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训”者,是谓以字的读音为线索来探求词义。对于“破通借字”,它有着“形训”和“义训”所不可比拟的作用。所以清代古文字家王引之说,“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依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为病矣。”此足为后学之圭臬。今举《金匮要略》中常见通借字十则,音训如下,祈请同道斧正。一、《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夫治未病  相似文献   

2.
<正>1两神相搏《灵枢·决气篇》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按此文之"搏",非错字,乃为"薄"之假借字耳。"搏"、"薄"二字古时可通也。故王冰《素问·调经论》引《灵枢经》此文说:"两神相薄,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而作"两神相薄"也。在古代典籍中,常以"搏"为借"薄"用。如《灵枢·胀论》说:"真邪相攻,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最初是没有“假借”与“通假”之区分的,今人所说的‘假借”、“通假”,清代以前都一律统称“假借。“假借”这一概念,大抵始见于东汉。郑玄在注机记)、调礼)时都用过这一概念。如村L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郑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滇后,‘假借”的概念便相沿下来。“通假”的概念大约始于清钱大听的《古同音假借说》,不过钱氏仍指“六书之假借”。其后,侯康在(说文假借例释)中将“用字之假借”称为“通假”,并着重指出“既有此字复有彼字”、“音略同”的条件。此说一…  相似文献   

4.
《中藏经》虽为一医学典籍,但却汇集了哲学、气候学、天文学等内容,充分体现了道家、《易经》的一些思想。本文论述了其与道家、《易经》的学术的思想渊源和聆听孙光荣教授的授课心得。  相似文献   

5.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些医学帛书,经整理小组整理后,将其中的五种合在一起,定名为《五十二病方》,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里讨论的就是该书中出现的汉字通用现象。本文所指的通用字包括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与俗字相对而言,假借字与本字相对而言,古字与今字相对而言。我们将异体字、假借字、古字统称为通用字,而将俗字、本字、今字统称为正字。  相似文献   

6.
<正> 二、通假的规律以上我们讨论了汉字通假的原则,下面我们遵循这一原则,找出借字与本字的对应关系,亦即通假的规律。1.一字假借此种假借,指甲乙二字,只见甲借作乙例,不见乙借作甲例。例如:(1)蚤与早—《扁鹊传》:“能使良医  相似文献   

7.
痰饮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两汉典籍《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难经》中均无"痰"字,以"涕""沫""汁"等字代指。东汉之《伤寒杂病论》《释名》《说文解字》中亦无"痰"字,《伤寒杂病论》出现"淡饮",魏晋之《名医别录》《肘后备急方》开始出现"痰饮",与"淡饮"混用。隋代,受佛教影响,"痰"字的应用逐渐增多,唐代"痰"字取代所有相同含义的字而成为专有名词。"痰"之含义,在隋以前多指排出体外或积聚体内之黏液,亦指因痰饮所致之病证,其病位多在胸膈或心下。隋唐时期,"痰"作为专有名词,其病证、病位亦扩大,这为唐以后痰饮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读刘渡舟教授所编《伤寒论诠解》对桂枝汤方下“微似有汗”之“似”释为“嗣”的假借,认为有欠妥贴。查《辞源》对“似”之解凡五,如“以似以续”“似续妣祖”“是以似之”等“似”字,就为假借的“嗣”解,此“似”始有继承和持续之义。《诠解》误将“微似有汗”的(...  相似文献   

9.
正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学术思想源远流长,其中医理论源自《黄帝内经》《难经》《中藏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同时受金元四大家之朱丹溪、李东垣学术思想影响,其学术思想可以用"中和"二字概括。在"中和"学术思想的指导下,运用"中和辨证-中和处方-中和用药"的方法,构建、创新了中医方剂处方模式的新体系——"三联药组"法。其治疗目标,是实现"上静-中和-下畅"。  相似文献   

10.
中医文字关主要是中医药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区别字。大学者朱骏声说:“不明通假,不可与读古书。”不明“通古区”,就不可能真正读懂医籍和与医药卫生有关的经史百家典籍,就无法真正掌握中医药文献语言。 李戎教授积26年之力,撰成50余万字的《中医药通假字字典》(附《通假字、古今字与区别字研究》)一书为四川省社会科  相似文献   

11.
营气的含义     
对营气的涵义,现代出版的工具书、教科书多释为营养义,然而古今字书营字却无此义。《说文解字》:“营,币居也。从宫,荧省声。”段玉裁注:“币居谓围绕而居。如市营曰阛、军垒曰营皆是也。”阛通环、垣,为环绕市区的墙。《经籍籑诂》解营有周行、布居、绕的意思。据《公羊传·庄二十五》营字陆释、《说文通训定声》萦字通训营同萦,围绕也。营又同婴,《说文》:“婴,绕也”,朱训:“假借为营”。由上知,营为周行、环绕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李真人长生十六字妙诀河南郑州上街人民医院孙振涛此功源自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养生八笺》之《却病延年笺》。其李真人似当为道家之宗老聃李耳,或为他人,不必深究,但其十六字妙诀却是奇验非常,不可不学、不可不用的。这种功法最大的优点在于随时随地可行,只要稍有闲...  相似文献   

13.
“精”是《黄帝内经》中出现率比较高的一个字。仅《素问》81篇就达140余次,而且义项颇多。既有与文学经典中相同的用法;又有古医籍本身特有的含义。为了正确理解原文经旨。笔者现数列《黄帝内经》中“精”的不同义项,用法分析如下,供读者参考。一、“精”字的渊源《说文》云:“精,择米也,从米青声”寥寥几个字,便点出了“精”字的造字本义和形声结构。这在古文典籍中是不乏其例证的。如:司马云:“简米曰精,简即柬俗作(?)者是也。”如:《庄子人世间》曰:“鼓(?)播精”。即用小簸  相似文献   

14.
元代医家葛应雷,字震甫,号恒斋,江苏吴县人。著有《医学会同》20卷。子乾孙(可久)承继父业,其医名与朱丹溪并称。  相似文献   

15.
甲字十灰散变通应用举例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院孙贵福甲字十灰散为元代医家葛乾孙创制,载其所著《十药神书》中。为其创制十方之首,其方序按十天干排列,是治疗血证专方,据云其十方乃其师秘授,“用药治痨,如羿之射,无不中的”。十灰散由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白...  相似文献   

16.
《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现仅就(内经》中的“能”字探析如下。据初步统计,“能”字在《索问》八十一篇中有156处,《灵枢)}八十一篇中有138处。其用法和含义是多样的。“能”字读音为neng,象形字,本义为传说中似熊的一种兽。《康熙字典》引《说文》曰;“能,熊属,足似鹿,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者称能杰也。”熊乃兽中猛兽,因其体态强壮、力大无比而被喻为力量的象征,借此来说明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时,其本义发生了转移,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引申义,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类。且用作名词“能”字作名词用,根…  相似文献   

17.
古音通假,是古医籍里词语运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内经》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从传统语言来看,它既跟音韵学有关,也跟训诂学有关,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此,笔者试从四个方面谈淡《内经》中的古音通假问题。古音通假的概念和条件古音通假,属于假借字中“本有其字”的一类,也叫“古字通假”。古音,主要是指上古音(先秦两汉的音韵系统),通,即通用,假,即借用,所以又叫“古音通借”。古代作者,常常是用  相似文献   

18.
证、症字析     
在中医学里,经常使用的两个字,便是“证”和“症”。证,本字音征,《说文》,“谏也,从言,正声,读若正月”。可见此“证”字与病证的“证”字,本义不同。病证之证,应是“證”,《说文》:“證,告也,从言,登声”。段玉裁注曰:“今人为證验字”;在“证”字下,又注曰:“今俗以证为證验字”。据此。则“證”是本字,“证”是假借字。证,用于疾病,含有征验、证明等义。《玉篇》:“证,验也”。凡事物能帮助判断或证明其性质的各种表现,皆谓之“证”。中医所谓的“证”,皆是疾病在人体上的各种表现,如发热、头痛、项强等等,这些表现足以证明疾病在人体上的存在,医生亦可据此而分析、判定其存在的部位,及  相似文献   

19.
“荣弱卫强”一词,语出五版《伤寒论讲义》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放使汗出”。此“荣弱卫强”之“强”字应读僵音为是。强字,古与僵假借。《伤寒论广项背强对五”等句之强读但,即源于二字可通借。《素问·玉机真脏论》“名日重强”之“强”读僵,说明响经》时代二字就通假使用。《中华大字典》载:“强(冲ng),气血不顺口强。”又回“但为不柔和貌”。但字义项虽多,而中医学上用僵字.主要用其上述二义,描述机体或某部因病出现功能失常、低下、不足、衰弱,或失去形随意使的功能。“荣弱卫强”一词.是仲景通过…  相似文献   

20.
脾者为后天之本,古人非常重视脾的养生,然而各个时期又有其自己的特点。唐代以前的关于脾主运化的养生观点主要体现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藏经》等医学典籍中。同时唐以前道教神仙文化颇流行,金丹之类如寒食散类药物及医方盛行,文献亦多。而其关于脾的养生亦是散见于神仙方术之书中。隋唐时期受"唐主土德"思想影响开始关注脾胃养生,孙思邈在其著述中《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与《备急千金翼方·养性》、《备急千金翼方·退居》、《孙真人摄养论》对此的探讨较多。本文从养生理论以及养生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对中医养生的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