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治疗唇珠缺损,探索唇珠整复的新方法。方法:14例唇腭裂Ⅱ、Ⅲ度,外伤致唇珠缺损患者,据缺损大小、个性化地切取厚薄不等的ePTFee植入粘膜、表层口轮匝肌下。结果其中13例效果满意,1例因感染取出,一月后再次植入。随访6月~1年半,远游奶反应,唇珠外形良好。结果:ePTFe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质地、弹性与软组织相似,易塑形,是整复红组织缺损的良好充填物。 相似文献
2.
3.
124例唇缺损的整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了124例唇缺损整复的经验。造成唇缺损的主要原因是恶性肿瘤切除,其次是良性肿瘤切除,因感染或创伤等造成的缺损较少见。唇缺损之整复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缺损的大小,此外还应考虑病变部位和性质、缺损的形状、患者的机体状况及年龄等。利用残存唇组织或对侧唇组织整复的唇,其形态和功能最为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随访了1990年到1994年间经治的250例单侧唇裂病例,红唇继发畸形54例,其中红辰粘膜畸形38例。1995年到1996年间作者根据“干、湿”唇粘膜的特点整复了120例单侧唇裂,术后11例出现红唇继发畸形,其中红唇粘膜畸形4例。使红唇粘膜的继发畸形占红唇形的百分率由对照组的70%下降到36%;红唇的继发畸形率由对照组的22%下降到9%。作者认为:将“干、湿”唇粘膜正确对位,先整复“干燥”粘膜 相似文献
5.
6.
在唇裂整复手术中,唇红的处理非常灵活,无量化依据,由于两侧唇红常常不对称,患侧过厚,唇珠消失等使术后外形不满意。即便两侧唇红厚度相近,采用直线或角形对位缝合,也常会出现唇吻部沟状凹陷或口哨畸形。我科近年来在94例唇裂整复术中,对唇红的处理采用了定点设计整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Abbe唇瓣修复唇缺损(附3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bbe瓣也称 Abbe- Estlander瓣 ,是由 Est-lander于 1 872年首先提出设想 ,1 898年 Abbe首次采用此法 ,用下唇修复上唇唇裂术后上唇缺损。一个世纪以来 ,Abbe瓣主要用于唇部创伤、肿瘤及唇裂术后畸形所致的唇部缺损的修复。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983~ 1 999年我科采用此方法共治疗了 32例唇部缺损的患者。该组患者男性 1 8例 ,女性 1 4例 ;年龄最大 63岁 ,最小 1 4岁 ,平均 34岁 ;32例唇部缺损的患者中 ,1 6例为双侧唇裂术后上唇过紧、过短 ,8例为单侧唇裂术后畸形 ,2例为上唇血管瘤硬化剂治疗后致上唇畸形 ,1例为上唇外伤后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双侧唇裂术后唇珠缺失修复中应用双侧唇红黏膜滑行瓣再造唇珠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科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双侧唇裂术后唇珠缺失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年龄7~26岁,中位年龄13岁,平均14岁。于全麻下行双侧唇畸形矫正术,术中同期设计双侧唇红黏膜滑行瓣向下方滑行、转移再造唇珠,以达到再造唇珠、消灭口哨畸形的目的。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2~26个月,唇珠形态稳定,未再出现口哨畸形。整体上唇形态满意。结论: 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唇珠缺失、口哨畸形的修复方法较少,在唇红黏膜上保留原来需要被切除的瘢痕组织并通过适当修整、滑行、重建再造唇珠,消灭口哨畸形,可以得到稳定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86例唇癌的有关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唇缺损的立即整复等的经验体会作了回顾和小结。本组中唇癌大多为分化良好的鳞癌,下唇发生最多占69.8%(60/86),男多于女,约5:2,多见于老年,平均发病年龄为59.8岁。本组唇癌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切除肿瘤与立即修复大多同时进行,术中转移综合瓣修复尽可能利用残留口唇、对侧组织或邻近组织。并介绍了大型颊组织瓣滑形推移的整复方法,报告了典型病例。作者认为对癌灶切除术后唇缺损采用成形术立即整复有许多优点:(1)可缩短治疗时间;(2)便于护理;(3)缺损周围组织处于正常状态便于手术成形、延伸和转移修复,术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报告1例纹唇引发的唇结核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处理方法,为类似病例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正> 1960~1984年我院共收治下颌骨恶性肿瘤46例。男性32,女14例。最小的7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49.93岁。40~60岁30例,占62.50%。全部病例采用手术治疗,仅少数加放疗。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正> 梅—罗氏综合征(Melkersson RosenthalSyndrome)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唇部水肿、面神经麻痹和沟纹舌为特征的极少见的疾病,治疗困难。我们于1983年12月遇到1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复习了若干文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硅橡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是一种良好的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在整复术中作为组织充填及支架替代材料,以代替皮下脂肪、软骨或骨骼等组织移植。其使用方式大致分为注射和植入两种,目前国内有预成的热硫化硅橡胶制品,如鞍鼻整复预制件、义耳支架预制件、义颌支架预制件等。但由于颌面部畸形的部位及程度上的差异甚大,硅橡胶预制品往往不能满足所有临床需要。为此, 相似文献
15.
柳江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2,(4)
重唇综合征是以唇部肿胀、眼睑水肿和非毒性甲状腺肿为症状的综合征,也称甲状腺肿和双唇综合征、眼睑松弛综合征。临床较少见,我们共治疗7例。 1 典型病例 王某,男,20岁。上、下唇及眼睑肿胀10年,10岁时上唇出现肿胀,随后下唇、眼睑肿胀,以后反复发作呈持续性肿胀。检查:上、下唇粘膜在中线两侧松垂外翻,表面干燥、结痂、皲裂。触之较韧;双眼睑皮肤松弛变薄,面部皮肤有散在的斑点。甲状腺稍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尿 相似文献
16.
1978年1月~1989年12月,应用前额隧道瓣Ⅰ期整复口腔颌面肿瘤术后缺损57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整复效果较满意,文中对手术操作要点,皮瓣血管蒂和隧道制备及术后处理方法的改进作了介绍。对前额瓣选用的优缺点和皮瓣表面上皮的远期变化亦作简短讨论。 相似文献
17.
整复双侧唇裂的方法很多 ,但一般只能达到关闭裂隙 ,取得静止状态下的协调与对称。双侧唇裂患者 ,常存在严重的软组织缺损和鼻畸形 ,组织移位和前颌骨前突明显。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来恢复其理想的形态较为困难 ,而口轮匝肌未重建其连续性 ,是造成唇部平坦、前庭沟过浅畸形、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我科自 1988年以来采用Barsky术式改进法修复双侧唇裂 70例 ,在临床上获得了功能较好的口轮匝肌环及满意的外形。1 临床资料先天性双侧唇裂 70例 ,男性 37例 ,女性 33例 ;年龄 6个月~ 14岁 ,6个月~ 2岁 5 8例 ,3~ 10岁 8例 ,10岁以上 4例。完… 相似文献
18.
19.
吻合血管组织瓣移植行唇颊缺损再造: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唇颊缺损整复方法较多,本文仅总结我科1981年4月以来用吻合血管组织瓣移植整复该缺损42例,组织瓣总成活率99.5%,术后外形及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20.
纹唇术后严重过敏反应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英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20(8):460-460
本组 10例均为女性 ,年龄 18-3 6岁。因唇红肿、水疱、糜烂 ,结痂伴疼痛而来我院就诊 ,其中 3例已形成瘢痕 ,质地较硬 ,唇红处密布粟粒状丘疹或脱皮。均因在美容院行纹唇术(纹唇液品名、成分不详 ) ,术后上下唇出现密集水疱、大小不一 ,疱破后形成糜烂面 ,同时伴有发红痒痛 ,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