补片与空间隔间缝线撕裂,或补片与室间隔间存在较窄的缝隙而出现残余分流。较小的残余分流可因补片与室间隔交接处形成血栓、缝线周围纤维化等因素而自然愈合,患者无需进行再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较敏感地发现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分流,并可追踪观察残余分流的自然愈合,因而对其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